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刘辰翁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刘辰翁集
  • (宋)刘辰翁撰;段大林校点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53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刘辰翁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记1

临江军新喻县学重修大成殿记1

目次1

吉水县修学记3

南剑龟山书院记6

双溪书院记7

大梵寺记9

西昌重修快阁记9

建昌军普润寺记11

龙须禅寺记13

空相院记15

多宝院记16

紫芝道院记18

南冈寺藏记19

临江军阖皂山玉像阁记21

善寂大城记22

永庆寺记24

吉水洞岩朱陵观玉华坛记26

长沙廉访司题名记29

卷二 记29

节斋记30

愚斋记31

太秀洞天买田记32

南剑双峰书院记33

竹坡记35

小斜川记36

秀野堂记37

大隐堂记38

朝阳书堂记40

茶陵陈公俊汲古堂记41

善堂记43

中和堂记45

德熟堂记46

致乐堂记47

彭希吕亦乐堂记49

后隆堂记50

玉笥山清音堂记51

静逸堂记52

二乐斋记53

节庵记54

意乐记55

西山云壑记57

社仓记59

卷三 记59

兰玉书院记61

蹊隐堂记63

梅轩记65

存厚堂记67

泉山记68

安斋记70

本空堂记71

心田记72

虚舟记74

玉窗记75

印洲记77

同元亭记78

永新贺氏梯云楼记80

朝仙观记81

虎溪莲社堂记84

鹭洲书院江文忠公祠堂记85

南康军昭忠禅寺记87

归来庵记89

灵应庙记90

汲古堂记91

生意堂记93

济庵记94

本泉堂记96

休岩耐隐记97

庐陵县学立心堂记99

吉州龙泉县新学记102

卷四 记102

吉州重修大中祥符禅寺记104

吉州能仁寺重修记106

南冈禅寺记108

紫极宫写韵轩记110

玉真观记112

江村记113

东乐记115

极高明楼记116

读易堂记117

吾庐记118

山囿记120

武冈军沅溪书舍记122

吉水义惠社仓记123

万安县舜祠买田记126

武功寺记128

玉笥山承天宫云堂记129

灵威庙记131

吉州灵护庙新宫碑记133

清缜堂记136

山窗记137

乐丘记138

凤鸣山记141

卷五 记141

晚圃堂记142

湖山记143

岂畦记145

古山楼记146

戒冈重兴院记148

建兴庙记149

安远亭记151

习溪桥记152

核山堂记155

玉湖记156

敏斋记158

芷堂记159

静见堂记161

逍遥游庵记163

介庵记164

山心记166

芗林记167

松声诗序170

卷六 序、题跋、说、赋170

长沙李氏诗序171

赵仲仁诗序172

赵信之诗序173

不平鸣诗序173

欧氏甥植诗序174

连伯正诗序175

程楚翁诗序176

辛稼轩词序177

郭兼山冲晦中庸说序178

送人入燕序179

王氏族谱序180

北韵序181

孝经集注序182

赠周秋阳序183

赠尹方亨入蜀序184

赠倪生谋屋序184

赠采诗生序185

赠宋司狱序186

赠李生谈星序187

赠萧清可序188

赠周仪之入燕序189

赠郑简卿序190

赠潘景梁序191

赠琴泉陈生序191

赠三同乳子序192

赠韩道录序193

赠徐心易易数序194

赠廉监司序195

甘定庵文集序196

刘次庄考乐府序197

曾季章家集序198

送段郁文序199

泰和胡氏族谱序200

吴氏族谱序201

萧禹道诗序202

胡仁叔诗序203

陈生诗序204

刘孚斋诗序204

陈宏叟诗序205

赠胡圣则序206

秋风图序206

题刘玉田选杜诗207

赠星度郭大观序207

题宋同野编杜诗208

题刘景信诗209

题王生学诗209

评李长吉诗210

语罗履泰210

跋白廷玉诗210

经说211

评汉史211

东桂堂赋212

黄纯父墓志铭214

卷七 墓志铭、杂篇、古近体诗214

丁守廉墓志铭218

萧寿甫墓志铭220

鞠华岩墓志铭222

陈礼部墓志铭223

乐丘处士墓志铭226

祭师江丞相古心先生文229

古愚铭229

丞相莽哈岱美棠碑文231

答刘英伯书233

乞致仕牒 代卢挚235

至圣像赞四则236

滕玉霄赞237

古心文山赞237

老子像赞237

病维摩赞237

庄子像赞237

重建中兴寺岩主殿疏238

文文山先生像赞238

鹭洲重修书院疏239

鹭洲书院修造疏239

城南渡疏240

齐沙永济渡疏240

胡山长题屋疏240

嘉禾路疏241

南乡渡疏241

吴仙路疏242

中华山路疏242

能仁寺建清凉轩立山谷像疏243

为陈随隐作其父藏一祠堂疏243

修吉水县学绘礼殿疏243

隆兴路学题书籍244

普信院建佛殿疏244

代祝纯阳真人 四月十四日245

题竹间吟院245

谢有山黄提举启246

赠滕玉霄入京启247

赠王国钧归燕启247

回刘守招启247

赠刘恭叔问屋启248

赠蜀人陈定叟赴学官选启248

赠士人入京养亲启248

赠同舍水俊聚粮启249

赠家古刘教干米启249

贺迁入山居启250

贺参政入新府启250

贺造花庵启251

贺造竹亭启251

贺造船亭启252

贺造水阁启252

答赴启253

花朝请人启253

二月请人启253

答赴启253

上巳请人启254

答赴启254

社日请人启254

答赴启255

清明请人启255

答赴启255

游春请人启256

答赴启256

游春请人启256

答赴启256

端午请人启257

答赴启257

初夏请人启257

七夕请人启258

答赴启258

答赴启258

三伏请人启258

答赴启259

秋社请人启259

答赴启259

初晴260

古近体诗260

中秋请人启260

答赴启260

沙苑箭261

山中雨行261

送李鹤田游古杭262

题墨竹长卷与汪遂良262

月下262

寄别孙潜斋264

留京265

夜雨265

钱秀才邀社日呈汉宰诗书以予之钱以长句为谢饶秀才又用社日韵作诗见投因用韵并答三君266

挽蔡西山266

挽刘明国266

挽朱文公266

周耐轩见访267

重阳267

馀兴267

咏西湖伟观楼267

寿周耐轩府尹268

寿城山六十五268

寿段知事268

春归269

戏题269

寿王按察269

春晴270

许练师携手求题270

梅270

寿王太守271

又272

又 秋日即景272

卷八 词272

望江南 晚晴272

又 元宵272

又 胡盘居生日273

又 寿赵松庐273

双调望江南 赋所见273

又 寿谢寿朋273

南乡子 乙酉九日274

又 寿张粹翁274

又 寿王秋水274

又 大风作275

浪淘沙 秋夜感怀275

又 木犀花下,因忆永阳宣溪与故乡族子门径之盛,而其人皆适在此,感叹复赋275

又 即席纪游275

又276

又276

又 有感276

如梦令 题四美人画276

又 春兴277

江城子 西湖感怀277

又277

点绛唇 瓶梅278

又 海棠花下烧烛词278

又 和默轩初度韵278

又 题画279

又 和邓中甫晚春279

又 和访梅279

又 寄情279

又 寿陈敬之推官280

又 虎溪春日280

又280

浣溪沙 三月三日280

又 壬午九日280

又281

摊破浣溪沙 潭上夜归281

又281

又281

又 楼下梅一株,经冬无一花。春半忽开,一萼梢头,出万红中,因赋之282

又 和中斋九日282

霜天晓角 初春即事282

又 中秋对月282

又 寿贾教283

又 寿张古岩283

又 寿吴蒙庵283

又 寿陈敬之283

卜算子 元宵284

又284

又 寿萧静安,时归永新284

又 寿康臞山284

又 春晓285

又 湖南道中285

又 寿郡守285

菩萨蛮 秋兴285

好事近 中斋惠念,赐词俾寿,不胜岁寒兄弟之意286

又 题醉道人图286

又 春日山行286

又 丁丑送春286

长相思 喜晴287

又 和巽吾海棠韵287

谒金门 风乍起,约巽吾同赋海棠287

又 和巽吾重赋海棠287

又288

又 昨和次,又作收灯节,未遣,早见古岩四叠,又得中斋别梅,遂并写寄288

忆秦娥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288

又 忆仙289

西江月 新秋写兴289

又289

又 为曹氏胭脂阁叹289

又 寿某翁290

清平乐 石?290

又 石奇仪尝授吾奇门式局,以为兵法至要,日持扇图自卫290

减字木兰花 玩月答蒙庵和词291

又 感别291

归国遥 暮春?兴291

昭君怨 玩月291

浣溪沙 春日即事291

又 乙亥上元292

又 腊望初晴,月佳甚,有上元花柳意,不能忘情292

又 甲午九日午山作292

又 有感292

又 再用韵戏古岩出妾293

又 自述293

又 庚辰送春293

又 尚学林己丑寿旦,适归庐陵。其先世相州人,居永和,今家临川293

柳梢青 春感294

又294

又 寿词294

山花子 春暮294

太常引 和香岩上元韵295

朝中措 劝酒295

南歌子295

又295

又 乙酉九日296

玉楼春 侯仲泽约饮螺山灵泉寺,余与邓中甫候久,欲暮,归,归而侯至寺,相失296

又 寿李同知296

行香子 和北客问梅,白氏,长安人297

又297

乌夜啼 初夏297

又 中秋297

又 叠韵298

又 次草窗忆古心公韵298

又 寿癯山母299

鹊桥仙 题陈敬之扇299

又 探梅299

品令 闻莺299

又 和敖秋崖为小孙三载寿谢300

一剪梅 和人催雪300

又 自寿二首300

又300

摘红英 赋花朝月晴301

疏影 催雪301

夜飞鹊 七夕301

又 有感302

促拍丑奴儿 辛巳除夕302

千秋岁 和尚学林寿筵即席302

又 壬辰寿王城山八十303

最高楼 寿秋水303

桂枝香 寄扬州马观复。时新旧侯交恶,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杂言304

又 再和304

又 和咏雪304

又 壬午七夕305

又 寿刘教305

临江仙 代贺丞相两国夫人生日并序甲子之秋,九月吉日,大丞相国公寿母两国太夫人初度,谨上小词,用献为王母三千年之曲305

又 谢友人306

又 访梅306

又 将孙生日赋306

又 贺默轩306

又 端午307

又307

又 晓晴307

又 有感307

又 辛巳端午和陈简斋韵308

又 坐悟308

又 寿赵松庐309

又 寿康教309

又 闲居感旧309

鹧鸪天 九日309

又 赠妓310

又 立春后即事310

又 和谢胡盘居贶橘为寿310

又 迎春310

又 用辛稼轩元夕韵311

青玉案 微晴渡观桃,非复前日弥望之盛,独可十数树耳。盖以此间人摘实之苦,自伐去也。归途悄然念之,作此以示同行311

又 上元月明,无灯,明日霰?屡作312

踏莎行 雨中观海棠312

又 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312

又 暮春旅怀312

又 樱桃词313

又313

又313

又 立春日雪,和秋崖韵314

又 丙子中秋泛月314

烛影摇红 嘲王槐城独赏无月314

又315

又315

念奴娇 槐城赋以自寿,又和韵见寿,三和谢之315

乳燕飞 王朋益佥事夜坐文江之上,屡称赤壁之游乐,酒余索赋,因取坐间语参差述之316

又 酬王城山316

又 和癯山用槐城韵见寿316

又 饮海棠花下,说放翁记剑南宣华园日报开及几分。闻五分亟往。因美放翁记此,足为后人开游赏之趣。盖花开三日色变,五日则后半开者盛,先半开者落矣。歌述此意,使观者有省317

又 寿周耐轩317

声声慢 九日泛湖游寿乐园赏菊,时海棠花开,即席命赋318

卷九 词320

汉宫春 壬午开炉日戏作320

又 岁尽得巽吾寄溪南梅相忆韵320

洞仙歌 寿中甫321

又 器之高谊,取前月青山洞仙歌华余重寿,走笔谢之321

齐天乐 端午和韵321

又 节庵和示中斋端午齐天乐词,有怀其弟海山之梦。昨亦尝和中斋此韵,感节庵此意,复不能自己,傥见中斋及之322

又 戊寅登高,即席和秋崖韵322

江城梅花引 辛巳洪都上元322

又323

又 丙子送春323

兰陵王 丁丑感怀和彭明叔韵323

归朝歌324

琐窗寒 和巽吾闻莺324

大圣乐 伤春,有序325

宝鼎现 春月325

祝英台近 水后326

又 席间咏绣球326

忆旧游 和巽吾相忆寄韵326

唐多令 丙子中秋前,闻歌此词者,即席借芦叶沟汀洲韵327

又327

又327

又328

又 龙洲曲已八九和,复为中斋勉强夜和,中有数语,醉枕忘之328

又 丙申中秋328

又329

又 癸未上元午晴329

虞美人 咏牡丹329

又330

又330

又330

又331

又331

又 客中送春331

又 咏海棠331

又 扬州卖镜,上元事也,用前韵332

又332

又 大红桃花332

又 城山堂试灯332

又 壬午中秋雨后不见月333

又 用李后主韵二首333

又333

又 花品334

又 中秋对月334

恋绣衾 宫中吹箫334

又 春晓334

又 或送肉色牡丹同赋335

又 己卯灯夕,留城中独坐,忆当涂买灯,姑苏夜舞,再集赋此335

花犯 旧催雪词,苦不甚佳,因复作此335

酹江月 北客用坡韵改赋访梅336

又 赵氏席间即事,再用坡韵336

又 再和中甫336

又 和朱约山自寿曲,时寿八十四337

又 同舍延平林府教制新词祝我初度,依声依韵,还祝当家338

又 五日和尹存吾,时北人竞鹭洲渡338

又 怪梅一株,为北客载酒移置瓶中,伟然338

又 漫兴339

又 中秋待月339

又 中秋,彭明叔别去赴永阳,夜集339

又 古岩以马观复遣舟,约余与中斋和后村海棠韵,后寄述怀340

满江红 海棠下歌后村调共和340

又341

又 寿某翁341

又 贺词342

八声甘州 和汪士安海棠下先归,前是观桃水东,至其乡真常观342

又 和邓中甫中秋342

又 和萧汝道感秋343

又 送春韵343

又 春雪奇丽,未能赋也,因古岩韵志喜344

水龙吟 寄兴和巽吾韵344

又 寿周耐轩344

又345

又 和清江李侯士弘来寿345

又 和南剑林同舍元甲远寄寿韵345

宴春台 寿周耐轩346

又 巽吾赋溪南海棠,花下有相忆之句,读之不可为怀,和韵并述江东旅行346

又 和中甫九日346

扫花游 和秋崖见寿。秋崖时谒选,留词去347

忆江南 二月十八日,癯轩约客,因问晏氏海棠开未,即携具至其下,已盛甚347

又 寿李侯348

梅花引 寿槐城348

蝶恋花 感兴348

霓裳中序第一 石瑶林作霓裳中序第一咏温泉,疑其未尝亲见,语不甚切。余所见庐山一两池,初不可近,渐入颇觉奇赏,因用其声用其韵试为之349

瑞龙吟 和王圣与寿韵349

木兰花慢 别云屋席间赋350

满庭芳 和卿帅自寿350

又 草窗老仙歌满庭芳寿余,勉次原韵350

又 和中甫李参政席上韵351

永遇乐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351

六州歌头 乙亥二月,贾平章似道督师至太平洲鲁港,未见敌,鸣锣而溃。后半月闻报,赋此352

又 余方痛海上元夕之习,邓中甫适和易安词至,遂以其事吊之352

内家娇 寿王城山352

百字令 李云岩先生远记初度,手写去年赤壁歌,岁晚寄之,少贱不敢当也。匆匆和韵,寄长须去,傥以可教则教之353

六丑 春感和彭明叔韵353

莺啼序 感怀354

又 寿陈静山,少吾一岁354

又355

又 赵宜可以余讥其韵,苦心改为之,复和之355

卷十 词357

沁园春 和槐城自寿357

又 再和槐城自寿韵357

又 和槐城见寿358

又 闻歌358

又 和刘仲简九日韵358

又 送春359

又359

法驾导引 寿治中359

又 寿治中360

又 寿刘侯360

又 寿吴蒙庵360

又 寿城山,用寿胡潭东韵361

又361

又 寿胡盘居361

又 寿胡潭东361

又 代寿丹山362

又 寿刘仲简362

水调歌头 寿詹天游362

又 寿周溪园有序363

又 寿晏云心363

又 谢和溪园来寿363

又 日献洞宾公像于溪园先生364

又 自龙眠李氏夜过癯仙康氏,走笔和其家灯障水调,迫暮始归364

又 中秋口占365

又 癸未中秋,吉文共马德昌泛江365

又365

又 丙申中秋,两道人出示四十年前濯缨楼赏月水调。癯仙和,意已尽,明日又续之366

又 和马观复中秋366

又 和巽吾观荷366

又 甲午九日牛山作367

又 辛巳前八月九日夜,自黄州步归,萧英甫以舟泛余?本觉寺门外,夜深未能睡,明日为赋此?之367

又 余初入建府,触官妓于马上。后于酒边,妓自言,故赋之367

又 和王槐城自寿368

又368

又368

又 腊月二十一日可远堂索赋369

又 和马观复石头渡寄韵369

又 和彭明叔七夕370

又370

又 陈平章即席赋371

金缕曲 代贺丞相,有序371

又 和尹存吾371

又 奇番总管周耐轩生日372

又 寿缪守372

又 寿李公谨?知373

又 和同姓草叔曲本胡端逸见寿韵并谢373

又 寿陈静山374

又 和潭东劝饮寿?374

又 寿朱氏老人七十三岁374

又 杜叟陈君,风谊动人,岁一介寿我,辞华蔚然。至谓我黑漆,则久不相见故耳,为此发歌375

又375

又 和龚竹卿客中韵376

又 贺赵松庐376

又 五日和韵377

又 壬午五日377

又 叠韵377

又 古岩和去年九日约登高韵,再用前韵378

又 丙戌九日378

又 九日即事379

又 绝江观桃,座间和韵379

又 登高华盖岭和同游韵379

又 古岩取后村和韵示余,如韵答之380

又 闻杜鹃380

又 乡校张灯,赋者迫和,勉强趋韵381

摸鱼儿 和柳山悟和尚与李同年嘉龙韵381

又 和韵382

又 和谢李同年382

又382

又 辛巳冬和中斋梅词383

又 和巽吾留别韵383

又 春暮384

又 甲午送春384

又 今岁海棠迟开半月,然一夕如雪,无饮余者,赋此寄恨384

又385

又 酒边留同年徐云屋三首385

又385

又 赋云束搂386

又 守岁386

又 水东桃花下赋387

又 和中斋端午韵387

又 赠友人387

又388

又 辛巳自寿年五十388

又 寿王城山389

又 李府尹美任389

金缕曲 送五峰归九江389

意难忘 元宵雨390

大酺 春寒390

谒金门 惜春390

临江仙391

水调歌头 游洞岩,夜大风雨,彭明叔索赋,醉墨颠倒391

绮寮怨 青山和前韵忆旧时学馆,因复感慨同赋391

花蕊上蜂须392

柳塘春水漫392

春来常早起392

春景 题六十三 诗七十二392

卷十一 四景诗392

杖藜入春泥393

春草步步绿393

绝域改春华393

寒食月明雨394

落花香满泥394

又394

又394

林花扫更落395

棋声花院闭395

禅房花木深395

空院落花深395

新火起新烟396

汉宫传蜡烛396

寒食四邻清396

马上逢寒食397

璠间397

介山397

寒食少天色397

碧山晴又湿398

公作送春诗398

假日从时饮398

疏帘看奕棋398

润物细无声399

春来只欠花399

芳草换野色399

鸟散余花落400

碧草生旧迹400

莺啭谢娘慵400

一雨百泉涨400

村村自花柳401

又401

去帆春色随401

诗人命属花401

山归万古春402

池塘生春草402

春风花草香402

寒尽怕春销402

闲院绿阴生403

阊阖开黄道403

衣冠拜紫宸403

又404

明月逐人来404

风起春灯乱404

新年贺大平404

溪壑回春姿405

暗水流花径405

小水细通池405

仰蜂粘落絮406

绿阴生昼寂406

燕子家家入406

又406

浙江花木深407

孤舟乱春华407

又407

春燕巢林407

又408

游丝白日静408

柳叶暗金沟408

又408

春色在邻家409

吹笛受和风409

城春草木深409

花飞减却春409

火树银花合410

薰风自南来411

夏雨生众绿411

又411

夏景 题三十二 诗三十五411

卷十二 四景诗411

既雨晴亦佳412

树湿风凉进412

松凉夏健人412

雨过苔花润412

露顶洒松风413

清风松下来413

林风凉不绝413

又413

清室夏含霜414

凉引簟先秋414

盛夏火为日414

乔木生夏凉414

莲房坠粉红415

竹影金锁碎415

炎赫衣流汗415

衣冷欲装绵416

又416

褦襶子416

梦回莲叶雨416

涉江采芙蓉417

公子调冰水417

炎宵恶明烛417

清泉洁尘襟417

讼风伯418

亭深到芰香418

蝉声集古寺418

行云递崇高418

云雨觉虚无419

绿荷雨跳珠419

扇枕419

高风动秋声420

清风左右至420

乞巧文421

晒书421

牛女年年渡421

秋景 题四十 诗四十四421

卷十三 四景诗421

机丝虚夜月422

秋空日凌凌422

吹笛月明中422

月满秋夜长423

月色醉远客423

又423

清辉玉臂寒423

把钓待秋风424

秋风白云飞424

秋风思鲈莼424

卿月升仙掌424

闭门感秋风425

秋高风怒号425

夜雨更秋风425

疏雨滴梧桐426

风雨近重阳426

于今九月至426

秋风生桂枝426

悠然见南山427

寒城菊自花427

十日菊427

窗空雨声晚427

客愁连蟋蟀428

蛩响乱秋阴428

鹤唳清露垂428

又429

天清木叶闻429

出逢危叶落429

门掩候虫秋429

远客坐长夜430

芙蓉红岸湿430

庭榴剖朱实430

又430

鹭于飞431

又431

时菊委严霜431

雁南归431

日出篱东水432

夕阳如有意432

江动月移石432

山园细路高433

冬日可爱434

负暄434

地炉煨榾柮434

冬景 题十六 诗十六434

卷十四 四景诗434

舟雪洒寒灯435

炉存火似红435

孤舟蓑笠翁435

深山催短景436

至后日初长436

绣纹添弱线436

独钓寒江雪436

官梅动诗兴437

疏影437

梅蕊惊眼437

梅开不自觉437

聊寄一枝春438

汉节梅花外438

卷十五 补遗439

韦苏州诗序439

简斋诗集序440

湖山类稿序441

阖皂山门记442

兴泰庙记443

何安成记444

永新县学刘侯生祠记444

寿钧堂记445

建华光楼447

大秀洞天题钟447

题画度人经相447

灵宝放生447

玉隆宫修造448

嵩冈庙建楼448

王生入道449

阁皂山道童题度牒449

重建圣寿观449

白茅圣泉庵修造450

题长明灯450

读杜拾遗百忧集行有感450

和答李德臣451

龙雾洲雪451

清明日偶成451

宣和双蟹图451

文姬归汉图452

赠制笔生许文瑶452

渔歌放陈自堂作453

探梅453

寄章贡姚别驾453

苏李泣别图453

寄姚使君454

南冈寺题诗454

题永兴寺双罗汉树454

须溪先生集序 刘将孙455

附录455

寄赠须溪诗 张孟浩455

养吾斋集序(摘) 曾闻礼456

养吾斋集序(摘) 吴澄457

题先君子墨迹后 刘将孙458

题先君子三祖信心铭遗墨 刘将孙458

刘辰翁传 杨升庵458

博士刘须溪先生辰翁 黄宗羲459

刘须溪先生小纪459

刘须溪先生记钞序 张寰460

刘须溪先生记钞序 韩敬461

刘须溪先生记钞序 何属乾462

记钞后跋 萧正发463

刘须溪先生集略序 萧正发464

续刻须溪先生集略序 刘为先465

《四库全书提要·须溪集》466

须溪四景诗集四卷467

须溪先生四景诗集跋 李之鼎468

须溪词跋 朱孝臧468

须溪集跋 魏元旷469

须溪集跋 胡思敬469

注释471

书中人名索引473

瑞鹤仙 寿翁丹山818

高阳台 和巽吾韵8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