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气象史 近代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洪世年,刘昭民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4390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气象学-历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气象史 近代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国气象史(近代前)3
第一章 中国气象史之特征3
第二章 殷商时代——对各种天气现象有仔细的观察,并留下世界最早的气象记录5
第一节 对风之称呼和观察5
第二节 对云之称呼和观察7
第三节 雨和雨的来向8
第四节 其他各种天气现象之记载8
第五节 殷商时代的气象记录10
第三章 周朝和先秦时期——开始观察自然界之景象和物象预报天气,区分八种风向和四种云状13
第一节 对天气现象之解释13
第二节 关于风和云之分级和分类14
第三节 水文循环原理之描述15
第四节 预报气象的方法16
第五节 医疗气候学方面的知识17
第六节 节气物候发展之情况18
第七节 周朝初年的一次激烈风暴记录19
第四章 汉代——完成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并发明湿度计和风向风速器21
第一节 风的观测和仪器之发明21
第二节 湿度之观测和仪器22
第三节 降水理论23
第四节 对光象和雷电之记载和解释24
第五节 天气预报27
第一节 天平式湿度计之进一步应用——预测晴雨29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利用天平式湿度计预测晴雨,改相风铜乌为相风木乌29
第二节 改相风铜乌为相风木乌30
第三节 一些降水理论30
第四节 其他一些天气预报的方法31
第六章 隋唐至五代——风的观测技术和光象研究有极杰出之成就36
第一节 风的观测仪器之创造和风的观测技术36
第二节 光象观测上之伟大成就39
第三节 天气预报之方法41
第四节 杰出军事气象学家——裴行俭和李愬42
第五节 预报风雨专书——《相雨书》44
第一节 风的观测与仪器51
第七章 宋金元时期——一度气象学术的蓬勃发展51
第二节 对天气现象和雷电现象之解释52
第三节 对大气光象之认识和解释53
第四节 首创雨量和雪量之观测技术和计算方法58
第五节 有关梅雨、舶?风、龙卷风之记载63
第六节 天气预报方法66
第七节 广舆图之占验篇68
第八节 沈括对气候变化和物候之创见73
第九节 激烈风暴使两次征日军事失败74
第八章 明代——在雨量观测及航海气象上有很大的进展,并开始有云图问世81
第一节 雨量之观测81
第二节 航海气象和天气预报之发展82
第三节 《田家五行》中的农业气象谚语85
第四节 云图之使用90
第五节 海市蜃楼深入探讨91
第六节 气候和物候方面的论述95
第九章 清代——消雹方面有较大之成就98
第一节 利用云图进行天气预报98
第二节 《天经或问》——我国气象学的启蒙著作100
第三节 消雹技术之成就103
第四节 气象仪器之创造105
第五节 《农候杂占》中的农业气象谚语107
第六节 气候和物候方面的论述109
第七节 对海市蜃楼之探讨111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候知识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115
第十章 中国气候学史115
下篇 中国专业气象史115
第二节 中国古代气候学知识的内容120
第三节 中国古代气候学的主要特点与思想体现129
第四节 我国历史气候的史料及其整理132
第五节 中国近代气候学的发展142
第十一章 中国气象观测和仪器的发展151
第一节 发展的简要历史回顾15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气象观测网和仪器的发展152
第三节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促进我国仪器装备现代化155
第十二章 中国农业气象发展史159
第一节 中国农业气象科技发展的背景159
第二节 中国古代农业气象科技的发展与成就(1841年以前)161
第三节 中国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的发展178
第十三章 中国天气预报的演进195
第一节 我国古代的天气预报195
第二节 明清时代的天气预报196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天气预报197
第四节 新中国天气预报的发展198
第十四章 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研究的开展210
第一节 我国早期的云雨观测记载210
第二节 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研究211
第三节 1966~1976年间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研究215
第四节 改革开放中的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试验研究216
第五节 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研究成果220
第十五章 中国应用气象史224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史224
第二节 风能利用史228
第三节 建筑气象史232
第四节 医疗气象学史238
第十六章 中国林业气象史243
第一节 我国森林的形成与演变243
第二节 古代林业科技知识的发展247
第三节 古代气象知识在林业中的应用252
第四节 近代林业气象的发展与研究261
后记265
热门推荐
- 697485.html
- 1127889.html
- 2154467.html
- 766276.html
- 476502.html
- 2548151.html
- 1497988.html
- 505482.html
- 2751735.html
- 1510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8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6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4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5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9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6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8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2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2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