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龚学增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8529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源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在俄国的发展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立和发展3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立3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7
一、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7
二、工人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27
第二章 列宁主义宗教观:俄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兼论苏联对马列主义宗教观的运用37
第一节 列宁主义宗教观的形成和发展37
一、列宁主义宗教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37
二、列宁主义宗教观的形成和发展40
第二节 列宁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44
一、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本理论的继承44
二、对工人阶级政党解决宗教问题基本原则的系统化50
第三节 苏联对马列主义宗教观的运用65
一、苏联的宗教政策与法规66
二、苏联处理政教关系的实践74
三、苏联的无神论宣传教育87
四、苏联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处理宗教问题的历史功过99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初始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05
第三章 与欧洲、俄国不同的中国宗教国情105
第一节 多元宗教并存的中国宗教国情105
一、长期延续下来的封建宗法性宗教106
二、道教110
三、佛教112
四、伊斯兰教118
五、天主教122
六、基督新教125
第二节 中国宗教的历史特点127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文化不是宗教127
二、各宗教大体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128
三、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宗教状况差异性较大129
四、世俗皇权高于教权,对宗教较为宽容129
五、近代天主教基督教在华的传播与帝国主义侵略密切相关130
第四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宗教观13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32
一、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132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概况133
三、李大钊、陈独秀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135
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137
第二节 陈独秀李大钊恽代英等人的宗教观138
一、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关于无神论和有神论的一场论战138
二、陈独秀的宗教观139
三、李大钊的宗教观140
四、恽代英的宗教观143
第五章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逐步形成146
第一节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146
第二节 毛泽东宗教观的演变148
一、早期毛泽东的宗教观148
二、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逐步形成149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共宗教政策中的反映159
第一节 大革命、土地革命和长征时期159
一、大革命时期,党的宗教政策的提出159
二、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施政纲领明确规定民众有宗教信仰自由162
三、红军长征期间特别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感情和风俗习惯164
第二节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165
一、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与宗教界的统一战线165
二、抗战中,根据不同情况对宗教人士采取不同政策166
三、为建立新中国而制定的宗教政策169
第三编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发展和曲折——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进展175
第一节 毛泽东宗教观的进一步发展175
一、尊重保护人民宗教信仰自由是党的基本政策176
二、谨慎对待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宗教178
三、继续保持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181
四、不能采取行政命令办法对待宗教183
五、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宗教184
第二节 周恩来的宗教观185
一、对中国宗教国情特点的分析185
二、宗教还会长期存在186
三、宗教在一定条件下有积极作用188
四、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信教和不信教的人要互相尊重团结188
五、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利用了基督教,但中国基督教中也有进步分子189
六、天主教、基督教要割断与帝国主义的联系,中国宗教要由中国人来办190
七、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宗教制度的改革必须十分慎重192
八、继续发展对宗教界的统一战线193
九、宗教在新中国应研究怎样辅助社会进步,有益于社会195
第三节 李维汉的宗教观195
一、研究宗教和宗教问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196
二、关于宗教基本理论的若干问题196
三、关于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204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宗教观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反映211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212
二、积极慎重的宗教工作方针的提出212
三、1954年9月全国人大第一届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220
四、中共中央批发《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1954年10月)220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224
一、该阶段研究的特点224
二、基本情况及评估225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发展的曲折228
第一节 1957年至1966年228
一、在汉族宗教界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失误228
二、少数民族地区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制度的民主改革230
三、“左”倾错误一定程度的纠正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申234
四、宗教方面“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236
五、这期间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237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241
第四编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247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恢复和推进247
第一节 邓小平关于宗教问题的思想247
一、邓小平宗教问题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248
二、邓小平关于宗教问题的有关论述252
第二节 党中央系统提出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方针政策255
一、关于对宗教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256
二、全面概括了我国宗教国情的特点259
三、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的曲折历程260
四、系统提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261
第三节 邓小平宗教问题思想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的反映264
一、1982年《宪法》关于宗教条文的修改264
二、坚持宗教与国民教育分离的原则265
三、重视民族与宗教的关系267
四、清除精神污染不能涉及宗教268
五、引导宗教界办社会公益事业269
六、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270
七、首次提出对香港的宗教政策271
第四节 学术界关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反思271
一、清除“左”倾错误,恢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271
二、对马克思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论断进行了再认识275
三、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于宗教本质论断认识的多元化287
第十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形成289
第一节 江泽民的宗教观289
一、江泽民宗教观形成的时代背景289
二、江泽民宗教观的形成和发展290
三、江泽民宗教观的基本内容296
第二节 李瑞环的宗教观308
一、新中国的各种宗教为国家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308
二、各宗教要在中国找准位置,发挥特有作用309
三、宗教优秀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311
四、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权宜之计312
五、正确处理宗教问题要坚持“四个维护”的原则314
六、对党的宗教观的体系进行了简明的理论概括(参见第十二章)316
第三节 这期间党和国家有关文献中的宗教观316
一、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正式提出316
二、高度重视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的渗透318
三、继续巩固和扩大党同各民族爱国宗教界的统一战线318
四、妥善处理宗教矛盾319
五、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要开展科学世界观的宣传教育320
第四节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创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大命题321
一、“相适应论”是党总结宗教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经验教训的理论升华321
二、江泽民、李瑞环论“相适应”326
三、全面把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331
四、“相适应”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335
五、“相适应”需要党、政府与宗教方面的共同努力337
第五节 上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341
一、逐步注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学术性系统性341
二、深化对马列主义宗教观的认识342
第十一章 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深入344
第一节 党的十六大以后宗教工作理论方针的新发展345
一、宗教关系是涉及国家全局的重大社会关系345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全党对宗教问题的认识345
三、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宗教的群众性346
四、充分认识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严重危害性347
五、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建设,培养高素质宗教人士队伍347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348
七、全面推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和谐348
八、《宗教事务条例》的颁布——宗教法制建设的新体现349
第二节 十七大以来党的宗教理论方针的进一步深化351
一、党的十七大关于宗教工作的新精神351
二、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研究宗教问题352
三、宗教工作进一步突出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宗教关系和谐354
四、对宗教界人士和各宗教团体提出新希望356
五、宗教工作部门提出宗教和谐是宗教工作的新境界358
第三节 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研究的新进展360
一、进入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出现新的繁荣360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综合性研究进一步拓展362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还存在不平衡的状况364
四、对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再认识365
五、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研究373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382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宗教观的关系38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同马列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383
二、毛泽东思想的宗教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来源384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86
一、邓小平理论的宗教观38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宗教理论388
三、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党的宗教理论的新发展389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体系建构390
一、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要点的简明概括391
二、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有益探索39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401
结束语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404
附录407
一、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研究述评409
二、主要参考文献447
后记459
热门推荐
- 2067098.html
- 3436339.html
- 1238635.html
- 310785.html
- 3138850.html
- 3188062.html
- 3266742.html
- 1689631.html
- 76871.html
- 2044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4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3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1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0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6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73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3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9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4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