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粮食政策史 1949-2008【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粮食政策史 1949-2008
  • 赵德余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4489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粮食政策-历史-中国-1949-2008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粮食政策史 1949-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粮食部门改革的经验研究5

三、本书的结构安排12

上篇 从市场走向计划控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949—1978)21

第一章 驾驭市场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粮食市场调控政策(1949—1952)21

第一节 引言2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政策的多重目标22

第三节 政策工具的探索性运用及其对市场交易关系的调整25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市场调控的成效:总体的评价31

第五节 政策经验与讨论35

第二章 从市场到计划控制:粮食统购政策的确立(1953—1957)38

第一节 引言38

第二节 1953年的粮食危机与政策决策层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决策与制定41

第三节 对统购政策实施的价格激励功能障碍的消解:粮食市场是如何消失的?46

第四节 粮食政策执行的合约规则变化:对市场功能的替代性制度安排52

第五节 粮食征购政策执行过程中农民的抵制:国家的回应及对交易成本的控制60

第六节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确立的初期效应63

第三章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61年困难时期的再解释68

第一节 引言68

第二节 困难时期的出现及其性质:测量和解释70

第三节 1959—1961年困难时期的原因探究:一个系统的再解释74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86

第四章 粮食政策的短暂退却及其底线(1961—1966)89

第一节 引言89

第二节 困难时期对中央政策决策层粮食政策观念的影响90

第三节 1961年之后粮食政策的退却92

第四节 包产责任田制度的试验及其夭折:从安徽省的经验看政策退让的底线101

第五节 粮食政策调整的积极效应及其评价106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系统的强化(1966—1976)111

第一节 引言111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粮食政策的制定逻辑:供需系统的不稳定性112

第三节 公社制度下粮食政策实施的扭曲问题:市场控制、征购与储备等策略性行为119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粮食生产与流通政策的效率特征124

第五节 简要的结论与讨论129

第六章 粮食微观生产组织的集体化与统购统销政策的耦合——对公社体制下粮食生产效率的争论与再解释132

第一节 引言132

第二节 粮食微观生产组织的演变及其制度的效率特征:一个结构化的解释模式133

第三节 公社制度的微观基础:对生产队组织的经济学解释140

第四节 劳动激励与集体行动的效率:对生产队组织的社会学解释144

第五节 统购统销政策与公社体制下粮食产量和效率变动的比较:对理论假说的检验147

第六节 解释公社体制下粮食生产效率的理论价值:基本命题及其推论152

第七章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进一步解释及其理论启示158

第一节 民主集中制下粮食政策变革的权力与决策规则158

第二节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变迁的主流观念逻辑159

第三节 进一步讨论与理论的延伸164

下篇 家庭承包制下粮食政策市场化改革(1979—2008)169

第八章 家庭承包制下的价格双轨制:在市场与计划之间(1978—1991)169

第一节 引言169

第二节 1980年之后政府主流观念的演化170

第三节 1979—1984年期间的政府主流观念与1985年的粮食政策改革173

第四节 价格双轨制的制度特征与社会福利分析:粮食政策的新古典主义基础185

第五节 简要的小结194

第九章 价格自由化改革的尝试与回归双轨制(1991—1997)199

第一节 引言199

第二节 1986—1992年期间的政府主流观念与价格双轨制202

第三节 1992—1994年期间的价格自由化改革212

第四节 一个简要的评述218

第十章 政策变革的路径依赖、国有部门寻租与政策失灵——1998年粮食改革的经验226

第一节 引言226

第二节 价值目标与效率的紧张:党的十五大之后政府主流观念的强化227

第三节 1998年粮改政策实施的依据、方案及其经济含义:进一步讨论240

第四节 作为政策工具与公共机构的国有粮食部门:垄断市场收购的另一种解释249

第五节 粮食部门寻租行为的经济模型和学术文献中的论述255

第六节 1998年粮改政策运行的实际效果、问题及其退却261

第七节 结束语270

第十一章 多重目标、政策变迁与转轨策略的选择:2001年之后的中国粮食部门改革276

第一节 引言276

第二节 入世与党的十六大之后粮食政策的政治经济约束条件的变化277

第三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与2004年粮食政策目标优先序的调整283

第四节 粮食产量目标政策的实施及其决策的计量检验289

第五节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的地区差异及其面临的问题298

第六节 粮食订单的缔约难题及粮食产业治理的组织改进311

第七节 2004年政策变迁的经济思想理论基础:转轨策略的政治经济学328

第八节 简要的小结336

第十二章 结论与评述344

第一节 政府主流观念对粮食政策目标之决定344

第二节 政策变迁的主流观念模型的解释与其他经典解释模式的比较351

第三节 若干命题讨论的延伸356

参考文献361

附录 图表索引389

后记3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