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北朝文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南北朝文学史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曹道衡,沈玉成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5979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文学史-中国-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北朝文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南朝文学概说1

第一节 南朝的社会和文化1

第二节 南朝文学的繁荣5

第三节 南朝文学的特色10

第四节 各体文学的发展14

第二章 晋宋之间诗文风气的嬗变22

第一节 玄言和山水22

第二节 题材的多样化26

第三节 艺术形式的发展28

第三章 谢灵运和谢惠连32

第一节 谢灵运的生平32

第二节 谢灵运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性格33

第三节 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其他作品38

第四节 谢惠连46

第四章 颜延之和谢庄51

第一节 颜延之的生平和思想51

第二节 颜延之的诗文53

第三节 谢庄58

第五章 鲍照64

第一节 鲍照的生平64

第二节 鲍照的乐府诗和其他诗歌65

第三节 鲍照的赋和文71

第四节 鲍照的影响和鲍集的版本74

第五节 鲍令晖75

第六节 汤惠休76

第六章 江淹82

第一节 江淹的生平82

第二节 江淹的诗歌83

第三节 江淹的拟古诗86

第四节 江淹的赋和文89

第七章 永明诗风的新变98

第一节 从元嘉到永明98

第二节 “永明体”的特色99

第三节 诗歌声律的探讨102

第四节 新体诗106

第八章 谢朓和王融110

第一节 谢朓的生平和思想110

第二节 谢朓的诗歌113

第三节 谢朓的辞赋和骈文121

第四节 谢朓的影响122

第五节 王融124

第九章 沈约及范云、任昉130

第一节 沈约的生平130

第二节 沈约的文学主张和作品132

第三节 范云138

第四节 任昉140

第十章 王俭、张融、孔稚珪和齐代其他作家145

第一节 王俭和齐初文人145

第二节 虞炎、虞羲及其他诗人147

第三节 张融150

第四节 孔稚珪和刘绘152

第十一章 何逊、吴均、柳恽和梁代前期作家158

第一节 何逊158

第二节 吴均161

第三节 柳恽及其他作家166

第十二章 《文选》175

第一节 总集的出现和《文选》的编订175

第二节 《文选》的选录和分类176

第三节 《文选》的影响和后人对《文选》的研究181

第十三章 从“永明体”到“宫体”186

第一节 宫体诗的出现186

第二节 宫体诗出现的原因和对它的评价189

第三节 萧衍父子192

第四节 庾肩吾和刘孝绰兄弟201

第十四章 徐陵、阴铿和梁陈之间文学206

第一节 徐陵的生平和作品206

第二节 《玉台新咏》211

第三节 阴铿214

第四节 沈炯、周弘正和陈初作家217

第十五章 江总和陈代其他作家221

第一节 陈代诗风的变化221

第二节 张正见、刘删、祖孙登223

第三节 江总、姚察225

第四节 陈后主及其侍从文人228

第十六章 南朝乐府歌辞232

第一节 南朝乐府新声的兴起和发达232

第二节 “吴声”和“西曲”235

第三节 南朝乐府歌辞的文学特色237

第十七章 《文心雕龙》和《诗品》247

第一节 刘勰和《文心雕龙》247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创作论249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和文学批评史观254

第四节 钟嵘和《诗品》258

第十八章 北朝文学概说265

第一节 北朝的社会和文化265

第二节 北朝文学的发展和分期268

第三节 北朝文学的特色272

第十九章 “十六国”文学277

第一节 “十六国”文学概况277

第二节 王嘉和《拾遗记》280

第三节 苏蕙、苻朗和僧肇282

第四节 张骏和李暠285

第五节 汉族民歌286

第二十章 北魏和北齐文学289

第一节 北魏初期文学289

第二节 北魏中后期文学和温子昇292

第三节 邢劭、魏收和北齐作家298

第二十一章 《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和《颜氏家训》305

第一节 《水经注》305

第二节 《洛阳伽蓝记》311

第三节 颜之推和《颜氏家训》315

第二十二章 庾信322

第一节 庾信的生平和思想322

第二节 庾信前期的作品325

第三节 庾信后期的作品328

第四节 庾信的成就和影响337

第二十三章 王褒和西魏北周文学342

第一节 西魏的文化和文学342

第二节 王褒344

第三节 北周其他作家348

第二十四章 北朝乐府和歌谣351

第一节 北歌的创作和流传352

第二节 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355

第三节 《木兰诗》和《敕勒歌》359

第二十五章 《世说新语》和南北朝志怪小说366

第一节 小说在南北朝的发展366

第二节 《世说新语》367

第三节 志怪小说374

第二十六章 隋代文学380

第一节 隋代文学鸟瞰380

第二节 卢思道383

第三节 薛道衡387

第四节 孙万寿和由北齐入隋的文人390

第五节 隋代的南方文人392

第六节 杨素和隋炀帝杨广395

第七节 民歌和农民起义的诗文400

第二十七章 南北文风的融合405

第一节 南北文风的区别405

第二节 南北文风的融合过程410

后记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