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保护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凤荣主编;宋乃平,王果,王秀茹,吴克宁,胡振琪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5160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土地资源-资源保护-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地保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土地退化与土地保护1
一、土壤退化1
二、土地退化1
三、土地保护2
第二节 土地保护学的发展历史2
一、土壤肥力的保护2
二、水土保持3
三、土壤健康保护3
四、土地生态保护4
第三节 土地保护学的理论基础4
一、土地保护学的土壤学基础4
二、土地保护学的生态学基础5
三、土地保护学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5
四、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土地保护的影响6
第四节 土地保护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框架体系6
一、土地保护学的学科性质6
二、土地保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7
三、土地保护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7
四、土地保护学的框架结构8
第五节 当前土地保护学的前沿研究课题8
一、土地退化机理研究8
二、土地退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9
三、土地退化与土地保护的经济社会学研究9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9
五、新型土地保护技术的研究9
第六节 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10
一、人类文明史就是改造原有的土地生态系统,建立新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历史10
二、土地保护不是消极地保持土地不变,而是积极地建立运行效率更高更稳定的土地系统10
三、只要开发利用措施得当,就能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11
四、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用地11
参考文献12
第一章 土地保护的基础理论13
第一节 土地利用系统的特性和调控与管理13
一、土地利用系统的内涵与结构13
二、土地利用系统的影响因素15
三、土地利用系统的特性17
四、土地利用系统的调控与管理18
第二节 土地保护的基本理念19
一、生态系统平衡观19
二、生态伦理观21
三、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观21
第三节 土地保护的基础理论23
一、土壤学相关原理23
二、生态学相关理论25
三、土地经济学相关原理27
四、管理学相关原理31
五、社会学原理32
复习思考题33
参考文献34
第二章 土地退化驱动力分析35
第一节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地退化防治机制35
一、土地利用变化35
二、土地利用变化的表现形式36
三、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表现形式36
四、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退化37
五、土地利用—环境效应—体制响应38
六、土地利用变化的尺度特征39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39
一、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39
二、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40
三、近代气候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42
第三节 新构造运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44
一、新构造运动导致侵蚀基准面变化,影响土壤侵蚀44
二、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土地退化的影响44
第四节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45
一、开垦草原导致的土地退化45
二、乱砍滥伐导致的土地退化46
三、灌溉不当导致的土地退化46
四、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退化46
五、污染导致的土地退化47
第五节 土地退化防治对策47
一、基于气候变化的土地退化控制对策47
二、进行人口控制,降低人口对土地利用的压力48
三、基于土地产权制度的土地退化控制的对策48
四、基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土地退化控制对策49
五、基于文化背景的土地退化控制对策50
六、基于技术进步的土地退化控制50
复习思考题50
参考文献51
第三章 土壤水力侵蚀与土地保护52
第一节 土壤水力侵蚀的基本概念及危害52
一、土壤侵蚀与土壤水力侵蚀52
二、土壤水力侵蚀的现状53
三、土壤水力侵蚀的危害55
第二节 土壤水力侵蚀影响因素及类型区划分56
一、自然因素56
二、人为因素64
三、土壤水力侵蚀类型区66
第三节 土壤水力侵蚀形式68
一、溅蚀68
二、面蚀75
三、沟蚀77
四、山洪侵蚀79
五、海岸、湖岸及库岸侵蚀81
第四节 水力侵蚀的防治措施83
一、防治原则83
二、防治措施84
复习思考题114
参考文献114
第四章 土壤风力侵蚀与土地保护115
第一节 风力侵蚀的表现及作用原理115
一、荒漠化、沙漠化、沙化的概念115
二、风力侵蚀作用原理、风沙移动规律与固沙原理118
第二节 沙漠化的影响因素121
一、气候因素对沙漠化的影响121
二、地貌因素对沙漠化的影响123
三、地质与土壤因素对沙漠化的影响124
四、植被因素对沙漠化的影响126
五、人为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127
第三节 沙漠化的危害130
一、沙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30
二、沙漠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131
三、沙漠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31
四、我国土地沙漠化形势132
第四节 沙漠化防治技术措施132
一、植物治沙技术措施133
二、工程治沙技术措施137
三、化学治沙技术措施137
四、农业治沙技术措施138
第五节 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模式139
一、干旱绿洲区沙漠化综合防治模式139
二、干旱沙漠边缘流沙治理的“五带一体”模式140
三、毛乌素沙地沙漠化草地“三圈”治理模式140
四、温带半干旱区沙漠化土地防治模式141
五、半干旱农牧交错区沙漠化防治模式141
六、干旱荒漠草原沙漠化综合防治模式142
七、发展现代沙产业143
复习思考题144
参考文献144
第五章 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防治147
第一节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概念与分级148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概念148
二、土壤次生盐渍化分级148
第二节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原因149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的自然因素149
二、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的人为因素151
第三节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积盐特点152
一、一般灌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153
二、盐渍土灌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154
三、盐斑形成的原因154
第四节 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原理和原则156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的一般原理156
二、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的原则157
第五节 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技术措施159
一、监测灌溉水质159
二、水利工程防治措施165
三、农业防治措施173
四、生物防治措施177
五、应用改良剂178
复习思考题179
参考文献180
第六章 土壤的污染、酸化及其防治181
第一节 土壤污染概述181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181
二、土壤环境背景值与环境容量181
三、土壤污染物182
四、土壤污染类型186
第二节 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187
一、物理化学修复技术187
二、农业改良技术191
三、植物提取技术193
四、生物修复技术193
第三节 土壤酸化及其防治196
一、土壤酸度与土壤酸化的概念196
二、大气酸沉降对土壤酸化的影响199
三、施肥对土壤酸化的影响201
四、土壤酸化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204
五、土壤酸化的控制与治理208
复习思考题209
参考文献209
第七章 土壤耕性恶化和养分失衡及其防治210
第一节 土壤耕性恶化与防治210
一、土壤耕性与耕性恶化的概念210
二、常见的土壤耕性恶化现象211
三、土壤耕性恶化的原因213
四、土壤耕性恶化的危害216
五、土壤耕性恶化的防治217
第二节 土壤养分失衡与防治222
一、土壤养分循环原理222
二、土壤养分失衡问题223
三、土壤养分退化的原因225
四、土壤养分失衡的危害227
五、土壤养分退化的防治228
复习思考题228
参考文献229
第八章 土地复垦231
第一节 土地复垦的产生及发展231
一、土地复垦的产生231
二、土地复垦的定义与内涵231
三、土地复垦的特点234
四、土地复垦的原则235
五、土地复垦的意义235
第二节 采矿塌陷土地的复垦236
一、采煤塌陷地的产生、类型及影响237
二、采煤塌陷地复垦利用的方式与技术概述240
三、采煤塌陷地非充填复垦技术241
四、采煤塌陷地充填复垦技术243
五、采煤塌陷地复垦机械及其应用245
六、生态农业复垦技术249
第三节 露天开采破坏土地的复垦250
一、露天开采对土地的破坏及其复垦利用方式250
二、露天矿土地复垦的类型252
三、露天矿土地复垦的方法与设备254
四、露天矿土地复垦中土壤重构原理255
五、露天矿排土场的复垦256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压占与污染土地的复垦258
一、固体废弃物类型、影响及利用处置258
二、固体废弃物充填复垦土地利用261
三、矸石山复垦绿化263
四、建筑垃圾压占土地的形势及其控制269
第五节 建设用地复垦271
一、农村宅基地复垦271
二、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273
复习思考题274
参考文献274
第九章 土地保护规划276
第一节 土地保护规划概述276
一、土地功能与土地保护规划276
二、土地保护规划的基本原则277
三、土地保护规划的任务277
四、土地保护规划的程序278
第二节 耕地保护规划279
一、耕地的功能279
二、耕地数量保护280
三、耕地质量保护282
四、相关耕地保护规划284
第三节 林地保护规划286
一、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286
二、林地保护规划287
第四节 草地保护规划291
一、草地的功能292
二、草地资源评价292
三、草地保护规划293
第五节 湿地保护规划294
一、湿地的形成及功能294
二、湿地保护规划295
第六节 自然保护区规划296
一、自然保护区概述296
二、自然保护区规划298
复习思考题299
参考文献299
第十章 土地保护法律和政策301
第一节 土地保护法律政策概述301
一、制定土地保护法律政策的背景和意义301
二、土地保护中的法律关系302
三、制定土地保护法律政策的原则304
四、土地保护法律政策的构成体系305
五、土地保护法律政策的历史沿革308
第二节 我国耕地保护法律政策312
一、土地用途管制制度312
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314
三、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316
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制度317
五、生态退耕制度318
六、集约节约用地制度318
七、土地环境保护制度319
第三节 我国土地生态保护法律政策319
一、水土保持法律319
二、森林保护法律320
三、草原保护法律323
四、自然保护区保护法律326
五、土地生态保护的具体政策328
复习思考题329
参考文献330
热门推荐
- 181804.html
- 3854026.html
- 2505431.html
- 1473878.html
- 865095.html
- 2668130.html
- 1279564.html
- 2122036.html
- 2803887.html
- 2903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2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0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3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5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2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2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4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5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8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