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清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
  • 王英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702008950X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46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763页
  • 主题词:诗歌史-研究-中国-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上编:顺康雍时期唐宋诗之争流变史8

绪论:清代“唐宋诗之争”研究述评8

第一章 明清之际宗唐之风的流布26

第一节 云间派的复古宗唐诗论及其广泛影响29

第二节 王夫之、顾炎武的宗唐抑宋倾向42

第二章 顺治至康熙前期宋诗风的兴起53

第一节 钱谦益唐宋兼宗开清代宗宋先河53

第二节 浙派初祖黄宗羲大力提倡宋诗66

第三节 《宋诗钞》与宋诗风的兴起80

第三章 顺康年间宗唐之风的发展92

第一节 吴伟业与唐宋诗之争92

第二节 中晚唐诗风的流传历程104

第三节 明七子宗唐诗学在各地的沿袭和发展116

第四章 康雍年间宋诗风的广泛传播131

第一节 汪琬等人对宋诗的接受及对唐宋诗之争的审视133

第二节 叶燮《原诗》对唐宋诗之争的理论解析145

第三节 查慎行诗的宋调特征154

第四节 康雍年间的宋诗选本与宋诗风的传播165

第五章 康熙中后期唐音的兴盛181

第一节 庙堂之上的宗唐抑宋181

第二节 王士禛的宗尚衍变与“神韵说”的形成195

第六章 清初人选清初诗与唐宋诗之争211

结语227

中编:乾嘉时期唐宋诗之争流变史230

第一章 雍乾之际宗唐之风的再度盛行230

第一节 反拨宋诗热潮,重奏盛世雅音231

第二节 宗唐诗人对宋诗风潮的批判246

第三节 沈德潜的宗唐学说251

第四节 宗唐诗人的理论建树261

第五节 取法唐诗者的创作风貌与成绩275

第二章 雍乾之际浙地法宋风气的蓬勃发展285

第一节 雍乾之际宋风的流播285

第二节 主宋与宗唐的对立294

第三节 厉鹗等人对宋诗创作精神、风格与方法的继承298

第四节 浙地杭世骏、全祖望等对构建学人诗理论的贡献312

第五节 秀水诗群对黄庭坚诗风的接受328

第三章 乾隆前期融通唐宋思想的逐步升温334

第一节 薛雪对拟古与优唐劣宋诗学观的批评335

第二节 吴雷发对拟古格调的批判与无分唐宋论342

第三节 李重华的折衷唐宋论与诗学批评346

第四章 乾隆后期至嘉庆朝唐宋融通思潮的空前高涨357

第一节 融通思想普及时代的到来358

第二节 讨伐异说,先破后立——性灵派无分唐宋主张的确立363

第三节 袁枚“无分唐宋”说辨析372

第四节 赵翼对唐诗美学风格与宋诗创作精神及方法的融合384

第五节 张问陶的“无师”论及其对肌理派的批评393

第五章 乾嘉年间宗宋思潮的不断上扬398

第一节 乾隆三十年至嘉庆末的宗宋热潮398

第二节 精深细密之风与以学为诗——论翁方纲对宋诗的接受407

第三节 宗黄之风的广为流播423

第四节 乾嘉后期的学人诗潮432

第六章 乾隆后期至嘉庆朝宗唐之风的渐趋衰退440

第一节 “吴中七子”等人对宗唐思想的因革441

第二节 高密诗人宗法中晚唐之风及对唐宋诗之争的参与456

第三节 其他地区寥落的宗唐之音461

结语468

下编:道咸同光宣时期唐宋诗之争流变史第一章 道咸同年间宗宋诗风的初兴476

第一节 道咸同年间宗宋诗风的兴起478

第二节 宋诗派对乾嘉宗唐末流的批判及对学人诗的倡导485

第三节 桐城诗派的诗歌崇尚:诗学唐宋、以宋为主498

第二章 道咸同年间宗唐态势的衰微及宗唐诗人群体516

第一节 道咸同年间宗唐诗风的低迷517

第二节 江左宗唐诗人群体概说525

第三节 闽粤等地宗唐诗人群体概说538

第四节 湖湘派:对宋诗及宋诗派的反动551

第三章 道咸同年间融通唐宋思潮的持续发展562

第一节 潘德舆折衷的唐宋诗学观564

第二节 林昌彝的诗论:性情和学问并举,唐诗与宋诗齐平570

第三节 何曰愈性情、理趣、才学三者并重及平和看待唐宋诗优劣578

第四节 龚自珍兼取唐宋的创作实践584

第四章 光宣民初宗宋诗风的空前高涨592

第一节 陈衍与同光体的兴盛593

第二节 陈衍对学唐宗唐者的批判603

第三节 同光体以宋为主、唐宋兼融的理论主张610

第四节 同光体诗人多元宗宋诗趣623

第五节 同光体之外众多的宗宋群体635

第五章 光宣民初调和唐宋潮流的不断上扬642

第一节 张之洞的唐宋诗调和论:“宋意唐格”645

第二节 李慈铭及其门生的唐宋兼融理论及主张:“八面受敌”654

第三节 “诗界革命”派:超越唐宋诗之争,主张觅求新诗界662

第六章 光宣民初宗唐风气的日趋活跃673

第一节 湖湘派后期诗人的宗唐取向及斥宋诗学观674

第二节 宗法晚唐、反对宋诗的西昆派682

第三节 湖湘派之外尊奉魏晋、六朝、盛唐诗人的诗学宗尚687

第四节 南社之宗唐主流及其唐宋诗之争702

第五节 光宣民初其他宗唐诗人群体708

结语717

参考文献722

后记7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