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网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通信网概论
  • 李伟章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1239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通信网-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网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概述1

第2章 通信基础网2

2.1 传输媒介2

2.1.1 电缆2

2.1.2 微波4

2.1.3 光纤与光缆5

2.2 传输系统7

2.2.1 传输复用设备的分类7

2.2.2 准同步数字序列(PDH)7

2.2.3 同步数字序列(SDH)7

2.2.4 光纤的波分复用8

2.3.1 抽样9

2.3 PCM基本原理9

2.3.2 量化10

2.3.3 编码11

2.3.4 时分复用12

2.4 SDH基本原理14

2.4.1 PDH的缺陷和SDH的产生14

2.4.2 SDH的速率15

2.4.3 SDH的帧结构16

2.4.4 SDH的基本复用原理17

2.4.5 SDH的开销功能19

2.4.6 SDH传输设备(SDH网元)20

2.4.7 SDH的组网23

2.4.8 SDH自愈环形网26

2.4.10 混合保护29

2.4.9 DXC保护29

2.5 通信基础网的网络节点设备30

2.5.1 配线架30

2.5.2 DXC31

2.6 用户接入网31

2.6.1 概述31

2.6.2 铜缆用户接入网32

2.6.3 有源窄带SDH接入网(SDH数字用户环路)45

2.6.4 无源光纤接入网(PON)47

2.6.5 线接入网51

2.7 全光通信网——光通信的发展方向57

2.7.1 概述57

2.7.2 全光网的特点59

2.7.3 全光网的关键技术60

2.7.4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63

第3章 业务节点设备65

3.1 交换设备65

3.1.1 电路交换65

3.1.2 报文(数据报)交换65

3.1.3 分组交换65

3.1.4 面向连接与面向无连接66

3.1.5 常用分组交换技术66

3.2 路由器67

3.3 计算机联网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68

3.4 交换设备联网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75

3.5 用交换网OSI-RM分析通信网络及其节点设备77

3.6 交换技术的演进78

第4章 电话网84

4.1 概述84

4.2 本地网85

4.3 长话网86

4.4 国际长话网88

4.5 电话号码的编排89

4.6 计费93

4.7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基本原理95

4.7.1 交换机的基本功能95

4.7.2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基本结构96

4.7.3 数字交换网络98

4.7.4 用户级102

4.7.5 数字中继级105

第5章 数据网107

5.1 概述107

5.2 L2数据网108

5.2.1 X.25分组交换网108

5.2.2 公用数字数据网(DDN)117

5.2.3 帧中继(FR)网120

5.2.4 ATM网125

5.2.5 以太网134

5.3 L3数据网(IP网)143

5.3.1 概述144

5.3.2 TCP/IP简介144

5.3.3 路由器145

5.3.4 三层交换与三层交换机149

5.3.5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151

第6章 计算机网156

6.1 概述156

6.2 局域网157

6.2.1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157

6.2.2 局域网的访问方式158

6.2.3 典型的局域网——以太网159

6.2.4 LAN的网络操作系统162

6.2.5 无线局域网(WLAN)163

6.3.3 城域网的分层结构169

6.3.2 城域网的主要应用169

6.3.1 城域网概述169

6.3 城域网169

6.3.4 城域网的核心层(网)170

6.3.5 城域网的汇聚层173

6.3.6 城域网的接入层174

6.4 广域网175

6.5 Internet176

6.5.1 Internet概述176

6.5.2 TCP/IP综述180

6.5.3 因特网协议(IP)182

6.5.4 传输控制协议(TCP)184

6.5.5 Internet的地址系统187

6.6.1 通信网发展回顾和未来通信网193

6.6 软交换技术与下一代网络(NGN)193

6.6.2 对NGN的要求194

6.6.3 电路交换模式与软交换模式195

6.6.4 软交换的体系结构196

6.6.5 软交换系统的主要网络部件198

6.6.6 软交换技术的相关标准203

6.6.7 软交换技术的主要应用206

第7章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209

7.1 概述209

7.2 从IDN接ISDN的演进209

7.3 ISDN的基本特征210

7.4 ISDN业务211

7.5 ISDN信道和用户—网络接口212

7.6 ISDN信令214

7.7 ISDN的寻址方式215

7.8 ISDN交换机215

7.9 ISDN组网方案216

7.10 ISDN用户终端举例216

7.11 ISDN多媒体业务的主要应用217

7.12 永久动态在线——ISDN(AODI)219

第8章 蜂窝移动通信网221

8.1 概述221

8.2 蜂窝移动通信的频率复用223

8.3 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技术226

8.4.1 GSM网的无线技术特性228

8.4 GSM网的无线接口技术228

8.4.2 GSM的无线信道229

8.5 GSM数字移动通信网233

8.6 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38

8.6.1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239

8.6.2 CDMA移动通信的多址码技术241

8.6.3 IS-95无线信道结构245

8.6.4 IS-95系统的逻辑信道划分247

8.6.5 IS-95系统通信控制过程254

8.6.6 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技术254

8.6.7 CDMA技术的主要优点255

8.7.1 公用移动数据通信发展历程和应用257

8.7 公用移动通信网的数据业务257

8.7.2 电路交换移动数据通信258

8.7.3 无线应用协议(WAP)260

8.7.4 GSM网络的短消息业务262

8.7.5 GSM网的GPRS264

8.7.6 移动IP技术266

8.7.7 cdma2000-1X的移动分组业务——PSDN269

8.8 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综述272

8.8.1 3G的提出和标准化概况272

8.8.2 IMT-2000系统结构274

8.8.3 3G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特征275

8.8.4 3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276

8.9 3G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传输技术(RTT)278

8.9.1 WCDMA的无线传输技术278

8.9.2 cdma2000的无线传输技术283

8.10.1 概述286

8.10.2 基于2G/2.5G核心网技术的3G第一阶段核心网(CN)286

8.10 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286

8.10.3 基于全IP的3G第二阶段核心网287

8.10.4 全IP核心网的参考结构288

第9章 有线电视网293

9.1 概述293

9.2 电视的基础知识293

9.3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298

9.4 有线电视网和通信网的关系301

9.5 双向传输HFC网的实现301

9.6 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302

10.2 会议电视的分类304

10.3 会议室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304

第10章 会议电视网304

10.1 概述304

10.3.1 传统的会议室会议电视系统305

10.3.2 基于分组交换的会议电视网307

10.4 公用会议电视网311

第11章 智能网312

11.1 概述312

11.2 智能网的特点313

11.3 智能网的基本结构313

11.4 智能网概念模型314

11.5 智能业务321

11.6 我国固定智能网网络结构323

11.7 移动智能网324

11.8 智能网的演进325

第12章 信令网328

12.1 概述328

12.2 随路信令(CAS)方式328

12.3 共路信令(CCS)方式330

12.3.1 概述330

12.3.2 No.7信令方式330

12.3.3 No.7信令网339

第13章 同步网343

13.1 概述343

13.2 数字同步网的同步方式343

13.3 我国数字同步网的网络结构344

13.4 各级时钟的设置和同步节点设备345

13.5 同步网中产生定时环路问题346

13.6 定时传送链路的原则347

13.7 同步数字链路的组成347

13.8 时间同步网347

第14章 电信管理网349

14.1 概述349

14.2 TMN的基本概念349

14.3 TMN的体系结构351

14.4 TMN管理功能的分层模型353

14.5 TMN的管理功能355

参考文献3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