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学释要 皮锡瑞说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经学释要 皮锡瑞说儒
  • 潘斌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孔学堂书局
  • ISBN:978780770001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经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学释要 皮锡瑞说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皮锡瑞生平与时代背景1

导读7

第一章 孔子所作谓之经15

第一节 今古文经学家眼中的孔子16

一、何谓今文家和古文家16

二、 “素王”还是“先师”17

第二节 六艺是素王所作万世之宝典19

一、六艺乃孔子所手定19

二、孔子作六艺说体现的良苦用心23

第二章 《周易》的性质及学习方法25

第一节 “易”字的意义26

一、变易之义26

二、不易之义28

第二节 不言阴阳术数为《易》之正传29

一、象数易学29

二、义理易学30

三、义理易学是《易》之正传32

第三节 说《易》之书多而可取者少34

一、学习《周易》的重要性34

二、学习《周易》的入门之书36

第三章 《尚书》今古文学及学习方法40

第一节 分别今古文为治《尚书》一大关键41

一、《尚书》今古文之分别41

二、分别《尚书》今古文的意义42

第二节 《今文尚书》二十九篇不伪45

一、《今文尚书》真伪之争45

二、《今文尚书》可信46

三、《尚书大传》乃伏生思想之表达49

第三节 晚出《古文尚书》不可信51

一、孔壁、秘府《古文尚书》不可信51

二、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不可信53

三、《古文尚书孔传》乃王肃伪造56

四、晚出《古文尚书》有其价值所在58

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尚书》之方法60

一、清代《尚书》学之名家名著60

二、学习《尚书》的入门之书62

第四章 《诗经》与乐的关系及学习方法64

第一节 《诗》无不入乐65

一、《诗》与音乐关系之争议65

二、《诗》与音乐互相关联66

第二节 学习和研究《诗经》的方法67

一、学习《诗》的入门之书67

二、重视辨析《诗》中的鸟兽草木70

三、学习《诗》不可以辞害意71

第五章 《三礼》所记礼仪及现代价值74

第一节 《三礼》关系之辨析75

一、《三礼》关系之争议75

二、《周礼》不应居《三礼》之首76

三、《仪礼》是礼仪之源77

四、《礼记》所记礼意是不变的法则78

第二节 郑玄有功于《三礼》甚大79

一、郑玄《三礼注》的特色79

二、郑玄《三礼注》的历史地位83

第三节 圣人制礼情义兼尽84

一、礼的内涵及悠远历史84

二、古礼虽繁琐却不可废86

三、古礼要与时俱进90

四、皮锡瑞古礼观的现实意义92

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三礼》的方法96

一、总论《三礼》的学习方法96

二、《仪礼》的学习方法98

三、《礼记》的学习方法101

第六章 《春秋》的性质和功能104

第一节 《春秋》有大义有微言105

第二节 《春秋》有惩戒等功能108

一、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109

二、明王道,绌诈力110

三、《春秋》之法有通行于后世者112

第七章 郑玄经学的价值115

第一节 郑玄打破经学家法之界限117

第二节 欲治汉学,舍郑莫由120

一、郑玄保留了部分汉代经说120

二、由郑玄经学可窥西汉经学之家法121

第八章 经学历史之梳理123

第一节 经学发展演变史124

一、孔子以前不得有经124

二、两汉乃经学的繁盛时代127

三、魏晋南北朝乃经学的中衰时代131

四、隋唐乃经学的统一时代133

五、宋代乃经学的变古时代135

六、清朝乃经学的复盛时代139

第二节 经学史分期平议141

第九章 皮锡瑞对湘学的继承和发展145

第一节 湘学之精神146

一、经世致用146

二、汉宋兼采149

第二节 皮锡瑞对湘学的继承和发展151

一、经世之学才是不朽之学151

二、会通汉宋今古之学155

附录1 皮锡瑞著述总目161

附录2 皮锡瑞年谱166

后记1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