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学核心概念与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治学核心概念与理论
  • 孙林,黄日涵主编;袁超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12232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政治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学核心概念与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西方政治思想1

一、政治思想家3

1.柏拉图4

2.亚里士多德5

3.西塞罗6

4.奥古斯丁6

5.托马斯·阿奎那7

6.马基雅维利8

7.托马斯·莫尔9

8.托马斯·霍布斯9

9.让·布丹10

10.詹姆斯·哈林顿11

11.约翰·洛克11

12.亚当·斯密12

13.杰里米·边沁13

14.让-雅克·卢梭14

15.孟德斯鸠15

16.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6

17.邦雅曼·贡斯当16

18.埃德蒙·柏克17

19.伊曼努尔·康德18

20.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8

21.卡尔·马克思19

22.弗里德里希·恩格斯20

23.詹姆斯·密尔21

24.约翰·斯图尔特·密尔21

25.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22

26.约瑟夫·梅斯特尔23

27.詹姆斯·麦迪逊24

28.托马斯·潘恩25

29.罗伯特·米歇尔斯25

30.彼得·克鲁泡特金26

31.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26

32.米哈伊尔·巴枯宁27

33.安东尼奥·葛兰西27

34.马克斯·韦伯29

35.列宁30

36.罗伯特·欧文30

37.赫伯特·马尔库塞31

38.汉娜·阿伦特32

39.卡尔·施密特33

40.列奥·施特劳斯33

41.哈贝马斯34

42.约翰·罗尔斯35

43.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36

44.迈克尔·欧克肖特37

45.卡尔·波普尔38

46.米歇尔·福柯38

47.罗伯特·诺齐克39

48.弗朗西斯·福山40

二、方法流派41

1.功利主义42

2.乌托邦主义42

3.理性主义43

4.实证主义43

5.行为主义44

6.制度主义44

7.历史唯物主义45

8.功能主义46

9.经验主义47

10.系统理论48

11.后现代主义49

三、价值50

1.自由51

2.民主51

3.个人主义52

4.平等53

5.正义54

6.权利54

7.集体主义55

8.共同体56

9.宪政57

10.福利58

11.财产权58

12.自治59

四、意识形态61

1.无政府主义62

2.基督教民主主义62

3.共产主义63

4.社群主义64

5.保守主义64

6.自由主义65

7.法西斯主义67

8.生态主义67

9.女权主义68

10.马克思主义69

11.社会主义70

12.新左派71

13.新右派72

14.纳粹主义72

15.种族主义73

16.宗教原教旨主义74

17.社会民主主义75

18.第三条道路76

五、基本概念78

1.国家79

2.主权79

3.权力80

4.权威80

5.人性81

6.合法性82

第二章 西方政治制度85

一、国家类型与形式87

1.奴隶制88

2.封建制88

3.资本主义89

4.社会主义90

5.民族国家91

6.法西斯主义92

7.民主制93

8.贵族制94

9.君主制94

10.共和制95

11.福利国家96

12.单一制97

13.联邦制98

14.邦联制98

二、宪法及其原则100

1.宪法与宪政101

2.宪法分类102

3.主权在民原则102

4.法治主义原则103

5.分权制衡原则104

6.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原则105

7.违宪审查制度105

三、选举制度107

1.普选制108

2.代议制108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109

4.秘密投票109

5.竞选110

6.大选、中期选举110

7.预选111

8.总统选举111

9.选民资格及选民登记制度112

10.候选人资格及候选人提名制度112

11.选区113

12.多数代表制114

13.比例代表制115

14.混合代表制115

15.选举监督制度116

四、政党制度117

1.一党制118

2.两党制118

3.多党制119

4.工党120

5.社会党120

6.自由党121

7.保守党122

8.左、中、右派政党123

9.政党法124

10.议会党团124

五、议会制度126

1.一院制、两院制127

2.三读127

3.委员会制度128

4.听证制度128

5.公民复决制度129

6.质询130

7.倒阁130

8.弹劾权131

六、行政制度132

1.集体元首制133

2.元首世袭制133

3.元首选举制134

4.内阁(影子内阁)134

5.内阁制政府135

6.总统制政府135

7.混合制政府136

8.文官制度136

七、司法制度139

1.司法独立原则140

2.司法公正原则140

3.陪审制度141

4.审级制度142

5.法官制度143

6.律师制度143

第三章 中国政治思想147

一、人物类149

1.周公150

2.孔子150

3.孟子151

4.荀子152

5.老子153

6.庄子153

7.韩非154

8.李斯155

9.贾谊155

10.董仲舒156

11.韩愈156

12.柳宗元157

13.李觏157

14.张载158

15.二程159

16.朱熹159

17.王守仁160

18.李贽161

19.黄宗羲162

20.顾炎武163

21.王夫之163

22.唐甄164

23.林则徐164

24.龚自珍165

25.魏源165

26.冯桂芬166

27.洪仁玕166

28.康有为167

29.严复168

30.章太炎169

二、思想观念类170

1.天命不常171

2.以德配天171

3.敬天保民172

4.仁者爱人172

5.克己复礼173

6.内圣外王174

7.弱用之术174

8.道法自然175

9.小国寡民175

10.无为而治176

11.道176

12.至德之世177

13.兼爱178

14.尚贤178

15.性善论179

16.性恶论179

17.法术势180

18.刑无等级180

19.以刑去刑181

20.儒家思想181

21.墨家182

22.道家183

23.法家184

24.汉初黄老思想184

2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85

26.性三品说185

27.大一统186

28.天人合一187

29.三纲五常187

30.天谴说188

31.玄学189

32.名教189

33.名教出于自然190

34.名教即自然190

35.越名教而任自然191

36.天地之性191

37.气质之性192

38.经学192

39.古文经学193

40.今文经学194

41.唐初居安思危思想194

42.唐太宗民本思想195

43.封建论195

44.天人不相预论196

45.理学197

46.存天理、灭人欲197

47.格物致知198

48.王阳明心学198

49.知行合一199

50.致良知200

51.理一分殊200

52.明君论201

53.童心说202

54.道统说202

55.工商皆本203

56.天下为主,君为客203

57.不以天下私一人204

58.经世致用205

59.师夷长技以制夷205

60.中体西用206

61.三民主义207

三、著作类208

1.《道德经》209

2.《韩非子》209

3.《淮南子》210

4.《论衡》210

5.《无能子》211

6.《海国图志》211

7.《天朝田亩制度》212

8.《资政新篇》212

9.《大同书》213

10.《新学伪经考》214

11.《革命军》214

四、其他类216

1.王安石变法217

2.洋务派217

3.戊戌变法218

4.同盟会218

第四章 中国政治制度221

一、中央政治制度223

1.朝贡制度224

2.分封制(邦土建国制度)224

3.宗法制225

4.礼乐制226

5.内外服制227

6.王权制度227

7.中央集权制度228

8.皇帝制度229

9.禅让制230

10.世袭制230

11.东宫官制度231

12.嫡子制度232

13.宫省制度233

14.秘密建储制度234

15.党国体制234

16.社会主义制度235

1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35

18.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36

二、中央政务制度238

1.三公九卿制度239

2.二府制239

3.贵族辅政制240

4.丞(宰)相制度241

5.三省六部制242

6.内外相制242

7.一省制243

8.军机处制度243

9.宦官制度244

10.符玺制度245

11.密折制度246

12.票拟制度246

13.胥吏制度247

14.幕僚制度248

15.责任内阁制度249

16.五院制250

三、官员管理制度251

1.世卿世禄制252

2.门阀制度252

3.察举制253

4.荐举制度254

5.征辟制度254

6.九品中正制255

7.科举制256

8.荫袭制度257

9.章服乘舆制度258

10.俸禄制度259

11.考课制度260

四、军事制度261

1.兵符制度262

2.符节制度262

3.郡县兵役制263

4.谪罪兵役制264

5.招募兵役制264

6.世袭兵役制265

7.发奴为兵制265

8.民壮兵役制266

9.部曲制267

10.士家制267

11.府兵制268

12.卫所制268

13.八旗制度269

14.汉军绿营兵制度270

15.义务兵役制271

五、财政经济制度272

1.井田制273

2.均田制273

3.土贡制度274

4.徭役制度275

5.赋税制度275

六、司法监察制度277

1.御史制度278

2.廷尉制度278

3.都察院制度279

4.大理寺制度279

5.三司会审制度280

七、地方行政制度282

1.郡县制283

2.州郡制283

3.道路制284

4.刺史制度285

5.行省制285

6.土司制286

7.蕃汉分治制度287

8.猛安谋克制287

9.僧官制度288

10.册封体制288

11.西域都护制度289

12.羁縻制度290

13.宗主都护制度290

14.盟旗制度291

1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92

16.编户制度293

17.里甲制293

18.保甲制294

19.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95

后记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