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 余玉花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51579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今天为什么要重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2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高校教师职业职能3

(一)职业道德3

(二)教师职业道德4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高校教师职业职能5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高校学风9

(一)高校学风的构成9

(二)教师职业道德对学风的意义9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风气10

(一)高校与社会的关系10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风气的影响11

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发展12

(一)道德敬业促进职业发展12

(二)道德人格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13

第二节 认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14

一、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14

(一)职业的自由性14

(二)职业的高要求15

(三)职业的书宅化16

二、高校教师职业关系的特殊性17

(一)师生关系17

(二)教师关系20

(三)教管关系22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23

(一)自律性强23

(二)示范性高24

(三)影响力大25

第三节 实践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6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构建原则26

(一)与教育法治相一致的原则26

(二)与职业特点相一致的原则27

(三)与时代要求相一致的原则28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29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30

(二)教学关系规范30

(三)治学行为规范31

(四)德性人格规范32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践33

(一)自觉修养33

(二)践行规范34

(三)制度督进34

第二章 爱国守法:高校教师与国家关系的职业道德规范36

第一节 爱国守法何以作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37

一、高校教师爱国守法的历史演变38

(一)中国传统社会里国家与教师的关系38

(二)中国近代高校教师的爱国传统40

二、高校教师爱国守法的时代要求42

(一)科教兴国与高校教师的爱国责任42

(二)“中国梦”与高校教师的爱国责任44

三、高校教师爱国守法的法治视角45

(一)依法治国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45

(二)“守法”与“爱国”:法律素养的道德意蕴46

第二节 高校教师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48

一、高校教师政治认同的道德规范48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48

(二)拥护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50

二、高校教师遵法守法的道德规范53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53

(二)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55

三、高校教师言行责任的道德规范56

(一)言行不能损害国家利益56

(二)言行不能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57

第三节 高校教师如何践行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58

一、职业道德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58

(一)如何理解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58

(二)如何理解“科研无禁区,宣传有纪律”60

二、职业道德与高校教师法律风险防范62

(一)高校教师职业活动中的热点法律问题62

(二)高校教师违法犯罪的“危险地带”与职业道德自律64

第三章 敬业爱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主题67

第一节 敬业: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69

一、新时期高校教师敬业的价值意蕴69

(一)敬业是高校教师成就事业的道德起点69

(二)敬业激发高校教师的智慧潜能70

(三)敬业提升高校教师的生命质量71

二、新时期高校教师敬业的要素分析72

(一)职业理想:忠诚事业,培育人才73

(二)职业责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74

(三)职业操守:恪尽职守,甘于奉献75

(四)职业能力:好学勤思,精通专业76

(五)职业追求:传承文化,创新文化77

三、新时期高校教师敬业的实现方式78

(一)站稳神圣三尺讲台78

(二)深耕学术研究土壤79

第二节 爱生: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崇高体现80

一、爱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规定性81

(一)爱生展现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人道性81

(二)爱生发端于教师的道德心灵83

(三)爱生与爱师的一致性84

二、正确理解高校教师爱生的道德内涵85

(一)真心关爱学生的道德情操85

(二)公正对待学生的道德态度87

(三)严格要求学生的道德尺度88

(四)亦师亦友的师生道德关系89

三、新时期高校教师爱生的基本路径90

(一)深刻理解高校教师爱生的意义91

(二)培养爱生的品性与心态92

(三)从大处着眼,从细节着手93

(四)留更多的时间、空间与学生共处95

(五)爱生应处理好的若干现实关系96

第四章 教书育人:高校教师职业的道德使命99

第一节 教书育人的道德内涵100

一、教书与育人的关系101

二、教书育人实践中出现的问题103

(一)把教书仅仅当作谋生的职业103

(二)把育人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104

(三)重研轻教与重教轻育105

三、教书育人的道德目标108

(一)德育为先,立德树人108

(二)全面发展与个性实现109

第二节 教书育人与素质教育111

一、素质教育的道德性111

(一)素质教育的历史背景111

(二)素质教育与育人目标113

二、高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115

(一)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诸多因素115

(二)素质教育对高校教师的要求117

三、高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118

(一)注重在互动中教学118

(二)采取多元的教育评价方式119

(三)关注学生的内心成长120

第三节 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120

一、教学态度中的道德要求121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21

(二)尊重学生,热爱学生122

(三)忠实于本职工作123

二、教学过程中的道德要求124

(一)学思结合124

(二)知行合一126

三、教学方法中的道德要求127

(一)因材施教127

(二)教学相长129

第五章 严谨治学: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条件131

第一节 治学中的学术旨趣132

一、当前高校学术怪相133

(一)功利主义泛滥133

(二)冒进主义泛滥135

(三)主观主义泛滥137

二、培育崇高学术旨趣138

(一)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138

(二)充满责任感的人文关怀140

(三)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142

第二节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143

一、坚持学术道德144

(一)实事求是求真理144

(二)学术民主求智慧147

(三)团结协作求创新149

(四)秉承良知求做人151

二、恪守学术规范153

(一)学术规范的主要内容153

(二)学术失范及其危害155

(三)坚持学术品格,抵制不良学术风气157

第三节 学术理念与学术发展159

一、树立正确的学术理念159

(一)如何看待“学术权威”159

(二)如何看待“学霸”161

(三)如何看待“学术近亲”162

二、制定科学的学术计划163

(一)明确研究方向164

(二)加入学术团队164

(三)合理安排时间165

第六章 服务社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拓展167

第一节 为什么服务社会是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168

一、高校教师负有服务社会的道德责任168

(一)国家富强的责任169

(二)民族振兴的责任171

(三)促进人类进步的责任173

二、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优势条件174

(一)服务社会的知识才华174

(二)服务社会的智慧技能175

(三)服务社会的道德能力175

第二节 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内容176

一、传播文化,普及知识176

(一)积极传播优秀文化,着力弘扬中华文化176

(二)努力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弘扬科学精神178

二、热心公益,服务大众180

(一)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大力弘扬公益精神180

(二)深入社区基层,真心服务大众181

三、社会实践,承担义务182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参与社会实践183

(二)积极提供专业服务,自觉承担相应义务184

第三节 服务社会的基本原则185

一、反对滥用学术资源185

(一)什么是滥用学术资源185

(二)滥用学术资源的危害186

(三)合理运用学术资源187

二、反对滥用学术影响189

(一)滥用学术影响的种种表现189

(二)维护学术影响的道德声誉191

第七章 为人师表:高校教师职业的道德素质195

第一节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天然要求196

一、学问上的典范197

二、思想上的楷模199

三、行为上的表率200

第二节“安贫乐道”,以教为乐202

一、身为人师的理想追求202

(一)追求高尚师德203

(二)集聚人格魅力205

(三)学识风范优良208

二、正确对待名利210

三、坚决抵制各种诱惑211

第三节 引领社会优良风尚215

一、遵守社会公德215

二、维护社会正义216

三、引领社会风尚218

第四节 行为举止的道德规范219

一、言行雅正,举止文明220

二、自尊自律,维护师道尊严221

三、清廉从教,以身作则224

四、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227

附:案例参考231

附:参考文献242

后记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