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农业政策分析平台与决策支持系统 农业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2673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812页
- 文件大小:185MB
- 文件页数:828页
- 主题词:农业政策-分析-中国;农业经济-经济模型-分析-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农业政策分析平台与决策支持系统 农业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计量模型分析与应用1
第一章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计量模型1
一、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模型1
二、就业结构偏差模型5
三、农民迁移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8
四、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弹性系数和波动系数11
五、哈罗德—多马模型16
六、人口密度模型20
七、人口预测模型21
八、Logit曲线模型25
九、菲德模型28
十、应用罗吉斯蒂曲线模型研究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33
十一、农业立体污染评价的环境库兹涅茨(EKC)计量模型37
十二、协整分析40
十三、限值因变量Tobit模型47
十四、成本效益分析模型50
十五、肥料效应模型54
十六、生产要素最优经济投入模型——以化肥投入为例57
十七、水污染经济损失判定模型——以总氮水污染损失估算为例58
十八、生产要素边际外部环境成本MEC估算——以太湖地区氮肥使用为例60
十九、考虑环境成本最优生产要素投入模型61
二十、环境价值评估——市场价值模型63
二十一、环境价值评估——人力资本模型65
二十二、绿色TFP模型68
二十三、支付意愿模型评估改善空气质量的经济效益71
二十四、静态环境质量内生经济增长模型74
二十五、动态环境质量内生经济增长模型81
二十六、政府招商政策成本决定模型88
二十七、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90
二十八、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模型——扩展的索洛模型95
二十九、区域绿色距离评估模型101
三十、中国地区绿色贡献评估模型105
三十一、ROSCE模型110
三十二、农业资源最优利用模型113
第二章 土地资源经济计量模型118
一、杜能的孤立国模型118
二、城市同心圆模型120
三、区位商模型123
四、城市边缘地价模型126
五、空间分析模型129
六、中国耕地预测模型132
七、分区域耕地预测模型134
八、耕地需求模型138
九、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决策的计量经济模型140
十、地价理论模型145
十一、Probit模型148
十二、应用多项式模型研究预测中国稻谷播种面积151
十三、AHP模型156
第三章 农用水资源经济计量模型164
一、水资源投入产出弹性164
二、水资源利用洛仑茨系数166
三、水资源利用结构偏差167
四、水资源利用综合指数变化率169
五、水资源—经济耦合指数171
六、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业干旱评估模型174
七、DID模型178
八、灌溉工程水价成本核算182
九、居民承载力水价模型——水价申报核定制定价模式的应用185
十、生态水价189
十一、影子价格确定流域水资源价值190
十二、供求定价模型,确定水资源价格192
十三、水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模型198
十四、水资源完全成本定价201
十五、水资源价值模糊——灰色关联分析复合模型203
十六、水资源收益还原法定价206
十七、灌区最优水价确定模型209
十八、效用函数的阶梯式自来水水价模型212
第二篇 农产贸易与农业均衡模型分析与应用214
第一章 农业部门与其他部门均衡模型214
一、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214
二、联合国食物均衡模型221
三、美国农业部食物均衡模型224
四、农业生产反应局部调整模型226
五、用投入产出法分析河北省产业关联度231
六、基于三部门的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模型237
第二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国内流通计量模型243
一、贸易密度指数243
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模型246
三、贸易偏斜指数248
四、市场份额251
五、双边贸易份额254
六、反贸易倾向分析模型256
七、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分析模型259
八、出口市场相似性分析模型262
九、商品份额265
十、部门份额269
十一、从价税等值分析模型272
十二、综合支持量(AMS)275
十三、市场价格支持分析模型280
十四、进出口集中率分析模型284
十五、赫芬达尔指数分析模型288
十六、乌拉圭关税削减公式290
十七、协调减税公式293
十八、直线减税公式296
十九、关税减让瑞士公式298
二十、鸡尾酒减税公式300
二十一、农产品国内贸易条件302
二十二、相对贸易优势RTA305
二十三、双边贸易综合互补系数(OBC)306
二十四、劳埃德—格鲁贝尔(Lloyd—Grubel)指数308
二十五、贸易竞争力指数与显示性优势指数309
二十六、名义保护率311
二十七、关税水平313
二十八、商品贸易条件指数314
二十九、国内资源成本(DRC)315
三十、贸易专业化系数指标(TSC)316
三十一、出口绩效相对系数318
三十二、净出口指数319
三十三、进口品国内价格320
三十四、政策分析矩阵PAM模型321
三十五、社会成本利润比(SCB)323
三十六、名义保护系数(NPC)324
三十七、有效保护系数(EPC)325
三十八、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326
三十九、简单开放经济乘数(外贸乘数)327
四十、社会净收益(NSP)328
四十一、贸易引力模型330
四十二、有序样本最优分类方法333
四十三、重力模型336
四十四、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338
四十五、对外贸易依存度340
四十六、基尼—赫希曼(Gini—Hirschman)指数342
四十七、出口贸易发展水平评价模型344
四十八、垂直专业化贸易程度计量模型348
四十九、H—O模型351
五十、蒙代尔模型与小岛清模型354
五十一、区域贸易壁垒的边界效应模型358
五十二、CMS模型362
第三章 农业与贸易中长期预测计量模型367
一、灰色GM(1,1)模型367
二、应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中国棉花产量372
三、PLS在多自变量对多因变量预测模型中的应用378
四、用Co-integration检验来初筛Cobb-Douglas类生产函数384
五、初始资产对行为主体风险厌恶度的影响度量模型387
六、有关行为主体风险厌恶的度量模型390
七、定性响应回归模型对农民进城决策行为分析393
八、利用Almon模型(有限分布滞后模型)建立库存函数396
九、广义差分模型398
十、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400
十一、联立方程组模型401
第三篇 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计量模型分析与应用407
第一章 中国农业支持子系统407
一、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407
二、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411
三、模糊评判模型415
四、离散选择模型419
五、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422
六、GARCH模型425
七、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428
八、时空趋同理论430
九、距离衰减模型433
十、交通点的区位分析模型435
十一、交通线的布局模式438
十二、环形放射交通网的区位模式440
十三、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443
十四、农业政策对单项农产品支持水平评价方法——以油料作物为例446
十五、农业政策对生产者支持水平评估模型及应用452
十六、判别分析460
十七、农作物纯费率的理论公式461
十八、农作物纯费率的正态分布法463
十九、农作物纯费率的实际生产历史法(APH)465
二十、LA—VAR模型468
第二章 中国农业综合生产力与食物安全472
一、Shift—share模型472
二、优势指数法477
三、种植业结构贡献计量模型480
四、市场联系指数(IMC)486
五、主成分分析法489
六、卡斯利不稳定指数和斯韦德伯格波动系数493
七、风险决策模型496
八、马尔可夫模型502
九、Lindo模型505
十、粮食灾损量的估计模型509
十一、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511
十二、农村经济结构分析模型514
十三、中国粮食生产潜力519
十四、河北省苹果比较优势评价522
十五、用DEA模型评价河北省小麦生产技术效率528
十六、农产品商品量循环变动测定534
十七、应用龚柏兹曲线模型预测中国蜂蜜产量539
十八、应用灰色关联模型研究中国玉米产量542
十九、应用季节变动预测模型研究蔬菜的价格变动548
二十、用博克斯—詹金斯模型研究中国农业总产值555
二十一、用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分析中国粮食产量变化562
二十二、农业生产边际效益理论和模型571
二十三、粳米消费的双对数需求模型577
二十四、粳稻生产的Nerlovian供给反应模型579
二十五、聚类分析582
二十六、典型相关分析584
二十七、农作物单产变异系数587
二十八、非参数信息扩散模型589
二十九、农作物的经验费率法593
三十、农作物系统风险的经济计量模型595
三十一、具有状态转移的随机趋势条件下的理论产量模型598
三十二、计算理论产量ARIMA模型601
三十三、AEZ模型603
第三章 中国农民收入、贫困及城乡差异计量模型607
一、绘制TIP曲线607
二、贫困发生率610
三、贫困深度(贫困缺口)611
四、贫困强度612
五、森指数613
六、洛仑兹曲线614
七、基尼系数616
八、平等分配的等价收入617
九、估计贫困的增长弹性619
十、贫困的Shapley分解622
十一、Atkinson不平等指数623
十二、不平等的广义熵指数625
十三、因子分析法628
十四、几乎理想的需求系统模型(AIDS)633
十五、泰尔指数法638
十六、GE(Generalized Entropy)指数641
十七、变差系数分解模型644
十八、协整检验648
十九、误差修正模型(ECM)653
二十、格兰杰因果检验656
二十一、向量自回归模型659
二十二、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661
二十三、消费函数模型665
二十四、Blinder-Oaxaca和Cotton模型669
二十五、傅立叶级数预测模型672
二十六、通径分析法675
二十七、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应用678
二十八、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主成分分析683
第四章 中国农业科研与技术进步计量模型685
一、验证《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农业危机》中的博弈论假说以及人民公社制度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定量测算685
二、利用生产函数法测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以1952—1976年全国数据为例689
三、定量测算规模报酬收益率——以测算全国2003年农业产出规模报酬收益率为例692
四、定量测算生产要素配置变化率695
五、测算农业科研投资宏观收益698
六、确定自然资源(土地)的影子价格700
七、验证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动与农业劳动力日工价的联动关系——以全国1985年以来数据为例701
八、用DREAM模型测算农业科研投资效果704
九、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我国水稻生产率分析708
十、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方法713
第五章 中国农业企业竞争力计量模型718
一、多变量综合主成分旋转法718
二、多目标规划模型728
三、技术选择指数733
四、Black—Scholes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740
五、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应用745
六、二项式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应用750
七、风险价值法(VaR)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755
八、套利定价理论(APT)应用760
九、行为资产定价理论(BAPM)评价证券市场噪声交易765
十、赫芬德尔—赫希曼指数771
十一、企业环境管理综合效应模型773
十二、Fuzzy综合评判多级模型784
第六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小康社会建设计量模型790
一、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全面小康建设进程790
二、基于MFA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研究794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主成分数学模型801
热门推荐
- 495279.html
- 3900284.html
- 335978.html
- 457864.html
- 604653.html
- 1452040.html
- 3493809.html
- 2118709.html
- 3398544.html
- 1228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52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8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2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9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9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5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8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5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