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目的转型:从终极者到普通人 基于人性视角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目的转型:从终极者到普通人 基于人性视角的研究
  • 于忠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0645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教育目的-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目的转型:从终极者到普通人 基于人性视角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摘要1

导论2

一、问题的缘起和追问2

(一)来自教育实践的思考3

(二)问题的具体内涵5

(三)问题追问的视野7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其方法论审视9

(一)国内教育目的转型研究现状分析9

(二)国外教育目的转型研究现状分析17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启示20

三、研究方法论的选择和运用25

(一)元教育研究方法论26

(二)理性反思与批判方法论27

(三)复杂性思想方法论29

(四)历史研究方法论30

四、论文的核心概念与逻辑结构31

(一)论文的核心概念:普通人31

(二)论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观点32

第一章 传统教育目的的历史考察:终极者及其教育观批判一、西方教育目的的历史画像:终极者形态的演变36

(一)古希腊时期的“智慧人”36

(二)中世纪时期的“宗教人”40

(三)启蒙时期的“自然人”41

(四)近现代时期以来的“理性人”42

二、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变迁:终极者情结的演绎45

(一)古代教育中的“圣人”、“君子”追求45

(二)民国时期的多元教育目的48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面人”情结:变异的终极者50

三、终极者的特征及其教育观批判55

(一)终极者的特征55

(二)终极者的等级构成58

(三)终极者教育观批判:园艺教育观61

第二章 教育目的转型的规范取向68

一、终极者教育目的的自身定位反思68

(一)教育目的与人的关系:终极者是个体发展的既定模型68

(二)教育目的与社会的关系:终极者是服务于社会的工具70

(三)教育目的与教育的关系:终极者是监控教育的权威74

二、教育目的转型的规范建构76

(一)认识教育目的的方法论转型77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转型82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转型87

三、转型为新教育目的的标准规范90

(一)教育目的的人类学规范90

(二)教育目的的心理学规范92

(三)教育目的的道德规范94

第三章 普通人界定:基于人性的视角98

一、普通人涵义演变的语用学考察98

(一)普通人的词源学解读99

(二)中西方“普通人”的语用学考察103

(三)终极论视角下的普通人定位111

二、普通人的人性基础112

(一)人的有限性112

(二)人的生成性115

(三)人的共生性118

三、普通人的重新定位及其价值颠覆121

(一)普通人的重新定位121

(二)普通人的价值颠覆125

第四章 教育目目的转型为普通人的人性基础辩护一、社会发展转型对普通人的呼唤130

(一)社会形态转型对普通人的呼唤131

(二)科技发展对普通人的支持134

(三)社会及其科技发展对教育目的转型为普通人的启发137

二、心理层面上的人性假设趋势对普通人的支持139

(一)传统心理观对人性的假设和人的认识139

(二)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论对普通人的人性认识142

(三)心理层面人性假设对教育目的转型为普通人的启发145

三、理性反思与复杂性人性论对普通人的辩护147

(一)知性视角下的理性观反思147

(二)复杂性人性观152

(三)理性反思与复杂性人性观对教育目的转型为普通人的启发156

第五章 教育目的转型为普通人的教育合理性辩护一、教育功能视角162

(一)普通人内含超越既定社会的教育功能163

(二)普通人教育促进个体不断生成的功能168

(三)普通人目的论维护教育独立性的功能170

二、教育价值视角173

(一)普通人教育的内在目的价值观174

(二)普通人教育的个人与社会共生本位论177

(三)普通人的价值与人性规范的内在统一180

三、教育机制视角182

(一)普通人人性论内含教育的基本规范182

(二)普通人教育目的观下的学生发展论185

(三)师生共生观的教育机理187

第六章 普通人教育理念194

一、普通人教育追求自我生成的实践理念194

(一)实践的内涵195

(二)普通人人性的自我生成性实践诉求197

(三)追求自我生成性实践的普通人教育200

二、普通人教育追求生命的自由理念203

(一)自由的内涵203

(二)普通人人性的自由诉求206

(三)追求生命自由的普通人教育208

三、普通人教育追求公正的社会理念211

(一)公正的内涵212

(二)普通人人性的公正诉求215

(三)追求公正的普通人教育217

第七章 普通人教育观下的应试教育改革一、应试教育的“合理性”审视222

(一)应试教育的历史根基传承223

(二)应试教育的现实需要226

(三)教育活动自身的惰性维护233

二、应试教育改革的学生认识转向236

(一)从抽象人走向具体人237

(二)从单向度的人走向解放的人244

(三)从塑造的人走向自治的人250

三、应试教育改革的活动认识转向257

(一)教育存在从从属到独立257

(二)培养目标从精英到普通人262

(三)教育机制从传授到共生266

结语:普通人教育的追求272

参考文献282

后记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