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民
  • 刘彦随,龙花楼,王介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0498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62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农业现代化-研究报告-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报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

一、农业现代化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安全基石1

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繁荣农业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2

三、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发展基础和必然要求2

四、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3

五、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4

第二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形势与问题4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形势4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突出问题和瓶颈6

第三节 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与任务8

一、提升农业粮食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8

二、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10

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区域模式,构建农业区划化新格局10

四、完善农地制度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制度创新11

五、构建多元化的农民就业保障体系,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11

第四节 本书总体研究框架12

一、主要研究目标12

二、主要内容12

三、技术路线13

第二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国内外环境14

第一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环境14

一、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机遇14

二、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15

第二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16

二、农业现代化政策沿革19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的资源环境基础21

一、农业现代化的资源基础22

二、农业现代化的环境条件24

第四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环境25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25

二、社会转型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27

第五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与政策环境29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29

二、农地产权交易制度30

三、农地组织经营制度31

主要参考文献32

第三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综合评估34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评估依据与原则34

一、农业现代化评估主要研究进展34

二、农业现代化评估理论依据36

三、农业现代化评估指导思想38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39

一、农业现代化评估指标选取原则39

二、农业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40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评估方法及模型41

一、农业现代化评估方法41

二、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42

三、评估模型的建立45

第四节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评估测算46

一、数据来源46

二、农业现代化评估结果46

主要参考文献56

第四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主体及其特征58

第一节 现代农业经营主体58

一、概念辨析58

二、传统农业阶段的农业经营主体59

三、现代农业阶段的农业经营主体60

第二节 农业从业人员的时空特征62

一、时序特征63

二、动态格局64

三、影响因素68

第三节 农民主体的流动及脆弱性69

一、农民的兼业性69

二、农民的流动性74

三、农民的脆弱性79

第四节 农民主体的潜能及其创造性82

一、农民主体的创造性与区域农业转型82

二、农民主体潜能与创造性的制约因素86

三、农业现代化发展视角的农民主体潜能提升路径87

主要参考文献89

第五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人地关系格局91

第一节 农用地与耕地变化及其对现代农业的影响91

一、农用地与耕地的时空格局91

二、农用地变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机理100

第二节 水资源短缺对现代农业的影响105

一、我国水资源短缺及其特征105

二、水资源短缺与现代农业108

三、水资源短缺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112

第三节 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时空耦合特征114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15

二、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116

三、农业劳动力变化时空特征119

四、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特征120

第四节 中国耕地与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变化127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28

二、粮食产量与耕地时空格局变化129

三、粮食生产与耕地重心的时空耦合129

四、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132

五、粮食产量与耕地变化敏感性的政策启示134

第五节 基于人地关系格局的农业现代化分区135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35

二、农业现代化综合分区方案137

主要参考文献146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农业现代化149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过程及其时空格局149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50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151

三、中国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152

四、中国城镇化空间分异的机理160

五、快速城镇化、老龄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转型需求164

第二节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关系168

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演进理论解析168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演进过程173

三、106国道样带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关系185

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同发展197

第三节 城镇化居民消费结构与农业转型200

一、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分析200

二、基于AIDS模型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透析203

三、城镇消费变动趋势分析206

四、城镇消费结构变化对产业转型影响及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建议208

第四节 不同类型区域的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途径210

一、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途径210

二、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途径214

三、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途径216

四、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途径217

主要参考文献219

第七章 中国多功能农业发展与农民转型223

第一节 多功能农业及农民转型223

一、农业多功能性与多功能农业的内涵223

二、多功能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226

三、多功能农业发展与农民转型228

第二节 中国多功能农业发展及其地域类型231

一、中国多功能农业的发展231

二、中国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236

三、中国多功能农业的地域类型242

第三节 中国农民转型与新型农民培育245

一、中国农民转型的特征245

二、中国农民就业的情景250

三、中国新型农民的素质253

四、适应多功能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培育254

主要参考文献258

第八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与区域模式260

第一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260

一、中长期安全战略260

二、农业转型富民战略262

三、现代农业主体战略262

四、农业现代化“提能”战略264

五、农业全球化竞争战略265

第二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重点与模式266

一、国外农业现代化经验、战略启示266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重点269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模式272

第三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区域模式与路径选择275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格局275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区域模式279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289

主要参考文献291

第九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创新与保障体系294

第一节 国际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及其借鉴294

一、国际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及政策设计294

二、国际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296

第二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及政策创新297

一、农用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创新297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创新298

三、农业人力资源培育机制创新299

四、农产品安全监督制度创新300

第三节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300

一、农业现代化的财政支持保障301

二、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保障301

三、农业现代化的生产组织保障302

四、农业现代化的科技与人才保障302

主要参考文献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