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塑料助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塑料助剂
  • 天津轻工业学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19240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塑料助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合成树脂与塑料1

1-2 塑料助剂与塑料工业2

1-3 塑料助剂的类别及其作用2

1-3-1 稳定化助剂2

1-3-2 改善力学性能的助剂3

1-3-3 提高加工性能的助剂4

1-3-4 柔软化与轻质化的助剂4

1-3-6 改变色光的助剂5

1-3-5 改变表面性能的助剂5

1-3-7 难燃化与抑烟助剂6

1-3-8 其它助剂6

1-4 塑料助剂应用中的一些问题6

1-5 塑料助剂的进展8

第二章 热稳定剂10

2-1 概述10

2-2 PVC热降解及其机理10

2-2-1 PVC的热不稳定性及其机理10

2-2-2 PVC的热降解机理11

2-3-3 复合热稳定剂14

2-3-2 辅助热稳定剂14

2-3 热稳定剂的分类14

2-3-1 主热稳定剂14

2-4 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15

2-4-1 铅盐类15

2-4-2 金属皂类15

2-4-3 有机锡化合物类16

2-4-4 环氧化合物18

2-4-5 亚磷酸酯19

2-5-1 金属皂之间的协同作用20

2-5 热稳定剂的协同作用20

2-5-2 金属皂与环氧化合物之间的协同作用22

2-5-3 亚磷酸酯与金属皂之间的协同作用22

2-5-4 其它22

2-6 热稳定剂分述23

2-6-1 铅盐类23

2-6-2 金属皂类25

2-6-3 有机锡化合物类27

2-6-4 锑稳定利类31

2-6-8 复合热稳定剂32

2-6-7 多元醇类32

2-6-5 环氧化合物类32

2-6-6 亚磷酸酯类32

2-6-9 其它33

2-7 热稳定剂的进展34

第三章 增塑剂37

3-1 概述37

3-1-1 增塑剂的定义和增塑作用37

3-1-2 增塑剂的条件38

3-1-3 增塑剂的增塑效率38

3-2 增塑剂的分类39

3-3-2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40

3-3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40

3-3-1 增塑理论40

3-3-3 增塑过程41

3-3-4 内增塑和反增塑作用42

3-4 增塑剂的属性43

3-4-1 增塑剂的相容性43

3-4-2 增塑荊的耐寒性50

3-4-3 增塑剂的稳定性与耐老化性53

3-4-4 增塑剂的保留性及耐水性60

3-4-5 增塑剂的电学性能69

3-4-6 增塑糊的粘度稳定性72

3-5-1 苯二甲酸酯类74

3-5 增塑剂分述74

3-5-2 磷酸酯类80

3-5-3 脂肪酸酯类81

3-5-4 环氧化合物类82

3-5-5 二元醇酯类84

3-5-6 含氯类84

3-5-7 聚酯类85

3-5-8 其它85

3-6 增塑剂的进展87

4-1 概述92

第四章 抗氧剂92

4-2 高分子的热氧化及其机理93

4-2-1 高分子的热氧化机理93

4-2-2 氢过氧化物与(热)氧化诱导期94

4-2-3 高分子的热氧化降解95

4-3 影响高分子热氧化的因素96

4-3-1 高分子的化学结构的影响96

4-3-2 高分子中所含杂质的影响100

4-4 抗氧剂的分类101

4-5-1 主抗氧剂的作用原理103

4-5 抗氧剂的作用原理103

4-5-2 辅助抗氧剂的作用106

4-6 抗氧剂的配合效应109

4-6-1 加和效应109

4-6-2 协同效应(超加和效应)109

4-6-3 对抗效应112

4-6-4 抗氧剂的强化氧化效应113

4-7 抗氧剂分述114

4-7-1 主抗氧剂114

4-7-2 辅助抗氧剂117

4-8 抗氧剂的应用119

4-9 抗氧剂的进展122

第五章 光稳定剂131

5-1 概述131

5-2 太阳辐射132

5-2-1 太阳光谱的组成和能量分布132

5-2-2 太阳光谱的变化134

5-3 光氧化过程及其机理136

5-3-1 光活化作用136

5-3-2 光氧化机理137

5-4-1 聚乙烯的光氧化降解146

5-4 一些聚合物的光氧化降解146

5-4-2 聚丙烯的光氧化降解147

5-4-3 聚苯乙烯的光氧化降解149

5-4-4 其它聚合物的光氧化降解149

5-5 光稳定剂的分类和作用机理150

5-5-1 光屏蔽作用152

5-5-2 吸收紫外线152

5-5-3 捕获自由基154

5-5-4 分解氢过氧化物154

5-5-5 猝灭激发能155

5-6-1 光屏蔽剂156

5-6 光稳定剂分述156

5-6-2 紫外线吸收剂(UVA)159

5-6-3 先驱型紫外线吸收剂161

5-6-4 紫外线猝灭剂162

5-6-5 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164

5-6-6 其它光稳定剂166

5-7 光稳定剂的应用169

5-7-1 吸收波长169

5-7-2 与抗氧剂的配合170

5-7-3 厚度和用量171

5-8 光稳定剂的进展172

第六章 阻燃剂179

6-1 概述179

6-2 塑料的燃烧及燃烧性能的评定180

6-2-1 塑料的燃烧及其评定180

6-2-2 塑料燃烧的分解产物182

6-2-3 塑料燃烧的机理183

6-3 阻燃剂的作用机理184

6-4 阻燃剂分述187

6-4-1 添加型阻燃剂187

6-4-2 反应型阻燃剂190

6-5 阻燃剂的应用192

6-5-1 阻燃剂对塑料性能的影响194

6-5-2 阻燃剂的应用194

6-6 阻燃剂的进展198

第七章 着色剂204

7-1 概述204

7-1-1 着色剂与色料204

7-2 着色剂在塑料加工工业中的地位204

7-1-3 着色剂应具备的条件205

7-2-2 颜料206

7-2 着色剂的分类与特性206

7-2-1 有机染料206

7-2-3 特殊颜料211

7-3 着色剂的属性212

7-3-1 着色力212

7-3-2 遮盖力212

7-3-2 分散度213

7-3-4 色料214

7-3-5 色光214

7-3-6 着色的坚牢216

7-3-7 耐化学药品性219

7-3-8 耐摩擦性220

7-3-9 色复原性220

7-3-10 耐硫性220

7-3-11 电气绝缘性220

7-4 影响着色物颜色稳定性的因素220

7-4-1 着色利的发色原理220

7-4-2 影响着色物颜色稳定性的因素221

7-5 着色对塑料性能的影响223

7-6 着色剂分述227

7-6-1 颜料228

7-6-2 有机染料236

7-6-3 其它239

7-7 塑料着色方法与实施241

7-7-1 塑料着色方法241

7-7-2 着色刊的分散方式及适用性246

7-8 着色剂的选用249

7-9 着色剂的进展250

8-l-2 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252

8-1-1 泡沫塑料与发泡剂252

8-1 概述252

第八章 发泡剂252

8-2 发泡剂应具备的条件253

8-3 发泡剂分述253

8-3-1 物理发泡剂253

8-3-2 化学发泡剂254

8-4 发泡助剂262

8-4-1 发泡促进剂262

8-4-2 发泡抑制剂265

8-5-1 发泡剂的分解温度266

8-5-2 气体的渗透性266

8-5 发泡剂的选用266

8-5-3 发泡剂的并用267

8-5-4 发泡活化剂与抑制剂的新应用268

第九章 填充剂269

9-1 概述269

9-2 填充剂的条件269

9-3 填充剂的分类270

9-4 填充剂的特性270

9-5 填充剂的作用效果及其对树脂性能的影响272

9-6 填充剂分述273

9-7 填充剂的选用278

9-7-1 填充的表面处理279

9-7-2 填充剂在塑料中的应用279

第十章 润滑剂283

10-1 概述283

10-1-1 摩擦与润滑283

10-1-2 润滑利的附加作用284

10-2 润滑剂的条件284

10-3 润滑剂的分类与内、外润滑剂284

10-3-1 润滑剂的分类284

10-3-2 内、外润滑剂285

10-4-2 润滑剂的作用机理287

10-4 润滑剂的作用及其机理287

10-4-1 润滑剂的作用287

10-5 影响塑料配料在加工中润滑性的因素288

10-5-1 润滑剂化学结构的影响288

10-5-2 树脂的影响289

10-5-3 加工条件的影响289

10-5-4 润滑剂熔点和粘度的影响290

10-5-5 共混用聚合物的影响290

10-5-6 金属材质的影响291

10-5-7 其它助剂的影响291

10-6-1 饱和烃和卤代烃类292

10-5-8 润滑剂用量的影响292

10-6 润滑剂分述292

10-6-2 脂肪酸类293

10-6-3 脂肪酸酯类(含酯蜡和皂化蜡)294

10-6-4 脂肪族酰胺类297

10-6-5 脂肪醇和多元醇类298

10-6-6 金属皂类299

10-6-7 脱模剂及其它300

10-7-2 一些树脂适用的润滑剂302

10-7-1 选用润滑剂应考虑的问题302

10-7 润滑剂的应用302

10-7-3 润滑剂的用量303

10-8 润滑剂的进展304

第十一章 增强纤维与偶联剂306

11-1 增强纤维306

11-1-1 石棉纤维306

11-1-2 玻璃纤维307

11-1-3 碳纤维和超强无机纤维308

11-2 偶联剂309

11-2-1 偶联剂的分类和主要品种309

11-1-5 其它纤维309

11-1-4 晶须309

11-2-2 偶联剂的作用机理313

11-2-3 偶联剂的效能与结构的关系317

11-2-4 偶联剂的应用范围319

11-2-5 偶联剂的应用技术322

第十二章 抗静电剂326

12-1 概述326

12-2 静电的产生326

12-3 塑料的电阻327

12-4 防止静电方法简介328

12-5 抗静电剂应具备的条件及应用方法329

12-5-1 抗静电剂应具备的条件329

12-5-2 抗静电剂的使用方法330

12-6 抗静电剂的分类及其特性331

12-6-1 阴离子型抗静电剂331

12-6-2 阴离子型抗静电剂333

12-6-3 两性离子型抗静电剂334

12-6-4 非离子型抗静电剂336

12-6-5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337

12-7 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338

12-8 重要的抗静电剂339

12-9 抗静电剂的应用341

第十三章 防霉剂、防蚁剂.防鼠剂342

13-1 概述342

13-2 高分子的霉菌感受性342

13-3 霉菌的生长及其对高分子的破坏作用344

13-4 防霉剂的作用344

13-5 防霉剂的类別和主要品种345

13-5-1 有机金属化合物345

13-5-2 酚类衍生物347

13-5-3 含氮化合物348

13-5-4 有机硫化物349

13-5-5 有机卤化物350

13-5-6 有机磷化物351

13-5-7 有机砷化物351

13-5-8 防霉环氧增塑剂351

13-6 防霉剂使用中的问题351

13-7 防(白)蚁剂352

13-8 防鼠剂353

14-2 交联剂的分类及其特点355

14-1 概述355

第十四章 交联剂(有机过氧化物)355

14-3 有机过氧化物交联的特点357

14-4 有机过氧化物的交联机理和交联效率357

14-5 交联剂的特征值和应具备的条件359

14-6 助交联剂及其效果360

14-7 影响交联剂效能的因素364

14-7-1 环境气氛的影响364

14-7-2 填料的影响364

14-7-3 防老剂的影响365

14-8-2 交联剂的应用366

14-8-1 使用交联剂的注意事项366

14-8 交联剂的品种及其应用366

14-8-3 聚丙烯的交联与发泡371

第十五章 其它助剂373

15-1 抗冲击剂373

15-1-1 抗冲击剂的概念373

15-1-2 抗冲击剂的作用及其机理374

15-1-3 重要的抗冲击剂及其应用376

15-2 加工助剂379

15-2-1 加工助剂的概念379

15-2-2 加工助剂的作用及其机理380

15-2-3 重要的加工助剂及其应用384

15-3 增容剂385

15-3-1 增容剂的概念与分类385

15-3-2 增容剂的形态和形态的作用机理386

15-3-3 增容剂的品种与应用387

15-4 防雾剂389

15-4-1 防雾剂的概念389

15-4-2 防雾剂的分类及其作用原理390

15-4-3 防雾剂分述391

15-4-4 防雾剂的应用394

15-5 固化剂、成核剂、光降解剂和生物降解剂等396

第十六章 塑料助剂的卫生性398

16-1 概述398

16-1-1 卫生性的含义398

16-1-2 塑料制品和助剂的卫生性398

16-2 毒性试验及其评价399

16-2-1 毒性试验的分类399

16-2-2 毒性指标401

16-3 塑料原材料——合成树脂的卫生性402

16-4 塑料助剂的卫生性403

16-4-1 增塑剂的卫生性403

16-4-2 热稳定剂的卫生性411

16-4-3 抗氧剂和光稳定剂的卫生性416

16-4-4 着色剂与填充剂的卫生性423

16-4-5 其它助剂的卫生性428

附录431

一、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431

二、一些塑料助剂的英文缩写或代号与中英文名称431

二、一些助剂的代号与中文名称对照表436

四、MBS(抗冲击剂)的主要商品牌号438

五、国内外相对应的加工助剂品种牌号439

主要参考文献4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