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法的激励机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艳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5476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法的激励机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律激励概论1
第一节 激励与法律激励1
一、激励及相关概念辨析1
二、法律激励3
第二节 法律激励的分类10
一、官方激励和社会激励11
二、泛激励和实激励12
三、赋能激励和奖赏激励16
四、行为激励和结果激励18
五、自我激励和他方激励18
第三节 激励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19
一、激励法律关系19
二、激励法律规范20
第四节 激励法学与激励法辨析22
第二章 环境法与激励机制24
第一节 环境法的理念、性质和本位24
一、环境法的伦理基础24
二、环境法的基本理念28
三、环境法的性质31
四、环境法的本位33
第二节 建立环境法激励机制的正当性和可行性40
一、建立环境法激励机制的正当性40
二、建立环境法激励机制的可行性50
第三节 环境法激励机制的建立路径57
一、理念指导——可持续发展观57
二、确立环境法激励机制的原则59
三、确定激励机制的主线和层次67
四、整理和评价现行环境法的激励规范体系68
第三章 环境法的核心激励机制88
第一节 公民环境权90
一、“大一统”的环境权及其废弃90
二、环境权的基本理论问题93
三、“分而治之”的环境权及其实现谱系102
第二节 程序性环境权利104
一、环境知情权105
二、环境事务参与权107
三、环境结社权110
四、环境救济权115
第三节 宪法中的环境权利116
一、中外宪法环保激励之比较117
二、我国环境权利入宪建议124
第四章 环境基本法中的赋能激励机制129
第一节 我国原《环境保护法》中的激励条款及其实施130
一、原《环境保护法》的激励条款130
二、原《环境保护法》激励条款的实施133
第二节 域外环境基本法中的赋能激励机制133
一、域外环境基本法中的赋能激励133
二、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中的赋能激励机制135
第三节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与赋能激励机制设计142
一、《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激励条款评析142
二、《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赋能激励规范评析143
三、《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三次审议稿)》赋能激励规范评析146
四、新《环境保护法》的赋能激励机制评析149
五、我国新《环境保护法》全面建立赋能激励机制的建议153
第五章 环境法的民事激励机制159
第一节 自然资源所有权制度的改造161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及其完善162
二、自然资源集体所有权制度及其改造163
第二节 自然资源使用权制度的变革169
一、自然资源使用权“目的论”与自然资源经营性使用权169
二、自然资源经营性使用权概览172
三、自然资源经营性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性质181
四、关于自然资源经营性使用权“用益物权化”改革的政策和实践184
第三节 环境物权法律制度的构建191
一、环境物权的概念、性质和分类191
二、排污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194
第四节 环境资源用益物权的生态约束机制197
一、环境资源利用的总量控制制度198
二、环境资源利用的行政许可制度204
三、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206
四、生态保护的市场手段215
第六章 环境法的行政激励机制217
第一节 环境行政权和公民权及其激励218
一、行政法的目标与激励机制218
二、环境行政外部激励与行政内部激励219
三、环境行政激励的法治化233
第二节 环境行政外部激励机制234
一、环境行政赋能激励详探234
二、环保行政奖励制度分析与实证267
第三节 环境行政内部激励机制282
一、现行环境行政内部激励制度考察282
二、现行环境行政内部激励制度评析286
三、关于地方政府执行国务院“退耕还林”政策的实证分析291
四、建立我国环境行政内部激励机制和配套机制的建议297
第四节 环境行政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的关系——以生态补偿为例300
一、我国生态补偿的政策、立法和实践300
二、国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政策304
三、关于青海三江源生态补偿的实证307
第七章 环境法的程序激励机制311
第一节 环境法的诉讼程序激励机制312
一、全面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312
二、完善环境侵权纠纷的私益诉讼制度325
第二节 环境法的非诉讼程序激励机制332
一、我国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制度的现状及缺陷333
二、域外环境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方式335
三、我国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制度的完善336
第八章 环境法的国际激励机制340
第一节 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法律激励341
一、国际赋能激励341
二、奖赏性激励358
第二节 全球环境条约对发展中国家赋能激励的实证分析362
一、保护大气领域条约的赋能激励机制及其实施363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领域条约的赋能激励机制及其实施387
三、《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激励机制及其实施408
四、《防治荒漠化公约》对发展中国家的赋能激励机制及其实施412
五、《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的赋能激励措施及其实施419
六、《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赋能激励机制及实施421
七、总结和展望427
第九章 环境法的社会激励机制431
第一节 环境自治与环境法的社会激励431
一、环境管理与环境自治432
二、环境自治与环境法的社会激励438
第二节 环境法的国内社会激励442
一、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环保激励442
二、行业协会的环保激励452
三、基层自治组织的环保激励458
第三节 环境法的国际社会激励461
一、非政府组织的国际环保激励461
二、企业的国际环保激励467
三、个人的国际环保激励469
第四节 环境法的社会激励机制与官方激励机制的互动471
一、官方激励为社会激励提供生存、发展的空间和土壤471
二、官方激励为社会激励的健康发展提供管理和指导472
三、社会激励促进官方激励的发展473
参考文献475
后记480
热门推荐
- 549314.html
- 3730062.html
- 2612259.html
- 1589579.html
- 3436116.html
- 2128513.html
- 1316325.html
- 756931.html
- 2330964.html
- 951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7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5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2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7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5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6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15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