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用生态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宗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0177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生态学-应用-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应用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生态学总论1
1.1.1生态学的定义1
1.1.2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
1.1.3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4
1.1.4生态学分支学科4
1.1.5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5
1.2应用生态学概述6
1.2.1应用生态学的分支学科7
1.2.2应用生态学的主要领域7
1.2.3学科的产生与发展7
1.2.4应用生态学现状8
1.2.5应用生态学发展趋势9
第2章 生态学原理13
2.1生物生活与环境13
2.1.1环境与生态因子13
2.1.2主要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22
2.2种群40
2.2.1种群概述40
2.2.2种群动态42
2.2.3种内关系57
2.2.4种间关系63
2.2.5种群的生态对策73
2.3生物群落75
2.3.1生物群落的概念75
2.3.2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76
2.3.3群落的外貌与结构81
2.3.4群落的动态97
2.3.5群落的分类与排序108
2.3.6群落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113
2.4生态系统118
2.4.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结构118
2.4.2生态系统的功能124
2.4.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及其稳态机制139
第3章 农业生态与农业生态工程147
3.1农业生态学的内容、性质和任务147
3.1.1农业生态学的内容147
3.1.2农业生态学的性质和任务147
3.2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48
3.2.1农业生态系统及特点148
3.2.2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151
3.2.3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154
3.3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与流动155
3.3.1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156
3.3.2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来源及能量流动157
3.3.3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生产的类型159
3.3.4次级生产的能量转化160
3.3.5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160
3.3.6人工辅助能与能量转化效率161
3.3.7农业生态系统中尚待研究的能流问题162
3.4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162
3.4.1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与农业163
3.4.2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63
3.4.3农业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164
3.4.4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调节167
3.4.5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168
3.5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170
3.5.1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及原则170
3.5.2农业生态系统的直接调控方式173
3.5.3外部系统对农业生态系统间接调控174
3.5.4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176
3.5.5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177
3.5.6系统调控是科学的调控途径177
3.6农业生态工程177
3.6.1农业生态工程177
3.6.2农业生态工程的原理、原则及设计要点178
3.6.3我国主要的农业生态工程类型179
3.6.4农业生态工程技术180
第4章 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182
4.1森林生态学概念和发展182
4.1.1森林生态学的概念182
4.1.2森林生态学的产生183
4.1.3森林生态学的发展184
4.2森林生态学的内容和研究方向186
4.2.1森林生态学的内容186
4.2.2森林生态学的研究方向187
4.3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188
4.3.1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188
4.3.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189
4.4林业生态工程192
4.4.1林业生态工程概述192
4.4.2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类型194
4.4.3林业生态工程的构建原理195
4.4.4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199
4.4.5林业生态工程的效益评价201
4.4.6林业生态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203
第5章 草地生态学与草地生态系统管理205
5.1草地的概述205
5.1.1草地的概念205
5.1.2中国草地资源概况205
5.1.3中国草地的分类207
5.1.4中国草地的分区208
5.2草地生态学210
5.2.1草地生态学的概念210
5.2.2草地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10
5.2.3草地生态学的研究进展210
5.3草地生物群落的动态和演替212
5.3.1草地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212
5.3.2草地生物群落的演替实例214
5.4草地生态系统219
5.4.1草地生态系统的定义219
5.4.2草地生态系统的组分和基本结构220
5.5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223
5.5.1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23
5.5.2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27
5.6草地的恢复与管理230
5.6.1草地退化的概念和类型230
5.6.2草地退化的原因231
5.6.3退化草地的特征、过程及机理233
5.6.4退化草地恢复与防治237
5.6.5草地的管理240
第6章 水域和湿地生态与恢复243
6.1海洋生态系统243
6.1.1概述243
6.1.2大洋生态系统244
6.1.3浅海生态系统248
6.1.4海岸带249
6.1.5河口生态系统251
6.1.6海洋的生态功能252
6.1.7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254
6.2陆地水生态系统255
6.2.1概述255
6.2.2流水生态系统257
6.2.3静水生态系统260
6.3湿地生态环境266
6.3.1概述266
6.3.2滨海湿地生态系统269
6.3.3淡水湿地生态系统273
6.3.4人工湿地274
6.4保护与恢复276
6.4.1主要问题276
6.4.2保护278
6.4.3恢复281
第7章 旅游生态与管理287
7.1旅游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287
7.1.1旅游的概念288
7.1.2旅游生态学的概念288
7.1.3旅游生态学的研究对象288
7.1.4旅游生态学的研究内容289
7.2生态旅游概述290
7.2.1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291
7.2.2生态旅游的必要性293
7.2.3生态旅游主体294
7.2.4生态旅游资源295
7.3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302
7.3.1生态旅游规划概述302
7.3.2生态旅游规划原则和要求302
7.3.3生态旅游的规划内容303
7.3.4生态旅游开发305
7.4生态旅游管理310
7.4.1生态旅游管理的意义310
7.4.2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原则311
7.4.3生态旅游管理的任务和特征312
7.4.4生态旅游管理的措施与途径313
7.4.5生态旅游的发展政策314
第8章 污染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316
8.1环境问题与污染生态学的形成316
8.1.1全球主要的生态与环境问题316
8.1.2污染生态学的形成316
8.2污染生态学概述317
8.2.1污染生态学的定义及基本内涵317
8.2.2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318
8.3污染生态过程与生态效应320
8.3.1污染生态过程320
8.3.2污染生态效应325
8.4污染生态诊断、监测与评价328
8.4.1污染生态诊断328
8.4.2污染生态监测330
8.4.3污染生态风险评价333
8.5污染控制与环境生态工程337
8.5.1污染环境修复与治理及其技术337
8.5.2污水生态处理生态工程344
8.5.3固体废物处理生态工程346
第9章 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态建设350
9.1城市生态概述350
9.1.1城市生态学的概念350
9.1.2城市生态学产生的背景350
9.1.3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351
9.2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351
9.2.1城市生态位原理351
9.2.2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352
9.2.3食物链(网)原理352
9.2.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352
9.2.5最小因子原理353
9.2.6环境承载力原理353
9.3城市生态系统353
9.3.1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特征353
9.3.2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功能358
9.3.3城市生态系统分析363
9.4城市生态规划368
9.4.1城市生态规划概述368
9.4.2城市生态规划步骤368
9.5城市生态设计370
9.5.1城市生态设计概念370
9.5.2城市生态设计原则370
9.6城市生态建设与调控372
9.6.1生态城市及其衡量标志372
9.6.2城市生态建设372
9.6.3城市生态调控373
第10章 景观生态与区域生态建设376
10.1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376
10.1.1空间分异性376
10.1.2空间异质性377
10.1.3格局与过程377
10.1.4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与空间镶嵌理论377
10.1.5自然等级理论378
10.1.6尺度和尺度效应379
10.1.7缀块动态和复合种群理论380
10.1.8渗透理论和中性模型380
10.1.9生态建设与生态区位理论381
10.2景观的结构381
10.2.1斑块382
10.2.2廊道383
10.2.3基质384
10.2.4景观总体结构385
10.3景观生态学数量分析方法388
10.3.1景观空间格局指数388
10.3.2景观格局分析模型391
10.3.3景观模拟模型394
10.4景观生态学的应用395
10.4.1景观生态学与城市景观建设395
10.4.2景观生态学在农村景观建设中的应用397
10.4.3景观生态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398
第11章 保护生物学400
11.1保护生物学概述400
11.1.1保护生物学的概念400
11.1.2保护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400
11.2生物多样性保护401
11.2.1生物多样性的现状401
11.2.2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因素403
11.2.3物种多样性受威胁等级的划分405
11.2.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407
11.3物种灭绝机制413
11.3.1物种灭绝的概念和认识414
11.3.2物种灭绝的外在机制415
11.3.3物种灭绝的内在机制419
11.4自然保护区421
11.4.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421
11.4.2自然保护区的功能421
11.4.3自然保护区设计422
11.4.4自然保护区网与生境走廊建设424
11.5动物行为与物种保护426
11.5.1动物行为与物种保护的关系426
11.5.2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427
第12章 全球生态与对策437
12.1全球变化及相关概念437
12.1.1对全球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437
12.1.2全球变化的概念438
12.1.3与全球变化相关的基本概念439
12.2国际全球变化的主要研究计划444
12.2.1世界气候研究计划444
12.2.2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444
12.2.3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445
12.2.4生物多样性计划445
12.3全球生态及全球生态学446
12.3.1全球生态学及其发展446
12.3.2生态风险447
12.3.3生态安全448
12.4全球生态对策449
12.4.1全球变化的适应研究449
12.4.2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449
12.4.3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机理451
12.4.4国际社会对遏制全球变化的努力452
12.4.5中国政府的立场和努力455
参考文献458
热门推荐
- 1713007.html
- 1389799.html
- 1192913.html
- 642159.html
- 3234059.html
- 3316232.html
- 3266248.html
- 1862093.html
- 2877331.html
- 3520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6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8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4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2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0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8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3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0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