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冠心病学 第4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冠心病学 第4版
  • 张鸿修;黄体钢主编(河北省医学科院)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ISBN:754331549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998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1020页
  • 主题词:冠心病-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冠心病学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冠脉循环血管的解剖1

第一节 冠状动脉1

第二节 冠脉循环的静脉5

第三节 毛细血管5

第2章 冠脉循环的生理7

第一节 冠状血管的功能解剖7

第二节 冠脉血流与心肌耗氧量8

第三节 冠脉血流的调节10

第四节 心脏的血流分布20

第五节 冠脉阻力分布和药物作用21

第六节 冠脉侧支循环22

第七节 人体冠脉灌注的限制因素23

第3章 心肌细胞的结构与代谢25

第一节 心肌细胞的结构25

第二节 正常心肌的代谢28

第三节 冠心病的心肌代谢30

第4章 心肌的生理学特点34

第一节 心肌的五大生理学特点34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离子活动变化与膜电位36

第三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机制39

第5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与致病原理46

第一节 正常的动脉壁结构46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48

第三节 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重要细胞50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理论51

第五节 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些因素53

第六节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害54

第七节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问题55

第6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病理改变及其与临床的联系57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分期和分型57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形成59

第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类型与临床的联系64

第7章 内皮功能失常与心血管疾病68

第8章 心肌缺血损害的细胞与分子机制72

第一节 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活化72

第二节 儿茶酚胺在心肌缺血损害中的作用74

第9章 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在心肌缺血性损害中的作用77

第10章 实验性心肌缺血82

第一节 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82

第二节 心肌梗死的形成与发展86

第三节 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的病理生理学88

第四节 实验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90

第11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预处理96

第一节 再灌注损伤的表现96

第二节 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97

第三节 再灌注损伤的防治99

第四节 心肌缺血预适应99

第12章 心与脑缺血及其相互关系105

第13章 冠心病的流行情况111

第一节 概述111

第二节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112

第三节 我国冠心病流行的特点117

第四节 国外冠心病的流行概况119

第五节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122

第14章 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125

第一节 增龄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125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与性激素126

第三节 关于冠心病的家族聚集、地区和种族差异129

第15章 脂质代谢异常与冠心病132

第一节 脂质的一般介绍132

第二节 脂蛋白与载脂蛋白135

第三节 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和诊断137

第四节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141

第五节 治疗血脂异常的药物143

第六节 血脂异常的防治151

附件 血脂检测、标准化及异常防治155

A.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55

B.血脂测定技术及其标准化的建议160

C.高脂血症的膳食治疗162

第16章 脂蛋白(a)与冠心病165

第一节 脂蛋白(a)的结构及理化特性165

第二节 脂蛋白(a)的合成及代谢166

第四节 脂蛋白(a)的生理功能167

第三节 脂蛋白(a)的血浆水平167

第五节 脂蛋白(a)的促血栓形成作用168

第六节 脂蛋白(a)的检测168

第17章 控制高血压,防治冠心病170

第一节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70

第二节 高血压与冠心病的病因联系173

第三节 控制高血压,防治冠心病174

第四节 高血压病的诊断174

第18章 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181

第一节 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181

第二节 高血压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183

第一节 高血压与冠心病互相关联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86

第19章 高血压与冠心病186

第二节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88

第三节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降压治疗189

第20章 膳食营养与冠心病192

第一节 膳食营养与冠心病有关的历史回顾192

第二节 膳食营养对血脂和体重与冠心病的影响193

第三节 我国膳食营养变化趋势及其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203

第21章 糖尿病与冠心病209

第一节 糖尿病的流行概况209

第二节 糖尿病致冠心病的机制210

第三节 糖尿病的诊断212

第四节 2型糖尿病的治疗213

第五节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218

第22章 吸烟与冠心病221

第一节 国外概况221

第二节 吸烟对我国冠心病的影响222

第三节 吸烟危害的作用机制223

第四节 控烟与戒烟预防冠心病224

第23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儿科问题227

第一节 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和病理生理及致病危险因素227

第二节 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230

第一节 胰岛素抵抗的历史回顾、发生机制和判断233

第24章 代谢综合征233

第二节 胰岛素抵抗与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235

第三节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237

第四节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239

第五节 胰岛素抵抗与促凝状态243

第25章 冠心病的人群防治245

第一节 概述245

第二节 我国冠心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247

第三节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248

第四节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249

第五节 防治点(区)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社区示范点250

第一节 心肌缺血型心电图改变253

第26章 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253

第二节 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限度256

第三节 心肌缺血的其他原因257

第四节 引起ST-T改变的其他原因258

第27章 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其他方法260

第一节 心电图负荷试验260

第二节 双嘧达莫试验267

第三节 腺苷试验268

第四节 排除假阳性的试验269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272

第28章 其他心电图仪诊断冠心病272

第二节 电话传输心电图274

第三节 无线电遥测心电图276

第29章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277

第一节 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病理的关系277

第二节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期279

第三节 不同部位梗死的心电图诊断282

第四节 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288

第五节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评价295

第一节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部位的判断和再灌注病人入选标准298

第30章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298

第二节 再灌注疗效的评估299

第三节 方法的局限性和展望304

第31章 冠心病心向量图的分析方法306

第一节 心向量图基础知识简介306

第二节 正常心向量图的特点308

第三节 心肌梗死心向量图特点309

第四节 心肌梗死心向量图诊断中的特殊问题314

第五节 心肌缺血向量分析的主要参数317

第32章 心室晚电位320

第一节 发展史320

第三节 记录方法321

第二节 病理生理321

第四节 临床应用324

第五节 评价与展望329

第33章 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应用332

第一节 超声的基本原理与检查方法332

第二节 心肌缺血与室壁运动异常334

第三节 缺血左室整体功能的评价337

第四节 负荷超声心动图339

第五节 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检查341

第六节 冠心病超声检查的新进展344

第七节 冠状动脉的检查347

第34章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冠心病的应用351

第一节 心肌显像351

第二节 临床应用354

第35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浆心脏性标志物诊断价值367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浆心脏性标志物活性的改变367

第二节 心脏性标志物测定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评价370

第三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性标志物测定与预后关系373

第36章 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377

第一节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与禁忌证377

第二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准备378

第三节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和步骤380

第四节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387

第五节 左心室造影394

第六节 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的并发症及其处理400

第37章 冠心病的定义和类型407

第一节 冠心病的定义407

第二节 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407

第三节 冠心病命名和诊断标准的应用及发展410

第38章 隐性冠心病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14

第一节 隐性冠心病的定义及类型414

第二节 隐性冠心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415

第三节 隐性冠心病的临床意义417

第四节 隐性冠心病的防治419

第39章 冠心病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422

第一节 概述422

第二节 心绞痛的病理生理423

第三节 心绞痛的分级427

第四节 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428

第五节 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431

第六节 与心绞痛鉴别的疾病433

第七节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434

第40章 X综合征(心脏X综合征、微血管性心绞痛)443

第一节 发病机制443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444

第三节 鉴别诊断445

第四节 治疗446

第五节 预后446

第41章 不稳定型心绞痛448

第一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名称历史沿革448

第二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因素449

第三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类和危险分层450

第四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454

第五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456

第七节 变异型心绞痛460

第六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及出院后治疗460

附件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建议466

第42章 急性心肌梗死472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概况472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473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475

第四节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478

第五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479

第六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评估分类480

第七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482

第八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486

第九节 冠状动脉成形术与冠状动脉内支架489

第十节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术491

第十一节 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491 )第十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492

第十三节 出院前评估与继续治疗497

第43章 冠心病监护病室的设置与基本治疗500

第一节 冠心病监护病室的设计与设备500

第二节 冠心病监护病室中的医护人员502

第三节 冠心病监护病室中治疗的基本原则504

第44章 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监测508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监测508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测量的方法和临床意义514

第一节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及其调节525

第45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525

第二节 溶栓药物种类和溶栓治疗的适应证528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成功临床判断和与其他药物联用532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疗效评价533

第46章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537

第一节 技术原理537

第二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538

第三节 导管系统539

第四节 操作方法541

第五节 疗效判定544

第六节 并发症546

第七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PTCA治疗547

第八节 PTCA后血管再狭窄及预防547

第47章 急性心肌梗死PTCA的应用及其限度550

第一节 直接或初始PTCA(Direct or primary,PTCA)551

第二节 补救或挽救性PTCA555

第三节 溶栓成功后PTCA558

第48章 冠状动脉支架和其他介入方法562

第一节 冠状动脉支架562

第二节 其他介入治疗技术570

第一节 冠心病心肌梗死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的方法与特点581

第49章 冠心病心肌梗死大型临床试验方法与进展581

第二节 判断临床试验好坏的标准582

第三节 如何评价临床试验的结果582

第四节 大型冠心病心肌梗死临床试验的进展583

第50章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589

第一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89

第二节 药物辅助治疗592

第三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94

附件 大型临床试验目录597

第51章 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心律失常599

第一节 对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研究599

第二节 常见的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原则610

第52章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618

第一节 发病机制和血液动力学改变618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因素620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621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治疗623

第53章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629

第一节 发病机制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629

第二节 心源性休克的病理生理631

第三节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632

第四节 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护633

第五节 心源性休克的预示因素634

第六节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636

第七节 心源性休克的预防643

第54章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647

第一节 心脏破裂的概念647

第二节 心室游离壁破裂649

第三节 室间隔穿孔651

第四节 乳头肌断裂653

第五节 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预防655

诊断与危险性评估657

前言657

附件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指南657

治疗661

第55章 急性肺栓塞679

第56章 冠心病猝死688

第一节 猝死与冠心病猝死688

第二节 冠心病猝死的发病原理691

第三节 冠心病猝死的易患者和诱发因素693

第四节 冠心病猝死前症状694

第五节 冠心病猝死的防治695

第六节 冠心病猝死现场抢救——心肺脑复苏697

第一节 永久起搏的适应证和起搏器的选择704

第57章 心脏起搏与除颤704

第二节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技术707

第三节 生理性心脏起搏和心脏起搏的血流动力学718

第四节 心脏起搏的新应用727

第五节 心脏起搏的并发症736

第六节 心脏起搏的随访程控及检测处理744

第七节 心脏起搏的进展与展望767

第八节 临时性体外心脏电起搏771

第九节 体外心脏电复律除颤773

第十节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778

第一节 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824

第58章 冠心病的外科治疗824

第二节 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外科治疗834

第59章 心肌硬化型冠心病840

第一节 心力衰竭型冠心病840

第二节 心律失常型冠心病845

附件1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848

第一节 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评定849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预防851

第三节 心力衰竭一般治疗852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853

第五节 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治疗864

第六节 心力衰竭抗凝、抗血小板治疗866

第七节 心力衰竭氧气治疗866

第八节 心力衰竭治疗建议概要866

附件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868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868

第二节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873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a)881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883

第五节 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的辅助检查的评价883

第60章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889

第一节 硝酸盐或硝酸酯类(Nitrates)890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895

第三节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903

第四节 钙离子拮抗剂905

第五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nhibitors)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 Ⅱ receptor antigonists)912

第六节 抗血栓治疗药物919

第61章 冠心病的康复医疗935

第一节 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935

第二节 冠心病的康复医疗936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医疗941

第一节 基因表达的调节945

第62章 冠心病的基因治疗945

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设计原则946

第三节 基因疗法的选择948

第四节 基因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950

第五节 展望955

第63章 冠心病的中医认识简史及范围958

第64章 冠心病的中医诊治961

第一节 冠心病心绞痛(厥心痛)961

第二节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真心痛)971

第三节 冠心病心律失常979

第四节 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983

第65章 冠心病的中医其他疗法9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