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3ds max 4入门与提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3ds max 4入门与提高
  • 刘志刚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9652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3ds max 4入门与提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进入3ds max 4的精彩世界1

1.1 三维软件概述2

1.1.1 计算机图形概述2

1.1.2 矢量图形与位图图形2

1.1.3 三维图形软件概述3

1.2 3ds max 4简介5

1.2.1 3ds max 4的硬件需求5

1.2.2 3ds max 4的应用领域6

1.2.3 3ds max 4的新增特性9

1.2.4 3ds max 4创作须知10

1.3 3ds max 4的安装11

1.4 3ds max 4界面简介15

1.4.1 概述15

1.4.2 标题栏16

1.4.3 菜单栏16

1.4.4 视图区22

第2章 创建三维几何体25

2.1.2 对象的颜色26

2.1 名称和颜色26

2.1.1 对象的名称26

2.2 创建基本三维模型28

2.2.1 创建长方体29

2.2.2 创建球体31

2.2.3 创建茶壶36

2.2.4 创建其他基本三维模型37

2.2.5 创建一个简单场景44

2.3 创建扩展三维模型47

2.3.1 Hedra(多面体)48

2.3.2 Tonus Knot(环形结)50

2.3.3 RingWave(环形波)53

2.3.4 Hose(软管)56

2.3.5 其他扩展三维几何体59

第3章 编辑初步61

3.1 对象的选择62

3.1.1 单选62

3.1.2 区域选择63

3.1.3 过滤器选择64

3.1.4 按名称选择65

3.1.5 命名选择66

3.1.6 Group(成组)66

3.2 简单位相调整67

3.2.1 坐标68

3.2.2 移动69

3.2.3 旋转70

3.2.4 缩放72

3.3 复制74

3.4 镜像变换76

3.5 阵列变换77

3.5.1 Array(阵列)78

3.5.2 快照复制与空间工具80

3.6 定位81

3.6.1 网格81

3.6.2 Helper Objects(辅助工具)82

3.6.3 Snap(捕捉)86

3.7 对齐90

3.7.1 普通对齐按钮90

3.7.2 法线对齐92

3.7.3 其他对齐方式93

3.8 平地起高楼——创建大厦模型93

3.8.1 创建大厦的主体94

3.8.2 创建窗户96

3.8.3 创建大厦的底部97

3.8.4 创建细节98

第4章 参数编辑101

4.1 编辑选项卡102

4.1.1 简介102

4.1.2 编辑器堆栈103

4.2 编辑器简介106

4.2.1 Animation Modifiers(动画编辑器)106

4.2.2 Cache Tools(隐藏工具)106

4.2.4 Free Form Deformations(自由变形)107

4.2.5 Mesh Editing(网格面编辑)107

4.2.3 Conversion Modifiers(转换编辑器)107

4.2.6 Parametric Modifiers(参数编辑器)108

4.2.7 Patch/Spline Editing(Patch面片/Spline样条曲线编辑)108

4.2.8 Selection Modifiers(选择编辑器)109

4.2.9 UV Coordinate Modifiers(UV贴图座标编辑器)109

4.2.10 Subdivision Surfaces(细分表面编辑器)110

4.3 参数编辑110

4.3.1 编辑器的使用110

4.3.2 Bend(弯曲)111

4.3.3 Taper(渐变)113

4.3.4 Twist(扭曲)114

4.3.5 Noise(噪声)115

4.3.6 Stretch(拉伸)117

4.3.7 Squeeze(压榨)118

4.3.8 Push(推动)119

4.3.9 Relax(松弛)120

4.3.10 Ripple(涟漪)121

4.3.11 Wave(波浪)122

4.3.12 Slice(切片)124

4.3.13 Spherify(球体化)126

4.3.14 Affect Region(起伏)126

4.3.15 Lattice(网格化)127

4.3.16 其他参数编辑器129

第5章 二维造型与编辑131

5.1 创建二维模型132

5.1.1 Line(线条)132

5.1.2 绘制其他二维几何形状135

5.2 二维图形的编辑调整143

5.2.1 “Edit Spline”编辑器简介144

5.2.2 曲线节点类型144

5.2.3 软选择147

5.2.4 几何操作147

第6章 放样及编辑157

6.1 “Extrude”(挤压)编辑器158

6.1.1 参数158

6.2.1 参数159

6.2 “Lathe”(旋绕)编辑器159

6.1.2 操作步骤159

6.2.2 操作步骤160

6.2.3 实例161

6.3 螺旋桨发动机的制作162

6.3.1 引擎部分163

6.3.2 制作螺旋桨163

6.3.3 组装164

6.4.1 操作步骤166

6.4 放样166

6.4.2 参数167

6.4.3 放样实例171

6.5 放样物体的编辑173

6.5.1 缩放174

6.5.2 扭曲178

6.5.3 摇摆179

6.5.4 倒角180

6.5.5 拟合181

第7章 复合物体185

7.1 复合物体简介186

7.2 Morph(变形)186

7.3 Scatter(散布)187

7.3.1 参数187

7.3.2 创建方法192

7.4 Conform(顺从)194

7.4.1 参数194

7.4.2 创建方法196

7.4.3 顺从实例197

7.5 Connect(连接)199

7.5.1 参数199

7.5.2 实例200

7.6 Shape Merge(形体融合)201

7.6.1 参数201

7.6.2 创建过程202

7.7 Boolean(布尔运算)203

7.7.1 参数204

7.7.2 创建过程205

7.7.3 罗马柱206

7.8 Terrain(地形)209

7.8.1 参数209

7.8.2 创建过程212

第8章 高级编辑215

8.1 FFD编辑器216

8.1.1 参数216

8.1.2 编辑层次217

8.1.3 编辑方法217

8.2 Edit Mesh(网格编辑)219

8.2.1 参数220

8.2.2 “Edit Mesh”编辑方法224

8.3 Mesh Smooth(网格面平滑)227

8.3.1 参数227

8.3.2 应用实例230

8.4 “Patch”面片232

8.4.1 “Patch”面片的创建232

8.4.2 “Patch”面片与“Mesh”的区别233

8.4.3 “Edit Patch”编辑器的参数234

8.4.4 “Patch”建模实例237

第9章 NURBS243

9.1 NURBS简介244

9.2 NURBS曲线245

9.2.1 “Point Curve”(点曲线)245

9.2.2 “CV Curve”(控制点曲线)247

9.3 NURBS表面249

9.3.1 “Point Surface”(点式表面)250

9.3.2 CV Surface(控制点表面)251

9.4 NURBS编辑252

9.4.1 NURBS编辑初步253

9.4.2 “General”(常规)卷展栏254

9.4.3 “Display Line Parameters”(显示线参数)卷展栏256

9.4.4 “Surface Approximation”(表面近似)卷展栏257

9.5 “Point”(点)子对象编辑259

9.6 NURBS对话框261

9.6.1 Create Points(点的创建)261

9.6.2 Create Curves(创建曲线)263

9.6.3 Create Surfaces(曲面的创建)268

第10章 材质与贴图273

10.1 材质与贴图有关概念274

10.1.1 材质与贴图的作用274

10.1.2 材质与贴图的区别274

10.2 材质编辑器274

10.2.1 材质样本球275

10.2.2 样本球控制工具栏276

10.2.3 材质编辑工具栏278

10.2.4 材质浏览器279

10.2.5 参数控制区281

10.2.6 “Maps”(贴图)卷展栏285

10.3 贴图编辑器288

10.3.1 贴图坐标288

10.3.2 UVW贴图编辑器289

10.3.3 “Unwrap UVW”编辑器292

10.4 常见贴图类型297

10.4.1 “Bitmap”(位图)298

10.4.2 “Checker”(棋盘)301

10.4.3 “Gradient”(渐变)303

10.4.4 “Cellular”(细胞)306

10.4.5 “Marble”(大理石)308

10.4.6 “Noise”(噪声)309

第11章 灯光与摄像机311

11.1 3ds max 4灯光简介与默认灯光312

11.1.1 灯光简介312

11.1.2 系统默认灯光312

11.2.2 目标聚光灯的调整314

11.2 Target Spot(目标聚光灯)314

11.2.1 Target Spot(目标聚光灯)的创建314

11.2.3 “Target Spot”(目标聚光灯)参数316

11.2.4 “Target Spot”(目标聚光灯)的应用实例320

11.3 Free Spot(自由聚光灯)323

11.3.1 “Free Spot”(自由聚光灯)的创建323

11.3.2 “Free Spot”(自由聚光灯)参数324

11.4 Target Directional(目标方向灯)325

11.4.2 “Target Directional”(目标方向灯)应用实例326

11.4.1 “Target Directional”(目标方向灯)的创建方法326

11.5 Free Directional(自由方向灯)329

11.5.1 创建步骤329

11.5.2 应用实例329

11.6 Omni(泛光灯)330

11.6.1 “Omni”(泛光灯)的创建331

11.6.2 “Omni”(泛光灯)的应用实例331

11.7 摄像机333

11.7.1 “Target Camera”(目标式摄像机)的创建方法333

11.7.2 摄像机参数334

11.7.3 摄像机视图工具336

11.7.4 “Target Camera”(目标摄像机)的使用实例337

11.7.5 “Free Cameral”(自由摄像机)338

第12章 动画初步341

12.1 动画的概念342

12.1.1 动画播放界面343

12.1.2 动画时间设置344

12.1.3 动画制作实例346

12.2.2 “Pivot Point”(轴心)348

12.2 层级348

12.2.1 层级的概念348

12.2.3 连接350

12.3 IK(反向运动)353

12.3.1 正向运动与反向运动353

12.3.2 反向运动参数354

12.3.3 IK(反向运动)实例357

12.4 “Bone System”(骨骼系统)359

12.4.1 创建方法359

12.4.2 参数360

第13章 路径的控制与编辑363

13.1 “Trajectories”(轨迹)364

13.1.1 轨迹的简单编辑364

13.1.2 “Track View”(轨迹控制器)366

13.2 轨迹编辑模式371

13.2.1 “Edit Keys”(关键点编辑)模式371

13.2.2 “Edit Time”(时间编辑)模式374

13.2.3 “Edit Ranges”(范围编辑)模式375

13.2.4 “Position Ranges”(位置编辑)模式376

13.2.5 “Function Curves”(函数曲线)模式378

13.3 动作控制器380

13.3.1 运动选项卡381

13.3.2 动画控制器的简介383

13.3.3 “Bezier Controller”(贝塞尔控制器)384

13.3.4 “TCB Controller”(TCB控制器)386

13.3.5 “Noise Controller”(噪声控制器)388

第14章 粒子系统391

14.1 粒子系统392

14.1.1 粒子系统简介392

14.1.2 粒子系统的创建392

14.2 “Spray”(喷射)与“Snow”(降雪)393

14.2.1 “Spray”(喷射)393

14.2.2 “Snow”(降雪)395

14.3 “Blizzard”(暴雪)397

14.3.1 参数398

14.3.2 暴雪应用实例405

14.4.1 “P-Array”(粒子阵列)406

14.4 其他粒子系统406

14.4.2 “PCloud”(粒子云雾)409

14.4.3 “Super Spray”(超级喷射)410

第15章 后期制作413

15.1 后期制作简介414

15.1.1 后期制作基本概念和方法414

15.1.2 “Video Post”对话框416

15.2.1 Scene Event(场景事件)419

15.2 Event(事件)419

15.2.2 Image Input Event(影像输入事件)420

15.2.3 Add Image Filter Event(增加滤镜事件)421

15.2.4 Image Output Event(影像输出事件)421

15.2.5 影像后期制作实例422

15.3 特效滤镜423

15.3.1 特效滤镜的种类423

15.3.2 Contrast(对比)424

15.3.3 Lens Effect Flare(耀光)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