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韩国儒学思想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韩国儒学思想史
  • 邢丽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455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29页
  • 文件大小:207MB
  • 文件页数:648页
  • 主题词:儒学-思想史-韩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韩国儒学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韩国儒学思想史的基本脉络3

第二节 韩国儒学的基本特性11

第一章 韩国儒学的渊源32

第一节 檀君神话与韩国本土固有思想34

第二节 由史料记载来看古代韩国人的精神世界41

第三节 早期中国儒学的传入与吸收51

第二章 三国时期及统一新罗时期儒学的发展59

第一节 三国时期儒学的发展60

一、高句丽儒学60

二、百济儒学63

三、新罗儒学66

第二节 统一新罗时期儒学的发展71

一、儒学政治与生活伦理的强化71

二、教育制度的整备与发展73

三、代表儒者的主要思想75

第三节 崔致远的“三教会通论”77

一、崔致远的三教观80

二、崔致远“三教会通论”对新罗固有思想的理解82

三、崔致远“三教会通论”的传承与发展86

第三章 高丽儒学的特色与朱子学的传入89

第一节 高丽儒学的发展89

一、儒教政治的形成与发展89

二、科举制度的实施与私学的兴起94

三、崔承老《时务二十八条》体现的儒教治国理念97

第二节 高丽时期儒释道三教的发展及相融104

一、高丽时期的儒教思想105

二、高丽时期的佛教思想108

三、高丽时期的道教思想110

四、儒释道三教的相融发展112

第三节 丽末鲜初朱子学的传入115

一、丽末鲜初的时代背景与朱子学的传入115

二、性理学者的历史与现实认识117

三、斥佛论与儒佛交替122

四、丽末鲜初社会转型的意义分析128

第四章 朝鲜前期儒学的发展130

第一节 朝鲜前期儒学的展开及特色131

一、儒教式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131

二、朝鲜前期性理学者的排佛论136

三、道学派的义理思想152

第二节 退溪李滉的性理学158

一、“理气说”与“四端七情论”160

二、《圣学十图》的哲学结构168

三、主敬的修养论175

第三节 栗谷李珥的性理学180

一、“理气说”与“四端七情论”182

二、主诚的修养论186

三、注重“实理”的经世论190

第四节 南冥曹植的义理学197

一、敬义思想199

二、义理实践203

三、后世评价及影响206

第五章 朝鲜后期儒学的发展209

第一节 朝鲜后期儒学的展开及特色210

一、岭南学派211

二、畿湖学派218

三、礼学思想的发展227

第二节 朝鲜后期性理学234

一、湖洛论争234

二、心说论争261

三、朝鲜儒学三大论争之关联性268

四、朝鲜后期儒学的“心学化倾向”286

第三节 朝鲜后期阳明学302

一、阳明学的最初传入与退溪的排斥302

二、霞谷阳明学305

三、江华学派的形成及后世影响313

第四节 朝鲜后期实学315

一、星湖学派与北学派316

二、茶山丁若镛的实学思想325

三、惠冈崔汉绮的气学与实学思想365

第六章 近代韩国儒学的发展372

第一节 韩国儒学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回应373

一、斥邪卫正思想374

二、开化思想379

三、民众运动387

第二节 近代韩国爱国启蒙思想391

一、张志渊的渐进式自强主义395

二、朴殷植的儒教求新论397

三、申采浩的民族主义精神400

第三节 近代韩国民族宗教的发展405

一、崔济愚的东学思想407

二、大倧教的兴起与发展414

三、甑山教与圆佛教418

第七章 现代韩国社会儒学的发展422

第一节 现代韩国社会对儒教的认识422

一、儒教现代化与亚洲价值422

二、儒教资本主义与民主主义427

三、儒教与女性及家族主义429

第二节 成均馆的历史传承及现代作用432

一、成均馆的历史传承432

二、成均馆的现代作用436

第三节 韩国学界儒学研究述略437

一、韩国学界儒学研究的主要内容437

二、韩国学界儒学研究的阶段性特征441

三、韩国学界儒学研究的总体特点448

第八章 韩国儒学对中国儒学的贡献与发展450

第一节 道德与义理的重视450

第二节 性理学概念的创新455

第三节 民族主体性的弘扬458

附录一 韩国儒学“理”概念的发展演变462

附录二 朝鲜时期儒学者对孟子“四端说”的阐释——以退溪、栗谷与茶山为中心478

附录三 朝鲜时期真景文化的实与虚493

附录四 韩国儒学原典资料选编:《朱子言论同异考》499

索引613

参考书目6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