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听觉比较生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听觉比较生理学
  • 孙玉温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7312005780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听觉比较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声音的特性1

第一节 听觉的适宜刺激--声音1

一、声音的产生1

前言1

二、声波的分类--纵波与横波2

三、声音的测量4

四、声能的吸收5

五、声波的反射6

六、声的折射6

七、次声、声频和超声7

八、声音的频谱7

二、噪声10

三、短声10

一、纯音10

第二节 听觉生理实验中常用的几种声音10

四、调变声12

五、冲击波12

第三节 声音的物理量与听觉主观属性的关系12

一、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2

二、响度、强度与频率的关系13

三、音色13

四、声音的时间特性13

第四节 生理声学14

一、生理声学14

二、生理声学与生物声学14

一、次声对心脏和肺的影响15

第五节 次声对人体的影响15

二、次声对脑的影响16

三、次声对血管的影响16

四、次声对视、听功能的影响16

第六节 超声与人及动物生活的关系16

一、超声与动物行为16

二、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17

第二章 无脊椎动物的听觉18

第一节 引言18

一、无脊椎动物听觉器官的起源及其发展18

二、昆虫听感觉器官的结构特点18

一、Noctuid Moths(蛾)的结构和机能20

1.结构20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听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20

2.机能21

二、蝗虫听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22

1.结构22

2.蝗虫(Locusts)的听觉机能24

三、蟋蟀和长角蚱蜢(Crickets and Long-Horned Grasshoppers)的构造和机能24

四、蝉(Cicadas)听觉器官的构造和机能25

五、蜘蛛(Spilers)的听觉器官的构造和机能27

第三章 脊椎动物的听觉系统29

第一节 硬骨鱼(Telelost)听觉系统的构造和功能29

一、听觉感觉上皮的构造29

二、鱼类内耳的兴奋31

三、刺激频率的分析和掩蔽32

1.生理学研究32

2.心理物理的研究33

第二节 两栖类动物的听觉系统35

一、两栖类耳的构造35

二、听觉频率敏感性38

第三节 爬行类动物的听觉41

1.爬行类外耳和中耳的构造41

2.爬行类内耳的构造43

3.内淋巴电位和细胞电位45

第四节 鸟类的听觉器官45

一、鸟类听觉器官的构造和机能45

1.外耳的构造和机能45

2.中耳的构造和机能46

(1)鸟类耳蜗的毛细胞47

3.内耳的构造和机能47

(2)耳蜗电位49

二、鸟类的听觉行为和心理物理51

1.鸟类听觉的绝对敏感性51

2.鸟类听觉辨别力52

3.鸟类的音源定位54

第四章 哺乳类动物的外周听觉系统56

第一节 外耳和中耳的结构和机能57

一、外耳57

1.外耳的压力增益57

2.外耳的声源定位作用57

二、中耳58

1.中耳的传递机能61

二、耳蜗的一般构造62

第二节 中蜗的机能构筑及其结构特点62

2.中耳肌的作用62

二、柯蒂氏器的构造64

1.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66

2.耳蜗毛细胞毛的结构68

三、耳蜗的血管分布76

四、耳蜗的神经支配76

1.耳蜗传入纤维76

2.耳蜗传出神经支配及其生理机制77

(1)耳蜗传出神经纤维的起源78

(2)听觉系统感受细胞上的传出神经末梢80

①传出神经纤维与外毛细胞的联系80

②传出神经纤维与内毛细胞的联系81

(3)耳蜗传出纤维的发放型式81

②反馈闸门控制机制84

(4)耳蜗传出纤维的生理作用84

①切断COCB的行为实验84

③耳蜗机械过程的传出神经控制85

④支配耳蜗外毛细胞的橄榄耳蜗神经元的天门冬氨酸转移酶样免疫反应86

五、耳蜗的突触递质87

1.耳蜗传出纤维的递质88

2.耳蜗传入纤维的递质90

六、耳蜗电生理学94

1.内淋巴电位(EP)96

2.Corti氏器电位(OCP)97

3.微音器电位(CM)99

4.总和电位(ISP)101

5.毛细胞内电位105

1.行波(travelling wave)107

七、耳蜗力学107

2.精细运动型式117

八、耳蜗中的兴奋与换能机制119

1.换能机制121

(1)毛细胞膜电位121

(2)毛细胞膜的电导121

2.转导(transduction)122

3.哺乳动物耳蜗的电阻调制124

4.哺乳动物耳蜗内的换能过程125

5.Davis电池理论130

6.Pickles的毛细胞换能的假说131

第三节 听觉神经纤维的结构和机能132

一、解剖构造132

二、生理机能133

1.、听神经纤维对纯音的反应134

(1)频率的选择性134

(2)时间关系140

2.听神经纤维对短声的反应141

3.听神经纤维对复杂声的反应142

(1)双音抑制142

(2)掩蔽(masking)145

4.频率选择和二次滤波146

第五章 哺乳动物的中枢听觉系统150

第一节 延髓听觉神经核的结构和机能150

一、耳蜗核的构造和机能150

1.耳蜗核的构造150

(2)Onset反应152

2.耳蜗核的生理机能152

(1)原始样细胞(primary-like cell)152

(3)斩波器式反应(chopper response)155

(4)暂停和增进反应(pause and builbup response)155

(5)兴奋型和抑制型细胞155

二、上橄榄核复合体158

1.神经支配和解剖构造158

2.生理机能160

(1)外侧上橄榄核的机能160

(2)内侧上橄榄核(副橄榄)的机能162

三、斜方体内侧核的机能164

第二节 中脑听觉神经核的构造和机能165

一、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的结构165

二、下丘的生理机能167

一、内膝体的结构168

二、内膝体的生理机能170

第四节 听皮层的构造和机能172

一、听皮层机能定位的早期观察172

二、听皮层的构造和投射174

三、听皮层中的机能柱178

四、听皮层单个神经元的反应特点178

五、大脑听皮层与动物行为181

第五节 音源定位182

第六节 听觉中枢的传入通路185

一、听觉神经系统中信息处理的特点185

二、听觉中枢的传入通路185

一、解剖学结构188

第七节 高级神经中枢的传出通路188

二、生理机能190

第六章 听觉心理物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193

一、绝对阈(absolute threshold)193

二、频率分析193

1.频率分析与频率分辨193

2.心理物理学的频率分析与生理学频率分析的关系194

三、听觉系统中听觉信息的编码197

1.频率编码198

2.强度编码200

3.语言刺激的编码200

第七章 感觉神经性听觉丧失203

一、耳蜗感觉神经性聋203

1.外毛细胞的损伤203

2.内毛细胞的损伤205

3.耳鸣(tinnitus)206

二、耳蜗修复术207

1.听神经条件208

2.听神经纤维对电刺激的反应208

3.听神经的强度编码的影响209

4.频率、音调和刺激性质的影响209

5.语言感知能力的影响210

第一节 哺乳动物耳蜗神经单纤维的研究211

一、动物的选择211

第八章 听觉神经系统主要研究技术简介211

二、耳蜗神经的暴露212

1.动物的麻醉212

2.手术过程213

三、微电极的制做和要求215

四、微电极的插入215

第二节 耳蜗毛细胞内记录毛细胞感受器电位的方法218

一、动物的麻醉和手术218

五、对单发放记录结果的分析218

二、微电极的制备221

三、听毛细胞反应的记录222

四、微电极位置的组织学鉴定222

第三节 脑干诱发反应的记录223

一、记录脑干听觉诱发反应的方法技术简介223

1.刺激224

2.记录系统224

二、脑干听觉反应的波形和命名226

第四节 人类耳蜗电图的记录228

一、声音刺激的选择228

二、记录方法229

第五节 听皮层电位的研究技术230

一、慢性实验技术230

1.电极的制备235

2.电极的置入和诱发反应的记录235

1.引导电极的制备238

2.手术过程238

二、急性实验技术238

第六节 耳蜗灌流技术简介239

一、耳蜗底圈鼓阶与耳蜗尖端之间的灌流239

二、耳蜗鼓阶和前庭阶之间的灌流241

参考文献244

第三节 间脑听神经核的结构和机能6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