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伪古文尚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建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943391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商周时代;《尚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伪古文尚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伪古文尚书》是伪书吗3
第一章 《尚书》成书年代考析3
一、从孔子收集史书来看,《尚书》是早就有的治国实录3
二、从文字的发展和孔子引用看,《尚书》不是虞夏、前商时代的作品4
三、从礼仪的用语习惯看,《尚书》应是商中后期及西周作品6
四、从字频规律看,《尚书》也应是商代及西周作品9
第二章 《伪古文尚书》铁定论质疑13
一、篇数篇名的合与不合之疑13
二、阎若璩“由根底而之枝节”辨伪方法之疑15
三、阎若璩学术严肃严谨性之疑18
第三章 《古文尚书》真伪考辨有四大方法且需综合利用21
一、引文分析法21
二、图书馆传统分析法25
三、思想内容分析法27
四、字频分析法29
第四章 图书馆传统分析法可证梅献《古文尚书》非伪作34
一、梅献《孔传古文尚书》就是经过图书馆校对过的孔壁《古文尚书》35
二、东汉至晋国家图书馆校雠官马融等校读过孔壁《古文尚书》37
三、南朝至唐代梅献与孔献《古文尚书》并存说明无伪可言39
四、用出土的清华简《尚书》“佚篇”证伪不足为据43
第五章 字频统计分析法是判别《古文尚书》真伪的有效方法47
一、疑古派对古书年代和真伪的判断方法单一且使用错误47
二、从语言文字的发展情况来研究是考辨古书真伪的重要视角49
三、字频统计分析法是判断古书时代和真伪的根本方法51
第六章 从虞廷十六字诀及其研传看《伪古文尚书》并非伪书56
一、虞廷十六字诀反映了圣王才可能有的伟大治国思想56
二、虞廷十六字诀反映了舜帝特有的谨慎及其时代特色58
三、儒家传承了十六字诀,只是有扬“道心”而过抑“人心”之缺憾60
四、道家传承了十六字诀,只是有扬“道心”而放任“人心”之偏颇61
五、孔子对十六字诀及舜帝的评赞更能说明《伪古文尚书》并非伪书64
六、阎氏指证“十六字诀”为抄撮不合字频规律和时代特色而难成立65
第七章 语言规律和内容特色证“虞廷十六字诀”并非抄撮69
一、管子对人之“人心”“道心”并存有明确的解释70
二、荀子引作“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反映了其用字的时代习惯71
三、马融的引用反映了其议题需要而王肃文献反映了其时代特色72
四、“虞廷十六字诀”语义完整反映古圣治道精绝而非后人抄撮74
第八章 东汉文献证梅献《古文尚书》并非伪书78
一、王符《潜夫论》有对梅献《古文尚书》之引用79
二、许慎《说文解字》多所引用梅献《古文尚书》80
三、王充《论衡》记载其亲自查阅过《古文尚书·武成》81
四、马融《忠经》反映他读过《古文尚书》之《大禹谟》《尹训》和《说命》82
五、荀悦《申鉴》也证明东汉有《古文尚书》流传84
第九章 图书馆学老祖宗刘歆伪造了《古文尚书》吗86
一、刘歆既然坚持图书馆职业道德精神就不可能伪造古书87
二、刘歆的个性和志趣决定其伪造蕴含圣王品格的《古文尚书》为不可能88
三、从刘歆现存文献的字频情况看他不可能伪造《古文尚书》90
四、从东汉到隋唐无人疑《古文尚书》为伪书更可证其并非刘歆伪造91
第十章 从孔子思想形成的文献引用看《伪古文尚书》非伪94
一、孔子深入研究过的《书》包括所谓《伪古文尚书》95
二、孔子道求精微的思想来自《伪古文尚书》96
三、孔子德治思想的文献渊源主要是《伪古文尚书》98
四、孔子对民本思想的引用多见于《伪古文尚书》99
五、孔子重人才及其教育等思想也基于《伪古文尚书》101
六、孔子的中庸思想也来自《伪古文尚书》102
第十一章 从《尚书》自身思想的传承性看《伪古文尚书》非伪106
一、从《大禹谟》中道思想的传承情况看106
二、从《五子之歌》民本思想的传承情况看107
三、从《咸有一德》一德一心思想的传承情况看108
四、从《说命》知行观的传承情况看109
中编 所谓《伪古文尚书》的研究价值115
第一章 《尚书》是先秦众多思想流派的文献之源115
一、关于《尚书》的性质及其流传115
二、《尚书》首先是儒家的文献之源116
三、《尚书》也是道家的文献之源117
四、《尚书》还是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的文献之源119
第二章 所谓《伪古文尚书》是反映先贤对“道”的伟大认识之最早文献122
一、记载了先秦圣贤首创了“道”的概念122
二、反映了先秦圣贤对“道”的认识和发展123
三、反映了先秦圣贤对“道”的价值之初步认识125
四、为学术流派“道家”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127
第三章 所谓《伪古文尚书》最早反映了先秦“遵道执一”的哲学理念130
一、《尚书》最早记载了先秦圣贤对“道”与“一”的认识131
二、《尚书》最早反映了先秦圣贤对“道”与“一”之关系的认识132
三、《尚书》“一”隐含着关于“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134
四、“遵道执一”思想继《尚书》在先秦的历史发展136
五、传承先秦圣贤“遵道执一”杰出哲学理念的现实价值137
第四章 从“虞廷十六字诀”看古代圣贤的治理智慧143
一、抓住了国家社会难治的根本因素——“人心惟危”143
二、认识了对社会系统施控的根本入口——“道心惟微”145
三、发现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对立——人心与道心的对立146
四、智慧地提出了治理的基本模式——“惟精惟一,允执厥中”148
五、带有公平分配内涵的“允执厥中”是和谐至治的关键151
第五章 《伪古文尚书》全面反映了先秦“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思想155
一、记载了对德政的重要性的认识和赞美156
二、反映了对君德及其修养的重要性之认识157
三、反映了对培养臣民之德的重要之认识158
四、所载德治思想对儒道墨各家思想流派的影响160
五、反映了“德治”要与“法治”相结合的重要理念162
第六章 从《伪古文尚书》看中庸思想的来源和民主辩证控制论本质164
一、“中庸”思想的文献来源是《尚书·大禹谟》164
二、“中庸”的本来目标是达到社会“中和”165
三、“中庸”的本质是民主辩证控制论167
第七章 所谓《伪古文尚书》是先秦民本思想的文献之源171
一、君民关系,对立统一172
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73
三、民可近可敬,不可下174
四、民欲天从,从欲以治175
五、古代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176
第八章 《伪古文尚书》是传统知行观的文献之源181
一、《说命》上篇反映了君臣对知行先后关系的看法:不知无以行181
二、《说命》中篇反映了傅说对知行轻重关系的看法:行更重于知183
三、《说命》下篇反映了傅说对行知作用关系的看法:知指导行185
四、现当代对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187
第九章 所谓《伪古文尚书》全面反映了先秦圣贤的干部思想189
一、重视干部的管理价值189
二、干部不在人多而在贤能190
三、干部要有团结一致和看齐意识192
四、干部要以“道”为思想的理论基础193
第十章 所谓《伪古文尚书》最早记载了先秦圣贤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念195
一、不学墙面,莅事则烦195
二、为学逊志 厥修乃来197
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98
下编 所谓《伪古文尚书》各篇原文及其评介203
大禹谟203
五子之歌204
胤征205
仲虺之诰206
汤诰207
伊训208
太甲上208
太甲中209
太甲下210
咸有一德210
说命上211
说命中212
说命下213
泰誓上213
泰誓中214
泰誓下215
武成215
旅獒216
微子之命217
蔡仲之命217
周官218
君陈219
毕命220
君牙221
冏命221
热门推荐
- 2603730.html
- 3542501.html
- 3125970.html
- 1080616.html
- 1759683.html
- 3287896.html
- 781704.html
- 152589.html
- 1823642.html
- 1741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1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68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9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1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33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0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62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2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1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8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