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经外科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神经外科学 第2版
  • (美)Robert G.Grossman,(美)Christopher M.Loftus主编;王任直主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762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22页
  • 文件大小:180MB
  • 文件页数:7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神经外科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神经外科疾病的基本处理原则3

第1章 神经外科患者的基本治疗和加强监护3

心肺功能的监测和处理3

全身动脉压监测3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3

肺动脉压监测4

呼吸功能衰竭的处理4

提高动脉携氧量4

气管内插管的适应证4

过度通气4

纠正血液动力学改变及血管收缩药物的应用5

循环衰竭的类型5

循环衰竭的处理5

高血压的治疗6

神经系统功能的评价6

神经影像学检查7

颅内压监测7

神经外科ICU的其他监测方法9

代谢方面的治疗10

营养治疗10

抗惊厥药10

结论11

深静脉血栓11

胃肠道出血11

其他问题11

感染11

第2章 神经麻醉13

基础生理学13

自主调节13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14

挥发性药物14

氧化亚氮15

静脉催眠药15

麻醉性镇痛药16

神经麻醉患者的处理17

术前评估17

肌肉松弛药17

术前用药18

颅内占位病变的麻醉处理19

术前评估和诱导19

麻醉维持19

苏醒20

坐位20

苏醒21

神经外科血管手术的麻醉处理22

动脉瘤22

颈动脉疾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3

颈椎手术的麻醉24

术后处理25

幕上肿瘤29

第二篇 神经系统肿瘤和先天畸形29

第3章 儿童原发性颅内肿瘤29

视通路肿瘤31

垂体腺瘤32

颅咽管瘤32

松果体区肿瘤33

脑室内肿瘤33

脉络膜乳头状瘤与乳头状癌33

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34

后颅窝肿瘤34

症状及体征34

神经影像学诊断35

手术治疗36

小脑和第四脑室肿瘤37

小脑星形细胞瘤37

小脑髓母细胞瘤38

室管膜瘤/万化不良型室管膜瘤38

脑干胶质瘤38

延髓肿瘤38

桥脑胶质瘤39

中脑39

外生性病变长入第四脑室39

第4章 儿童脊髓肿瘤41

髓外肿瘤41

病史及体检发现41

放射学检查42

硬膜内/髓外肿瘤43

硬膜外/髓外肿瘤44

小结46

脊髓髓内肿瘤46

临床表现46

影像学检查46

病理学46

治疗及预后47

第5章 成人和儿童椎管闭合不全49

脊髓胚胎学49

脊髓脊膜膨出51

脊柱裂51

隐性/闭合性椎管闭合不全54

脊髓栓系综合征56

脂肪瘤/脂肪脊髓脊膜彭出56

脊髓纵裂59

肠源性囊肿59

骶椎前方脊膜膨出61

第6章 颅缝早闭和颅面畸形63

正常颅骨的生长63

分子病理生理学63

病理生理64

颅缝早闭65

矢状缝早闭65

单侧冠状缝早闭68

额缝早闭69

单侧人字缝早闭71

体位性塑形71

多发性颅缝早闭71

外科治疗基本原则73

手术指征73

体位74

呼吸道74

麻醉74

手术后处理74

总结74

病因学76

第7章 脑积水和良性颅内囊肿76

脑积水76

影像学表现77

脑积水类型77

治疗82

良性颅内囊肿86

蛛网膜囊肿86

Dandy-Walker畸形--后颅窝囊肿90

胶样囊肿92

Rathke囊肿92

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92

第8章 颅脑外伤97

原因97

第三篇 外伤97

分类98

按损伤机制分类98

按损伤程度分类98

形态学分类99

颅脑损伤的处理100

轻度颅脑损伤100

中度颅脑损伤102

重度颅脑损伤103

外科手术118

治疗药物123

基础生理学127

颅内压监测和控制127

技术方面128

颅内压监测的意义129

颅内压监测的指征129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130

ICP监测的并发症130

损伤合并症的处理130

头皮损伤130

颌面损伤131

脊髓损伤132

整形方面的损伤134

胸腔损伤135

眼科损伤136

肾脏损伤136

腹部损伤136

血管损伤136

颅脑损伤的后遗症137

颅神经损伤137

闭锁综合征138

周围神经病139

外伤后脑积水139

脑脊液漏140

外伤后血管并发症141

预后142

结论143

基本效应146

组织的相互作用146

流行病学146

弹道学146

第9章 穿透性脑损伤146

爆炸性和非常规性枪弹147

病理生理147

初始评价和复苏148

神经学检查148

放射学评价149

临床治疗149

结论152

流行病学155

一般治疗155

第10章 颈段脊柱损伤155

颅骨脊柱连接部损伤156

环椎骨折159

枢椎骨折159

枢椎以下脊柱损伤161

第11章 胸腰段脊柱损伤167

脊柱损伤的分类167

解剖因素167

分类体系168

特殊骨折类型169

脊柱损伤患者的评估171

现场评估及处理171

全面神经系统评估172

全面影像学评估173

脊柱损伤患者的治疗173

外科及非外科治疗的指征174

特殊类型骨折的治疗175

手术方法及技术176

方法及神经减压技术176

器械固定及融合技术179

外科治疗并发症180

总结180

第四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85

第12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85

细菌性脑膜炎185

结核性脑膜炎187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187

结核瘤188

颅骨骨髓炎189

硬膜外脓肿190

硬膜下脓肿191

脑脓肿193

神经系统病毒性感染202

单纯性疱疹脑炎(HSE)202

克-雅氏病(CJD)203

真菌和寄生虫感染204

真菌感染204

寄生虫感染208

人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的神经病学进展210

HIV相关性脑膜炎210

机会性感染210

巨细胞病毒脑炎210

进展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211

神经系统梅毒211

总结211

第13章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213

免疫抑制的主要分类214

细胞介导免疫的缺陷214

体液(抗体介导的)免疫缺陷219

B细胞和T细胞功能联合缺陷219

细胞吞噬功能的缺陷220

免疫抑制患者中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221

致病病毒221

真菌223

细菌225

寄生虫226

讨论227

第五篇 脑血管疾病231

第14章 脑卒中治疗及颈动脉颅外段病变231

缺血的病理生理学231

脑卒中患者的初步检查232

脑卒中的治疗232

急诊支持/辅助治疗232

急诊内科治疗233

二级预防236

脑卒中患者的急诊外科治疗238

结论253

第15章 蛛网膜下腔出血255

临床表现255

诊断256

病因学258

动脉瘤258

颅内动静脉畸形259

出血性病变259

血管病变259

治疗260

外伤260

感染260

肿瘤260

药物260

血管内治疗261

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261

神经病学并发症261

非神经病学并发症263

预后264

第16章 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267

外科治疗原则267

术前267

术中268

翼点入路271

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271

前循环动脉瘤273

后循环动脉瘤280

经翼点(侧裂)入路显露基底动脉远端281

显露基底动脉的“一半加一半”入路282

颞下入路283

巨大颅内动脉瘤288

病理生理学288

自然病程288

治疗289

近端动脉结扎术289

低体温下控制循环290

颅内动脉搭桥术290

第17章 颅内血管畸形293

分类及病理293

动静脉畸形293

结论293

海绵状血管瘤294

静脉畸形294

毛细血管扩张症294

海绵状血管瘤296

临床表现296

静脉畸形和毛细血管扩张症296

动静脉畸形296

自然病程296

动静脉畸形297

海绵状血管瘤297

静脉畸形297

诊断297

动静脉畸形297

海绵状血管瘤298

静脉畸形及毛细血管扩张症298

治疗299

动静脉畸形299

预后303

动静脉畸形303

海绵状血管瘤303

手术后处理303

海绵状血管瘤304

第18章 脑及脊髓血管内介入治疗305

颅内动脉瘤305

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发展史305

Guglielmi可脱弹簧圈治疗306

结果307

脑动静脉畸形309

血管内介入治疗AVMs的发展史309

结论309

展望309

生理学311

栓塞过程311

结论311

脊髓动静脉畸形312

血管解剖312

分类312

栓塞过程315

颅外颈内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316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介入治疗发展史316

血管成形术316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支架植入法317

结论317

总结318

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放射显露318

第19章 脑血管重建321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321

前循环321

后循环326

选择性血管闭塞术前重建血管328

ECIC直接搭桥329

静脉血管搭桥330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330

烟雾病330

手术方法333

颅外-颅内血管搭桥333

总结334

病因336

第20章 自发性脑内血肿336

流行病学336

病理生理337

诊断338

高血压脑出血339

幕上脑出血339

脑室内出血342

小脑幕下出血342

非高血压性脑出血343

动脉瘤和血管畸形343

血液系统异常343

肿瘤343

药物344

血管病变和血管炎344

术后并发症345

出血性脑梗死345

外伤后脑出血345

感染346

妊娠和儿童颅内血肿346

第六篇 疼痛和颅神经综合征的神经外科治疗351

第21章 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以及单侧面肌痉挛351

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351

发病率351

病因和病理351

症状351

诊断性检查352

体征352

治疗353

后果358

单侧面肌痉挛358

发生率358

病因和病理358

症状359

体征359

诊断性检查359

治疗360

结果360

结论361

背部手术失败综合征363

伤害感受性疼痛363

第22章 慢性非癌性疼痛的治疗363

神经病性疼痛37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72

其他神经性疼痛372

多学科疼痛中心373

第23章 慢性恶性疼痛的治疗375

破坏性手术375

外周神经系统破坏术375

脊髓部分切除术376

颅内破坏术377

刺激术378

药物注射378

刺激性手术378

癌性疼痛的治疗原则379

第七篇 神经肿瘤学385

第24章 颅骨、脑膜和颅神经肿瘤385

颅骨肿瘤385

症状和体征385

诊断387

治疗388

脑膜肿瘤389

脑膜的发生和结构389

脑膜瘤389

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397

听神经瘤(前庭神经鞘瘤)399

颅神经肿瘤399

三叉神经鞘瘤401

面神经鞘瘤402

颈静脉孔神经鞘瘤402

第Ⅲ、Ⅳ、Ⅵ和Ⅻ颅神经鞘瘤403

第25章 原发性脑肿瘤406

星形细胞肿瘤408

肿瘤的发生410

低度恶性的星形细胞瘤411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414

多形性成胶质母细胞瘤415

软脑膜神经胶质瘤病418

多病灶418

大脑神经胶质瘤病420

神经系统外转移癌420

少突胶质细胞瘤420

室管膜瘤和退行性变的室管膜瘤422

室管膜下瘤424

脉络丛肿瘤425

神经节胶质瘤427

增生性婴(幼)儿神经节胶质瘤428

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428

中枢神经细胞瘤431

胚胎细胞肿瘤432

胚胎细胞肿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432

髓母细胞瘤433

小脑缄默征437

原发性松果体实质肿瘤437

生殖细胞肿瘤43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443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445

脑干肿瘤447

第26章 颅外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表现452

转移性表现452

脑实质内转移452

软脑膜转移456

颅骨和颅底转移的表现457

非转移性表现458

代谢性脑病458

癌旁综合征458

脑血管并发症459

感染459

治疗的并发症460

第27章 垂体腺瘤462

大体解剖462

显微解剖463

腺垂体的正常解剖生理463

下丘脑-垂体轴的调节464

诊断研究464

神经垂体的正常解剖464

一般神经内分泌检查465

放射学评价466

垂体腺瘤的分类466

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467

无功能垂体腺瘤467

泌乳素腺瘤468

生长激素腺瘤47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473

术前评估474

经鼻/经蝶手术方法474

垂体促甲状腺素腺瘤474

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474

促性腺激素腺瘤474

扩大的经蝶术式476

经颅入路477

围手术期治疗477

垂体腺瘤的放疗479

术后放疗479

首选放疗479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480

发病率和病理485

髓内肿瘤485

第28章 脊髓肿瘤485

第八篇 脊柱病变485

髓外肿瘤489

临床特点492

髓内肿瘤492

髓外肿瘤493

影像学诊断493

髓内肿瘤493

髓外肿瘤494

治疗494

髓内肿瘤494

髓外肿瘤495

髓内肿瘤496

预后496

髓外肿瘤497

第29章 椎间盘病变499

椎间盘的解剖和病理生理499

颈椎间盘突出症500

症状和体征500

定位500

鉴别诊断500

诊断方法501

治疗502

结果503

并发症503

胸椎间盘突出症503

鉴别诊断504

诊断504

定位504

症状和体征504

治疗505

结果506

并发症506

腰椎间盘病506

症状与体征506

定位507

鉴别诊断508

诊断508

治疗509

并发症510

结果510

再手术511

第30章 脊柱不稳定的诊断及治疗513

一般定义513

影响脊柱稳定性的脊柱方面的因素513

椎体513

关节突513

韧带514

肌肉515

胸廓515

脊柱稳定性中“柱”的概念516

脊柱不稳定的分类517

急性脊柱不稳定517

慢性脊柱不稳定518

脊柱手术破坏脊柱稳定性的作用519

脊柱不稳定的确诊520

计分方法520

临床评估520

影像学评估521

节段性脊柱不稳定的固定:基本原则522

脊柱器械522

内固定物结构设计方法522

结论527

第31章 脊髓感染528

椎体骨髓炎528

病理改变528

细菌学和培养标本的来源529

病因学及医学易感因素529

实验室检查529

临床症状和体征530

放射学检查530

治疗534

脊髓硬膜外脓肿534

解剖因素534

流行病学534

危险因素及潜在的疾病535

病因学和病原学535

硬膜外脓肿的病理生理学特点535

细菌学536

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536

实验室检查537

放射学诊断537

治疗537

发病率和死亡率539

脊髓硬膜下积脓(SSE)539

脊髓内脓肿539

第32章 椎管内出血541

脊髓血管的解剖541

动脉解剖541

检查542

静脉解剖542

无创性影像学检查543

脊髓造影543

脊髓血管造影543

病因学545

脊髓血管畸形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545

髓内肿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546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其他原因547

脊髓硬膜下和硬膜外出血547

脊髓实质出血549

总结549

上肢553

胸廓出口综合征553

第九篇 周围神经病变553

第33章 周围神经压迫综合征553

臂丛神经压迫554

腕上正中神经压迫554

腕管综合征555

桡神经压迫557

腕上尺神经压迫558

腕与手部的尺神经压迫559

下肢559

腰骶丛神经压迫559

腓神经压迫560

第34章 周围神经断裂伤562

相关解剖及其临床意义562

创伤性神经损伤分类563

原则及策略563

手术时机564

手术原则及技术564

神经外膜吻合565

神经束修复566

神经束组修复566

神经束间移植567

神经间隙567

其他损伤的外科处理569

总结571

第35章 周围神经肿瘤:病理、诊断和治疗572

解剖572

病理573

良性肿瘤574

起源于周围神经固有细胞的肿瘤574

恶性周围神经肿瘤(神经源性肉瘤)576

起源于非周围神经固有细胞的肿瘤577

脑(脊)膜瘤577

转移性肿瘤及多种细胞构成的肿瘤577

累及周围神经的非肿瘤性肿物577

腱鞘囊肿577

Monton神经瘤577

创伤性神经瘤577

恶性周围神经肿瘤578

良性的周围神经肿瘤和非肿瘤性肿物578

诊断578

由多种细胞构成的肿物578

放射性神经炎578

治疗580

周围神经良性肿瘤及非肿瘤性肿物580

恶性周围神经肿瘤582

总结583

致谢585

第36章 臂从损伤和胸出口综合征的外科治疗585

“正常”解剖585

近端臂丛585

周围结构587

交感神经系统588

神经损伤的分类589

臂丛损伤的评价589

体格检查589

常见的臂丛损伤及其表现591

影像学检查591

肌电图检查591

感觉诱发电位592

神经动作电位592

臂丛损伤的治疗592

臂丛损伤的外科治疗593

神经修复的基本原则593

臂丛近端和远端损伤593

非手术治疗593

臂丛的手术入路594

病理学评价596

神经移植596

供体神经596

神经肌肉神经移植术597

脊髓直接再植术597

神经移植术后的效果597

肌肉和肌腱移植600

产科臂丛损伤600

臂丛损伤后的疼痛问题600

解剖602

历史回顾602

胸出口综合征602

诊断603

病因学605

非手术治疗605

胸出口综合征的外科治疗605

压迫臂丛软组织的松解605

经锁骨上入路第一肋切除术605

经锁骨下入路第一肋切除术605

后入路第1肋切除术605

经腋窝入路第1肋切除术605

立体定向术611

第37章 神经外科导航技术:原则、应用和新技术611

第十篇 神经外科特殊技术611

立体定向术的临床应用612

在功能性疾病中的应用612

在器质性疾病中的应用613

立体定向设备和影像学613

建立影像空间坐标614

建立物理/手术空间坐标615

交互式影像引导的神经外科616

交互式影像引导神经外科系统的构成617

数据注册技术617

机器人技术618

实时术中反馈618

计算机和界面618

交互式定位设备618

交互式影像引导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619

远期效益619

第38章 伽马刀放射外科学621

匹兹堡大学伽马刀621

放射外科学技术622

放射外科学的准确性623

剂量选择623

临床经验623

动静脉畸形624

消除动静脉畸形的相关因素624

血管畸形624

放射外科治疗后出血的预防626

AVM相关性癫痫626

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626

海绵状血管畸形626

轴外肿瘤627

听神经瘤627

脑膜瘤629

垂体腺瘤630

低级别胶质瘤631

非听神经性神经鞘瘤631

恶性肿瘤632

颅咽管瘤632

恶性胶质瘤632

头颈部恶性颅底肿瘤632

脊索瘤和脊索癌632

松果体区肿瘤632

脑转移癌633

功能神经外科633

展望635

第39章 癫痫的外科治疗637

外科治疗637

分类和病因学637

诊断性评估638

结构成像638

脑电图评估639

代谢成像639

长期脑电图录像监测641

腰穿643

颈动脉内异戊巴比妥试验643

创伤性长期皮层脑电图录像监测643

手术技术645

癫痫手术的指征645

与预后有关的常见因素645

有争议的因素646

非局灶性癫痫的手术646

手术指征646

神经系统功能预后和并发症647

癫痫发作的预后647

术后护理647

手术技术647

致癫痫性病变的手术648

较大的大脑半球病变的手术648

特发性癫痫的手术治疗649

海马硬化的颞叶切除术649

术前处理649

不可切除大脑皮层(语言、运动和感觉)的手术治疗653

多软脑膜下横切术653

第40章 神经内镜655

历史655

器械655

应用655

头颅656

在脊髓手术中的应用658

在周围神经系统的应用659

神经内镜检查术并发症659

结论659

第41章 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外科治疗661

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功能解剖661

基底神经节的解剖661

功能结构663

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立体定向毁损663

功能性立体定向外科的原则664

立体定向技术和立体定向系统664

术前准备和术前用药665

确定靶点665

生理学证实666

制造毁损灶668

慢性深部脑刺激技术668

神经移植的原则668

手术后处理及一般并发症669

手术效果的评价669

特殊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神经外科技术670

帕金森病670

特发性震颤及其他震颤673

肌张力障碍674

痉挛性斜颈(颈肌张力障碍)674

混合性运动障碍676

舞蹈性运动障碍疾病676

展望677

第42章 颅底外科手术路径的原则和应用680

颅底外科手术的概念和目的680

术前的基本注意事项680

基本解剖680

临床主诉681

诊断检查683

核磁共振和核磁血管显像683

CT扫描(骨窗)、三维成像683

血管造影、球囊阻塞试验、栓塞683

治疗的优点和危险684

自然病史684

患者危险因素684

神经生理试验684

手术指征684

颅底解剖685

中线前颅窝(嗅神经、额底、蝶骨平台和鼻旁窦腔)685

外侧前颅窝(眶)685

中线中颅窝(垂体、蝶骨)685

旁中央中颅窝(海绵窦和Meckel腔)685

外侧中颅窝(蝶骨翼、颞下窝)685

上中线后颅窝(岩斜区)685

下中线后颅窝(枕大孔)685

上外侧后颅窝(桥小脑角、小脑幕)686

颞骨686

下外侧后颅窝(颈静脉孔)686

并发症的预防687

各种入路687

颅底入路687

合作687

前侧入路688

前外侧入路693

外侧和后外侧入路696

重建711

术后护理712

术后常规护理712

并发症及其处理712

恢复713

结论713

索引7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