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微型金融软信息占优与溢出效应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微型金融软信息占优与溢出效应研究
  • 王静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4509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中小企业-金融-商业服务-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微型金融软信息占优与溢出效应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微型金融不仅是“穷人导向”,更是“创业导向”2

二、微型金融具有宽泛的适用范围6

三、微型金融演变经历外生化、内生化和中介化三个阶段8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2

第三节 创新与发展16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18

第一节 金融排斥与微型金融19

一、金融排斥19

二、微型金融内涵界定与发展的阶段性26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与软信息占优37

一、微型金融发展的风险37

二、微型金融与软信息占优41

三、软信息约束及信息不对称的规避45

四、软信息效应的调节:团队契约与信息代理人49

第三节 信用风险管理与风险定价研究55

一、信用风险管理研究述评58

二、信用风险定价研究述评62

三、信用风险定价中软信息相关研究述评63

第四节 研究空白与机会74

一、“软信息占优”的理论研究不足74

二、微型金融管理的制度设计不完善75

三、微型金融信用风险定价模型的创新75

四、软信息约束的中国借鉴不够75

第三章 微型金融发展、社会绩效和双重目标77

第一节 微型金融在全球及中国的发展77

一、微型金融在全球迅速发展77

二、微型金融在中国的发展81

三、微型金融的相对优势及在我国发展面临的脆弱性87

第二节 微型金融社会绩效90

一、BMT微型金融运行效率的经验分析93

二、市场结构、信息不对称和微型金融机构效率的关系96

第三节 微型金融福利主义与制度主义的融合100

一、微型金融服务宗旨100

二、微型金融提供主体的多元化:以印度为例105

三、正式、半正式和非正式微型金融机构的机构特性比较108

四、正式、半正式和非正式微型金融机构的运行要素比较111

五、微型金融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的融合:构建超级组织114

第四章 微型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软信息占优与嵌入125

第一节 软信息占优与嵌入126

一、微型金融信贷中软信息的角色126

二、软信息占优的地理空间博弈分析129

三、微型信贷交易中距离的中介作用133

四、微型金融软信息占优效应:德国和美国的经验分析136

五、微型金融软信息丰度与抵押品要求的关系142

第二节 微型金融软信息开发效率的博弈分析145

第三节 软信息建设:中央银行和微型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150

第五章 微型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信贷激励和博弈157

第一节 微型金融代理机制160

一、经验案例:“猫头鹰模式”和“信用共同体”160

二、微型信贷中间人的合作机制166

第二节 微型金融团队契约设计与优化169

一、团队契约机制的优化170

二、团队授信与个人授信的比较172

第三节 微型金融信贷动态激励设计177

一、实验经济博弈模型的设计177

二、动态激励机制的博弈过程分析179

第四节 微型金融与借款人博弈184

一、微型金融内部寻租和借款人逆向选择185

二、微型金融外部监督和中间人委托代理188

第六章 中国微型金融社会经济溢出效应实证研究199

第一节 方法选择、变量界定及数据处理199

第二节 微型金融社会经济溢出效应205

一、Model-Ⅰ:“活跃借款人数目”的外部溢出效应检验206

二、Model-Ⅱ:“女性借款人比例”的外部溢出效应检验210

三、Model-Ⅲ:“总贷款组合”的内部溢出效应检验212

四、Model-Ⅳ:“平均每借款人的贷款余额”的内部溢出效应检验215

第三节 微型金融内部效率与外部性因子分析218

第七章 国际微型金融发展经验借鉴223

第一节 信用评分模型在微型金融中的应用223

一、日本八千代银行的SOHO模型224

二、美国Fair Isaac的SBCS模型225

三、WELLS FARGO的SBCS模型226

四、台湾地区金融联合征信中心评分模型228

第二节 印度微型金融推进经验231

一、印度ICICI银行的超越贷款法231

二、印度微型金融推动和金融包容性增长发展经验232

第三节 印尼BRI微型金融创新机制234

第四节 经验总结235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239

第一节 主要结论239

第二节 推进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243

一、推动微型金融机构发展,均衡布局243

二、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245

三、引入软信息,完善征信体系及融资信息平台246

四、建立信用担保基金和农村风险补偿基金247

五、加大国家财税支持力度,避免微型金融使命漂移250

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金融服务多渠道251

附录253

附录1 微型金融计划在选定非洲国家中的持续性253

附录2 全球微型金融演变的战略历程:外生化一内生化一中介化256

附录3 微型金融信用风险定价模型比较:硬信息与软信息的分类观点259

附录4 动态激励风险选择的博弈决策(因变量:风险选择)262

附录5 动态激励风险选择的博弈决策(连带责任、博弈类型)264

参考文献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