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通信与协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通信与协议
  • 梁振军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02302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通信与协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概述1

1.2 计算机网络发展概况3

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分类9

1.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9

1.3.2 计算机网络分类10

1.4 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的概念15

1.4.1 软件资源共享16

1.4.2 数据资源共享17

1.4.3 硬件资源共享18

第二章 数据通信原理19

2.1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19

2.1.1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19

2.1.2 电信20

2.1.3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22

2.2 信号波形分析23

2.2.1 确定性信号分析23

2.2.2 随机性信号分析30

2.3 信道35

2.3.1 信道类型35

2.3.2 信道的特性45

2.3.3 信道容量50

2.4 通信编码与通信方式54

2.4.1 传输方式54

2.4.2 编码方式57

2.4.3 通信方式61

3.1.1 基带传输67

第三章 数据传输67

3.1 基带传输与调制传输67

3.1.2 调制传输71

3.2 调制解调器87

3.2.1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87

3.2.2 DTE和DCE之间的接口线(V·24建议介绍)88

3.2.3 调制解调器举例102

3.3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111

3.3.1 抽样定理113

3.3.2 数字传输系统115

3.3.3 脉冲编码调制原理116

3.3.4 PCM传输速率117

3.4 多路复用117

3.4.1 时分复用帧结构119

3.4.2 帧同步121

3.4.3 非同步输入与码速调整133

3.4.4 复用系列134

3.4.5 实际复用结构136

3.4.6 频分多路复用138

3.5 线路共享技术140

3.5.1 多用复用器与计算机的连接140

3.5.2 群集器143

3.5.3 信息传输转接145

第四章 通信的可靠性与安全措施153

4.1 差错类型与差错控制153

4.2 差错控制方式153

4.3 抗干扰码155

4.4 线性分组码163

4.4.1 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163

4.4.2 伴随式168

4.4.3 海明码校验172

4.5 循环码174

4.5.1 循环码与生成多项式175

4.5.2 缩短循环码177

4.5.3 伴随式的计算178

4.6 纠正突发错误码179

4.7 差错控制和纠错码的选择181

4.8 通信保护的需要183

4.9 单键密码术和数据加密标准185

4.10 密码系统在不同通信层上的应用及键的分布190

4.11 公共键密码系统193

4.11.1 离散指数函数194

4.11.2 幂函数及其在加密中的应用195

4.11.3 RSA公共键密码196

4.11.4 数字签署的需要198

4.11.5 公共键登记199

4.11.6 其他公共键密码和签署200

4.12 访问控制201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结构及低两层协议209

5.1 计算机网络概况210

5.1.1 最终用户之间的访问通路210

5.1.2 提供访问通路的商业性网络214

5.1.3 通信业提供访问通路的网络218

5.1.4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219

5.2.1 概况223

5.2 标准分层模型223

5.2.2 分层的一般原则224

5.2.3 识别符227

5.2.4 连接操作228

5.2.5 管理230

5.2.6 OSI体系结构的七个层级232

5.2.7 OSI协议的开发情况235

5.3 物理层接口与协议236

5.3.1 概述236

5.3.2 物理层特征236

5.3.3 物理层举例240

5.3.4 现在与未来的状况247

5.4.1 概述250

5.4 面向字符的链路控制250

5.4.2 面向字符键路控制概况251

5.4.3 几种面向字符的协议252

5.4.4 协议特征253

5.4.5 协议操作258

5.5 面向位的数据链路控制268

5.5.1 概述268

5.5.2 配置模式和站的类型269

5.5.3 面向位规程的组成271

5.5.4 典型操作举例276

5.5.5 有关标准的活动283

5.5.6 与专有协议的高级兼容性285

5.6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285

5.6.1 窗口方法286

5.6.2 站、命令与响应289

5.6.3 操作模式292

5.6.4 帧拒绝293

5.6.5 其他非编号帧294

5.6.6 规程分类295

5.6.7 信息传送与差错补救295

5.6.8 双向数据流300

第六章 网络层302

6.1 线路交换网络层302

6.1.1 概述302

6.1.2 CCITT的X21建议303

6.1.3 未来的演变313

6.2.1 概述314

6.2 X25接口314

6.2.2 X25结构316

6.2.3 报文分组级协议318

6.2.4 呼叫的建立与清除322

6.2.5 数据传输与流量控制326

6.2.6 复原规程与重启动规程328

6.2.7 用户可选功能328

6.2.8 链路级329

6.2.9 物理级接口330

6.3 协议综合设计观点332

6.3.1 数据报功能332

6.3.2 协议检验333

6.3.3 证实技术数据报334

6.3.4 有限状态描述336

6.4.1 概述339

6.4.2 SNA结构339

6.4 路径控制339

6.4.3 网络环境340

6.4.4 路径控制功能341

6.4.5 传送路组345

6.4.6 分级服务348

6.4.7 虚路由349

6.4.8 显路由350

6.4.9 路由选择350

6.4.10 显路由活化351

6.4.11 会晤路径活化352

6.4.12 流量控制353

6.5.1 概述356

6.5 路由选择协议356

6.5.2 报文分组交换网络中的路由选择规程结构359

6.5.3 实际使用的路由选择规程举例365

6.5.4 结论377

6.6 流量控制协议377

6.6.1 概述377

6.6.2 流量控制、功能及度量法379

6.6.3 中继级流量控制386

6.6.4 入口到出口流量控制393

6.6.5 网络访问的流量控制399

6.6.6 会晤级流量控制403

6.6.7 结论与研究方向405

7.1.1 概述408

7.1 DCNA高层协议408

第七章 高层协议408

7.1.2 DCNA模型409

7.1.3 基本模型409

7.1.4 逻辑网络及其协议414

7.1.5 虚拟网络及其协议417

7.1.6 报文传送协议419

7.1.7 虚拟终端协议420

7.1.8 虚拟文件系统协议422

7.1.9 结论422

7.2 终端支持协议424

7.2.1 概述424

7.2.2 终端对网络的访问424

7.2.4 参量终端协议425

7.2.3 终端协议目的425

7.2.5 虚拟终端协议428

7.2.6 结论435

7.3 SNA高层协议436

7.3.1 概述436

7.3.2 通用功能和协议438

7.3.3 LU类型442

7.3.4 功能管理(FM)数据443

7.4 终端处理及有关协议450

7.4.1 终端处理450

7.4.2 公共网络终端及有关建议455

7.4.3 电子技术发展的影响464

第八章 网络互连465

8.1.1 几个基本概念466

8.1 网间协议实现方法466

8.1.2 X25网络的互连469

8.1.3 ARPA提出的网络互连472

8.2 网络互连专用结构(Pup)476

8.3 Pup的实现481

8.3.1 第0级分组传输级481

8.3.2 第1级互连网络数据报级484

8.3.3 第2级进程间通信级487

8.3.4 第3级应用级488

8.4 对Pup体系结构的评价488

8.4.1 Pup的演变488

8.4.2 评价489

8.5.1 用X25实现SNA的互连491

8.5 网络连接举例491

8.5.2 联邦德国的LDS网络497

8.6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502

8.6.1 回顾502

8.6.2 参考模型与专有网络503

8.6.3 基本传输技术的发展504

8.6.4 结论509

附录510

附录A 常用代码表510

附录B 几种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的分层比较514

附录C 参考模型(草案)规定的服务与功能514

附录D CCITT X系列建议518

附录E CCITT V系列建议519

参考文献5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