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相油气形成与分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海相油气形成与分布
  • 张水昌,梁狄刚,陈建平,朱光有,苏劲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3046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50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665页
  • 主题词:海相-油气田-形成-中国;海相-油气田-分布-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海相油气形成与分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海相盆地形成演化1

第一节 中国海相盆地演化的构造背景3

一、中国大地构造演化阶段3

二、海相克拉通盆地基底形成阶段4

三、海相克拉通盆地发育阶段6

四、海相沉积盆地的后期覆盖与改造阶段9

五、中国主要古生代海相克拉通盆地的形成与演化11

第二节 中国主要海相盆地原型的构造特征15

一、中国海相盆地的构造类型与沉积充填特征15

二、塔里木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构造特征16

三、鄂尔多斯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构造特征21

四、四川海相沉积盆地构造特征27

第三节 中国海相叠合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成藏作用33

一、中国海相盆地构造演化的多旋回性及叠合特征33

二、中国海相沉积盆地之间的构造差异性36

三、叠合盆地中下组合海相油气地质特征38

第二章 中国海相地层与沉积42

第一节 震旦系地层与沉积特征42

一、塔里木与四川盆地震旦系划分与对比42

二、震旦系沉积特征43

第二节 下古生界划分对比与沉积特征44

一、寒武系划分对比与沉积特征44

二、奥陶系划分对比及沉积特征50

三、志留系划分对比与沉积特征56

第三节 上古生界划分对比与沉积特征60

一、上古生界划分与对比60

二、上古生界沉积特征63

第四节 海相三叠系划分对比与沉积特征67

一、海相三叠系划分与对比68

二、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沉积特征69

第三章 中国海相油气储层72

第一节 海相层序演化、储-盖组合特征及分布73

一、早古生代Ⅱ级层序演化与生-储-盖组合74

二、晚古生代Ⅱ级层序演化与生-储-盖组合78

第二节 海相碎屑岩储层特征、成因与评价86

一、海滩相储层86

二、潮坪相储层89

三、海相三角洲储层92

四、海相碎屑岩优质储层形成主控因素与成因机理95

第三节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成因与评价105

一、碳酸盐岩礁-滩型储层106

二、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113

三、白云岩储层122

四、裂缝型储层124

五、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126

第四章 中国海相烃源岩137

第一节 有效烃源岩的评价标准137

一、国内外海相烃源岩评价标准概述138

二、低成熟古生界海相沉积有机质丰度与生烃潜力关系140

三、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与生烃潜力评价标准144

第二节 中国海相烃源岩的发育类型148

一、国外海相沉积盆地烃源岩发育特征148

二、中国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主要烃源岩类型157

第三节 中国海相烃源岩的发育层系与分布164

一、塔里木盆地165

二、南方扬子地区171

三、鄂尔多斯盆地188

第四节 海相烃源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192

一、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与生烃潜力193

二、烃源岩有机质元素组成与类型209

三、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特征212

第五节 海相烃源岩成熟演化与生烃潜力214

一、海相烃源岩成熟度214

二、典型构造区烃源岩热演化史219

三、海相烃源岩生烃史与资源潜力评价230

第五章 中国海相油气成因242

第一节 中国海相油气来源242

一、海相原油来源242

二、海相天然气成因类型249

三、烃源岩多阶段成熟与油气生成254

四、次生地球化学作用与油气多样性256

第二节 海相凝析油成因与分布257

一、凝析油的物理化学性质257

二、气侵方向与凝析气藏的相态变化258

三、气洗分馏作用264

四、次生凝析气藏的形成机制266

五、海相凝析油气的分布268

第三节 海相原油裂解气形成机理及成藏模式273

一、原油裂解反应的机理及动力学275

二、原油裂解气生成的影响因素278

三、中国海相裂解天然气的成藏模式290

第六章 中国海相油气藏形成296

第一节 中国海相油气藏的特点与类型296

一、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特点296

二、海相油气藏的类型298

三、中国海相油气成藏的四种模式305

第二节 油气多期成藏与晚期气侵模式306

一、油气多期成藏的证据306

二、构造事件控制下的多期成藏过程310

三、多期成藏与晚期气侵的实例313

第三节 古油藏裂解成气与晚期定型模式328

一、古油藏裂解气的特点328

二、古油藏裂解气的形成条件330

三、古油藏裂解气的证据331

四、古油藏裂解气成藏与晚期定型的实例338

第四节 油气次生调整改造再成藏模式354

一、晚期调整改造再成藏型油气藏的特征354

二、晚期调整再成藏型油气藏的识别与证据358

三、晚期调整再成藏型油气藏的成藏过程实例363

第五节 海相油气早期成藏与保存模式380

一、英买2油藏地质特征380

二、油气性质与成因382

三、油气成藏期384

四、成藏演化过程与古油藏保存387

第七章 海相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393

第一节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393

一、海相油气集中分布在三大隆起一侧的斜坡上393

二、生烃中心控制大型隆起上油气的分布与富集394

三、海相油气富集在区域不整合面上下,大断裂带也有一定的控油气作用400

四、大面积风化壳、层间岩溶及礁滩相储层是塔里木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形成的必要条件401

五、海相油气富集于石炭系中、下泥岩段主力盖层之下403

六、小结404

第二节 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405

一、不同时期的生烃中心,控制不同层系天然气的富集405

二、不同时期古隆起控制古油藏、古气藏;今隆起、今构造控制今气藏408

三、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带是大气田形成的主控因素414

四、区域盖层的完好是大气田保存的关键420

五、小结420

第三节 鄂尔多斯盆地海相天然气421

一、海相大气田受烃源区控制,分布在上、下古生界生烃中心叠合区及其附近421

二、大量生气期的古斜坡、古鼻隆控制海相天然气的运移聚集422

三、盆缘膏云坪相与古岩溶阶地相叠合,是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大气田形成的主控因素424

四、小结424

第四节 三大盆地海相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的比较425

一、三大盆地海相主力烃源层不同,油气富集层位、含油气系统和勘探主要目的层也不同425

二、三大盆地的埋藏史、地温史和海相烃源岩成熟度不同,油气的相态分布也不同425

三、克拉通的活动性不同,大型隆起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也不同427

四、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不同433

五、三大盆地海相油气藏的主要类型不同434

第五节 三大盆地海相油气的富集规律434

一、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的富集规律434

二、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的富集规律435

三、鄂尔多斯盆地海相天然气的富集规律435

第八章 中国海相大油气田436

第一节 塔里木盆地轮南-塔河大油田439

一、大油田概况439

二、成藏地质要素441

三、油田地质特征446

四、发现意义与前景450

第二节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海相砂岩油田451

一、大油田概况451

二、成藏地质要素453

三、油田地质特征460

四、发现意义461

第三节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凝析气田462

一、大气田概况462

二、成藏地质要素466

三、大气田地质特征477

四、发现意义与前景482

第四节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483

一、大气田概况483

二、成藏地质要素487

三、气田地质特征492

四、发现意义495

第五节 四川盆地川西南威远气田495

一、大气田概况495

二、成藏地质要素497

三、气田地质特征502

四、发现意义和启示504

第六节 川中磨溪三叠系气田504

一、大气田概况504

二、成藏地质要素506

三、气田地质特征514

四、发现意义与启示514

第七节 川东大天池含气带五百梯气田515

一、大气田概况515

二、成藏地质要素520

三、气田地质特征526

四、发现意义与启示528

第八节 川东卧龙河气田528

一、大气田概况528

二、成藏地质要素530

三、气田地质特征541

四、发现意义及启示542

第九节 川东北渡口河、铁山坡、罗家寨气田543

一、大气田概况543

二、成藏地质要素545

三、气田地质特征556

四、发现意义与启示558

第十节 川东北普光气田558

一、大气田概况559

二、成藏地质要素561

三、气田地质特征569

四、发现意义与启示571

第十一节 川北龙岗气田572

一、大气田概况572

二、成藏地质要素573

三、气田地质特征583

四、发现意义与启示585

第十二节 川北元坝大气田585

一、大气田概况585

二、成藏地质要素588

三、气田地质特征599

四、发现意义与启示604

第十三节 川中安岳大气田605

一、大气田概况605

二、成藏地质要素609

三、气田地质特征627

四、发现意义与启示630

第十四节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630

一、大气田概况630

二、成藏地质要素634

三、气田地质特征641

四、发现意义与启示645

参考文献6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