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观念与历史的际会 朱熹中庸思想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观念与历史的际会 朱熹中庸思想研究
  • 王健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54198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儒家;《中庸》-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观念与历史的际会 朱熹中庸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精神道”如何实现于历史:“道统”之意涵(上)1

第一节 溯源伏羲 中立周子:“道统”的形上理据3

第二节 “卓然立人道之尊”:宋代儒者面对的历史难题7

第三节 “致中和”:作为历史之体的“精神道”51

第二章 “精神道”如何实现于历史:“道统”之意涵(下)63

第一节 人“生”而能“德”:对“天命之谓性”的理解63

第二节 “善的历史”如何可能:对“率性之谓道”与“修道之谓教”的理解68

第三节 重回“善的历史”:以“圣人”为“修教谓教”之主词的深意75

第四节 人为目的:“道”“理”“性”之意义的互相发明82

第五节 “天下平”必自“明德”始:“致中和”语境中的“格物致知”102

第六节 “立天地之大义”:成就一个“见得此理”的世界110

第三章 “中和”与“中庸”:一个观念与历史的普遍性问题(上)119

第一节 开出观念范导历史的维度:释“庸”为“平常”的意义120

第二节 “难而易”与“易而难”:对“中庸不可能”的诠释127

第三节 合理与现实:对“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诠释131

第四章 “中和”与“中庸”:一个观念与历史的普遍性问题(下)154

第一节 “自然生存”与“可能生存”:“五谷”之喻的意义154

第二节 “中道”与“天道”:“中庸”是君子的事业162

第三节 有“道”必得见“道”:“价值本体”视域内的“格物”精神168

第四节 “随自家规模大小做去”:人人可为的“格物致知”176

第五节 实现“中和”理想的现实载体:为政者与学者204

第五章 “正天下大本”:一种可能的历史——以《壬午封事》《庚子封事》《戊申封事》为解读线索230

第一节 “道统”内容的首次提出:关于《壬午应诏封事》233

第二节 “治道”与“善生”:关于《庚子封事》264

第三节 “中和”理想的治世尝试:关于《戊申封事》284

第六章 “撑天拄地”:何以“道统”观念必须进入社会历史——朱熹与陈亮之辩的真实意义290

第一节 “道”为历史之“体”:朱子与陈亮的根本区别291

第二节 发自“道体”亦或发自“智谋功力”:朱子与陈亮之不同政治进步观299

第三节 “道之常存,非人能预”:作为纯粹观念的“道心”——以《答陈同甫》之书八为例312

附录:在观念与历史之间——对余英时分疏“道统”与“道学”之意义的思考326

后记3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