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人文读本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学人文读本 下
  • 祁志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80740260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184页
  • 文件大小:157MB
  • 文件页数:664页
  • 主题词:国学-中国-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学人文读本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绪论:中国古代人文思想史上的四波启蒙思潮&祁志祥1

卷首语&祁志祥3

尚书&祁志祥 疏议5

一、“惟人万物之灵”6

二、“民为邦本”、“敬德无逸”10

三、汤武革命,殷鉴不远16

周易&祁志祥 疏议24

一、“文明以止,人文也”25

二、“变动不居”,与时偕行31

三、“君子美在其中,美之至也”34

礼记&祁志祥 疏议37

一、“人以有礼,别于禽兽”38

二、礼、乐相辅40

三、“礼乐之说,管乎人情”43

四、君子之道与君人之道46

五、“大同”、“小康”49

左传&祁志祥 疏议52

一、为政重德53

二、以身作则56

三、民利则君利58

四、言论自由、和而不同60

五、“宽猛相济,政是以和”63

国语&祁志祥 疏议66

一、反对亏民以自利67

二、“臣杀其君,君之过也”72

三、“为民者宣之使言”74

四、以诚信救国家77

五、用才与让贤79

战国策&祁志祥 疏议83

一、民为本君为末84

二、广开言路,鼓励进谏87

三、“士贵耳,王者不贵”89

论语&祁志祥 疏议94

一、人性论:上智下愚、有所用心95

二、“君子务本”、“不违如愚”97

三、责己改过、不怨天尤人101

四、重义轻利,杀身成仁104

五、临民以庄,正己而后正人107

孟子&祁志祥 疏议110

一、仁义礼智,心所同然111

二、民贵君轻,保民而王115

三、臣民的责任与权利118

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21

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3

荀子&祁志祥 疏议127

一、自然人性、共同人性、性恶128

二、人的特性、地位132

三、隆礼重法,化性起伪135

四、“礼者,人道之极”138

晏子春秋&祁志祥 疏议143

一、治国莫高于爱民144

二、知人善任、敢谏善谏147

三、酒、财之见151

四、“攻义者不祥,危安者不困”154

孝经&祁志祥 疏议157

一、“人之行,莫大于孝”158

二、推孝以治天下161

墨子&祁志祥 疏议165

一、人与禽兽之辨166

二、爱人利人与自爱自利168

三、利民即为,害民即止171

四、尚贤事能,为政之本175

老子&祁志祥 疏议179

一、人的高贵地位和人性180

二、“圣人之道”:守下、守默、取与182

三、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186

庄子&祁志祥 疏议189

一、人性无情、无欲、无知190

二、做人之道:“养神”、“卫生”194

三、超越生死199

四、无用之用202

管子&祁志祥 疏议206

一、“以人为本”207

二、政之兴废,在民心之顺逆210

三、“治国之道,必先富民”212

四、“君不君则臣不臣”215

五、百年树人218

商君书&张觉 疏议221

一、“高人之行”与“独知之虑”222

二、“强者必治”、“多力者王”225

三、“为天下治天下”227

四、“丞监亦欲为利”229

韩非子&张觉 疏议232

一、人性自利233

二、“矫上之失,诘下之邪”,“莫如法”236

三、“循名而责实”239

四、“众同心以共立之”,故人主尊241

吕氏春秋&祁志祥 疏议244

一、莫以贵富伤性、莫以纵欲害生245

二、“人之欲多者,其可得用亦多”249

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251

卷首语&祁志祥259

新书&祁志祥 疏议261

一、反思商、秦覆亡之过262

二、“夫民者,万世之本也”266

三、“与其杀不辜,宁失于有罪”269

新语&祁志祥 疏议272

一、“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273

二、“道莫大于无为”276

淮南子&祁志祥 疏议279

一、“欲与性相害”280

二、“为治之本,务在宁民”284

三、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287

春秋繁露&祁志祥 疏议291

一、“人最为天下贵也”292

二、人性的善恶及分类295

三、“明于情性乃可与论为政”298

四、“王者民之所往,君者不失其群者也”301

五、“人道者,人之所由”304

史记&祁志祥 疏议308

一、商纣“淫虐自绝”309

二、李斯说焚书312

三、汉高祖、汉文帝之仁德314

四、发愤著书320

盐铁论&祁志祥 疏议323

一、盐铁之争与义利之争324

二、德治与法治之争328

扬雄&祁志祥 疏议333

一、“善言天地者以人事,善言人事者以天地”334

二、“由于礼义,入自人门”337

说苑&祁志祥 疏议341

一、“先德教而后刑罚”342

二、“王道知人,臣道知事”345

三、容谏与勇谏、善谏348

班固&祁志祥 疏议353

一、天人合一、以人法天354

二、“仁爱德让,王道之本”358

三、知人善用,无敌天下361

四、“法令欲其难犯而易避”363

五、“财者,治国安民之本也”365

论衡&祁志祥 疏议368

一、精气生人、性兼善恶369

二、德力具备、谷足礼丰373

潜夫论&祁志祥 疏议377

一、民为国基,富民化民378

二、“尊德礼而卑刑罚”381

卷首语&祁志祥387

徐干&周泉根 疏议389

一、“含气而生者,莫知乎人”390

二、“贵才智之特能立功立事”393

三、伪名乱德,循名责实397

傅玄&周泉根 疏议401

一、“人性如水,随而教之”402

二、分业授事,息欲安民405

三、德刑交用,崇仁兴利410

王弼&周泉根 疏议415

一、崇本息末,以道治国416

二、动静屈伸,唯变所适421

三、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425

四、大爱无私、至美无偏429

阮籍&祁志祥 疏议433

一、君子“恬淡无欲,则志泰适情”434

二、尚“自然”而越“礼法”436

嵇康&祁志祥 疏议439

一、君子“志无所尚,心无所欲”440

二、“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443

郭象&周泉根 疏议448

一、物称其性则逍遥449

二、圣人之道,即用百姓之心耳453

三、圣人唯变所适,与时俱往457

抱朴子&周泉根 疏议462

一、人为有生最灵,智慧必高远463

二、德刑交用,省烦任能467

三、时移世改,理自然也471

列子&祁志祥 疏议476

一、“人所以贵于禽兽者,智虑”477

二、“方寸之地虚,几圣人也”480

三、去名求实,及时行乐482

世说新语&祁志祥 疏议488

一、太上忘情,处惊不变489

二、“纵任不拘”、“贵得适意”494

三国志&祁志祥 疏议499

一、三顾茅庐,礼贤下士500

二、政治成败之得失取舍503

后汉书&祁志祥 疏议508

一、“为政之本,莫若得人”509

二、东汉吏治、儒学状况513

三、治乱、和同、妇道517

宋书&祁志祥 疏议521

一、为政之道,以德济民522

二、“士务治身,忠孝成俗”525

三、“捐情反道,合公屏私”527

南齐书&祁志祥 疏议530

一、由治至乱与由俭至奢531

二、佛教与诸子之比较534

卷首语&祁志祥541

王通&李建中 喻守国 疏议543

一、人事修,天地之理得544

二、通其变,天下无弊法547

三、文以贯道549

晋书&祁志祥 疏议553

一、君人之道,黎元为本,居安思危554

二、吏治与孝道557

三、魏晋玄风与魏晋风度560

四、生死达观,及时行乐565

梁书&祁志祥 疏议569

一、老人政治,难免昏蔽570

二、六朝迄梁,儒学复苏574

陈书&祁志祥 疏议579

一、亡国之主,多有才艺580

二、风漓化薄,雅尚文词584

隋书&祁志祥 疏议587

一、隋文帝杨坚:堪称“良主”,亦肇衰乱588

二、隋炀帝杨广:阴谋家之典型591

三、“政之善者,无取于严刑”595

四、志道依仁,遏止华伪598

北史&祁志祥 疏议602

一、征服者被征服603

二、“天下可马上取之,不可以马上临之”606

唐太宗&李建中 喻守国 疏议610

一、举贤任能611

二、虚怀纳谏614

三、情理结合、诫子有道617

刘知己&李建中 喻守国 疏议621

一、疑古惑经622

二、善恶必书625

三、量才授职628

韩愈&李建中 马洁 疏议632

一、性三品633

二、不有人祸,则有天刑637

三、道统学说640

柳宗元&李建中 喻守国 疏议645

一、文者以明道646

二、利于人、备于事649

三、任人唯贤652

白居易&李建中 喻守国 疏议658

一、贞以立志659

二、造就良好的环境661

三、在上位者须做好表率664

李翱&李建中 喻守国 疏议668

一、为上者须明辨是非669

二、自信则能自立672

三、修身以诚675

卷首语&祁志祥681

周敦颐&孙利 疏议683

一、“立人之道,曰仁与义”684

二、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686

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90

张载&孙利 疏议693

一、性与天道,合一乎诚694

二、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697

三、民胞物与700

二程&孙利 疏议704

一、心普万物而无心,情顺万物而无情705

二、仁者浑然与物同体707

三、天命之性,气秉之性711

四、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714

朱熹&潘立勇 程勇 疏议718

一、人是天地中最灵之物720

二、心统性情725

三、存天理、灭人欲730

陆九渊&程勇 疏议737

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739

二、收拾精神,自作主宰742

李觏&刘旭光 疏议747

一、人性三分748

二、立人成性之道751

三、以大仁治人755

四、“焉有仁义而不利者乎”757

王安石&刘旭光 疏议760

一、人性之辩761

二、人性与人情766

三、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与任命768

苏轼&刘旭光 疏议775

一、任情顺命的人性观776

二、如水而中庸的人生境界779

三、旷达与审美的人生782

陈亮&刘旭光 疏议786

一、人的地位787

二、有为的人生观790

三、理想人格794

四、“欲”、“理”统一796

五、人才观798

叶适&刘旭光 疏议802

一、利欲人生803

二、人性善恶806

三、修德与复礼808

四、人心与人道811

新唐书&祁志祥 疏议815

一、“唐可称者三君”816

二、“善治其国,爱养斯民”819

三、“容下之名”与“听谏之实”822

新五代史&祁志祥 疏议825

一、“不没其实以著其罪”826

二、五代君主可称者,唐明宗、周世宗828

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831

资治通鉴&孙利 疏议834

一、崇德、重民835

二、信者,人君之大宝838

宋史&祁志祥 疏议842

一、“道学盛于宋”843

二、治国大法,食货为先846

三、刑以弼教,导以之善849

四、评点宋主,垂鉴当世851

卷首语&祁志祥859

王守仁&祁志祥 疏议861

一、去人欲,得天理862

二、“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865

三、忌“伪”、戒“傲”868

徐渭&祁志祥 疏议871

一、“不以良知无不知,而以所知无不良”872

二、情理相容,言之有物874

三、“出于己之所自得”877

李贽&祁志祥 疏议880

一、绝假纯真,道德之本881

二、“好察迩言”,还原常识884

三、“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887

四、凡圣平等,男女平等889

五、无才者必讲道学而后为富贵之资892

六、才难,惜才者更难895

袁宏道&祁志祥 疏议898

一、痛斥腐儒,追慕自适899

二、“苦乐相生”,“有苦有乐”902

三、“人生作吏甚苦”905

四、“独抒性灵,不拘格套”910

元史&祁志祥 疏议915

一、以夏变夷,尤切体仁916

二、元兴百年,儒道大昌919

卷首语&祁志祥925

明史&祁志祥 疏议927

一、“为君者欲求事天,必先恤民”928

二、“经学非汉唐之精专,性理袭宋元之糟粕”932

三、吏治明暗,随政盛衰935

四、善于用人,不求太备938

黄宗羲&田兆元 疏议941

一、君王当明确利天下之职分942

二、出仕,为天下,为万民946

三、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非法之法害天下949

四、富民禁奢,教学明礼,工商皆本952

五、养气即是养心954

王夫之&田兆元 赵国军 疏议958

一、致知在格物,因所而发能960

二、知非先,行非后,行可兼知965

三、理欲皆性,尊性达情969

四、有恒有化,以史为师972

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975

六、均平与惩墨吏、纾富民978

七、天下者,非一姓之私也980

顾炎武&田兆元 代茜 疏议984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85

二、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989

三、稽古明经,通经致用992

四、博学于文,格物求实995

唐甄&田兆元 疏议1000

一、仁义礼智为性,贵自得1001

二、执良知以为枢,人人皆可为尧舜1005

三、人君能下为尊1008

四、因自然之利,抑贪富民1012

颜元&田兆元 赵国军 疏议1017

一、只向习行上下工夫1018

二、浮言之祸甚于焚坑1022

三、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1026

四、不见有己,利济苍生1029

戴震&田兆元 疏议1032

一、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1033

二、生生者为仁,生生而条理者为礼与义1036

三、义配明,象天;欲配幽,法地1039

四、去私去蔽,易简至善1042

龚自珍&田兆元 毕旭玲 疏议1046

一、衰世临近,智者为忧1047

二、自古及今,法无不改1051

三、“不拘一格降人才”1055

四、“万物不自名,名之而如其自名”1060

卷首语&祁志祥1067

曾国藩&张兵 疏议1070

一、“一息尚存,永矢弗谖”1071

二、“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1074

三、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1081

严复&张兵 疏议1087

一、“生今日者,乃转于西学”1088

二、“以知人道为生类中天演之一境”1094

康有为&张兵 疏议1099

一、“人之有生,爱恶仁义是也”1100

二、“人生于天地之中,又渺小之至也”1103

三、“惟智能生万理”1107

四、“大同之世,岂容兽种”1113

谭嗣同&张兵 疏议1117

一、“我自横刀向天笑”1119

二、“既逝不复合,乃知生若浮”1122

三、“以今日之我,不知前后之我”1126

四、“天地间仁而已矣,无所谓恶也”1130

梁启超&张兵 疏议1134

一、“人而不能独立,时曰奴隶”1136

二、“常如以一新造之人立于世界”1141

三、“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1145

四、“高尚美满的人生观”1148

章炳麟&张兵 疏议1154

一、“人之始,皆一尺之鳞也”1155

二、“今中国既灭亡于逆胡,所当谋者光复也”1161

清史稿&祁志祥 疏议1165

一、清代皇帝评点1166

二、经学昌盛,礼教益备1169

三、保存文化,功莫大焉1172

四、清代刑法及吏治状况1175

主题词索引&祁志祥1179

后记11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