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蚕病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家蚕病理学
  • 浙江大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6711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家蚕病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家蚕病理学的学科地位1

二、家蚕病理学的定义与范畴3

三、家蚕病理学的历史沿革5

四、家蚕病理学的发展方向11

第一章 家蚕病理学的基本概念14

第一节 蚕病的种类14

第二节 蚕病的发生14

一、蚕的致病因素15

二、致病因素的相互关系18

三、蚕病发生的经过20

第三节 蚕体的防御功能22

一、体壁的防御功能23

二、消化管的防御功能25

三、细胞性的防御功能27

四、体液性的防御功能27

第四节 蚕病的流行31

一、蚕病的感染32

二、病原体的扩散和传播34

三、蚕病流行与饲养季节、技术和地域的关系37

第二章 病毒病44

第一节 核型多角体病44

一、病原44

二、病征50

三、病变及致病机理51

四、病毒增殖的生物化学57

五、诊断58

第二节 质型多角体病58

一、病原58

二、病征63

三、病变及致病机理64

四、病毒增殖的生物化学67

五、诊断69

第三节 病毒性软化病69

一、病原69

二、病征71

三、病变及致病机理72

四、诊断74

第四节 浓核病74

一、病原75

二、病征78

三、病变及致病机理78

四、诊断80

第五节 病毒病的发病规律81

一、传染来源81

二、病毒的扩散83

三、蚕室内外病毒的分布83

四、传染途径与传播方式84

五、蚕的体质85

第六节 病毒病的防治89

一、合理养蚕布局,切断垂直传播90

二、严格消毒,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90

三、控制桑园害虫,防止交叉传染91

四、严格提青分批,防止蚕座传染91

五、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的体质91

六、选用抗病力较强的品种92

七、其他92

第三章 细菌病100

第一节 细菌性败血病101

一、病原101

二、病征和病变102

三、发病规律104

四、诊断104

第二节 细菌性中毒病105

一、病原105

二、病征、病变及致病机理109

三、发病规律112

四、诊断113

第三节 细菌性肠道病113

一、病原114

二、病征115

三、致病机理115

四、诊断116

第四节 细菌病的防治117

一、严格消毒,最大限度地消除传染源117

二、防治桑树害虫118

三、仔细操作,防止创伤传染118

四、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的体质118

五、加强通风排湿,保持蚕座干燥卫生118

六、药物防治118

第四章 真菌病122

第一节 白僵病122

一、病原123

二、病征128

三、致病过程及病变129

四、诊断130

第二节 绿僵病130

一、病原130

二、病征132

三、致病过程及病变132

四、诊断133

第三节 曲霉病134

一、病原134

二、病征136

三、致病过程及病变137

四、诊断137

第四节 其他真菌病137

一、黄僵病138

二、黑僵病138

三、灰僵病139

四、赤僵病140

五、草僵病141

六、镰刀菌病141

七、酵母菌病142

第五节 真菌病的发病规律142

一、传染来源142

二、传染途径143

三、传染条件143

第六节 真菌病的防治144

一、严格消毒,慎防污染144

二、使用防僵药剂进行蚕体蚕座消毒145

三、熏烟防僵145

四、调节蚕室、蚕座湿度145

五、及时除去病、毙蚕,控制蚕座再传染146

第五章 原生动物病148

第一节 微粒子病148

一、病原149

二、病征和病变152

三、致病机理155

四、发病和流行的规律156

五、诊断159

第二节 其他原生动物病162

一、其他微孢子虫病162

二、变形虫病165

三、锥虫病165

四、球虫病166

第三节 微粒子病的防治166

一、母蛾检验167

二、补正检查和预知检查167

三、严防养蚕环境的病原体污染168

四、严格消毒,消灭病原体168

五、原蚕区的微粒子病防治169

六、其他防治方法的探索169

第六章 节肢动物病害174

第一节 蝇蛆病174

一、形态和习性174

二、病征178

三、诊断179

四、防治179

第二节 蒲螨病181

一、球腹蒲螨的形态和习性181

二、病征183

三、球腹蒲螨的危害规律184

四、诊断185

五、防治185

第三节 蜇伤症186

一、桑毛虫和刺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毒毛186

二、病征及致病原因187

三、诊断及预防188

第七章 中毒症189

第一节 农药中毒189

一、农药的种类189

二、农药中毒蚕的症状190

三、农药中毒的机理192

四、诊断198

五、农药中毒的预防与处理199

第二节 氟化物中毒200

一、氟化物的污染源200

二、氟化物对桑树生长发育的影响200

三、氟化物对蚕生长发育的影响202

四、蚕的抗氟性205

五、诊断205

六、氟化物污染的预防措施206

第三节 其他废气中毒207

一、二氧化硫中毒207

二、氯化物中毒(Cl2和HCl烟雾)208

三、碘化物中毒208

四、氮化物中毒208

五、煤气中毒209

六、重金属中毒209

第八章 蚕业消毒213

第一节 蚕业消毒的基本概念213

一、消毒的基本概念和蚕业消毒的方法213

二、蚕业消毒的特点214

三、消毒效果的评价216

第二节 物理消毒219

一、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219

二、常用的蚕业物理消毒法220

三、影响物理消毒法杀菌作用的因素222

第三节 化学消毒222

一、化学消毒的消毒方法223

二、常用化学消毒剂和使用法223

三、影响化学消毒法杀菌作用的因素229

第九章 蚕病的综合防治233

第一节 严格消毒防病,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233

一、养蚕前的消毒234

二、养蚕期中的消毒防病234

三、蚕期结束后的消毒235

四、防治桑园害虫,避免交叉感染235

第二节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的体质236

一、合理布局,做好规划236

二、实行大、小蚕分养,积极推行稚蚕共育236

三、选用良种236

四、合理催青保护237

五、良桑饱食237

六、加强眠起处理237

七、调节气象环境238

八、防除蚕的敌害238

第三节 发现病蚕,正确诊断238

一、加强对蚕发育的观察,防止蚕病的发生与蔓延238

二、正确诊断239

第四节 查明原因,及时处理,防止蔓延241

一、分析原因241

二、应急措施241

附录1 致死中量(LD50)等的计算方法242

附录2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243

附录3 病毒病的免疫学诊断技术250

附录4 常用农药的残效期254

附录5 家蚕4种病毒病的病原及病征比较255

附录6 简略语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