图书介绍
电离辐射剂量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苏州医学院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5
- 标注页数:18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1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离辐射剂量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人借出第一章 致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1.1.1.弹性散射………………?1.1.2.激发和电离………………?1.1.3.轫致辐7
目录7
1.2.2.质量衰减系数μm8
1.2.3.半价层△?8
3.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8
1.3.1.光电效应9
1.3.2.康普顿效应10
1.3.3.电子对效应11
1.3.4.总衰减系数μ12
1.3.5.能量转移系数μtr13
1.3.6.能量吸收系数μen14
三、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5
4.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15
1.描述辐射场的物理量18
2.1.1.能量注量Ψ18
第二章 辐射量和单位18
2.1.2.能量通量密度或能量注量率ψ19
2.1.3.粒子的注量Ф19
2.1.4.粒子的通量密度或注量率φ20
2.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强度及其单位——居里(Ci)20
2.2.1.一定数量的某种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强度A20
2.2.2.放射性强度的单位20
2.2.4.放射性物质的重量(克)与放射性强度(居里)的关系21
2.2.3.放射性核素的γ当量单位——克镭当量21
3.X或γ射线的照射量及单位——伦琴(R)22
2.3.1.照射量X22
2.3.2.照射量的单位22
2.3.3.“伦琴”单位的等值定义23
2.3.4.照射量X(伦琴)与能量注量Ψ(尔格/厘米2)的关系24
4.吸收剂量及其单位——拉德(rad)25
2.4.1.授予能量ε26
2.4.3.吸收剂量D(拉德)与照射量X(伦琴)的区别27
2.4.2.吸收剂量D及其单位27
5.比释动能及其单位——拉德(rad)28
2.5.1.比释动能K及其单位28
2.5.2.比释动能K(拉德)与能量注量Ψ(尔格/厘米2)的关系29
2.5.3.带电粒子平衡29
2.5.4.比释动能K与吸收剂量D的关系30
2.5.5.γ射线的吸收剂量30
6.辐射防护中应用的量及其单位33
2.6.1.传能线密度L33
2.6.2.品质因数Q35
2.6.3.剂量当量H及其单位——雷姆(rem)36
2.6.4.周围辐射水平的表述方法——吸收剂量指数Di和剂量当量指数Hi37
第三章 辐射剂量的计算方法38
1.γ外照射剂量的计算38
3.1.1.点状源38
3.1.2.照射量率常数Γ38
3.1.3.点状γ辐射源的照射量率39
3.1.4.非点状γ辐射源的照射量率42
2.皮肤表面β射线吸收剂量的计算43
3.中子剂量的计算45
第四章 剂量测量的基本方法47
一、照射量的标准测量方法47
1.自由空气电离室47
4.1.1.自由空气电离室47
4.1.2.电离室收集的电荷与照射量的关系49
2.壁式电离室49
4.2.1.空气壁电离室49
4.2.2.空气等效壁电离室50
二、吸收剂量的标准测量方法51
3.测量吸收剂量的电离方法51
4.3.1.空腔电离理论51
4.3.2.空气中吸收剂量D空气与照射量X的关系52
4.3.3.介质中吸收剂量D介质与照射量X的关系53
4.测量吸收剂量的化学方法54
5.测量吸收剂量的量热方法55
三、剂量测量中的其他方法56
6.G—M计数管和闪烁计数器在剂量测量中的应用56
4.6.1.G—M计数管在剂量测量中的应用56
4.6.2.闪烁计数器在剂量测量中的应用57
7.胶片、萤光玻璃及热致发光材料在剂量测量中的应用57
第五章 内照射剂量的估算方法60
1.基本概念60
5.1.1.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途径及其代谢过程60
5.1.2.标准人65
5.1.3.有效半衰期68
5.1.4.滞留分数和排出分数69
5.1.5.一次核蜕变对器官产生的剂量有效能量72
5.1.6.放射性核素全身含量q对身体各器官产生的剂量率紧要器官74
5.1.7.放射性核素对器官产生的总剂量剂量负担照射量76
5.1.8.体内污染的几种摄入模式79
一、长期均匀摄入情况下内照射剂量的估算及其控制标准——最大容许体负荷和最大容许浓度81
2.长期均匀摄入情况下内照射剂量的估算方法81
5.2.1.长期均匀摄入放射性核素时器官内的滞留量81
5.2.2.连续从空气和水中摄入放射性核素时对器官(胃肠道除外)产生的剂量率82
5.2.3.连续摄入放射性核素时对胃肠道产生的剂量率87
3.最大容许全身负荷量和最大容许浓度88
5.3.1.电离辐射剂量限制的基本标准88
5.3.2.最大容许全身负荷量(qm)和最大容许浓度(MPC)89
5.3.3.确定最大容许全身负荷量的两个标准90
5.3.4.最大容许全身负荷量的制定91
5.3.5.最大容许浓度(MPC)的制定——对于单一放射性核素92
二、单次摄入情况下内照射剂量的估算及其控制标准——调查水平和导出调查水平97
4.单次摄入情况下内照射剂量的估算方法98
5.4.1.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有效滞留分数估算单次摄入时的内照射剂量98
5.4.2.单次吸入放射性核素时内照射剂量估算的简便方法100
5.单次体内污染的控制标准102
5.5.1.调查水平和导出调查水平103
5.5.2.调查水平和导出调查水平的计算104
三、短期内多次摄入情况下内照射剂量的估算及其控制标准——调查水平和导出调查水平115
6.短期内多次摄入情况下内照射剂量的估算方法116
5.6.1.多次摄入时估算体内污染量的基本方程116
5.6.2.应用均匀吸收模型估算短期内多次吸收时的内照射剂量117
7.短期内多次吸收情况下体内污染的控制标准120
5.7.1.“偶而反复摄入”的体内污染的控制标准121
5.7.2.“经常反复摄入”的体内污染的控制标准123
8.体内污染的监测127
5.8.1.监测方法127
5.8.2.根据尿中排出量估算体内负荷量130
附录1.生物常数和有关物理常数140
附录2.关于单个放射性核素的滞留分数方程和排出分数方程144
附录3.有效能量152
附录4.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职业性照射计算的最大容许全身负荷量和放射性核素在空气和水中的最大容许浓度(部分摘引)156
附录5.我国规定的最大容许浓度和限制浓度(部分摘引)164
附录6.e-x函数表165
第六章 超临界事故及事故剂量的测量方法166
1.基本概念166
6.1.1.原子核裂变166
6.1.2.链式反应167
6.1.3.临界168
2.超临界事故及其特点169
6.2.1.超临界事故169
6.2.2.超临界事故的特点171
3.超临界事故的剂量测量方法173
6.3.1.测定事故剂量的中子活化原理173
6.3.2.用激活探测器测定超临界事故辐射场的中子能谱和中子剂量174
6.3.3.由人体钠的活化测量估算超临界事故的中子剂量176
6.3.4.利用毛发等物含有的硫估算快中子剂量179
6.3.5.超临界事故辐射场的γ剂量的测定方法180
热门推荐
- 2499477.html
- 3367736.html
- 2301809.html
- 311515.html
- 550328.html
- 1823833.html
- 3380094.html
- 1323203.html
- 1124553.html
- 2619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8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0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4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52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9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7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1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