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汽车安全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标准实务全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最新汽车安全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标准实务全书》
  • 李庄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中软电子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63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6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新汽车安全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标准实务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汽车检测概论3

第一章 汽车发展简介3

第一节 汽车及汽车工业的发展3

一、汽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3

二、汽车发展简史4

三、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7

第二节 汽车的类型10

一、按用途分类10

二、按动力装置类型分类12

三、按行驶道路条件分类13

四、按行驶机构的特征分类14

第三节 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14

第四节 汽车总体构造15

第五节 汽车行驶基本原理18

一、驱动条件18

二、附着条件19

第二章 汽车检测技术基础知识20

第一节 汽车检测技术概述20

第二节 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21

一、国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22

二、国内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22

三、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23

第三节 汽车检测技术基础理论24

一、检测参数24

二、检测参数标准29

三、诊断周期32

四、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33

第二篇 汽车检测站的设置组成与业务流程第一章 汽车检测站41

第一节 汽车检测站概述41

一、检测站的任务41

二、检测站的类型41

三、检测站的组成和工位布置43

四、各工位设备与检测项目46

第二节 汽车检测站检测工艺54

一、检测工艺路线54

二、检测工艺程序57

第三节 汽车检测线的微机控制系统64

一、微机控制系统的功能和要求64

二、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65

三、微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66

四、微机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67

第二章 汽车检测员70

第一节 汽车检测员岗位职责70

一、检测驾驶员(引车员)岗位职责70

二、工位检测员岗位职责70

三、计算机操作员岗位职责71

四、质量、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71

五、汽车检测人员基本素质要求71

第二节 汽车检测员职业道德规范72

一、道德的含义72

二、道德的特点72

三、道德的社会功能73

四、职业道德73

五、社会主义职业道德74

六、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作用74

七、汽车检测员职业道德规范74

第三篇 汽车性能质量检测技术与规程第一章 汽车产品质量检测规程79

第一节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测规程79

一、抽样规定79

二、检测项目及方法79

三、汽车整车产品质量综合评定方法85

第二节 汽车整车定型检测规程86

一、试验规范、试验地点和承担试验单位86

二、试验样车数量88

三、变型汽车定型检测88

四、可靠性试验视同试验条件89

五、系列车型的定型可靠性试验车型的确定89

六、可靠性统计评定的说明90

七、其它规定90

第三节 引进技术的轿车及轻型客车国产化定型鉴定整车可靠性检测规程91

一、适用范围91

二、试验条件91

三、试验里程及分配91

四、可靠性统计92

五、可靠性评定92

第四节 专用汽车定型检测规程93

一、试验条件93

二、试验项目94

第五节 机动车辆分类96

一、M类机动车辆96

二、N类机动车辆97

三、O类机动车辆97

四、L类机动车辆98

第六节 汽车的一般试验条件98

一、车辆98

二、试验道路99

三、气候99

四、试验仪器、设备100

五、行驶检查100

六、车辆磨合100

七、预热行驶100

八、整车维护100

第二章 汽车主要结构和技术特性参数的测定101

第一节 汽车质量参数和质心位置的测定101

一、汽车质量参数的测定101

二、质心(重心)位置的测定102

第二节 汽车视野的测定107

一、测试方法107

二、数据处理109

第三节 汽车正面迎风面积的测定109

第四节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和通道圆的测定110

第五节 车轮滚动半径的测定111

第三章 汽车动力性检测技术113

第一节 汽车动力性检测项目及检测技术113

一、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113

二、汽车动力性检测项目与有关标准115

三、汽车动力性检测方法115

(一)汽车动力性台架检测115

(二)汽车动力性道路检测116

第二节 汽车底盘测功机与第五轮仪117

一、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17

二、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构造118

三、影响底盘测功机测试精度的因素132

四、汽车底盘测功机的使用与维护134

五、第五轮仪135

第三节 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139

一、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的基本内容及特点139

二、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装置的基本组成140

三、发动机动力性检测145

四、点火系统检测与波形分析147

五、电控喷油信号的加载检测157

六、进气歧管真空波形测试158

七、各缸压缩压力判断162

八、各缸工作均匀性判断163

九、柴油机喷油压力波形检测164

十、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检测173

第四章 汽车燃料经济性检测枝术176

第一节 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176

一、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176

二、有关标准178

第二节 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的分类比较178

一、试验分类178

二、试验分类比较180

第三节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路试检测180

一、试验规范及标准180

二、试验条件181

三、试验项目181

四、直接档全节气门加速燃料消耗量试验181

五、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试验181

六、多工况燃料消耗量试验182

七、限定条件下的平均使用燃料消耗量试验183

八、试验数据的检验与校正183

第四节 常用汽车油耗计184

一、常见油耗计的结构原理184

二、常见油耗计的使用与维护186

第五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台试检测188

一、检测油路的连接与油路中气泡的排除188

二、台架检验方法189

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检测技术194

第一节 汽车转向性能检测194

一、检测条件194

二、测量仪器196

三、测试方法及试验数据处理197

四、质量评定方法199

第二节 汽车转向回正性能检测200

一、测试仪器200

二、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204

三、质量评定207

第三节 汽车蛇形行驶性能检测209

一、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209

二、质量评定211

第四节 汽车稳态回转性能检测213

一、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213

二、质量评定218

第五节 汽车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行驶性能检测220

一、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220

二、质量评定223

第六节 汽车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行驶性能检测224

一、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224

二、质量评定225

第七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综合评价227

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检测技术228

第一节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228

一、检测条件228

二、测试仪器及设备229

三、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232

四、平顺性的评价233

第二节 汽车平顺性脉冲输入行驶性能检测238

一、测试仪器和设备238

二、检测方法239

三、试验数据处理240

四、质量评价240

第三节 汽车悬挂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240

一、检测条件240

二、测台仪器241

三、检测方法241

四、数据处理242

第七章 汽车密封性与空调示统检测技术244

第一节 汽车防尘密封性检测244

一、测试仪器及设备244

二、检测方法246

三、试验数据处理及质量评定247

第二节 汽车防雨密封性检测248

一、测试设备249

二、检测方法252

三、试验数据处理及质量评定255

第三节 汽车采暖性能检测255

一、测试方法256

二、质量要求257

第四节 车身冷气系统性能检测257

一、降温、保温能力试验257

二、车内风速的测定258

第五节 汽车隔热通风性能检测258

一、测点位置的布置259

二、测试方法260

三、质量评定261

第八章 汽车可靠性与耐久性检测技术262

第一节 汽车可靠性检测262

一、检测方法263

二、汽车可靠性评价指标计算266

第二节 汽车耐久性检测269

一、检测程序270

二、耐久性行驶试验270

三、汽车耐久性损坏判定270

四、汽车丧失耐久性的条件和汽车耐久度的确定271

五、耐久性试验数据的统计272

第四篇 汽车安全检测项目与检测技术第一章 汽车年度安全检测制度279

第一节 汽车安全检测概述279

第二节 汽车年审的必要性280

第三节 汽车安全检测的项目281

一、汽车的行车执照281

二、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情况的检查282

第二章 汽车的外观检测286

第一节 汽车外观检测与汽车安全286

第二节 汽车外观检测项目286

一、整车参数检测286

二、汽车的核载287

三、侧倾稳定角检验289

四、漏水、漏油检查289

五、车体周正检测290

六、车轮轮胎的检测290

七、转向盘的转动阻力和自由转动量检291

八、车轮总成的横向摆动量和径向跳动量292

九、制动踏板自由行程与踏板力的检测293

十、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与踏板力的检测293

第三章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294

第一节 汽车制动性能概论294

一、制动效能294

二、制动效能的恒定性294

三、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295

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295

一、地面制动力295

二、制动器制动力296

三、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地面附着力的关系296

四、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与滑动率s297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300

一、用制动距离法检验制动效能300

(一)制动距离的理论公式300

(二)用制动距离检验303

(三)根据拖印长度反推制动初速度304

二、用制动力法检验制动效能305

三、用制动减速度法检验制动效能306

四、改善制动效能的措施307

第四节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307

第五节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309

一、制动跑偏309

二、制动侧滑310

(一)车辆侧滑的条件310

(二)汽车侧滑时的运动311

三、转向能力的丧失312

第六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312

一、地面法向反作用力313

二、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313

三、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314

四、制动过程分析316

第七节 影响汽车制动性的主要因素316

一、轴间负荷分配的影响316

二、制动力的调节和车轮防抱死316

(一)制动力的调节316

(二)车轮的防抱死317

三、汽车载质量的影响317

四、车轮制动器的影响317

五、制动初速度的影响318

六、利用发动机制动318

七、道路条件的影响318

八、驾驶技术的影响319

第八节 汽车制动性检测319

一、汽车制动性检测项目、方法与相应技术条件319

(一)台试检验制动性能319

(二)路试检验制动性能320

(三)两种检验方法的比较322

二、路试检验制动性能324

(一)用五轮仪检测制动性能324

(二)用制动仪检测制动性能325

三、汽车制动试验台检验制动性能327

(一)制动试验台的类型327

(二)单轴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327

(三)惯性式滚筒制动试验台334

(四)平板式制动试验台简介336

第四章 汽车侧滑量的检测338

第一节 汽车的前轮定位与侧滑338

一、汽车的前轮定位338

二、汽车转向轮的侧滑342

第二节 汽车侧滑检验技术方法343

一、汽车侧滑检验的必要性343

二、汽车侧滑检验方法及设备种类345

第三节 汽车侧滑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46

第四节 汽车侧滑试验台的使用354

第五节 汽车转向轮侧滑量的调整357

一、影响汽车转向操纵的各种因素357

二、转向轮侧滑量的调整358

第六节 侧滑量的检测361

一、前轮定位参数检测的必要性与国际关规定361

二、转向轮定位值的单项静态检测363

三、转向轮定位值的动态检测370

第七节 单板和双板侧滑试验台测试分析371

第八节 汽车侧滑试验台使用与维修保养372

一、侧滑试验台使用方法372

二、试验台的保养、维修373

第九节 汽车侧滑试验台检定与调整374

一、侧滑试验台检定技术条件374

二、检定准备工作374

三、试验台检定步骤375

四、侧滑试验台的调整378

第五章 汽车轴重的检测380

第一节 轴重仪简介380

汽车轴重仪结构和工作原理380

第二节 汽车轴重仪使用与维修保养384

一、使用方法384

二、轴重仪维修与保养384

第三节 汽车轴重仪检定与调整385

一、轴重仪的检定技术条件385

二、检定准备工作385

三、轴重仪检定步骤386

四、轴重仪的调整387

第六章 汽车前照灯与车速表检测388

第一节 汽车前照灯检测目的和要求388

一、前照灯检测的目的388

二、前照灯检测的要求388

第二节 汽车灯光基础及检测原理389

一、光的基础知识389

二、前照灯的光学特性390

三、检测元件——光电池392

四、用屏幕法检测光束照射位置393

五、前照灯检测仪的类型394

第三节 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399

一、外形与结构399

二、检测原理401

第四节 汽车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与维护403

一、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403

二、全自动检测仪的使用方法404

三、前照灯检测仪的维护405

第五节 汽车车速表检测405

一、汽车车速表误差形成原因及危害405

二、车速表的检验方法及有关标准406

第六节 车速表试验台407

一、标准型车速表试验台408

二、驱动型车速表试验台409

三、车速表试验台的测试方法410

四、使用注意事项与试验台的维护411

第七章 汽车悬挂装置检测413

第一节 汽车悬挂装置检测台型式与汽车悬挂装置的评价方法413

一、悬挂装置检测台结构型式与特点413

二、汽车悬挂装置的评价方法415

第二节 汽车悬挂装置检测台结构与系统分析416

一、汽车悬挂装置检测台简介416

二、汽车悬挂装置检测台系统分析417

第八章 汽车车轮平衡检测423

第一节 车轮平衡机理425

一、车轮静平衡原理426

二、车轮动平衡原理427

三、检测电路基本工作原理428

第二节 车轮平衡机的结构与使用429

一、就车式车轮平衡机的结构与使用429

二、离车式车轮平衡机的结构与使用432

三、平衡重436

四、几点重要说明436

五、车轮平衡机的测试438

第九章 四轮定位检测441

第一节 四轮定位仪的工作原理与结构441

一、四轮定位仪的测量原理441

(一)车轮前束和推力角的测量原理442

(二)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的测量原理444

(三)转向20°时前张角的测量原理449

二、四轮定位仪的结构449

(一)拉线式四轮定位仪的结构与测量原理449

(二)光学式四轮定位仪的结构452

(三)电脑拉线式四轮定位仪的结构455

第二节 四轮定位仪的使用457

一、光学式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方法457

(一)测量前的准备457

(二)定位参数的测量460

二、电脑拉线式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方法464

(一)测量前的准备464

(二)传感器的校准465

(三)四轮定位仪的使用安装466

三、其他类型的四轮定位仪471

四、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注意事项472

第十章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474

第一节 汽车排放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474

第二节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检验标准475

第三节 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476

第四节 柴油车烟度值的检验方法483

第五节 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控制489

第十一章 汽车噪声检测491

第一节 汽车噪声及其危害491

第二节 汽车噪声检测标准及检测方法491

第三节 汽车噪声测量仪器492

第四节 汽车噪声的测量方法494

第十二章 汽车底盘功率检测498

第一节 底盘测功试验台结构原理498

一、滚筒装置498

二、功率吸收装置(即加载装置)500

三、测量装置500

四、辅助装置503

第二节 底盘测功试验台的使用方法503

一、检测前的准备503

二、检测方法504

三、注意事项504

四、用底盘测功能试验台测取发动机功率504

第十三章 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507

第一节 主要检测项目及其技术指标508

一、汽油机点火系检测508

二、柴、汽油发动机起动系检测及气缸压力检测508

三、柴、汽油发动机配气相位测量508

四、柴油机供油系检测509

五、汽油发动机单缸动力性检测509

六、柴、汽油发动机充电系检测509

七、柴、汽油发动机的动力性检测509

八、柴、汽油发动机异响分析509

第二节 检测工作原理510

一、汽油发动机分电器重叠角θo、触点闭合角θb和点火(供油)提前角θ的测量t510

二、气缸压力测量512

三、配气相位检测513

四、汽油发动机单缸动力性测量513

五、充电系检测513

六、发动机的动力性检测514

七、波形观测514

第三节 汽油发动机检测519

一、检测前的准备工作519

二、检测步骤520

第四节 柴油发动机检测522

一、检测前的准备工作522

二、常规检测步骤523

第十四章 特种车辆的检测525

第一节 集装箱牵引车及挂车的检测525

第二节 自卸车辆的检测526

一、最大举升角的测定526

二、举升、下降时间的测定527

三、沉降量的测定527

第三节 其他专用车辆的检测527

一、轻质燃油油罐汽车527

二、气卸散装水泥罐式汽车531

第十五章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微机测控与管理533

第一节 检测站微机测控系统结构533

一、集中式控制系统533

二、分布式控制系统534

三、推进式控制系统535

四、网络式控制系统536

(一)网络服务器536

(二)网络工作站536

(三)网络适配器536

(四)通信电缆536

(五)集线器(HUB)537

(六)调制解调器(Modem)537

第二节 微机测控系统特点及原理539

一、测量信号539

(一)模拟量传输539

(二)模拟量的数据处理539

(三)数字通信技术540

二、开关量输入信号540

三、开关量输出信号540

四、过程指示信号541

第三节 微机测控系统的操作规程541

第四节 微机测控系统的标定与标准544

一、声级计检定方法544

二、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方法544

三、汽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方法547

四、滤纸式烟度计检定方法548

五、汽车底盘测功机检定方法548

六、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定方法552

七、轴(轮)重仪检定方法554

八、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555

九、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检定方法556

十、就车式车轮动平衡仪检定方法557

第五节 网络系统电器设备的维护559

一、计算机机房的要求560

二、智能仪表的维护560

三、网络系统的安全措施561

四、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562

五、测控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563

第五篇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修技术第一章 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检修567

第一节 发动机基本知识567

一、发动机的分类567

二、发动机常用术语567

三、发动机的工作原理569

第二节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572

第三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故障诊断检修技术574

一、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574

二、机体组的构造575

(一)气缸体576

(二)气缸盖与气缸垫579

(三)油底壳581

(四)发动机的支承581

三、机体组的故障诊断与检修581

(一)气缸体和气缸盖的检修582

(二)气缸和气缸套的检修588

四、活塞连杆组的构造598

(一)活塞599

(二)活塞环600

(三)活塞销600

(四)连杆602

五、活塞连杆组的故障诊断与检修603

(一)活塞连杆组的分解603

(二)活塞的检修605

(三)活塞环的检修608

(四)活塞销的检修610

(五)连杆的检修613

(六)活塞连杆组的装配616

(七)活塞连杆组零件的小修617

六、曲轴飞轮组的构造618

(一)曲轴619

(二)曲轴扭转减振器621

(三)飞轮621

七、曲轴飞轮组的故障诊断与检修621

(一)曲轴飞轮组的拆卸与检验622

(二)曲轴的修理624

(三)曲轴轴承的修理629

(四)曲轴轴向及径向间隙的调整630

(五)曲轴的安装632

(六)飞轮的检修及安装633

第四节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故障诊断检修技术634

一、配气机构的概述634

(一)配气机构的作用634

(二)气门式配气机构634

二、配气机构的构造640

(一)气门组640

(二)气门传动组642

三、配气机构的故障诊断与检修646

(一)配气机构的拆卸646

(二)气门组的维修648

(三)气门传动组的维修660

(四)配气机构的装配与调整669

四、配气相位的测量与调整677

(一)配气相位的测量677

(二)配气相位的调整682

第五节 冷却系的构造与故障诊断检修技术684

一、水冷却系684

(一)水冷系的组成及水路684

(二)水冷系的主要部件685

(三)冷却水与防冻液685

二、风冷系686

三、冷却系的检修687

(一)冷却系状态对发动机的影响687

(二)冷却系的常见故障及维修688

第六节 润滑系的构造与故障诊断检修技术689

一、润滑系的组成689

(一)发动机润滑方式和组成689

(二)发动机润滑系的主要零部件690

二、润滑系的故障诊断与检修692

(一)发动机润滑系常见的故障692

(二)发动机润滑系主要零部件的维修695

第七节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故障诊断检修技术703

一、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704

(一)汽油机燃油704

二、简单化油器特性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705

(一)简单化油器的结构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705

三、现代化油器的各工作系统705

(一)主供油系统705

(二)怠速系统706

(三)加浓系统(省油器)706

(四)加速系统(加速泵)706

(五)起动系统706

四、典型化油器的构造707

五、汽油机供给系的故障诊断与检修711

(一)汽油机供给系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711

(二)汽油泵的检修715

(三)化油器的检修716

第八节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故障诊断检修技术719

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719

(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组成与功用719

(二)柴油720

二、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721

(一)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721

(二)燃烧室721

三、喷油器721

(一)孔式喷油器721

(二)轴针式喷油器722

四、喷油泵722

五、调速器722

(一)调速器的功用722

六、喷油泵的驱动与供油正时723

(一)喷油泵的驱动723

(二)联轴器724

(三)喷油泵的正时与联接724

(四)供油提前角调节装置725

七、柴油机燃料供给系主要零部件的检验及调试方法726

(一)精密偶件的检验726

(二)喷油泵和调速器的调试方法729

八、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730

(一)柴油机起动困难或不能起动731

(二)柴油机熄火733

(三)柴油机有异响734

(四)柴油机“游车”734

(五)柴油机“飞车”735

(六)柴油机工作无力736

第二章 电控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检修740

第一节 发动机换制系统的功用与组成740

一、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EECS)的功能740

二、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EECS)的组成741

(一)空气供给系统741

(二)燃油供给系统743

(三)电子控制系统745

第二节 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747

一、按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方式分类747

二、按燃油喷射部位分类748

(一)缸内喷射系统748

(二)进气管喷射系统749

三、按喷油器喷油方式分类749

第三节 发动机控制系统传感器的检修751

一、空气流量传感器751

(一)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功用与类型751

(二)翼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751

(三)翼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检修754

(四)量芯式空气流量传感器755

(五)涡流式空气流量传感器756

(六)热丝式与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762

二、曲轴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766

(一)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功用与类型766

(二)光电式曲轴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766

(三)磁感应式曲轴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768

(四)霍尔式曲轴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775

(五)差动霍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778

三、压力传感器784

(一)压力传感器的功用与类型784

(二)压阻效应式歧管压力传感器的结构784

(三)歧管压力传感器的检修786

四、节气门位置传感器787

(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功用787

(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类型788

(三)装备电控自动变速器汽车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788

(四)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的检修788

五、氧传感器790

(一)氧传感器的功用790

(二)氧传感器的类型790

(三)氧传感器的检修790

六、温度传感器792

(一)温度传感器的功用与类型792

(二)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特点793

(三)温度传感器的检修793

七、爆震传感器796

(一)爆震传感器的功用与类型796

(二)压电式爆震传感器797

(三)磁致伸缩式爆震传感器798

(四)压力检测式爆震传感器798

(五)爆震传感器检修799

八、开关控制信号801

(一)蓄电池电压信号(UBAT)801

(二)点火开关信号(IGN)801

(三)启动信号(STA)802

(四)空档安全开关信号(NSW)803

(五)动力转向开关信号(PSW)803

(六)空调(A/C)开关信号804

第四节 发动机控制系统执行器的检修804

一、电动燃油泵804

(一)电动燃油泵的功用与类型804

(二)电动燃油泵的结构805

(三)滚柱式电动燃油泵的结构特点806

(四)叶片式电动燃油泵的结构特点806

(五)电动燃油泵的使用与维修807

二、燃油分配管与油压调节器808

(一)燃油分配管的功用与结构808

(二)油压调节器的功用与结构809

(三)油压调节器的检修809

三、电磁喷油器811

(一)电磁喷油器的功用与类型811

(二)电磁喷油器的结构特点811

(三)电磁喷油器工作原理812

(四)电磁喷油器的检修813

四、怠速控制阀814

(一)怠速控制阀的功用与类型814

第五节 发动机控制系统电子控制器的结构与控制过程815

一、电子换制器ECU的功用与组成815

(一)电子控制器ECU的功用815

(二)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器ECU的组成816

二、电子控制器ECU结构816

(一)输入回路816

(二)单片机817

(三)输出回路817

三、电子控制器ECU工作过程817

第六节 发动机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818

一、自诊断系统的功能与工作情况818

(一)自诊断系统的功能818

(二)自诊断系统工作情况818

(三)自诊断系统的备用功能819

二、自诊断测试内容与测试工具820

(一)自诊断测试方式820

(二)自诊断测试内容820

(三)自诊断测试工具821

三、电控系统自诊断测试822

(一)诊断插座822

(二)读取故障代码824

(三)清除故障代码830

四、电控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831

(一)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程序831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方法831

(三)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征兆表”833

第三章 汽车底盘的构造与故障诊断维修技术841

第一节 汽车底盘841

一、汽车底盘的组成841

二、汽车底盘传动系的布置形式843

第二节 汽车传动系845

一、离合器845

(一)离合器的分类845

(二)摩擦式离合器的构成845

(三)离合器的操纵机构846

(四)离合器的拆装调整与检修851

(五)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862

二、变速器865

(一)变速器的功用865

(二)变速器的类型866

(三)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867

(四)同步器868

(五)变速器操纵及锁止机构870

(六)变速器的拆装872

(七)变速器的检测与维修877

(八)变速器的常见故障诊断882

三、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885

(一)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885

(二)液力变矩器885

(三)行星齿轮变速器888

(四)自动控制与操纵系统889

四、自动变速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892

(一)自动变速系统故障自诊断测试892

(二)自动变速系统的初步检查895

(三)自动变速系统控制部件的检修897

(四)自动变速系统的测试900

(五)自动变速系统的故障诊断表907

第三节 万向传动装置911

一、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与结构912

(一)万向节913

(二)传动轴与中间支承913

二、方向传动装置拆装方法917

(一)单十字轴万向节传动轴的拆装917

(二)球笼式等角速度万向节传动轴的拆装919

三、万向传动装置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919

(一)万向传动装置的常见故障919

(二)万向传动装置的检修920

第四节 驱动桥922

一、驱动桥基本组成及构造922

(一)主减速器923

(二)差速器923

(三)半轴与桥壳926

二、驱动桥的拆装929

(一)驱动桥的拆装929

三、驱动桥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931

(一)驱动桥故障的现象和原因931

(二)上海桑塔纳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检修调整932

第五节 汽车行驶系934

一、车架和车桥935

(一)车架的构造和检修935

(二)转向桥与转向驱动桥构造399

(三)车桥常见故障诊断与检修944

二、车身构造与检修948

(一)车身的组成和分类948

(二)车身校正及表面涂层修复950

三、车轮与轮胎955

(一)车轮与轮胎动用955

(二)车轮与轮胎拆装调整958

(三)车轮与轮胎平衡试验961

四、悬架965

(一)减振器966

(二)弹性组件967

(三)非独立悬架969

(四)独立悬架969

(五)多轴汽车的平衡悬架970

(六)悬架拆装方法971

(七)悬架检修及常见故障诊断与检修976

第六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980

一、电子控制悬架系统基本组成981

(一)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981

(二)半主动悬架981

(三)主动悬架982

二、电子控制悬架故障诊断与排除987

(一)初步检查988

(二)利用自诊断系统进行故障检查989

(三)根据故障症状进行检查991

第七节 安全气囊993

一、安全气囊的基本组成993

(一)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993

(二)安全气囊系统的主要部994

二、安全气囊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999

第八节 汽车转向系1000

一、概述1001

(一)汽车转向系的功用及组成1001

(二)汽车转向系的分类及布置形式1001

二、机械转向系1002

(一)机械转向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002

(二)转向系操纵与传动机构1005

三、动力转向系1009

(一)动力转向系的工作原理1009

(二)动力转向系主要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1010

四、转向系拆装与检修1018

(一)机械转向系的拆装与调整1018

(二)动力转向系的拆装与调整1027

五、转向系检修1030

(一)机械转向系检修1030

(二)动力转向系的检修1031

六、转向系常见故障诊断1033

(一)机械转向系常见故障诊断1033

(二)动力转向系常见故障诊断1035

第九节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及四轮转向系1037

一、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1037

(一)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的构造及工作原理1037

(二)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的故障诊断与检修1040

二、四轮转向系统1042

(一)概述1042

(二)机械式四轮转向系统1043

(三)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1044

(四)电子/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1044

(五)电子控制四轮转向装置的维修与故障诊断1049

第十节 汽车制动系1052

一、汽车制动系1052

(一)概述1052

(二)车轮制动器1054

(三)驻车制动器1054

(四)制动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1054

(五)液压制动传动装置1056

(六)气压制动传动装置1058

(七)制动系拆装、检修与调整1058

(八)制动系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1066

第十一节 ABS、ASR系统1071

一、概述1071

二、防抱死制动系统1072

(一)制动时车辆运动状况分析1072

(二)防抱死制动系统概述1074

三、ABS系统的控制原理1077

四、ABS系统的结构1079

五、ABS系统的工作特性1088

六、防滑转控制系统1089

(一)车辆驱动轮滑转时的运动状态1089

(二)ASR系统的控制方式1090

(三)ASR系统的控制原理1090

(四)ASR系统的结构与工1092

(五)ASR系统的工作特性1095

六、防滑控制系统的故障自诊断与故障保险功能1096

(一)故障自诊断与故障保险功能1096

(二)故障代码的读取与清除1096

第四章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故障诊断检修技术1098

第一节 电源系1098

一、汽车电源系概述1098

二、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1099

(一)蓄电池的构造1099

(二)蓄电池的型号1103

三、蓄电池的充电方法1104

(一)蓄电池的充电设备1104

(二)蓄电池的充电方法1106

(三)蓄电池的充电连接方法1107

四、蓄电池的常见故障与检修1108

(一)蓄电池常见的外部故障1108

(二)蓄电池常见的内部故障1109

五、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及类型1111

(一)交流发电机的种类1111

(二)交流发电机的构造1112

六、交流发电机的检测与维修1119

(一)交流发电机的不解体检测技术1119

(二)交流发电机解体后的检修技术1122

第二节 电源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1125

一、外装调节器的电源系故障诊断与排除1125

(一)交流发电视机充电系不充电故障的判断与排除1125

(二)交流发电机充电电流过小故障的判断与排除1125

(三)充电电流过大故障的诊断1126

(四)交流发电机充电电流不稳故障的判断与排除1127

(五)发电机工作中有异响1128

二、整体式交流发电机故障诊断1129

第三节 起动系1130

一、起动机的结构及类型1130

(一)起动机的结构1130

(二)直流串励式电动机1130

(三)传动机构1132

(四)控制装置1132

(五)起动机的类型1133

第四节 起动系的检修与故障诊断1135

一、起动机的使用注意事项1135

二、起动机的检修1135

三、起动机的调整1141

四、电磁开关试验1143

五、起动机的试验1144

六、起动系的故障诊断1146

(一)以桑塔纳、捷达系列轿车为例的故障诊断1146

(二)以解放CA1091汽车和东风EQ1090为例的故障诊断1146

第五节 点火系1150

一、概述1151

(一)点火系的作用与要求1151

(二)发动机点火系分类1152

二、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及原理1152

(一)传统点火系的组成1152

(二)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1153

第六节 传统点火系的故障诊断与检修1155

一、传统点火系的使用与维护1155

二、传统点火系各部件的主要故障与检修1157

三、传统点火系的故障诊断1162

第七节 电子点火系的故障诊断与检修1164

一、电子点火系的分类1164

二、电子点火系的使用与故障诊断1165

第八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1167

一、概述1167

二、微机控制点火系(ESA)的组成1168

三、微机控制点火系的控制功能1170

四、微机控制直接点火系1172

第九节 照明、信号、仪表、报警系1173

一、汽车照明系1173

(一)汽车照明系的组成1173

(二)照明系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1176

(三)前照灯光束的检查与调整1177

二、汽车信号系1179

(一)电喇叭和喇叭继电器1179

(二)转向信号装置1180

(三)制动信号装置1181

(四)倒车灯与倒车蜂鸣器1183

(五)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1184

三、汽车仪表系1185

(一)电流表1185

(二)机油压力表及其传感器1186

(三)水温表1189

(四)燃油表及传感器1192

(五)仪表稳压器1194

(六)车速里程表1194

(七)发动机转速表1196

(八)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1196

四、汽车报警装置1196

(一)机油压力报警装置1196

(二)机油滤清器堵塞报警装置1198

(三)水温报警装置1198

(四)燃油存油报警装置1199

(五)驻车制动报警装置1199

(六)低真空报警装置1199

(七)倒车报警器1199

(八)制动液面警告灯1199

(九)制动信号灯断线警告灯1200

(十)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1200

第十节 辅助电气设备1201

一、电动刮水器及清洗装置1201

(一)电动刮水器的构造及原理1201

(二)风窗清洗装置1202

(三)电动刮水器的故障诊断1202

第十一节 汽车空调系统1204

一、汽车空调的基本组成1204

(一)压缩机1205

(二)空凝器与蒸发器1205

(三)膨胀阀与膨胀管1206

(四)储液干燥器1207

(五)温度控制器1207

(六)怠速控制器1209

(七)压力开关1209

二、汽车空调电路分析1209

(一)汽车空调典型控制电路1209

(二)桑塔纳轿车空调控制电路1210

三、汽车电子控制自动空调1211

(一)传感器1212

(二)空调ECU1212

(三)控制面板1213

第十二节 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1213

一、空调系统不制冷故障1213

二、空调系统制冷量不足故障1214

三、空调系统工作异响故障1215

四、空气分配调节失灵1216

第六篇 燃气汽车组成结构与维修检测第一章 燃气汽车燃气供给系统1219

第一节 燃气汽车的分类1219

一、燃气汽车分类1219

二、燃气汽车术语1219

三、我国燃气汽车发展概况1220

第二节 燃气汽车燃气供给系统1222

一、CNG汽车燃供系统1222

二、液化石油气汽车燃供系统1229

第二章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1235

第一节 天然气1235

一、天然气物化特性1235

二、车用天然气技术要求1238

三、压缩天然气的沃泊指数及燃气类别1238

第二节 液化石油气1240

一、液化石油气(LPG)的物化特性1240

二、车用液化石油气技术要求1243

第三章 燃气汽车发动机的组成结构1245

第一节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1245

一、曲柄连杆机构1245

二、配气机构1246

三、燃料供给系1247

四、冷却系1255

五、润滑系1255

六、起动系1258

七、点火系1259

第四章 燃气汽车专用装置1262

第一节 储气装置1262

一、CNG储气瓶1262

二、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及组合部件1265

三、车用液化天然气储罐1266

第二节 减压调节器1266

一、CYTZ—100型CNG减压调节器1267

二、R89/E型CNG减压调节器1269

三、其他型号的减压调节器1273

第三节 混合器1273

一、文丘里式混合器1273

二、比例式混合器1274

第四节 功率调节装置1276

一、功率调节阀1276

二、步进电机功率阀1276

三、占空比功率阀1277

第五节 加气口1277

一、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口1277

二、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口1277

第六节 燃气汽车各种截止阀及高压管路1278

一、CNG车用气瓶瓶口阀1278

二、步进电机功率阀1279

二、手动截止阀1279

三、高压管线及高压接头1279

四、过滤器1280

第七节 燃气汽车油气转换显示装置1281

一、燃气储量显示装置1281

二、油/气转换开关1281

第八节 电磁阀及电动汽油泵1282

一、电磁燃气截止阀1282

二、汽油电磁阀和电动燃油泵1283

三、回油单向阀1283

第九节 气体燃料喷射器1283

一、HSV常开型电控气体燃料喷射器1284

第五章 两用燃气汽车的制造与改装1286

第一节 两用燃气汽车制造与改装的管理1286

一、制造与改装单位1286

二、在用车辆改装手续与规定1286

第二节 燃气汽车改装的基本工艺流程1287

第三节 改装入厂审查、检测1288

第四节 改装技术设计1293

一、改装设计的主要内容1293

二、改装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1293

三、储气瓶总体布置设计1294

四、CNG减压调节器混合器与LPG蒸发调节器选用1298

五、高压管路布置设计1298

六、电控线路布置设计1299

七、相关工艺设计1300

第五节 燃气汽车安装工艺要点1301

一、CNG系统安装工艺要点1301

二、LPG系统安装要点1302

三、两个选装附件的安装1304

第六节 两用燃料汽车改装后的检验与调试1304

一、CNG汽车改装后的检验1304

二、CNG改装车辆调试1305

三、LPG改装车辆的检验与调试1307

第八节 改装车竣工出厂检验1309

第六章 燃气汽车故障诊断技术1311

第一节 燃气汽车故障概述1311

一、故障形成的基本原因与故障诊断基本原则1311

第二节 燃气汽车故障分析与排除1311

一、CNG汽车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1311

二、LPG汽车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1328

第七篇 现代维修企业管理1335

第一章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1335

第一节 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1335

一、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机构设置1335

二、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1336

三、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方法1337

四、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1338

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步骤1341

六、质量管理小组1342

第二节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1345

一、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任务1345

二、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分类及内容1346

三、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标准1348

四、汽车维修计量器具、检测诊断设备的检定1350

五、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人员素质要求1351

六、现代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技术1352

七、汽车维修企业服务质量的检验1355

八、现代汽车维修企业工艺管理的重要性1355

九、制定工序文件1358

十、以质量管理整合企业1358

第三节 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1360

一、培训的意义1360

二、培训的原则1362

三、培训的内容1362

四、培训的方法1363

第二章 汽车维修设备的管理1365

第一节 汽车维修设备管理的概述1365

一、汽车维修设备管理的概念1365

二、汽车维修设备的分类1366

三、汽车维修设备管理的内容1370

第二节 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基础1371

一、汽车维修设备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1371

二、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制度1371

第三节 汽车维修设备的管理1372

一、汽车维修设备的合理使用1372

二、汽车维修设备的维护1374

三、汽车维修设备的更新、报废1374

第三章 汽车维修企业财务管理1377

第一节 汽车维修企业财务管理概述1377

第二节 汽车维修企业财务管理组织1379

一、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1380

二、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1380

三、企业财务管理机构1381

第三节 汽车维修企业资产的管理1381

一、流动资产管理1382

二、固定资产管理1383

第四节 汽车维修企业营业收入管理1386

一、汽车维修企业营业收入的内容1387

二、汽车维修企业营业收入的计算1387

第五节 汽车维修企业财务分析1389

一、外部财务报表——对外的财讯窗口1389

二、内部损益表——管理者的决策分析工具1394

三、内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1398

四、营运比率——绝对必要的基准1406

五、评估企业投资绩效1413

六、损益平衡和创造投资利润1417

七、销售量变动1422

八、管理控制和预算1428

九、汽车维修企业财务分析概述1435

十、财务报告和资料1436

十一、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1436

十二、财务分析的常用指标1438

十三、汽车维修企业财务分析1439

第四章 汽车维修合同的管理1448

第一节 汽车维修合同的重要性和作用1448

一、汽车维修合同的特征和作用1448

二、汽车维修合同的主要内容1449

第二节 汽车维修合同的使用1449

一、汽车维修合同的签订1449

二、汽车维修合同的履行1450

三、汽车维修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450

四、汽车维修合同的担保1451

第三节 汽车维修合同的管理1451

一、汽车维修合同示范文本制度与填写规范1451

二、汽车维修合同的管理1455

第八篇 现行法规标准1572

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1572

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站管理办法1576

中华人民共和国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细则1578

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1577

汽车发动机检测仪检定规程1580

车轮动平衡机检定规程1588

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检定规程1594

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1598

汽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规程1602

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607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1609

汽车转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检定规程1609

轴(轮)重仪检定规程1617

血活塞联动式油耗仪检定规程1622

汽车制动踏板力计检定规程1629

附录1633

ISO9000(2000)质量手册编制范例16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