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 命令行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 命令行技术
  • 曹江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8124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30页
  • 文件大小:183MB
  • 文件页数:748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 命令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Linux基础1

第1章 LINUX简介1

1.1 Linux简介1

1.1.1 UNIX操作系统的诞生1

1.1.2 Minix操作系统2

1.1.3 GNU早期简史3

1.1.4 POSIX标准历史3

1.1.5 Linux概述4

1.1.6 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化5

1.1.7 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6

1.2 Linux内核和Linux发行版本7

1.2.1 Linux发行版本概述7

1.2.2 Linux内核的变迁8

1.2.3 Linux主要发行版本9

1.3 Linux的优势12

1.4小结14

第2部分 从系统管理角度学习Linux命令15

第2章 LINUX文件系统及其相关处理命令15

2.1 Linux的文件系统介绍15

2.1.1文件系统定义15

2.1.2 Linux文件系统的体系结构15

2.1.3 Linux文件系统结构16

2.1.4 /proc文件系统18

2.1.5 Linux文件系统的组成19

2.1.6文件类型20

2.1.7文件系统的特性21

2.1.8 Linux主流文件格式22

2.2查看当前Linux支持的文件类型26

2.2.1 Is:显示文件名26

2.2.2 cat:显示文本文件内容28

2.2.3 rm:删除文件30

2.2.4 less:分屏显示文件30

2.2.5 cp:复制文件31

2.2.6 mv:更改文件名33

2.2.7 grep:查找字符串33

2.2.8 head:显示文件头部35

2.2.9 tail:显示文件尾部35

2.2.10 sort:按顺序显示文件内容36

2.2.11 uniq:忽略文件中的重复行37

2.2.12 diff:比较两个文件37

2.2.13 diffstat命令:diff结果的统计信息39

2.2.14 file:测试文件内容39

2.2.15 echo:显示文本40

2.2.16 date:显示日期和时间41

2.2.17 scnpt:记录Linux会话信息42

2.2.18 apropos:搜索关键字43

2.2.19 locate:搜索文件43

2.2.20 rmdir:删除目录44

2.2.21 basename:显示文件或者目录的基本名称44

2.2.22 chattr:改变文件的属性45

2.2.23 cksum:文件的CRC校验46

2.2.24 cmp:比较文件差异47

2.2.25 split:分割文件47

2.2.26 dirname:显示文件除名字外的路径48

2.2.27 find:查找目录或者文件48

2.2.28 findfs:通过列表或用户ID查找文件系统49

2.2.29 ln:链接文件或目录50

2.2.30 lndir:链接目录内容51

2.2.31 lsattr:显示文件属性51

2.2.32 od:输出文件内容52

2.2.33 paste:合并文件的列53

2.2.34 stat:显示inode内容53

2.2.35 tee:读取标准输入到标准输出并可保存为文件54

2.2.36 tmpwatch:删除临时文件54

2.2.37 touch:更新文件或目录时间54

2.2.38 tree:以树状图显示目录内容55

2.2.39 umask:指定在建立文件时预设的权限掩码56

2.2.40 chmod:设置文件或者目录的权限58

2.2.41 chgrp:改变文件或者目录所属的群组60

2.2.42 chown:改变文件的拥有者或者群组60

2.3小结61

第3章 LINUX磁盘管理及其相关命令62

3.1硬盘相关的概念62

3.1.1硬盘及其组成62

3.1.2硬盘的性能指标64

3.1.3硬盘接口方式65

3.1.4 Linux服务器硬盘的选择67

3.2 Linux磁盘分区67

3.2.1 df:磁盘信息69

3.2.2 du:显示目录或者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70

3.2.3 dd:磁带驱动操作71

3.2.4 fdisk:磁盘分区74

3.2.5 mount:加载文件系统75

3.2.6 umount:卸载文件系统77

3.2.7 mkfs:建立各种文件系统77

3.2.8 1 mkfs.ext2:建立一个ext2/ext3文件系统78

3.2.9 mkbootdisk:建立启动盘79

3.2.10 fsck:检查文件系统79

3.2.11 fsck.ext2:检查文件系统80

3.2.12 hdparm:设置磁盘参数81

3.2.13 mkswap:建立交换分区82

3.2.14 dump:备份文件系统83

3.2.15 restore:还原文件84

3.2.16 sync:写入磁盘84

3.2.17 e21abel:设置卷标85

3.2.18 badblock:检查磁盘85

3.2.19 quota:显示磁盘已使用的空间与限制85

3.2.20 quotacheck:检查磁盘的使用空间与限制86

3.2.21 quotaoff:关闭磁盘空间限制86

3.2.22 quotaon:开启磁盘空间限制87

3.2.23 quotastats:显示磁盘空间的限制87

3.2.24 repquota:检查磁盘空间限制的状态87

3.2.25 mdadm:RAID工具88

3.2.26 parted:磁盘分区工具90

3.3 Linux磁盘操作实战91

3.3.1为Linux添加新硬盘91

3.3.2 Linux服务器磁盘配额配置94

3.3.3优化Linux系统硬盘99

3.4 RAID和LVM101

3.4.1 Linux下软件RAID配置101

3.4.2 LVM基础105

3.4.3 LVM配置实战108

3.4.4 LVM和RAID配合使用115

3.5小结119

第4章 LINUX进程及其管理命令120

4.1 Linux进程的基础120

4.1.1进程的基本概念120

4.1.2进程的属性120

4.1.3理解Linux下进程的结构121

4.1.4进程状态121

4.1.5 Linux进程的创建121

4.1.6进程的管理122

4.1.7 Linux的第一个进程:init123

4.1.8 Linux的线程简介126

4.2理解Linux守护进程127

4.2.1守护进程简介127

4.2.2查看守护进程的方法128

4.2.3 100个最常见Linux守护进程简介128

4.2.4 Linux守护进程工作原理和方式132

4.3 Linux进程管理命令详解135

4.3.1 at:定时运行命令135

4.3.2 bg:后台运行命令136

4.3.3 fg:挂起程序136

4.3.4 jobs:显示后台程序137

4.3.5 kill:终止进程137

4.3.6 crontab:安装、删除或列出任务表138

4.3.7 ps:查看权限139

4.3.8 pstree:列出当前进程的树状结构141

4.3.9 top:显示进程141

4.3.10 nice:改变权限优先级143

4.3.11 renice:修改优先级143

4.3.12 sleep:暂停进程144

4.3.13 nohup:用户退出系统之后继续工作144

4.3.14 pgrep:查找当前进程并列出匹配给定条件的进程pid144

4.3.15 chkconfig:设置系统的各种服务145

4.4小结146

第5章 LINUX网络体系及其相关命令147

5.1 Linux网络体系简介147

5.1.1 OSI模型147

5.1.2 OSI七层功能说明149

5.1.3 TCP/IP模型152

5.1.4 IP寻址、子网和路由154

5.2 Linux网络基础157

5.2.1 Linux网络结构的特点157

5.2.2 Linux下端口号分配159

5.2.3 Linux的TCP/IP网络配置161

5.3 Linux网络管理命令详解162

5.3.1 arp:管理系统中的ARP高速缓存162

5.3.2 arpwatch:监听ARP记录163

5.3.3 ADSL:调制解调器命令164

5.3.4 ifconfig:设置网络接口164

5.3.5 iwconfig:设置无线网卡165

5.3.6 hostname:显示主机名169

5.3.7 ifup:激活设备170

5.3.8 ifdown:禁用网络设备170

5.3.9 mii-tool:调整网卡模式171

5.3.10 route:设置路由表172

5.3.11 netstat:查看网络连接173

5.3.12 ping:检测网卡接口174

5.3.13 minicom:设置调制解调器175

5.3.14 pppd:建立PPP连接176

5.3.15 pppstats:显示PPP连接状态177

5.3.16 chat:拨号命令178

5.3.17 traceroute:显示数据包到主机间的路径178

5.3.18 rcp:远程复制179

5.3.19 finger:查找并显示用户信息179

5.3.20 tcpdump:网络数据分析器180

5.3.21 ip:网络集成命令工具181

5.3.22 yum:软件包管理182

5.3.23 apt:管理套件的工具186

5.4通过Linux命令行进行网络操作188

5.4.1配置Linux的TCP/IP配置188

5.4.2 Linux服务器的静态路由配置193

5.4.3 Linux异构网络共享ADSL连接及其故障排除197

5.4.4 Linux命令行下发送带有附件的邮件204

5.4.5掌握Linux命令行下载工具206

5.4.6掌握Linux命令行网络监控工具213

5.5掌握Linux命令行嗅探器工具223

5.5.1 Linux嗅探器简介223

5.5.2使用Tcpdump225

5.5.3嗅探器的防范228

第6章 LINUX用户管理及其相关命令232

6.1 Linux用户管理简介232

6.1.1 Linux多用户、任务系统232

6.1.2 Linux用户(user)和用户组(group)概念233

6.1.3 Linux用户、组及私有用户组234

6.1.4理解Linux用户配置文件236

6.1.5理解Linux用户组配置文件237

6.1.6 Linux用户相关配置文件239

6.1.7定制Linux系统环境变量241

6.2 Linux用户管理命令243

6.2.1 useradd:建立用户243

6.2.2 userdel:删除用户244

6.2.3 usermod:修改已有用户信息244

6.2.4 passwd:设置密码245

6.2.5 chage:密码老化246

6.2.6 groupadd:添加组246

6.2.7 groupdel:删除组账户247

6.2.8 groupmod:修改组247

6.2.9 vipw:编辑/etc/passwd文件247

6.2.10 vigr:编辑/etc/group文件248

6.2.11 newgrp:转换组248

6.2.12 groups:显示组248

6.2.13 gpasswd:添加组248

6.2.14 whoami:显示当前用户名称249

6.2.15 who:显示登录用户249

6.2.16 id:显示用户信息250

6.2.17 su:切换身份250

6.2.18 pwck:检测账户251

6.2.19 grpck:检测用户组账号信息完整性251

6.2.20 chsh:设置shell251

6.2.21 chfn:修改用户信息252

6.3 Linux用户管理实例253

6.3.1 Linux用户管理小技巧253

6.3.2配置sudo让Linux用户管理更加安全257

6.3.3为Linux用户配置PAM262

6.3.4 Linux用户安全策略271

第7章 LINUX的备份和压缩及其相关命令276

7.1 Linux备份恢复基础276

7.1.1什么是备份276

7.1.2备份的重要性276

7.1.3备份前需考虑的因素276

7.1.4选择备份介质277

7.1.5 Linux备份策略278

7.1.6确定要备份的内容279

7.2 Linux下压缩文件格式简介280

7.2.1 .arc格式281

7.2.2 .arj格式281

7.2.3 .lzh (.lha)格式282

7.2.4 .rar格式282

7.2.5 .zip格式283

7.2.6压缩文件相关网址284

7.3 Linux的备份和压缩及其相关命令285

7.3.1 tar:备份文件285

7.3.2 dump:备份文件系统287

7.3.3 cpio(copy in/out):备份文件288

7.3.4 restore:还原备份下来的文件或整个文件系统(一个分区)290

7.3.5 ar:建立、修改或从档案文件中提取文件291

7.3.6 bunzip2:解压缩.bz2文件292

7.3.7 bzip2:解压缩.bz2文件293

7.3.8 unzip:解压缩zip文件293

7.3.9 bzip2recover:损坏bz2文件的修复294

7.3.10 gzip:压缩文件294

7.3.11 compress:压缩、解压文件295

7.3.12 gzexe:压缩执行文件296

7.3.13 lha:压缩或解压缩文件296

7.3.14 unarj:解压缩文件297

7.3.15 zip:压缩文件297

7.3.16 zipinfo:显示压缩文件的信息298

7.4 Linux命令行数据备份实例299

7.4.1 Linux磁带机备份攻略299

7.4.2用mirrordir做硬盘分区镜像309

7.4.3使用partimage备份恢复Linux分区310

7.4.4使用afio工具备份311

7.4.5在RHEL5中使用Amanda实现服务器及客户端备份312

7.4.6使用cfengine 工具备份Linux服务器320

7.4.7部署开源磁盘备份服务器rsync330

第8章 LINUX系统管理命令336

8.1 Linux启动过程336

8.1.1 Linux的启动过程详解336

8.1.2 Linux运行级339

8.1.3 /etc/inittab文件详解340

8.1.4 init和/etc/inittab342

8.2 Linux引导加载程序:LILO和GRUB343

8.2.1 LILO343

8.2.2 GRUB347

8.3 Linux系统管理命令详解359

8.3.1 apmd:高级电源管理359

8.3.2 apmsleep:APM进入休眠状态360

8.3.3 apropos:查找使用手册的名字和相关描述360

8.3.4 arch:输出主机的体系结构360

8.3.5 alias:设置别名361

8.3.6 batch:执行批处理命令361

8.3.7 cd:切换目录362

8.3.8 chkconfig:设置服务362

8.3.9 clear:清除终端屏幕363

8.3.10 clock:系统RTC时间设置363

8.3.11 cal:显示日历364

8.3.12 chroot:改变根目录364

8.3.13 date:显示或设置系统时间365

8.3.14 dmesg:显示开机信息366

8.3.15 dircolors:设置Is命令在显示目录或文件时所用色彩367

8.3.16 depmod:分析模块367

8.3.17 echo:显示文本行367

8.3.18 exec:执行完命令后,交出控制权368

8.3.19 exit:退出shell368

8.3.20 eject:弹出介质369

8.3.21 enable:关闭shell命令369

8.3.22 fgconsole:显示虚拟终端的数目370

8.3.23 free:显示内存信息370

8.3.24 fuser:使用文件或文件结构识别进程370

8.3.25 getty:设置终端机模式371

8.3.26 gdialog:从shell显示文本信息372

8.3.27 git:文件管理员372

8.3.28 halt:关闭系统372

8.3.29 history:显示历史命令373

8.3.30 hwclock:显示与设定硬件时钟374

8.3.31 init:进程处理初始化374

8.3.32 last:显示登录用户信息375

8.3.33 lilo:引导管理器376

8.3.34 login:登录系统376

8.3.35 local:显示本地支持的语言系统信息377

8.3.36 logname:显示登录账号的信息377

8.3.37 logout:退出系统378

8.3.38 lsmod:显示Linux内核的模块信息378

8.3.39 Isattr:显示文件在Linux第二扩展文件系统上的特有属性378

8.3.40 modinfo:显示内核信息379

8.3.41 modprobe:自动处理可载入模块379

8.3.42 ntsysv:设置系统的各种服务380

8.3.43 pmap:显示程序的内存信息380

8.3.44 procinfo:显示系统状态381

8.3.45 pwd:显示工作目录382

8.3.46 reboot:重新启动系统382

8.3.47 rlogin:远程登录383

8.3.48 rmmod:删除模块383

8.3.49 rpm:软件包管理384

8.3.50 shutdown:系统关机命令388

8.3.51 sleep:延迟指定数量的时间388

8.3.52 suspend:暂停执行shell389

8.3.53 swatch:系统监控程序389

8.3.54 tload:显示系统负载389

8.3.55 uname:显示系统信息390

8.3.56 authconfig:配置系统的认证信息390

8.3.57 declare:显示或者设定shell变量392

8.3.58 enable:可用的shell内置命令393

8.3.59 export:设置或者显示环境变量393

8.3.60 hostid:打印出当前主机的标识394

8.3.61 insmod:载入模块394

8.3.62 rdate:显示其他主机的日期与时间394

8.3.63 runlevel:显示执行等级395

8.3.64 set:设置shell395

8.3.65 setconsole:设置系统终端396

8.3.66 setenv:查询或显示环境变量397

8.3.67 setserial:设置或显示串口的相关信息397

8.3.68 setup:设置公用程序397

8.3.69 sync:将内存缓冲区内的数据写入磁盘398

8.3.70 startx:启动X Window398

8.3.71 sysctl:设置系统核心参数399

8.3.72 timeconfig:设置时区399

8.3.73 ulimit:控制shell程序的资源400

8.3.74 unalias:删除别名401

8.3.75 unset:删除变量或函数402

8.3.76 up2date:软件包升级工具402

8.3.77 uptime:告知系统运行了多长时间403

8.3.78 mousconfig:设置鼠标相关参数403

8.3.79 bind:显示或设置键盘按键与其相关的功能404

8.3.80 kbdconfig:设置键盘类型405

8.3.81 snapscreenshot:命令行截图405

8.3.82 mt:磁带机控制405

8.3.83 cdrecord:刻录工具406

8.3.84 dvdrecord: DVD刻录工具407

8.3.85 lspci:查看硬件插槽407

8.3.86 sane-find-scanner:扫描仪搜索408

8.3.87 scanimage:检测扫描仪型号409

8.3.88 mtools:命令集409

8.3.89 whereis:查找文件410

8.3.90 ytalk:与其他用户交谈411

8.4 Linux系统性能监控411

8.4.1性能监控的重要性和方法411

8.4.2系统负载监测413

8.4.3 Linux进程运行的监测415

8.4.4内存使用情况监测416

8.4.5中央处理器使用情况监测418

8.4.6使用iostat监测I/O性能420

8.4.7网络性能的监测422

8.4.8使用sar工具424

8.4.9使用nmon工具428

8.4.10 Linux内存泄漏及其回收434

第9章 LINUX服务器管理命令437

9.1 Linux服务器市场近况437

9.2 apache服务器应用命令440

9.2.1 apache服务器管理命令440

9.2.2 Apache服务器日志管理命令450

9.2.3Apache日志管理命令453

9.3 dns服务器管理命令459

9.3.1 dns服务器启动、停止、重新启动命令459

9.3.2 Bind DNS服务器管理、检查查询命令461

9.3.3 Bind DNS服务器辅助工具dlint和dnstop475

9.4 NFS服务器管理命令478

9.4.1 nfsd:NFS服务器启动、停止命令478

9.4.2 portmap:portmap守护程序将RPC程序号转换成因特网端口号478

9.4.3 rpcinfo:报告远程过程调用(RPC)服务器的状态479

9.4.4 showmount:显示远程已安装文件系统的所有客户机的列表480

9.4.5 umount:删除当前已挂载的远程文件系统481

9.4.6 mount:mount命令将已命名的文件系统(本地或远程)连接到指定的挂载点481

9.4.7 automount:安装自动安装点482

9.4.8 mountall:挂载一组文件系统482

9.4.9 exportfs:重新分享/etc/exports变更的目录资源483

9.5 samba服务器管理命令483

9.5.1启动samba服务器483

9.5.2 testparm:检查smb.conf配置文件的内部正确性484

9.5.3 smbd(samba daemon):samba服务器程序485

9.5.4 smbclient:类似FTP操作方式的访问smb/cifs服务器资源的客户端485

9.5.5 smbstatus:报告当前samba的连接状态487

9.5.6 smbmount:装载一个smbfs文件系统488

9.5.7 smbpasswd:设置用户的SMB密码489

9.6 SSH服务器管理命令490

9.6.1 SSH服务器启动停止命令490

9.6.2 SSH客户端命令494

9.7 squid服务器管理命令498

9.7.1 squid:代理服务器squid守护进程498

9.8 DHCP服务器管理命令500

9.8.1 dhcpd:DHCP服务器守护进程500

9.8.2 dhclient:DHCPv6客户端守护进程501

9.8.3 dhcp6c:DHCPv6客户端守护进程501

9.9 FTP服务器管理命令501

9.9.1 FTP服务器管理命令501

9.9.2 FTP客户端命令504

9.10 E-mail服务器管理命令507

9.10.1 sendmail:为本地或网络交付传送邮件507

9.10.2 mail:E-mail管理程序509

9.10.3 mailq:显示待寄邮件的清单510

9.10.4 mailstats:显示关于邮件流量的统计信息511

9.10.5 mutt:E-mail管理程序512

9.10.6 Sendmail邮件服务器性能控制513

9.11 Linux防火墙管理工具iptables515

9.11.1 iptables:Linux防火墙管理工具515

9.11.2 ip6tables:ipv6版本的iptables工具521

9.11.3 iptables-save:iptables列表存储521

9.11.4 iptables-restore:装载由iptables-save保存的规则集521

9.11.5 iptables配置企业应用522

9.12 xinetd和Linux服务器工作方式的关系524

9.12.1什么是xinetd524

9.12.2 xinetd的特色524

9.12.3使用xinetd启动守护进程525

9.12.4解读/etc/xinetd.conf和/etc/xinetd.d/526

9.12.5配置xinetd527

9.12.6 Linux下服务器运行的两种模式532

9.12.7 xinetd防止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s)的原因533

第10章 LINUX打印系统及其相关命令535

10.1 Linux打印系统发展路线图535

10.1.1 PostScript语言535

10.1.2 BSD LPD打印系统537

10.1.3 LPRng打印系统538

10.1.4通用UNIX打印系统(CUPS)538

10.1.5 Linux打印过程540

10.2配置CUPS打印系统541

10.2.1打印机驱动程序查询和安装541

10.2.2配置CUPS打印系统542

10.2.3使用Red Hat Linux打印配置管理工具545

10.2.4重要资料550

10.3 Linux打印系统相关命令551

10.3.1 redhat-config-printer-tui:打印机配置字符界面工具551

10.3.2 cupsd:通用打印程序守护进程552

10.3.3 lpadmin:配置LP打印服务553

10.3.4 lp:打印554

10.3.5 lpstat:显示行式打印机状态信息555

10.3.6 lpr:排队打印作业556

10.3.7 lprm:打印队列删除任务556

10.3.8 Lpc:控制打印机557

10.3.9 lpq:检查假脱机队列558

10.3.10 lpinfo:显示驱动和设备558

10.4 Linux打印技巧559

10.4.1为Linux添加虚拟PDF打印机559

10.4.2 Linux下应用Windows打印机561

10.4.3 Linux打印故障排除563

10.5小结563

第3部分 Linux开发编程中需要使用的命令564

第11章 LINUX库应用及其相关命令564

11.1 Linux库简介564

11.1.1 Linux库的定义564

11.1.2 Linux库的种类564

11.1.3 Linux库的命名和编号566

11.1.4常用的Linux库567

11.1.5目标文件和库568

11.2 Linux库命令569

11.2.1 ldconfig:配置查找共享库569

11.2.2 nm:列举目标文件中的符号名571

11.2.3 ar:建立修改文件或从文件中抽取成员572

11.2.4 strip:去除目标文件中的无用信息574

11.2.5 objdump:展开目标文件、静态库和共享库中的信息575

11.2.6 ldd:显示共享库的依赖情况576

12.2.7 diff:找出两个文件的不同点577

11.2.8 patch:修补文件579

11.3 Linux库编程应用580

11.3.1构建共享库580

11.3.2安装共享库581

11.3.3应用实例582

11.3.4新安装一个库后如何让系统找到583

11.3.5可执行程序在执行的时候如何定位共享库文件583

11.3.6深入了解共享库583

11.3.7保持库兼容的建议583

11.3.8在共享库中载入函数584

11.4 Linux库升级585

11.4.1为什么要升级库585

11.4.2 gcc库升级过程586

第12章 LINUX开发常用命令GCC和MAKE589

12.1 gcc基础589

12.1.1 gcc简介589

12.1.2 gcc支持的基本语言590

12.1.3 gcc支持平台592

12.1.4 gcc安装592

12.1.5 gcc基本应用594

12.1.6运行gcc时调用的程序和命令596

12.2 gcc应用进阶597

12.2.1使用gcc处理多个文件597

12.2.2 gcc命令详解598

12.2.3 gcc函数库和包含文件600

12.2.4 gcc警告提示功能601

12.2.5 gcc的错误类型总结603

12.3 gcc进阶应用604

12.3.1 gcc调试选项604

12.3.2使用gcc编译Fortran程序605

12.3.3使用gcc编译Java文件613

12.3.4使用gdb618

12.3.5 gcc优化623

12.3.6 gcc环境变量625

12.4 gnu make命令简介627

12.4.1 make基础入门628

12.4.2 make命令参数、调试、错误机制636

12.5 make的高级工具automake、autoconf和libtool642

12.5.1 automake、 autoconf和libtool定义643

12.5.2使用automake、 libtool和autoconf制作makefile文件644

12.5.3应用实例647

12.6本章参考资料649

第13章 LINUX编辑器VI和EMACS650

13.1 vi编辑器650

13.1.1 Linux命令行编辑器简介650

13.1.2 vi编辑器简介654

13.1.3 vi编辑器的模式654

13.1.4 vi三种模式的切换655

13.1.5 vi编辑器基本操作656

13.1.6在vi编辑器移动光标657

13.1.7在文件中搜索、修改和删除文本659

13.1.8 vi进阶应用660

13.1.9 vi总结664

13.2 Emacs编辑器简介664

13.2.1 GNU Emacs是什么664

13.2.2 Emacs安装665

13.2.3 Emacs的启动和退出665

13.2.4 Emacs屏幕的结构666

13.2.5了解Emacs的键绑定668

13.2.6退出Emacs670

13.3使用Emacs进行编辑670

13.3.1移动光标670

13.3.2剪切和粘贴671

13.3.3复制文本671

13.3.4搜索和替换文本671

13.3.5 Buffer缓冲区操作672

13.3.6窗口操作673

13.3.7获取帮助673

13.3.8其他功能键673

13.3.9 Emacs中的鼠标操作674

13.3.10保存文档674

13.3.11 Emacs下的编译675

13.3.12 Emacs中的互联网操作677

13.3.13 Emacs键绑定常用列表678

第14章 使用SHELL680

14.1 Shell简介680

14.1.1什么是Shell680

14.1.2 Shell类型681

14.1.3 Shell与Linux内核的交互作用683

14.2 Linux Shell的功能683

14.2.1通配符683

14.2.2重定向684

14.2.3管道685

14.2.4别名686

14.2.5命令行补全686

14.2.6命令替换687

14.2.7命令历史688

14.3 Linux Shell元字符692

14.4 Shell变量和Shell环境693

14.4.1变量简介693

14.4.2常见的预定义变量详解693

14.4.3设置环境变量697

14.5 Shell常用关键术语及应用技巧699

14.5.1 Shell常用关键术语699

14.5.2 Shell应用技巧702

14.5.3了解Shell的内置命令704

第4部分 附录708

附录A 解读LSB标准708

命令索引7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