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易学与儒学 再塑民族之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任俊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店
- ISBN:780663047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易学与儒学 再塑民族之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易学与儒学的关系概述1
一、儒学是借易学立论的学派2
二、易学是靠儒学弘扬的学科9
第二章 借《易传》发挥的儒家思想16
一、立意高远的《彖传》17
二、别成一义的《象传》21
三、依文言理的《文言传》24
四、博大精深的《系辞传》30
(一)《系辞》反映的儒家天道观30
(二)《系辞》反映的儒家人道观33
(三)《系辞》反映的儒家历史观39
(四)《系辞》反映的儒家方法论44
(五)《系辞》中义理与象数关系49
五、阐述天道、地道与人道的《说卦传》51
六、借序卦以序人伦的《序卦传》54
七、坚持对立统一的《杂卦传》59
八、仁与易——《易传》儒家思想的深层透视62
(一)仁是易的派生物62
(二)仁对易的范畴的拓广66
第三章 孔子的学《易》之道71
一、“韦编三绝”——勤奋学《易》典范72
二、孔子自算——贲非正色之卦73
三、孔子谈易——如何看待易占74
四、损益之道——孔子易学之道77
第四章 《论语》体现的易学思想80
一、《论语》表现的天道观82
二、《论语》反映的中和思想86
三、《论语》中的刚柔之说90
第五章 孟子对《周易》思想的发挥94
一、对继善成性思想的发挥95
二、对乾道刚健思想的发挥101
三、对德位思想的发挥107
第六章 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儒家经典《大学》与《中庸》120
一、关于《大学》120
二、关于《中庸》125
第七章 《礼运》大同、小康思想与《周易》的渊源关系142
一、大同思想142
二、小康思想146
三、大同思想与《周易》的渊源关系150
(一)历史渊源151
(二)思想渊源154
(三)社会基础155
第八章 荀子的思想与《周易》的异同156
一、天道思想158
二、人性思想162
(一)性伪之辨163
(二)善恶之辨166
三、中和思想169
第九章 汉代易学的政治化倾向178
一、董仲舒“天人合一”与易学179
二、焦延寿、京房的灾变之说和《焦氏易林》192
(一)焦、京其人及灾变之说192
(二)关于《焦氏易林》204
三、扬雄和他的《太玄经》215
(一) 扬雄其人215
(二) 《太玄经》其书220
第十章 理学与易学234
一、范仲淹——理学的先驱235
(一)儒家复兴运动的倡导者235
(二)儒家易学思想的继承者237
二、周敦颐引易立论——理学的开创239
(一)瑶家儒者240
(二)濂溪易学主题解242
三、《周易程传》——理学的奠基之作247
(一)暮年问世的易学雄文248
(二)对立统一的易学意义249
四、朱熹易学三书——理学易学的集大成252
(一)《太极图说通书解》253
(二)《易学启蒙》255
(三)《周易本义》256
(四)七百年不动摇的官学259
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以史解《易》261
一、引古圣先王事迹263
(一)“见龙在田”263
(二)“首出庶物,万国咸宁”264
(三)“无妄,往吉”265
(四)“不可涉大川”268
(五)“观其自养”269
(六)“遁之时义大矣哉”271
(七)“初登于天,后入于地”272
(八)“困于酒食”273
(九)“其志不相得”274
(十)“君子豹变”275
二、引历代兴亡教训277
(一)关于《随》277
(二)“干母之蛊不可贞”280
(三)“消不久也”283
(四)“以宫人宠,终无尤也”284
(五)黄离无吉285
(六)“日昃之离”286
(七)“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289
(八)“六五之吉,离王公也”292
(九)“见险而能止”293
(十)关于《夬》297
三、引大臣吉凶进退301
(一)关于《讼》301
(二)“归而逋”304
(三)“或锡之鞶带”305
(四)“大无功也”308
(五)“君子以俭德辟难”311
(六)“随时”312
(七)“随有获”315
(八)“剥之无咎”318
(九)“君子维有解”320
第十二章 曾国藩:儒家易学的践履者326
一、“最后一个理学家”326
二、曾国藩论《易》328
(一)论《晋》卦初六爻328
(二)论《家人》卦329
(三)论《睽》卦331
(四)论《旅》卦九三爻332
(五)论《中孚》卦333
(六)论“寂然不动”334
(七)论“研几”336
第十三章 熊十力的新易学339
一、“归本《大易》”的现代新儒学大师340
(一)体用不二的宇宙观342
(二)内圣外王的人生观345
(三)乾坤成变的辩证法346
二、乾坤易学面面观348
(一)“伪周易”348
(二)孔子易350
后记356
热门推荐
- 1250725.html
- 2190441.html
- 2244808.html
- 2752824.html
- 1942204.html
- 2518799.html
- 2737294.html
- 66121.html
- 3615815.html
- 328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3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5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9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89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4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3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0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3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