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新传播 来自清华园的思想交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全球新传播 来自清华园的思想交锋
  • 李希光,孙静惟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 ISBN:780652054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球新传播 来自清华园的思想交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上编 全球媒体与国际政治3

第一章 两党政治、中美关系与媒体角色——四位美国总统顾问在清华座谈纪要3

一、媒体在总统选举中的作用4

二、美国如何确定对华政策5

三、布什的对华政策6

四、媒体对政府决策的影响8

五、突发事件中媒体的作用9

六、突发事件的政府决策12

七、突发事件中的媒体运作14

第二章 政治游说、国际公关与中国形象——著名专栏作家赵浩生在清华演讲对话录17

一、政治游说19

二、国际公关23

三、中国的国际形象26

四、用游说与公关塑造中国新形象28

第三章 如何构建2l世纪的中国国际新形象——“21世纪中国国际形象的构建”研讨会纪要33

一、传播要注意受众的心理34

二、“不争论”不等于顺从西方41

三、争取新媒体上的传播优势44

四、“不是什么都可以接轨的”48

五、一个观点,多种声音50

第四章 网络新时代与全球新传播——刘康与李希光对谈录53

一、全面思考网络时代的机遇与挑战53

二、国家媒体的新定位55

三、建立新媒体的有效管理制度57

四、新媒体,新方式58

五、突破旧媒体的宣传话语体系61

六、西方新闻霸权与中国的国际传播空间64

七、全球传播中的意识形态65

八、“中国魂”和“新网人”69

第五章 日本媒体的日本利益中心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卓南生教授清华演讲录72

一、国论二分时代特征73

二、报业大国舆论导向74

三、国际新闻与“国益”论78

四、战后的“北进”与“熊猫热”81

五、“安保”重新定义后的格局83

六、江泽民访日与日本反应85

七、媒体渲染“感谢外交牌”89

下编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媒体93

第六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新传播——美国普渡大学传播系主任Kamalipour教授清华演讲录93

二、谁是国际文化的拥有者94

一、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94

三、全球传播时代的形象塑造97

第七章 中国如何在国际上传播声音 ——《南华早报》总编罗伯特清华演讲对话录101

一、财经报道是新闻的生长点102

二、记者要善于在各种传言中作出选择104

三、与周恩来一起吃晚餐105

第八章 中国媒体如何应对美国媒体的“政治正确性”——香港《亚洲周刊》总编邱立本清华演讲对话录108

一、“9·ll”使美国的“新闻自由”受威胁109

二、如何与“有感情的帝国主义”较量110

三、新闻与流行文化有很强联系114

四、不应放弃国际竞争力116

第九章 恐怖、爱国考验美国新闻自由——哈佛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 Philip Cunningham清华演讲录119

一、美国不应抛弃“新闻自由”119

二、不说就是爱国吗120

三、美国媒体应该“百花齐放”122

四、说实话比讲人权有用124

第十章 是全球化,还是美国化?——耶鲁大学捷德雅·普尔迪博士与清华学生对话128

第十一章 中国政府如何与西方记者打交道——著名记者秦家骢清华演讲录138

一、“我说的和《人民日报》上的肯定一样”139

二、“中国妇女不需要男人”142

三、采访越来越自由143

四、记者要“公正、公开、平衡”145

五、报道事实真相146

第十二章 美国媒体守门人眼中的中国——《华盛顿邮报》驻北京首席记者潘文演讲录148

一、“对中国社会发展最感兴趣”149

二、“觉得工作有乐趣,就会取得成功”152

三、“我差不多跟蟑螂一样”154

四、“45岁就不做记者了”157

五、“写别人不知道的东西”158

六、“我的角色只是写新闻”160

七、“我想问江主席睡觉前看不看书”164

第十三章 中国传媒如何面对西方的竞争——新闻集团前副总裁张镇中与清华师生对话录167

一、运用西方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立场167

二、内容为王170

三、西方需要新故事173

四、按我的游戏规则来玩174

五、西方媒体不是生来就公正的177

第十四章 中美在相互妖魔化吗?——中美主流记者与媒体专家、学者对话录182

一、建设性批评和破坏性批评182

二、负责的强硬和不负责的强硬185

三、美国新闻学中的“垒球”190

四、不能报喜不报忧191

五、“中国宣传”和“美国偏见”193

六、“希望看到更多的评论”196

七、工作中应排除私人感情199

八、美国记者不要过分自信202

第十五章 从撞机事件,看媒体的国家意识——京港两地记者、学生清华座谈会纪要207

一、中美媒体对事件的反应207

二、中国网站对事件的报道210

三、中国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报道211

第十六章 从中美文化差异看中美撞机事件——美国卡尔顿大学赵启光教授清华演讲录217

一、美国文化的基本观察点217

二、中美文化的异与同220

三、中美文化差异对“外宣”工作的启示221

第十七章 事实不等于真相——美国广播公司记者里特克清华采访实录224

一、从不同媒体了解撞机事件225

二、学生如何看撞机事件227

三、学生对美国的看法229

四、质疑美国媒体231

第十八章 新闻是朋友?敌人?还是伙伴?——刘康与李希光对谈录234

一、政治+经济+军事+传媒=综合国力234

二、中国究竟面临什么样的国际舆论环境236

三、什么是中国的国际形象238

四、不能搞“两个新凡是”240

五、信息全球化是否等于新闻的公正传播244

六、中国的媒体怎么办245

七、中国的形象靠谁来塑造247

八、中国媒体要敢于谈敏感问题249

九、不要把民族主义简单化、脸谱化251

十、在学习美国先进的新闻传播方法上,中国不可以说不!2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