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造思维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创造思维学
  • 王伟民,段安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出版社
  • ISBN:978780712174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创造性思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造思维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思维学1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概述1

一、创造与思维1

二、创造性思维的含义5

三、创造性思维的本质8

四、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12

第二节 创造思维学的历史发展和研究对象17

一、创造思维学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18

二、创造思维学的学科性质22

三、创造思维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4

第三节学习和研究创造思维学的重要意义及方法27

一、学习和研究创造思维学的重要意义27

二、创造思维学的研究方法30

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35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的构成要素及内部结构36

一、发散思维——解决思维方向性的指针36

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体36

三、辩证思维——解决高难度复杂问题的指导思想41

四、横纵思维——解决高难度复杂问题的策略41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运行机制43

一、从内容上看,创造性思维的微观和宏观机制44

二、从形式上看,灵感、顿悟等创造性思维实现形式发生和运行的内在机制45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过程46

一、准备阶段46

二、酝酿阶段48

三、豁朗阶段48

四、验证完善阶段49

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51

第一节 横向思维51

一、纵向思维及其局限性51

二、横向思维及其在创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52

三、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在创造活动中的关系53

第二节 求异思维54

一、求同思维及其要求54

二、求异思维及其要求55

三、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在创造活动中的关系55

第三节 想象思维56

一、想象的含义57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58

三、想象思维的作用58

第四节 发散思维60

一、发散思维的含义60

二、发散思维的特点61

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在创造过程中的协同作用62

第五节 直觉思维64

一、直觉思维的含义64

二、直觉思维的特征65

三、直觉思维的产生条件67

四、直觉思维的作用和局限68

第六节 灵感思维69

一、灵感思维及其特点69

二、灵感迸发的条件71

三、灵感迸发的过程73

四、灵感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75

第七节 系统思维77

一、系统思维的含义77

二、系统思维的特点78

三、运用系统思维方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79

第四章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83

第一节 联想法83

一、什么是联想法83

二、联想法的分类85

第二节 列举法87

一、什么是列举法87

二、列举法的分类88

第三节 组合法92

一、什么是组合法92

二、组合法的分类93

第四节想象法96

一、什么是想象法96

二、想象法的分类98

第五节 逆向思维法101

一、什么是逆向思维法101

二、逆向思维法的分类103

第六节 潜意识法105

一、什么是潜意识法105

二、潜意识法的分类108

第七节 智力激励法111

一、什么是智力激励法112

二、智力激励法的分类114

第五章 创造性思维的技巧和策略119

第一节 保持专注的兴趣和热情119

一、兴趣与创造119

二、保持专注的兴趣和热情120

第二节 打破常规独辟蹊径123

一、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打破常规并遵循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基本原理124

二、另辟蹊径的几种创造性思维技巧和方法125

第三节 学会换位思考127

一、何谓换位思考128

二、正确理解人对自己的认识,学会换位思考128

第四节 需要灵活的应变能力134

一、没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就不会产生创造性思维135

二、灵活的应变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上136

第五节 六顶思考帽子的方法138

一、达·邦诺与六顶思考帽子138

二、“六顶思考帽子”的方法139

三、“六项思考帽子”方法的使用141

第六节 最大限度地相信自己143

一、自信是科学发现应有的品格143

二、自信可以产生持之以恒的动力144

三、自信就会有坚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145

四、创新需要自信,同样需要理智146

第六章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因素147

第一节 天赋条件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147

一、天赋条件是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147

二、天赋条件不是创造性思维的决定性因素148

第二节 心理因素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150

一、动机150

二、气质151

三、意志153

四、好奇心153

第三节 经验因素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155

一、经验对解决常规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155

二、经验对创造性思维具有制约作用156

三、突破经验思维的枷锁158

第四节 知识因素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159

一、知识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159

二、知识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材料160

三、知识使创造主体更具宽广的视野162

第五节 观念因素对创造性思维的制约作用162

一、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维和实践163

二、观念对创造性思维的制约作用164

三、变革观念是创造性思维的必然要求165

第七章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外在因素167

第一节 文化传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基础环境167

一、文化环境与创造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167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对知识创新的影响170

三、创新文化环境,激发民族的创造力175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与人工智能是推动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崭新力量177

一、计算机网络对创造性思维的巨大影响177

二、人工智能技术为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与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183

第三节 大众传媒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思维的创造性187

一、大众传媒是现代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188

二、大众传媒对人类的思维模式产生巨大影响189

第四节 教育是培育创造性思维的根本途径192

一、教育本身就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193

二、教育在人类发明创造中的决定作用194

三、发明创造对当代教育提出的挑战196

四、创造活动所需要的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197

第八章 突破创造性思维的障碍199

第一节 突破信息加工和问题处理障碍199

一、感觉迟缓形成感知觉障碍199

二、干扰信息形成思维耦合障碍201

第二节 突破思维定势障碍202

一、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202

二、如何突破思维定势障碍204

第三节 突破个体性障碍209

一、知识贫乏210

二、兴趣狭窄211

三、胆怯自卑212

四、过分自信219

五、思想懒惰221

六、思维的误区222

第四节 突破组织障碍224

一、对新事物的排斥224

二、从众心理225

第九章 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训练229

第一节 人的创造潜能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加以训练和开发229

一、创造潜能的内含229

二、创造潜能是每个人都具有的230

三、创造潜能是可以开发的231

第二节 科学开发右脑挖掘创造之源233

一、左右脑的功能分工233

二、开发右脑潜能的意义233

三、开发右脑潜能的训练方法235

第三节 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237

一、发散思维训练237

二、收敛思维训练238

三、逆向思维训练239

四、侧向思维训练240

五、形象思维训练241

六、联想思维训练242

第四节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243

一、强化创造意识244

二、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245

三、学习创造原理和方法245

四、参与创造实践246

第十章 创新教育与创造型人才培养249

第一节 我国传统高等教育反思249

一、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特点249

二、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弊端251

第二节 国外创新教育的做法与启示252

一、国外创新教育的发展简况252

二、国外创新教育的做法253

三、国外创新教育给我们的启示257

第三节 创造型人才的必备素质261

一、素质的基本认识261

二、创造型人才的必备素质262

第四节 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创造型人才267

一、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267

二、大力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268

主要参考文献273

后记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