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工程师技术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永甫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0055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058页
- 文件大小:145MB
- 文件页数:1088页
- 主题词:电子技术-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子工程师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常用计量单位物理量和技术标准2
1.1 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2
1.1.1 法定计量单位2
1.1.2 常用物理量及单位6
1.1.3 常用单位换算15
1.1.4 通信线路中常用的传输单位:分贝与奈培21
1.2 常用物理常数及材料参数24
1.2.1 常用物理量(或常数)的标称值及精确值24
1.2.2 常用材料的介电常数、导电率及介质强度25
1.2.3 常用金属的相对电导率和相对磁导率26
1.3 标准28
1.3.1 标准及标准的分级28
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30
第2章 直流电路和网络34
2.1 欧姆定律34
2.1.1 局部欧姆定律34
2.1.2 全电路欧姆定律35
2.2 电阻及电阻的性质37
2.2.1 电阻与导体的电阻率37
2.2.2 电导率和百分电导率38
2.2.3 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39
2.3 叠加原理41
2.4 基尔霍夫定律43
2.4.1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43
2.4.2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44
2.5 戴维南定理47
2.6 桥型电路与惠斯通电桥49
2.7 电能、电功率52
2.8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54
2.9 电流的热效应和焦耳-楞次定律56
第3章 电与磁及其相互作用60
3.1 静电场中的库仑定律60
3.2 电场强度和电场力63
3.3 电场内的电位、电位差和做功66
3.4 电力线、电通量和电通量密度69
3.5 高斯定理72
3.6 电容器的容量74
3.6.1 电容器的基本性质是储存电荷74
3.6.2 电容器的电容量74
3.6.3 平行板电容器75
3.7 电容器的串接、并接和混接78
3.7.1 电容器的串接78
3.7.2 电容器的并接79
3.7.3 电容器的混接80
3.8 电容器的储能及静电引力82
3.8.1 电容器中积蓄的静电电能82
3.8.2 平行电极板间的静电吸引力83
3.9 磁铁、磁力及库仑定律85
3.10 磁力线、磁场强度、磁通量88
3.11 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及磁场计算方法93
3.11.1 通电直导体产生的磁场93
3.11.2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94
3.11.3 计算电流产生的磁场——安培环路积分定律95
3.11.4 通电螺旋环形线圈产生的磁场95
3.12 电流产生磁场的另一计算法则——毕奥-萨伐尔定律97
3.13 磁路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100
3.13.1 磁路欧姆定律100
3.13.2 磁路基尔霍夫第一定律102
3.13.3 磁路基尔霍夫第二定律102
3.13.4 有气隙的磁路计算及特点102
3.14 磁场对载流导体的电磁力及弗莱明左手定则105
3.14.1 载流直导体在磁场中的电磁力105
3.14.2 矩形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的转矩力107
3.1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洛伦兹力110
3.16 电磁感应和感应电动势112
3.16.1 法拉第实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12
3.16.2 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楞次定律112
3.16.3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13
3.16.4 运动导体的感应电动势与弗莱明右手定则114
3.17 互感应、互感电动势和互感系数118
3.17.1 互感现象和互感电动势118
3.17.2 环形线圈间的互感119
3.18 自感应、自感电动势和自感系数122
3.19 电感线圈的储能126
3.19.1 电感线圈的储能126
3.19.2 线圈铁心单位体积储存的能量126
3.20 材料的磁化与磁滞回线128
3.20.1 材料磁化及磁化曲线128
3.20.2 铁磁材料的分类129
3.21 涡流——大平面上流动的感应电流131
第4章 正弦交流电及非正弦周期信号线性电路138
4.1 正弦交流电及电动势的产生138
4.1.1 正弦交流电138
4.1.2 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138
4.2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141
4.2.1 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和平均值141
4.2.2 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电角度和角频率144
4.2.3 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初相位和相位差145
4.3 正弦交流电的几种表示方法149
4.3.1 解析式(三角函数式)149
4.3.2 波形图(正弦曲线法)149
4.3.3 旋转矢量法150
4.3.4 符号法(相量法)150
4.4 单一参数(R、L或C)单相正弦交流电流154
4.4.1 纯电阻正弦交流电路154
4.4.2 纯电感交流电路155
4.4.3 纯电容交流电路158
4.5 电阻和电感的串联电路163
4.6 电阻和电容的串联电路167
4.7 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串联电路170
4.8 感性负载与电容并联的交流电路174
4.9 R、L、C并联电路178
4.10 提高感性电路的功率因数182
4.11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188
4.11.1 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原理结构188
4.11.2 三相正弦交流电动势189
4.12 三相电源的连接和基本计算公式192
4.12.1 三相交流电源的星形(Y)连接192
4.12.2 三相交流电源的三角形(△)连接194
4.13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计算196
4.13.1 Y-Y形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196
4.13.2 星形电源与三角形负载连接(Y-△)对称电路的计算198
4.13.3 不对称Y-Y形三相电路的计算202
4.13.4 不对称△-△形三相电路203
4.14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分析和计算207
4.14.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产生207
4.14.2 非正弦周期波的谐波分析法207
4.14.3 非正弦周期交流信号的分析计算210
4.14.4 非正弦周期信源作用下线性电路的分析、计算213
第5章 半导体器件及其性能检测218
5.1 半导体及其类型218
5.1.1 本征半导体218
5.1.2 N型半导体(电子型半导体)219
5.1.3 P型半导体(空穴型半导体)220
5.2 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能222
5.2.1 半导体PN结的形成222
5.2.2 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224
5.3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分类及其伏安特性227
5.3.1 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分类227
5.3.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228
5.4 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及管子好坏的检测231
5.4.1 二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231
5.4.2 普通二极管性能好坏的简易检测232
5.5 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分类234
5.5.1 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构造和电路图形符号235
5.5.2 半导体三极管的分类236
5.6 三极管内的电流分配与放大机理237
5.6.1 三极管的电压偏置与基本放大电路237
5.6.2 三极管的电流分配与放大机理238
5.6.3 对三极管进行电流实测及数据分析240
5.7 半导体三极管的静态特性243
5.8 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248
5.8.1 三极管的直流参数248
5.8.2 三极管的交流参数248
5.8.3 三极管的极限参数250
5.9 半导体三极管的简易检测252
5.9.1 三极管类型的判别252
5.9.2 三极管各电极引脚的判别和检测258
5.9.3 三极管的ICEO和β值的简易测量255
5.10 三极管的选用、代换及使用注意事项258
5.10.1 半导体三极管的选用258
5.10.2 半导体三极管使用注意事项260
5.10.3 半导体三极管的代换260
第6章 晶体管放大电路及其应用计算264
6.1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功能、分类和基本组成264
6.1.1 放大电路的功能及基本电路264
6.1.2 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264
6.2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其放大原理269
6.2.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269
6.2.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70
6.3 放大电路的近似估算法273
6.4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275
6.4.1 放大电路的静态图解分析275
6.4.2 放大电路的动态图解分析276
6.4.3 交流负载线及交流信号的放大279
6.4.4 静态工作点对信号输出波形的影响281
6.5 放大电路的四种偏置方式及其特点283
6.5.1 三极管放大电路进行电压偏置的必要性283
6.5.2 偏置的稳定度283
6.5.3 偏置电路的偏置方式及其特征283
6.6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290
6.6.1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和组成290
6.6.2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计算290
6.6.3 放大电路的交流分析与参量计算291
6.6.4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291
6.7 共基极放大电路294
6.7.1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和组成294
6.7.2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静态工作点计算294
6.7.3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交流分析及性能参数估算295
6.7.4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应用295
6.8 结型场效应管300
6.8.1 场效应晶体管的特点与分类300
6.8.2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结构及电路图形符号301
6.8.3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曲线301
6.8.4 结型场效应管的技术参数303
6.9 绝缘栅场效应管305
6.9.1 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305
6.9.2 N沟道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307
6.10 场效应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311
6.10.1 自给式偏置共源极放大电路311
6.10.2 分压式偏置共源极放大电路313
6.10.3 场效应管共漏极放大电路(源极输出器)315
6.10.4 场效应管共栅极放大电路317
6.11 场效应晶体管的简易检测、判别及选用324
6.11.1 场效应晶体管的简易检测和质量判断324
6.11.2 场效应晶体管的代换与配对326
6.12 负反馈放大电路331
6.12.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反馈原理331
6.12.2 反馈的分类和反馈性质的判断332
6.12.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335
6.12.4 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和计算337
6.13 多级放大电路349
6.13.1 多级放大器的组成349
6.13.2 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方式349
6.13.3 多级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和估算351
6.13.4 典型多级放大电路分析356
第7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计算362
7.1 差分放大电路362
7.2 常用差分放大电路366
7.2.1 具有公共发射极电阻的差分放大电路366
7.2.2 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367
7.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分类及主要参数371
7.3.1 集成运放的组成和电路图形符号371
7.3.2 集成运放的分类、封装形式及引脚排列372
7.3.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参数375
7.4 集成运放的传输特性及理想化处理方法381
7.4.1 集成运放的等效电路381
7.4.2 集成运放的理想化处理及理想指标381
7.4.3 集成运放的传输特性及理想运放的“虚短”、“虚断”概念382
7 5 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和计算385
7.5.1 集成运放线性应用时的分析(处理)方法385
7.5.2 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分析和计算385
7.5.3 同相输入比例运算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计算386
7.5.4 差分输入比例运算放大电路的计算387
7.5.5 反相输入求和运算电路388
7.5.6 同相输入求和运算电路389
7.5.7 基本积分运算电路390
7.5.8 基本微分运算电路393
7.5.9 基本对数运算电路393
7.5.10 基本指数运算电路394
7.5.11 乘法运算电路394
7.5.12 除法运算电路395
7.6 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和计算398
7.6.1 集成运放非线性应用时的分析方法398
7.6.2 六种集成运放基本电压比较电路398
7.7 集成运放波形产生器电路及计算403
7.7.1 文氏电桥RC正弦波振荡器403
7.7.2 方波信号产生器405
7.7.3 占空比可调的集成运放矩形波产生器406
7.7.4 方波和三角波信号产生器407
7.7.5 占空比可调的方波、锯齿波产生器408
7.8 常用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典型应用410
7.8.1 质优价廉的通用型集成运放CF741(uA741)410
7.8.2 CF741的典型应用413
7.8.3 通用型低功耗、高增益四运放CF324及其系列型号CF124/224416
7.9 集成运放的合理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420
7.9.1 集成运放的合理选用420
7.9.2 集成运放的正确使用及防护措施421
第8章 功率放大器430
8.1 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及甲类功率放大器430
8.1.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与分类430
8.1.2 变压器耦合单管甲类功率放大器432
8.2 变压器耦合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437
8.2.1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437
8.2.2 乙类推挽放大的图解分析438
8.2.3 乙类推挽功放电路计算439
8.2.4 变压器耦合乙类功放——手提式3W喊话筒电路441
8.3 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OTL电路及OCL电路)444
8.3.1 单端推挽OTL电路444
8.3.2 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445
8.3.3 复合互补对称推挽OTL电路447
8.3.4 双电源互补对称OCL功率放大电路448
8.3.5 OTL型和OCL型功放应用电路449
8.4 互补对称功放电路中的功率管配对和选用454
8.5 常用单通道集成功率放大器458
8.5.1 集成功率放大器概述458
8.5.2 单通道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型号和参数458
8.5.3 LA4100/4101/4102/4112系列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460
8.5.4 单通道1~5W优质音响集成功率放大器466
8.6 双声道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470
8.6.1 常用双声道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型号和参数470
8.6.2 几款优质双声道功率放大器应用电路471
8.7 高性价比的小功率集成音频放大器LM386475
8.7.1 LM386集成功率放大器的特点475
8.7.2 LM386的外形及性能参数475
8.7.3 LM386的典型应用电路476
8.8 小巧的低电压双声道集成功率放大器TDA2822M478
8.8.1 TDA2822M双声道集成功放的特点478
8.8.2 TDA2822M的引脚排列及主要性能参数478
8.8.3 采用TDA2822M的直放式收音机电路479
8.9 STK系列厚膜音频功率放大器482
8.9.1 高保真度双声道厚膜集成功率放大器STK4141V482
8.9.2 单电源供电、双声道厚膜集成功率放大器STK4392486
8.9.3 高保真度厚膜集成功率放大器STK4036V487
8.10 高保真度高性价比的双通道集成功率放大器TDA1521490
8.10.1 TDA1521的特点490
8.10.2 TDA1521的主要电性能参数490
8.10.3 TDA1521双电源双声道OCL功率放大器491
8.10.4 TDA1521单电源双声道OTL功率放大器492
8.11 性能优异的大功率集成功率放大器LM1875493
8.11.1 LM1875的外形和主要技术参数493
8.11.2 LM1875双电源OCL功率放大器494
8.11.3 LM1875单电源OTL功率放大电路494
8.11.4 用两只LM1875构成桥式推挽BTL功率放大电路495
8.12 12W优质集成功率放大器D2006497
8.12.1 集成功放D2006简介497
8.12.2 D2006双电源OCL互补对称功放电路497
8.12.3 D2006单电源OTL功率放大电路498
8.12.4 D2006桥式推挽BTL功率放大电路499
8.13 优质单片式14W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TDA2030500
8.13.1 TDA2030的性能特点500
8.13.2 TDA2030(8FG2030)的内部组成及引脚功能500
8.13.3 由TDA2030构成的OCL功放电路(双电源应用)502
8.13.4 由TDA2030构成的OTL功放电路(单电源应用)503
8.13.5 用两只TDA2030构成桥式推挽BTL功率放大电路504
8.14 40W立体声音频集成功放LM4766505
8.14.1 集成功放LM4766的主要电性能参数和外形505
8.14.2 LM4766双电源OCL功放电路506
8.14.3 LM4766单电源OTL功率放大电路507
8.14.4 LM4766桥式推挽BTL功率放大电路507
第9章 整流、滤波、稳压源电路及计算510
9.1 整流电路510
9.1.1 单相不可控整流电路510
9.1.2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517
9.2 三相整流电路534
9.2.1 三相半波整流电路534
9.2.2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536
9.3 滤波电路539
9.3.1 滤波的作用及常见滤波电路的形式539
9.3.2 电容滤波电路539
9.3.3 电感滤波电路543
9.3.4 RC-π型滤波电路544
9.3.5 半波整流LC-г型滤波电路544
9.3.6 半波整流LC-π型滤波电路545
9.3.7 全波整流LC-г型滤波电路546
9.3.8 全波和桥式整流LC-π型滤波电路546
9.4 稳压电路549
9.4.1 稳压二极管549
9.4.2 并联型稳压电路计算549
9.4.3 并联型基准电压三极管稳压电路550
9.4.4 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553
9.5 集成稳压器558
9.5.1 三端固定输出集成稳压器558
9.5.2 三端可调输出集成稳压器563
9.5.3 小型固定直流稳压电源设计567
第10章 数字电路与逻辑技术570
10.1 数制与码制570
10.1.1 计数体制570
10.1.2 不同数制间的相互转换571
10.1.3 码制573
10.2 逻辑代数和基本逻辑运算577
10.3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基本定律及运算规则581
10.4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相互转换及其化简583
10.4.1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583
10.4.2 逻辑函数的相互转换585
10.4.3 代数化简的常用方法及所用公式585
10.5 门电路分类与逻辑赋值587
10.5.1 逻辑变量的两种取值及逻辑规定587
10.5.2 门电路的组成和分类587
10.6 分立元件逻辑门电路589
10.6.1 二极管门电路589
10.6.2 三极管非门电路(反相器)590
10.6.3 常用复合门电路591
10.7 TTL集成门电路594
10.7.1 TTL集成门电路及其集成器件系列594
10.7.2 TTL与非门596
10.7.3 常用TTL逻辑门电路600
10.8 CMOS集成电路604
10.8.1 CMOS集成电路的由来和优点604
10.8.2 CMOS集成门系列及其型号命名604
10.8.3 CMOS非门(反相器)606
10.8.4 常用的CMOS逻辑门及其逻辑运算609
10.9 CMOS电路与TTL电路的接口及其驱动613
10.9.1 接口电路简介613
10.9.2 TTL电路驱动CMOS电路614
10.9.3 CMOS电路驱动TTL电路616
10.10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619
10.10.1 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分析方法619
10.10.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621
10.11 加法器624
10.11.1 半加器624
10.11.2 全加器625
10.11.3 多位加法和集成加法器626
10.11.4 常用集成加法器628
10.12 编码器630
10.12.1 二进制编码器630
10.12.2 8线-3线优先编码器74LS148631
10.12.3 10线-4线优先编码器74LS147632
10.12.4 其他常用集成优先编码器634
10.13 译码器635
10.13.1 3线-8线译码器74LS138635
10.13.2 显示译码器637
10.13.3 常用集成译码器/驱动器641
10.14 触发器643
10.14.1 触发器的特点和分类643
10.14.2 基本RS触发器644
10.14.3 同步RS触发器645
10.14.4 JK型、D型、T型和T'型触发器647
10.14.5 常用集成JK型和D型触发器649
10.15 不同类型触发器间的相互转换651
10.15.1 触发器间的转换651
10.15.2 JK触发器转换成D、T(T′)和RS触发器651
10.15.3 D触发器转换成JK、T、T′和RS触发器652
10.16 计数器656
10.16.1 同步二进制计数器656
10.16.2 集成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161658
10.16.3 集成异步二进制计数器74LS290660
10.16.4 常用集成TTL型、CMOS型计数器663
10.17 寄存器665
10.17.1 数码寄存器665
10.17.2 移位寄存器666
10.17.3 集成双向4位移位寄存器74LS194667
10.17.4 常用移位寄存器669
10.18 数-模(D/A)转换器671
10.18.1 D/A转换器的原理框图671
10.18.2 集成8位D/A转换器DAC0832672
10.19 模-数(A/D)转换器677
10.19.1 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677
10.19.2 逐次逼近型集成A/D转换器ADC0809679
10.20 CMOS双积分型31/2位A/D转换器CC14433685
10.20.1 A/D转换器CC14433的电路结构及性能685
10.20.2 采用CC14433的31/2位数字显示200mV直流毫伏表686
10.20.3 常用A/D和D/A转换器688
10.21 多谐振荡器691
10.21.1 对称多谐振荡器691
10.21.2 不对称多谐振荡器692
10.21.3 RC环形多谐振荡器692
10.22 单稳态触发器693
10.22.1 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693
10.22.2 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694
10.22.3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696
10.22.4 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700
10.22.5 常用TTL型和CMOS型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02
1O.23 石英晶体振荡器703
10.23.1 石英晶体的基本特性703
10.23.2 采用TTL门电路的石英晶体振荡器703
10.23.3 采用CMOS门电路的石英晶体振荡器704
10.24 数字电路的综合应用与典型课题设计706
10.24.1 两款八路智力竞赛抢答器电路706
10.24.2 数字显示秒表电路709
10.24.3 数字显示心率测试仪电路711
10.24.4 红外自动计数四位数字显示电路712
10.24.5 数显式红外光控可逆计数电路714
10.24.6 采用CC14433型A/D转换器的31/2位直流数字电压表716
10.24.7 采用CC7107型A/D转换器的31/2位直流数字电压表720
10.24.8 采用CC7106(7126)的31/2位液晶显示直流数字电压表723
10.24.9 采用CC7116型A/D转换器的31/2位直流数字电压表725
10.24.10 关于CC7106/7107两种量程(200.0mV和2.0V)电路参数的选用726
第11章 通信电路与调制/解调技术732
11.1 通信系统概论732
11.1.1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732
11.1.2 通信系统分类和工作方式733
11.1.3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733
11.1.4 通信的工作方式734
11.1.5 调制及调制方式735
11.1.6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无线电磁波的频段划分738
11.2 振荡器741
11.2.1 振荡器概述741
11.2.2 反馈型振荡器的组成及振荡原理741
11.3 LC正弦波振荡器743
11.3.1 变压器反馈式LC正弦波振荡器743
11.3.2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745
11.3.3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745
11.3.4 克拉泼振荡器746
11.3.5 西勒振荡器748
11.3.6 场效应管LC正弦波振荡器750
11.4 RC正弦波振荡器753
11.4.1 RC移相网络753
11.4.2 RC移相振荡器754
11.4.3 桥式RC选频振荡器755
11.4.4 采用集成运放的RC正弦波振荡器757
11.5 负阻正弦波振荡器761
11.5.1 负阻器件的基本特性761
11.5.2 负阻振荡器762
11.6 集成电路振荡器764
11.6.1 225MHz单片集成振荡器MC1648764
11.6.2 ICL8038、XR-2206和MAX038三种集成函数波形产生器766
11.7 石英晶体振荡器771
11.7.1 石英晶体谐振器及其主要特性771
11.7.2 并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774
11.7.3 串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776
11.7.4 场效应管密勒(Miller)晶体振荡器778
11.7.5 泛音晶体振荡器779
11.7.6 高稳定石英晶体振荡器782
11.8 振幅调制787
11.8.1 普通调幅(AM)787
11.8.2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793
11.8.3 单边带调幅(SSB)795
11.8.4 用集成模拟乘法器构成的各种调幅电路800
11.8.5 残留边带调制(VSB)803
11.9 角度调制(调频和调相)805
11.9.1 调角信号的数学表达式与调制特性805
11.9.2 实现频率调制的方法与电路808
11.9.3 调频(FM)波与调相(PM)波的比较814
11.10 二进制数字调制816
11.10.1 数字调制的概念816
11.10.2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817
11.10.3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818
11.10.4 二进制绝对移相键控(BPSK或2PSK)821
11.10.5 二进制相对移相键控(2DPSK)824
11.11 四相调制QPSK827
11.12 多进制移相键控(MPSK)830
11.12.1 MPSK信号的数学表达式830
11.12.2 八相移相键控(8PSK)830
11.13 相位与幅度相结合的多进制正交幅变移相(MQAM)833
11.14 普通调幅波(AM)的解调837
11.14.1 普通AM波的解调方法837
11.14.2 峰值包络检波器838
11.14.3 小信号平方律检波器843
11.15 抑制载波双边带(DSB)和单边带(SSB)调幅信号的解调845
11.15.1 同步检波(Synchronous Detection)845
11.15.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AM)的解调846
11.15.3 抑制载波单边带调幅(SSB/SC-AM)信号的解调848
11.16 用集成模拟乘法器解调各种调幅波850
11.16.1 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595构成AM波同步检波电路850
11.16.2 用MC1595构成DSB/SC-AM波同步检波电路852
11.16.3 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596实现AM波的调制与解调853
11.17 各种模以调制系统的性能和综合比较855
11.17.1 抗干扰(噪声)性能855
11.17.2 传输带宽B856
11.17.3 各种模拟系统的综合比较857
11.18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及比较859
11.19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和香农(Shannon)定理861
11.19.1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861
11.19.2 信息容量、信道容量和香农定理862
11.20 现代数字调制系统性能和香农理论极限865
第12章 天线870
12.1 无线电波相关知识870
12.1.1 电磁波与无线电波870
12.1.2 无线电波的极化与接收时的极化匹配873
12.1.3 电磁波的特性874
12.2 无线电波的传播876
12.2.1 地表面波传播876
12.2.2 天波传播876
12.3 天线基础878
12.3.1 天线辐射原理及电磁基本振子878
12.3.2 基本振子的辐射881
12.3.3 对称振子天线883
12.4 天线的主要特性和电参数888
12.4.1 天线的作用和发收的可逆性——互易原理888
12.4.2 天线的主要特性和电参数890
12.4.3 天线的等效噪声温度Ta和接收系统的总噪声温度Ts900
12.4.4 接收天线功率Pr与弗里斯(Friis)传输公式901
12.5 常用的中、短波广播、通信基本天线902
12.5.1 由线状和管状导体制成的天线902
12.5.2 折合半波振子907
12.5.3 环形天线909
12.6 无线电通信、雷达和广播电视中的常用天线911
12.6.1 引向天线(八木—宇田天线)911
12.6.2 蝙蝠翼天线918
12.6.3 菱形行波天线922
12.6.4 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阵925
12.7 现代微波工程天线933
12.7.1 螺旋聚束天线933
12.7.2 螺旋聚束天线设计实例940
12.7.3 旋转抛物面天线943
12.7.4 卡塞格伦天线949
12.7.5 国内常见的抛物面天线及其性能951
12.7.6 喇叭天线954
12.7.7 缝隙天线960
12.7.8 贴片或微带天线965
12.8 移动通信中的基站天线和移动台天线973
12.8.1 移动通信基站和移动台天线的特点973
12.8.2 移动台天线974
12.8.3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975
12.9 智能天线和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980
12.9.1 智能天线的发展及技术特点980
12.9.2 多波束智能天线系统981
12.9.3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984
12.9.4 基于软件无线电智能天线的移动通信基站986
第13章 大型电子系统工程设计、计算990
13.1 微波接力通信及其中继距离的计算990
13.1.1 微波视距传播与中继(接力)通信990
13.1.2 实用频分制2GHz/300CH微波中继系统分析和核算993
13.1.3 实用8GHz/480CH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分析与核算997
13.2 微波的传播衰落与微波接力通信传输质量的核算1001
13.2.1 微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1001
13.2.2 微波传播衰落与中继通信的质量核算1003
13.2.3 分集接收及衰落保护余量的核算1006
13.3 卫星通信系统及其链路的设计、计算1009
13.3.1 卫星通信及其覆盖范围1009
13.3.2 INTELSAT系列卫星通信系统简介1013
13.3.3 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含义1016
13.3.4 卫星通信系统上行和下行线路方程1022
13.3.5 卫星通信系统线路参数计算实例1024
13.4 雷达方程、雷达截面积和最大探测距离1031
13.4.1 雷达的基本任务和雷达方程1031
13.4.2 物体的雷达截面积及对作用距离的影响1033
13.4.3 雷达探测距离的计算1036
13.5 多普勒效应、多普勒雷达及气象雷达实例计算1038
13.5.1 多普勒频移与测速雷达1038
13.5.2 多普勒雷达1040
13.5.3 脉冲多普勒气象雷达1043
13.6 互联互通的开放性软件加载平台——软件无线电1047
13.6.1 软件无线电通信的提出1047
13.6.2 软件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1048
13.6.3 软件无线电的应用1051
13.6.4 软件无线电的前景展望及其关键技术1054
参考文献1057
热门推荐
- 3497650.html
- 3505270.html
- 1931778.html
- 1927714.html
- 1422760.html
- 1929537.html
- 1232600.html
- 2782110.html
- 1111530.html
- 3011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7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3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7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8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6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8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8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1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2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