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英汉互译思维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光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756002599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英汉互译思维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0 概述1
1.1 翻译思维研究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1
1.1.1 翻译思维研究的重要意义1.1.2 翻译思维研究的迫切性1.2 渐成体系的翻译思维研究6
1.2.1 翻译思维科学是翻译理论研究的突破口1.2.2 建立翻译思维学的时机已基本成熟1.3 翻译思维研究的基本框架13
1.3.1 翻译思维研究的基本原则1.3.2 翻译思维研究的框架13
1.4 结语15
附录一: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6
附录二:可供翻译思维研究者参考的部分专著、论文集和论文17
第2章 翻译思维总述21
2.0 概述21
2.1 翻译思维科学的理论依据21
2.2 翻译思维的界定23
2.2.1 介绍与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几个术语2.2.2 翻译思维的初步界定23
2.3 翻译思维的规律与特征28
2.3.1 翻译思维的规律2.3.2 翻译思维的特征2.4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与内容30
2.4.1 翻译思维的分类2.4.2 翻译思维的研究方法2.4.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范围2.5 结语42
附录:本章主要参考文献42
第3章 翻译思维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44
3.0 概述44
3.1 翻译思维与语言的关系44
3.1.1 研究语言与思维的意义3.1.2 思维与语言孰先孰后的争论3.1.3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3.1.4 几点初步的看法3.2 翻译思维与文化(学)的关系50
3.2.1 文化和思维的关系3.2.2 翻译思维与狭义(人文)文化的关系3.3 翻译思维与语言学的关系63
3.3.1 翻译思维与篇章语言学的关系3.3.2 翻译思维与心理语言学的关系3.3.3 翻译思维与认知语言学的关系3.3.4 翻译思维与关联理论3.3.5 翻译思维与语用学的关系3.4 结语70
附录:本章主要参考文献71
第4章 汉英思维差异与翻译73
4.0 概述73
4.1 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主要差异及其影响73
4.1.1 东西方语言观上的差异及其影响4.1.2 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差异及其影响4.1.3 整体思维与分析性思维的差异及其影响4.1.4 对待“统一”和“对立”的态度差异及其影响4.2 其它思维方式差异及其对言语行为的影响89
4.2.1 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4.2.2 汉语偏重流动结构,英语偏重核心结构4.2.3 汉语崇尚简约,英美多用复杂句4.2.4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4.2.5 英语重静态,汉语重动态4.2.6 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4.2.7 英语重主语,汉语重主题4.3 结语100
附录: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00
第5章 抽象思维与翻译102
5.0 概述102
5.1 抽象词层面的逻辑关系与翻译103
5.1.1 英汉两种语言在抽象名词方面的差异及翻译5.1.2 英汉语在谓词方面的差异及翻译103
5.2 句级层面的抽象逻辑关系111
5.3 段落层面的抽象逻辑关系113
5.4 篇章层面的抽象逻辑关系117
5.5 译文评析与感想126
5.5.1 译文评析5.5.2 几点感想126
5.6 结语129
附录: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30
第6章 形象思维与翻译133
6.0 概述133
6.1 词的形象特征134
6.1.1 非显象词6.1.2 显象词134
6.2 词的形象色彩138
6.2.1 可感性6.2.2 系统性6.2.3 艺术性6.3 形象翻译思维的主要体现和手段142
6.3.1 再现原作的形象6.3.2 运用借代(借喻)修辞法再现原作的形象6.3.3 更换原文形象法6.3.4 用夸张或放大手法译之6.3.5 形象加引申翻译法6.3.6 去形求实翻译法6.4 结语154
附录: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55
第7章 格律诗意象及审美再现157
7.0 概述157
7.1 意象的意蕴157
7.2 意象翻译的必要性与必然性160
7.2.1 意象翻译的必要性7.2.2 意象翻译的必然性7.3 影响翻译思维的因素——文化164
7.4 意象的翻译167
7.4.1 翻译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7.4.2 意象与英诗中译的思维方式7.4.3 意象与中诗英译的思维方式7.5 结语182
附录一:The Isles of Greece183
附录二:哀希腊187
附录三: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90
第8章 翻译与逻辑思维192
8.0 概述192
8.1 逻辑思维运用于文学翻译193
8.2 逻辑思维与军政文章的翻译196
8.2.1 词级所暗示的逻辑或隐含逻辑关系8.2.2 注意词语级暗含的“虚”与“实”的逻辑关系8.2.3 (定、状语)从句级所暗示的逻辑或隐含逻辑关系8.2.4 句级所暗示的逻辑或隐含逻辑关系8.3 语段内所暗示的逻辑或隐含逻辑关系205
8.4 逻辑思维与翻译中的引申207
8.5 篇章内的逻辑或隐含逻辑关系208
8.5.1 原文作者创作该文的心理轨迹8.5.2 译文分析208
8.6 结语225
附录: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26
第9章 逻辑与科技英语的翻译227
9.0 概述227
9.1 科技英语(EST)翻译的要求与逻辑的严谨性228
9.2 EST逻辑严谨性的体现及其翻译228
9.2.1 名词化倾向9.2.2 大量使用非谓语动词形式9.2.3 大量使用被动结构9.2.4 定语从句的翻译9.2.5 科技英语状语从句的翻译9.2.6 英汉否定逻辑的差异与科技英语的翻译9.2.7 科技英语长句的翻译228
9.3 结语247
附录: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48
第10章 从形合与意合看英汉语思维的差别与互译249
10.0 概述249
10.1 从形合与意合看英汉语词句法的特点249
10.2 从形合与意合看英汉语思维方式的差别253
10.3 从形合与意合的角度看英汉语之间的翻译转换258
10.3.1 树形结构与线性结构之间的转换——思维模式之间的转换10.3.2 形合法与意合法之间的转换——句子形式的转换10.3.3 句界的调整——句子信息量的调整10.4 结语267
附录: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68
第11章 灵感思维与翻译270
11.0 概述270
11.1 灵感翻译思维的定义270
11.1.1 灵感来自译者全身心的投入11.1.2 厚积薄发,偶尔得之11.1.3 灵感源于大量的翻译实践11.2 中国人擅长直觉思维272
11.2.1 直觉思维是直观与体悟的统一11.2.2 中国传统直觉思维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思维11.2.3 直觉思维是一种特殊的顿悟11.2.4 传统直觉思维与现代直觉思维的区别11.2.5 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的关系11.3 灵感思维译例举隅276
11.3.1 音义双关美11.3.2 发挥灵感思维中描写性成分11.3.3 音韵再现美11.3.4 音义双璧美11.3.5 再现地方风情美11.3.6 语义引申美11.3.7 艺术引申美11.3.8 多视角思维美11.3.9 洋溢着的哲理美276
11.4 结语295
附录: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95
第12章 英汉修辞观念的差异与翻译297
12.0 概述297
12.1 比喻298
12.1.1 形似的比喻12.1.2 神似的比喻12.1.3 形神兼备的比喻12.2 英汉语在比喻方面异同303
12.2.1 以自然界现象作喻体的比较12.2.2 以颜色作喻体12.3 英语的Simile与汉语的明喻的差异308
12.4 英语Metaphor与汉语隐喻的差异及翻译315
12.5 结语327
附录:本章主要参考文献327
第13章 习语与思维差异329
13.0 概述329
13.1 习语中的中西思维差异331
13.2 思维转换与习语翻译344
13.2.1 英汉习语对译13.2.2 直译(引入)外来习语13.2.3 意译法13.2.4 代换法13.2.5 增删法13.2.6 形式上的简化13.2.7 句式调整13.2.8 反译法13.3 结语355
附录:本章主要参考文献356
第14章 英汉幽默语言的翻译357
14.0 概述357
14.1 幽默的定义及相关理论357
14.1.1 优越和卑下理论14.1.2 不调和、期望落空及双面性理论14.1.3 解除紧张和压抑理论14.1.4 其它有关解释或定义14.2 英汉幽默语言的异同与翻译360
14.2.1 幽默感的强弱不同导致翻译障碍14.2.2 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读与误译14.2.3 语言功底的差异造成的障碍14.3 英汉语言幽默的表层结构的异同364
14.4 幽默语言的深层结构浅析375
14.5 背理性——语言规则与实际话语的矛盾冲突380
14.6 宣泄性——情感郁积的巧妙释放384
14.6.1 降格14.6.2 升格14.7 幽默语的片断译文评析389
14.8 结语395
附录:本章主要参考文献396
第15章 翻译思维科学研究的展望396
15.0 概述396
15.1 注重翻译理论著作的出版和借鉴396
15.2 中西译论融会贯通的步伐将会加快397
15.3 翻译理论研究将会既有深度,又有广度398
15.4 应从哲学、文化方面挖掘潜力399
15.5 翻译思维的研究尚需大力加强400
15.6 结语401
热门推荐
- 1370431.html
- 3395960.html
- 1990050.html
- 1335654.html
- 2759408.html
- 421829.html
- 3523689.html
- 1746127.html
- 3224527.html
- 34746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5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7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3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3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0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1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22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7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4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