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的超越 毛泽东哲学与中西哲学融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薛广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10943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泽东的超越 毛泽东哲学与中西哲学融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则与前提——一个需要重新界定的问题21
第一节 中西哲学比较的基本前提22
一、客观的和内在的需要:走向一体化23
二、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终极目标24
二、终极相似:整体的和基本的原则25
三、人类精神的内在要求27
第二节 中西哲学基本精神分析29
一、哲学精髓与精华之辨30
二、中西哲学精髓分辨:“中”与“异”35
三、中西哲学精髓的体现44
第三节 中西哲学基本精神的比较研究51
第二章 冲突与反应——一个从未遇到的难题57
第一节 西学东渐:屈辱与豪迈的变奏58
一、历史回顾:阶段划分与内容演绎59
二、背景与溯源:东学式微与东学之疾63
第二节 中学反应:终于睁大了眼睛67
一、我们也要有坚船利炮68
二、维新不行,只有革命74
三、艰难而未完的启蒙79
第三节 问题未完:走向世界与世界走来81
一、西学东渐与文化入侵82
二、中学抗争与价值一律85
三、百年交汇与当代分歧90
第三章 尝试与启发——一个牵动先贤的历史课题94
第一节 尝试之一:东方的太阳最亮95
一、从点到面:洋务运动的源与果95
二、哲学的总汇:梁漱溟100
三、现代的嬗变:新儒家104
第二节 尝试之二:西方的月亮最圆108
一、社会下层·基督教文化·革命论108
二、社会上层·进化论文化·历史论112
三、介于两者·实用主义文化·方法论114
四、历史的重复·全盘西化论在当代118
第三节 尝试之三:国际日期变更线121
一、从康梁到孙中山:不中不西即中即西122
二、一代新哲:多元化的融合观126
三、李泽厚另辟蹊径:西体中用130
四、并非第三种模式133
第四章 旧题与新源——一种旧题的新解13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的文化背景137
一、从文化到政治137
二、从政治到文化14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西哲学融合的影响145
一、先驱者的沉思145
二、鲁迅的呐喊150
三、后继者的拓展15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题与偏颇159
一、主题:自觉的和不自觉的160
二、偏颇:有意的和无意的163
第五章 其时与其质——一种以文化交汇为背景的理论170
第一节 其时:文化交汇的客观必然171
一、文化的科学寻呼172
二、实践的现实转换175
三、理论的逻辑必然178
第二节 其质:求解历史方程181
一、萌芽:现实中国的感性催发181
二、酝酿:救国之路的理性探寻184
三、成熟:革命实践的哲学写照189
第三节 超越的起点193
一、从历史本身出发194
二、从现实实际出发197
三、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203
第六章 精神与旨趣——一种渗透中西哲学精神的理论208
第一节 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210
一、立志为痛苦人贡献全部力量211
二、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全景透视216
第二节 从探求人生真谛入手223
一、开拓一条新路,走向新人格224
二、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深层蕴意233
第三节 从追求人类理想社会入手239
一、梦想过一种新社会生活239
第七章 融汇与超越——一个成功融合中西哲学的典范256
第一节 实事求是与时代精神257
一、从萌芽到精髓、灵魂257
二、底蕴·融合与超越261
三、时代精神·根据及意义269
第二节 基本精神的融汇与贯通276
一、同一·斗争与求中·求异277
二、一般·个别与社会·个人282
三、自觉能动性与人的内在精神286
第三节 新哲学观的整合291
一、语言整合:民族特色与大众趋势291
二、主体整合: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296
三、体系整合:超越的融汇301
第八章 路碑与零公里——一种立足于原点的理论308
第一节 路碑:中国传统哲学的科学总结309
一、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改造310
二、哲学论理方向的辨证继承313
三、传统文化的科学总结和创造发展318
第二节 原点:当代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建构321
一、主导地位与毛泽东哲学324
二、更新与改造·新哲学与新文化的重建328
第三节 零公里:未来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方向332
一、复兴:希望并不在此334
二、危机:移植的必然结果337
三、出发点:改造与创新的历史趋向340
结束语 一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思想丰碑345
一、人类哲学现象的本质体现347
二、人类历史进程的合理论证352
三、人类社会终极目标的探索357
后记361
热门推荐
- 1084717.html
- 2401315.html
- 150509.html
- 1410954.html
- 2416551.html
- 1325273.html
- 1396761.html
- 544140.html
- 357010.html
- 731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95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8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1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0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7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2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6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8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2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