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olid Edge V18三维设计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8502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Solid Edge V18-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Solid Edge V18三维设计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Solid Edge基础知识1
1.1 计算机辅助设计概述1
1.2 Solid Edge V18功能及特点2
1.3 Solid Edge V18中文版的安装10
1.4 进入和退出Solid Edge V18环境14
1.5 Solid Edge V18的用户界面18
1.6 基本操作22
1.6.1 文件操作22
1.6.2 视图管理25
1.6.3 鼠标右键快捷菜单28
1.6.4 命令的重复和终止29
1.6.5 窗口操作29
1.7 使用联机帮助31
2.1 进入草图环境、草图界面34
第二章 二维草图设计34
2.2 智能导航、关系控制和选取36
2.2.1 智能导航36
2.2.2 对齐指示38
2.2.3 选取38
2.3 绘图命令38
2.3.1 点、线绘制命令39
2.3.2 曲线、转换为曲线命令41
2.3.3 圆弧绘制命令43
2.3.4 圆和椭圆绘制命令44
2.3.5 绘制矩形命令46
2.4 草图编辑工具46
2.4.1 用鼠标动态修改和删除图形图素46
2.4.2 倒圆角与倒角47
2.4.3 偏置工具49
2.4.5 包含命令51
2.4.4 填充工具51
2.4.6 构造命令53
2.4.7 修剪和延伸工具53
2.4.8 常用的编辑工具55
2.5 图形的尺寸约束60
2.5.1 智能尺寸标注60
2.5.2 定位尺寸标注61
2.6 图形的几何约束65
2.6.1 约束标记和约束标记显示控制65
2.6.2 连接命令和同心命令65
2.6.3 直线间的关系66
2.6.4 相切命令68
2.6.5 相等命令、对称命令和对称轴命令69
2.6.6 阵列图素70
2.7 栅格的使用70
2.9 退出草图环境及草图的修改72
2.8 文本输入72
2.10 实例分析73
第三章 零件及曲面设计78
3.1 零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78
3.2 零件设计环境79
3.3 用户创建的参考面81
3.4 在创建特征中绘制草图和选取草图85
3.5 零件特征命令86
3.5.1 拉伸命令86
3.5.2 旋转拉伸命令94
3.5.3 扫掠拉伸命令96
3.5.4 放样拉伸命令100
3.5.5 螺旋拉伸命令103
3.5.6 法向拉伸命令106
3.5.7 除料命令109
3.5.8 旋转除料命令110
3.5.9 扫掠除料命令111
3.5.10 放样除料命令111
3.5.11 螺旋除料命令111
3.5.12 法向除料命令112
3.5.13 孔命令113
3.5.14 螺纹命令114
3.5.15 添加拔模角命令117
3.5.16 倒圆命令120
3.5.17 倒角命令124
3.5.18 阵列命令126
3.5.19 沿曲线阵列命令131
3.5.20 镜像特征副本命令133
3.5.21 镜像复制命令134
3.5.22 肋板命令134
3.5.23 网络筋命令137
3.5.24 止口命令138
3.5.25 通风口命令139
3.5.26 安装凸台命令141
3.5.27 薄壁命令143
3.5.28 局部薄壁命令144
3.5.29 加厚命令145
3.6 坐标系命令146
3.7 构造显示命令148
3.8 资源查找器149
3.8.1 特征路径查找器149
3.8.2 特征库152
3.8.3 零件族154
3.8.4 层154
3.8.6 特征回放155
3.8.7 工程引用155
3.8.5 传感器155
3.9 零件着色157
3.10 典型零件造型举例158
3.10.1 基本方法和技巧158
3.10.2 造型举例1159
3.10.3 造型举例2164
3.11 曲面设计简介170
3.11.1 拉伸曲面170
3.11.2 旋转曲面171
3.11.3 扫掠曲面171
3.11.4 有界曲面171
3.11.5 偏置曲面172
3.11.6 复制曲面172
3.11.7 蓝面和蓝点172
3.11.9 延伸曲面176
3.11.8 修剪曲面176
3.11.10 分割曲面177
3.11.11 删除面177
3.11.12 缝合曲面177
3.11.13 显示非缝合边178
3.11.14 替换面178
3.11.15 关键点曲线179
3.11.16 数据表曲线179
3.11.17 相交曲线179
3.11.18 投影曲线180
3.11.19 轮廓曲线180
3.11.20 派生曲线181
3.11.21 分割曲线181
3.11.22 曲线交点181
3.11.23 拆分零件181
3.11.24 零件副本183
3.11.25 布尔特征184
4.1 钣金设计环境187
第四章 钣金设计187
4.2 钣金设计的基本过程188
4.3 钣金特征命令189
4.3.1 平板命令189
4.3.2 边缘折弯命令190
4.3.3 轮廓折弯命令192
4.3.4 放样折弯命令195
4.3.5 除料命令196
4.3.6 法向除料命令196
4.3.7 孔命令196
4.3.8 二次折弯命令196
4.3.9 插入折弯命令197
4.3.10 展开/回折命令198
4.3.12 接合边角命令200
4.3.11 倒角命令200
4.3.13 凹坑命令201
4.3.14 百叶窗命令203
4.3.15 冲压除料命令205
4.3.16 加强筋命令206
4.3.17 转换为钣金命令208
4.3.18 撕裂角命令209
4.3.19 阵列、镜像特征和镜像复制命令210
4.4 钣金件实例操作210
4.5 展平钣金及以平面方式保存钣金214
第五章 装配设计217
5.1 装配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过程217
5.2 装配设计环境218
5.3 零部件的装配关系221
5.3.1 面贴合221
5.3.2 平面对齐223
5.3.3 轴对齐224
5.3.4 插入225
5.3.5 连接关系226
5.3.6 角度227
5.3.7 相切228
5.3.8 凸轮229
5.3.9 平行230
5.3.10 匹配坐标系231
5.3.11 快速装配232
5.4 装配实例232
5.4.1 装配阀芯子部件232
5.4.2 装配球阀235
5.5 在装配环境中设计新零件和编辑已有零件241
5.5.1 在装配环境中设计新零件242
5.5.2 在装配环境中编辑已有零件243
5.6 装配命令和给零件分配材质、渲染244
5.6.1 装配命令245
5.6.2 给零件分配材质252
5.6.3 渲染253
5.7 生成爆炸图256
5.7.1 进入爆炸视图环境256
5.7.2 生成自动爆炸视图256
5.7.3 调整和修改爆炸视图257
5.7.4 保存和应用爆炸显示配置261
5.7.5 手动爆炸261
5.8 生成装配剖视图262
5.9 制作动画文件265
5.10 干涉检查和装配件的物理属性270
5.10.1 干涉检查270
5.10.2 装配件的物理属性274
5.11.1 标准件库的安装276
5.11 标准件库276
5.11.2 配置和添加标准件277
5.11.3 在装配环境中调用标准件278
5.11.4 向标准件库添加自己定制的零件281
第六章 管道、仿真、焊接、电缆电线布线和框架设计284
6.1 管道设计284
6.1.1 进入管道设计环境284
6.1.2 自动生成管道特征285
6.1.3 手动生成管道特征287
6.1.4 编辑、修改管道290
6.1.5 退出管道设计环境291
6.2 机构运动仿真291
6.2.1 进入机构运动仿真环境292
6.2.2 导向方式建立运动仿真293
6.2.3 利用运动管理器创建机构运动仿真301
6.3 焊接设计306
6.3.1 进入焊接设计环境306
6.3.2 焊接设计实例307
6.4 电缆电线布线设计312
6.4.1 进入电缆电线布线设计环境312
6.4.2 电缆电线布线设计实例313
6.4.3 退出电缆电线布线设计环境319
6.5 框架设计319
6.5.1 进入框架设计环境319
6.5.2 框架设计实例319
6.5.3 退出框架设计环境322
第七章 工程图的生成323
7.1 工程图相关基础323
7.2 进入工程图环境323
7.2.2 工作图纸和背景图纸325
7.2.1 工程图界面325
7.2.3 生成工程图的一般步骤326
7.3 设定绘图规范327
7.3.1 设置投影方式327
7.3.2 设置绘图样式328
7.3.3 设置图纸幅面和格式339
7.3.4 创建和使用模板文件342
7.4 生成机件的各种视图342
7.4.1 基本视图的生成343
7.4.2 视图编辑与操作348
7.4.3 其他视图的生成354
7.4.4 剖视图的生成358
7.4.5 机件其他表达方法相应视图的生成366
7.4.6 工程图视图命令369
7.5 工程图的标注369
7.5.1 尺寸标注370
7.5.2 为视图添加中心线377
7.5.3 指引线标注381
7.5.4 标注技术要求383
7.5.5 标注文本388
7.5.6 装配图的标注392
7.6 其他绘图工具400
7.6.1 工程视图跟踪器及视图更新400
7.6.2 尺寸跟踪器402
7.6.3 图纸打印403
7.6.4 工程图文档存盘404
7.7 绘图实例404
7.7.1 实例一:创建模板文件404
7.7.2 实例二:绘制零件图412
7.7.3 实例三:绘制装配图422
参考文献435
热门推荐
- 2782471.html
- 3069938.html
- 3142457.html
- 2552495.html
- 5353.html
- 3061410.html
- 888665.html
- 3057593.html
- 3499603.html
- 1012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4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9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6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5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3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2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5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0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6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