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为贵”的政治伦理追求 “和”视域中的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和为贵”的政治伦理追求 “和”视域中的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皮伟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754262555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儒家-政治伦理学-研究-中国-先秦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和为贵”的政治伦理追求 “和”视域中的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概述11

一、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1

(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2

(二)中国早期德治实践与“和”文化传统的影响15

二、构建等级秩序和谐的宗法血缘基础21

(一)宗法血缘关系是国家统治秩序和谐的重要保证22

(二)宗法血缘关系是社会等级秩序和谐的内在根基25

(三)“亲亲”、“尊尊”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人伦准则27

三、“和为贵”的政治伦理追求30

(一)重视“人和”的社会管理思想31

(二)强调“民为邦本”的社会和谐基础34

(三)提倡“修已安人”的“和”政治伦理要求37

第二章 “和”政治伦理的理论依据45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论证45

(一)天与人的对接与同构46

(二)“天道”与“人道”的内在统49

(三)从“天人相分”到“天人合一”52

二、人皆向善的人性预设56

(一)人皆向善:“和”政治伦理的道德凭借56

(二)性善性恶:“和”政治伦理的人性辩难60

(三)为政以善:“和”政治伦理的理想路径63

三、贵生重民的人本观念67

(一)天地万物莫贵于人67

(二)人本以重民敬志为前提70

(三)爱民与“天下同乐”的统一73

第三章 “和”政治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范畴77

一、和而不同:“和”政治伦理的基本原则77

(一)政治视域中的“和”与“同”78

(二)辩证意义上“和”与“同”的相对性80

(三)“和而不同”的政治伦理原则82

二、仁者爱人:“和”政治伦理的内在精神85

(一)仁德培养:“和”政治伦理的道德基石85

(二)仁礼相成:“和”政治伦理的德治诉求88

(三)仁民利众:“和”政治伦理的价值理念93

三、义以为上:“和”政治伦理的价值标准97

(一)义者宜也:“和”政治伦理的价值蕴含97

(二)义以制利:“和”政治伦理的价值规定99

(三)唯义是从:“和”政治伦理的价值准则103

四、礼以定伦:“和”政治伦理的行为规范110

(一)礼节情性:“和”政治伦理的规范作用110

(二)礼以定伦:“和”政治伦理的秩序保证113

(三)礼之用和为贵:“和”政治伦理的精神实质117

第四章 “和”政治伦理的理想目标121

一、人际关系和谐121

(一)人际关系和谐以人伦为本122

(二)人际关系是“亲缘”关系的扩展和提升125

(三)“忠恕之道”是人际关系和谐的行为要求129

二、社会秩序和谐133

(一)“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134

(二)“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和谐138

(三)“协和万邦”的“和天下”追求145

三、人与自然和谐149

(一)“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观149

(二)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54

第五章 “和”政治伦理的制度设计159

一、群分和谐的社会建构159

(一)尊卑有等160

(二)群而相宜163

(三)分则有序167

二、社会分层的制度安排170

(一)社会分层的人性根据170

(二)社会分层的构建方式173

(三)社会分层的制度定位181

三、社会有序和谐的方法与举措184

(一)中庸之道的行政方针184

(二)教化为先的施政原则192

(三)德本法用的治国方略199

余论: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206

参考文献213

后记2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