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韩国语敬语词与儒家礼文化关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9733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412页
- 主题词:朝鲜语-敬语-关系-儒家-礼仪-文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韩国语敬语词与儒家礼文化关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论题缘起与研究价值1
第二节 论题相关研究综述3
一 韩国语敬语法研究3
二 韩国语敬语词研究5
第三节 论题研究理论路径与方法9
一 语料采集9
二 多维度研究方法9
三 研究的理论依据10
第一章 韩国语敬语词与儒家礼文化的渊源关系13
第一节 韩国语敬语词概述13
一 韩国敬语词的界定13
二 韩国语敬语词的分类15
三 韩国语敬语词的民族特性28
第二节 儒家礼文化概说34
一 儒家礼文化内涵34
二 儒家礼文化的理论体系35
第三节 韩国语敬语词和儒家礼文化的“荣辱与共”40
一 韩国语敬语词和礼文化的关系41
二 韩国敬语词与儒家礼文化的平行发展关系42
第二章 韩国语汉源汉字敬语词与儒家礼文化的具象思维关系——以韩国语汉字敬语词与儒家礼文化的空间思维“大、小”为中心50
第一节 中国汉文化的韩国传播50
一 中国汉字文化的韩国传播50
二 中国儒家礼文化的韩国传播52
第二节 韩国语汉字敬语词与儒家礼文化的具象思维54
一 古代建筑·具象思维55
二 丈量单位·具象思维58
三 动植物·具象思维59
四 动作·具象思维61
第三节 韩国语敬语词与儒家礼文化空间“大、小”文化思维62
一 称谓敬语敬谦语素的“大、小”空间文化思维63
二 非称谓敬语中敬谦语素的“大、小”空间文化思维67
三 敬谦语素“大、小”社会空间文化的解析69
第三章 韩国语敬语词与儒家宗法“礼”意识形态的关系——以韩国语敬词“??”为中心72
第一节 韩国语敬语词与封建家礼“别”思想意识形态的关系72
一 长幼之别·敬语词73
二 男女有别·敬语词74
三 内外有别·敬语词75
四 亲疏有别·敬语词77
第二节 韩国语敬语词与儒家宗法“和”思想意识形态78
一 亲属敬语称谓·“和”思想意识形态78
二 亲属称谓泛化·“和”思想意识形态80
第三节 韩国表敬词“??”与儒家礼文化意识形态研究82
一“??”的表敬意识和“天人合一”思想83
二“??”的集体概念复数与家国一体化的集团主义88
第四章 韩国语敬语词传承过程中的儒文化因素——以韩国语敬语词“两班”和“先生”为例95
第一节 现代韩国语敬语词使用现状分析95
一 汉源汉字敬语词的使用现状95
二 固有词的使用现状97
三 现代韩国语敬语词的使用现状分析98
第二节 韩国语敬语词“两班”传承过程中的儒文化因素104
一 韩国建国前“两班”词义的非范畴化特征107
二 韩国建国后“两班”词义的非范畴化特征113
第三节 韩国语敬语词“??”传承中的儒文化因素117
一 三国时期至高丽时期“??”词义范畴化特征117
二 朝鲜时期“??”词义范畴化特征120
三 日本侵略时期及近现代韩国语“??”词义范畴化特征124
第五章 韩国语敬语词·敬语法·儒家礼文化的互动关系——以韩国古典名著《春香传》为中心130
第一节 敬语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131
一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表现形式134
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互动关系137
第二节 朝鲜名著《春香传》中的敬语使用与儒文化互动关系研究144
一 韩国古典小说《春香传》中敬语和封建家礼的权威144
二 韩国古典小说《春香传》中敬语表现形式与身份等级146
第三节 互动关系中“驱动力”因素的文化辨析152
一 自然崇拜与“驱动力”因素152
二 儒家“分”学说与“驱动力”因素153
三 佛教和基督教与“驱动力”因素156
结语160
一 韩国语敬语词与儒家礼文化的渊源关系160
二 韩国语敬语词与儒家礼文化的传播关系161
三 韩国语敬语词与儒家礼文化的传承关系162
四 韩国语敬语词与儒家礼文化的互动关系164
参考文献165
附录180
后记193
热门推荐
- 207239.html
- 2803090.html
- 1889535.html
- 3655174.html
- 2479152.html
- 3069508.html
- 1634098.html
- 825337.html
- 2245135.html
- 1122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7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4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0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1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7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0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2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5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6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