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路径研究 兼析金融中心的城市特征及城市纷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宏鸣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8253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上海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路径研究 兼析金融中心的城市特征及城市纷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1
1.1 国际金融中心的概念、分类及界定3
1.1.1 国际金融中心的概念3
1.1.2 国际金融中心的分类4
1.1.3 国际金融中心的界定5
1.2 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7
1.3 全球化中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9
1.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研究和发展的现状12
1.4.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2
1.4.2 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设想13
1.5 本书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创新思路14
1.5.1 本书致力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15
1.5.2 本书的创新及特色16
1.6 本书所研究课题的应用前景及后续问题22
第二章 全球化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影响24
2.1 全球化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理论各因素的影响24
2.1.1 规模经济学理论的因素影响27
2.1.2 区位经济学理论的因素影响28
2.1.3 需求反应与供给引导金融体系理论的因素影响29
2.2 金融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效应31
2.2.1 金融全球化的消极影响31
2.2.2 金融全球化的积极效应32
2.3 全球化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带来的挑战34
2.3.1 金融中心无形化34
2.3.2 国际金融中心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35
2.3.3 三大时区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36
2.3.4 无序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无力的全球金融监管和协作37
2.4 全球化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带来的机遇37
2.4.1 贸易、投资等众多重要因素的强力推动38
2.4.2 金融交易膨胀的推动39
2.4.3 国际机构和国际人才积极涌入39
2.4.4 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推动40
第三章 最大国内金融中心的城市比较及上海路径41
3.1 中国大陆三大经济区综合情况比较41
3.1.1 中国大陆三大经济区的基本情况42
3.1.2 京津冀与珠江、长江三角洲的比较44
3.1.3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的比较46
3.1.4 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潜力优势46
3.2 上海形成最大国内金融中心的制约因素48
3.2.1 金融监管、债券发审登记等机关不在上海48
3.2.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公司总部不在上海48
3.2.3 粮、棉、豆的期货交易所不在上海49
3.2.4 京、津、汉、渝、蓉、深等城市的竞争50
3.3 上海形成最大国内金融中心的优势51
3.3.1 已形成多种要素型金融市场体系51
3.3.2 金融及交易规模国内首屈一指53
3.3.3 金融机构和公司总部集聚效应54
3.3.4 金融腹地、金融创新空间优势巨大54
3.4 上海形成最大国内金融中心的路径55
3.4.1 以建立人民币产品中心为突破口56
3.4.2 做大金融市场56
3.4.3 做强金融机构57
3.4.4 做多金融产品58
第四章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城际比较及路径60
4.1 上海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分析61
4.1.1 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61
4.1.2 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充分条件62
4.1.3 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条件研判63
4.1.4 形成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应具备的特殊条件64
4.2 上海形成国际金融中心条件的国际比较分析65
4.2.1 上海宏观基础因素的国际比较66
4.2.2 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68
4.2.3 上海金融市场规模因素的国际比较69
4.2.4 上海金融机构数量和上市公司的国际比较71
4.3 京、沪国际金融中心之争评析74
4.3.1 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特征76
4.3.2 国际金融中心“首都优势论”评析80
4.3.3 国际金融中心“港口优势论”评析83
4.3.4 国际金融中心“最大城市论”84
4.3.5 原因、结论及推论86
4.4 形成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89
4.4.1 由国内金融中心迈向国际金融中心91
4.4.2 由离岸市场直接迈向国际金融中心91
4.4.3 在岸、离岸双驱动相互促进型93
4.4.4 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93
第五章 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借鉴与路径94
5.1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状况及问题95
5.1.1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起源和发展情况96
5.1.2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面临的问题98
5.1.3 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规模和分布99
5.1.4 我国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情况101
5.2 新加坡等离岸国际金融中心成功的启示103
5.2.1 新加坡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措施104
5.2.2 新加坡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功效107
5.2.3 新元在国际金融中心中的地位和启示109
5.2.4 其他主要国际离岸市场的经验110
5.3 离岸市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突破口112
5.3.1 上海发展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112
5.3.2 上海设立离岸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114
5.3.3 上海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契机115
5.3.4 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认识误区117
5.4 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119
5.4.1 政府推动建立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120
5.4.2 对上海离岸金融市场的政策措施建议121
5.4.3 隔离型离岸国际金融中心124
5.4.4 渗漏型离岸国际金融中心125
第六章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与协调监管创新127
6.1 上海与曼谷、汉城、台北等城市的竞争127
6.1.1 上海与曼谷的竞争128
6.1.2 上海与汉城的竞争128
6.1.3 上海与台北的竞争129
6.2 上海与香港、新加坡的竞争130
6.2.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局限性130
6.2.2 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局限性131
6.2.3 上海与香港、新加坡的比较132
6.2.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定位135
6.3 全球化金融危机的防范136
6.3.1 不易避免的金融危机138
6.3.2 金融危机的影响140
6.3.3 金融危机的传导141
6.3.4 金融危机的预防142
6.4 上海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间的监管合作和协调145
6.4.1 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的必要性145
6.4.2 国际金融中心间的协调与合作的作用148
6.4.3 国际金融监管与协调合作存在的问题148
6.4.4 国际金融监管与协调合作的改革和创新151
第七章 人民币地位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影响158
7.1 人民币升值与人民币的国际信誉158
7.1.1 人民币贬值阶段(1949—1997年)159
7.1.2 人民币不贬值阶段(1997—2005年)160
7.1.3 人民币升值阶段(2005年至今)161
7.2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161
7.2.1 世界主要国家货币自由兑换的情况162
7.2.2 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的阶段和步骤163
7.2.3 人民币未来的国际地位165
7.3 人民币地位与上海在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166
7.3.1 经常项目可兑换与在岸国际金融中心166
7.3.2 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在岸国际金融中心168
7.3.3 国际货币与在岸国际金融中心169
7.4 人民币地位与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171
7.4.1 非自由兑换本币的离岸金融影响172
7.4.2 非参与可兑换本币的离岸金融影响173
7.4.3 参与性可兑换本币的离岸金融影响174
第八章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远景展望176
8.1 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前景176
8.1.1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面临的挑战177
8.1.2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前景178
8.1.3 上海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景180
8.2 超越东京的全球国际金融中心181
8.2.1 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盛衰182
8.2.2 保持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措施和效果183
8.2.3 上海超越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潜力185
8.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可能问鼎世界的领域186
8.3.1 贸易港金融领域187
8.3.2 金属等期、现货领域188
8.3.3 国际贸易、直接投资金融领域189
第九章 建设上海金融中心的一些对策和建议190
9.1 扩展和连通交易平台及保障交易安全190
9.1.1 交易前台系统扩展及互联191
9.1.2 交易系统间的前台系统互联193
9.1.3 国际互联194
9.1.4 建议建立开放型商务金融网196
9.2 建设高效的交易、支付、清算系统199
9.2.1 交易合约的标准化和规模化199
9.2.2 资金通用账户200
9.2.3 券款对付202
9.2.4 T+0交割结算制202
9.3 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指数信息服务体系203
9.3.1 金融中心指数体系的构成204
9.3.2 提升指数体系的国际影响力206
9.3.3 指数的传播和资信服务207
9.4 鼓励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建议208
9.4.1 在上海打造全国产权中心市场209
9.4.2 鼓励对外直接投资210
9.4.3 鼓励间接投资213
9.4.4 鼓励外汇投资和交易214
9.5 建议进行金融管理局试点和设立金融公会215
9.5.1 在上海进行金融管理局试点216
9.5.2 上海创立全国性金融公(协)会的意义216
9.5.3 金融公会的职能217
9.5.4 金融公会的活动建议218
9.6 建议规划建设一条金融大道219
9.6.1 规划建设金融大道是上海的现实需要220
9.6.2 浦西外滩中山东路金融街已随风而逝221
9.6.3 浦东世纪大道是设立金融大道的理想之地221
9.6.4 规划建设金融大道的步骤223
参考文献225
附录1 国际金融中心的量化建议标准229
附录2 乘机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建议233
附录3 在九段沙规划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议239
附录4 对外汇储备投资的五条建议242
热门推荐
- 361749.html
- 3079117.html
- 2653639.html
- 1402993.html
- 1996857.html
- 3585308.html
- 2772652.html
- 3676966.html
- 472388.html
- 3617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9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9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8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6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4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3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