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人才史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人才史纲
  • 朱耀廷,李树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17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人才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先秦:各类人才走上历史舞台的时期1

第一章 原始社会和远古传说中的人才问题1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教育及学校的萌芽1

第二节 “选贤与能”的用人原则6

第二章 夏、商、周的用人制度和人才政策11

第一节 从“选贤与能”到“大人世及”——夏朝王权世袭制的确立11

第二节 夏、商、周的官学12

第三节 商、周的用人制度与人才政策23

第三章 春秋战国的用人制度与育才活动32

第一节 春秋五霸各不相同的人才制度与用人政策32

第二节 春秋战国私学兴盛与诸子百家的教育活动41

第三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和法家的教育主张63

第四节 战国七雄人才制度的改革及其盛衰兴亡70

第四章 先秦诸子论育才、选才、用才之道84

第一节 先秦诸子论人才的社会作用和人才的评价84

第二节 先秦诸子对成才规律的探讨93

第三节 先秦诸子论人才选拔的原则和方法106

第四节 先秦诸子论人才的任用116

第五节 先秦诸子论人才的考核与鉴别123

第二编 秦汉魏晋时期人才思想制度的演变135

第一章 秦汉时期人才制度的演变和用人政策135

第一节 秦朝的人才政策及其兴亡135

第二节 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的人才政策139

第三节 汉武帝多渠道选拔人才与别具一格的用人政策144

第四节 东汉光武帝的人才政策151

第五节 东汉后期用人政策的失误与政局的混乱155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与人才培养制度158

第一节 秦代的文教政策及其措施158

第二节 西汉的人才培养制度162

第三节 东汉朝廷的人才培养制度167

第四节 两汉的地方官学与私学175

第三章 两汉著名学者成才的启示182

第一节 董仲舒重志,一心“以修学著书为事”182

第二节 刘歆立志传播古文经184

第三节 父子兄妹同“志”,《汉书》终于问世186

第四章 三国时期的用人制度与人才思想189

第一节 曹操“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189

第二节 刘劭的人才观和他的《人物志》198

第三节 刘备、诸葛亮的“尊贤”政策203

第四节 孙吴的兴亡与人才得失214

第五节 两晋兴亡及其人才政策217

第六节 九品中正制对人才的影响222

第七节 苻坚统一北方,功在用人224

第八节 南朝时期的人才状况227

第九节 北朝的兴亡及其人才政策231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兴废与私学的发展238

第一节 三国的学校教育238

第二节 两晋、十六国的人才培养242

第三节 南朝的学校教育249

第四节 北朝的人才培养制度254

第五节 魏晋时期专科学校的萌芽260

第六节 私人讲学与家学、家教261

第三编 隋、唐、两宋时期的人才制度和人才思想265

第一章 隋朝人才制度的废立及人才教训265

第一节 隋代的吏治改革265

第二节 创建科举制266

第三节 隋炀帝用人政策的失误及其败亡268

第二章 唐代的学校与科举271

第一节 唐代的官学体系及教育制度271

第二节 唐代的官吏与科举制度277

第三节 唐代的留学生制度及其人才286

第四节 书院的萌芽288

第五节 唐代私学与蒙学的发展290

第三章 唐代人才的繁盛294

第一节 唐太宗德才并用的用人之道294

第二节 武则天的用人方略301

第三节 唐玄宗用人政策的蜕变306

第四节 政治家李泌与经济家刘晏的人才实践313

第四章 两宋——学校科举及选官用人制度的改革与冲突320

第一节 五代、两宋时期的人才培养与使用320

第二节 北宋太祖、太宗的人才实践341

第三节 宋代中央专制的加强对人才的影响345

第四节 宋代科举制教育制的完备351

第五章 唐宋诸家论成才用才之道356

第一节 韩愈为千里马呼吁356

第二节 韩愈、柳宗元论成才之道358

第三节 刘知幾论才、学、识359

第四节 司马光的人才论360

第五节 王安石的人才思想及其实践362

第六节 朱熹论成才之道363

第四编 辽、金、元别具一格的人才制度366

第一章 别具特色的辽朝人才制度367

第一节 辽朝的“世选制”与北面官、南面官制度367

第二节 辽朝的学校教育372

第二章 金朝的人才制度与人才政策374

第一节 金朝创业阶段的军事政治人才374

第二节 金朝创业阶段的文教政策380

第三节 金熙宗人才改革所引起的内部冲突384

第四节 海陵王对官制及用人政策的调整393

第五节 金世宗兼收并蓄的用人政策401

第三章 元朝的用人政策和育才、选士制度409

第一节 成吉思汗得人的原因和人尽其才的措施409

第二节 耶律楚材尊儒重教的人才思想417

第三节 劫后余生的儒生们对中原传统的维护421

第四节 忽必烈重用知识分子的政策和元朝的统一426

第五节 元朝选官的途径和汉族儒生的地位437

第五编 明清时期的人才455

第一章 明朝的育才、选才、用才之道455

第一节 朱元璋前后矛盾的用人政策455

第二节 明代学校书院的发展及其特点471

第三节 明朝文官制度对人才的影响494

第四节 明代科技四巨匠的成才之路511

第五节 明朝用人三失及其衰亡524

第六节 黄宗羲改革人才制度的方案535

第七节 王夫之治学成才的启示546

第二章 清朝的育才、选才、用才之道557

第一节 清朝争天下时的人才政策557

第二节 清朝前期、中期的学校、书院及人才主张572

第三节 皇权的日益强化与用人原则的演变602

第四节 康、雍、乾的用人思想和用人政策617

第五节 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631

第六节 文史、科学人才的繁盛637

第六编 近代用才之道的演变642

第一章 近代人才新潮的兴起642

第一节 龚自珍的人才思想642

第二节 魏源的人才思想645

第三节 林则徐的人才思想649

第二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人才思想653

第一节 冯桂芬、郑观应的人才思想654

第二节 曾国藩的人才思想661

第三节 张之洞的人才思想664

第三章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人才思想667

第一节 戊戌变法派的人才思想667

第二节 康有为的人才思想670

第三节 梁启超的人才思想671

第四章 鸦片战争后的教育与科举676

第一节 洋务派创建新学堂676

第二节 洋务派的留学教育682

第三节 废除科举与书院制,确立新学制685

第五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用才理想695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关于人才问题的设想695

第二节 孙中山对人才政策的改革698

第三节 蔡元培的人才思想703

参考文献708

跋&李树喜7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