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振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750642666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高分子化学-高等学校-教材;高聚物物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
第二节 聚合物的命名和分类3
一、聚合物的命名3
二、聚合物的分类5
第三节 聚合反应10
一、按元素组成和结构变化关系分类10
二、按反应机理分类11
三、聚合物的化学转化11
第四节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12
第五节 高分子链的结构形态15
第二章 自由基聚合18
第一节 概述18
第二节 连锁聚合的单体19
一、链引发22
第三节 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22
二、链增长23
三、链终止23
四、链转移24
第四节 引发剂和引发作用25
一、引发剂种类25
二、引发剂的分解速率、半衰期和引发效率27
三、其他引发28
四、引发剂的选择31
第五节 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32
一、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方程32
二、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35
三、自动加速作用36
第六节 平均聚合度和链转移38
一、动力学链长和聚合度38
二、温度对聚合度的影响39
三、链转移的平均聚合度39
四、向大分子链转移41
第七节 阻聚剂和阻聚作用43
一、阻聚剂和缓聚剂43
二、烯丙基单体的自动阻聚作用44
第八节 聚合反应实施方法45
一、本体聚合45
二、溶液聚合46
三、悬浮聚合46
四、乳液聚合48
第三章 离子聚合反应52
第一节 阳离子聚合52
一、阳离子聚合的单体53
二、阳离子聚合的烯类聚合物54
三、催化剂和共催化剂55
四、溶剂56
五、阳离子聚合反应的机理58
一、阴离子聚合的单体60
第二节 阴离子聚合和活的高分子60
二、阴离子聚合的烯类聚合物61
三、催化剂62
四、溶剂63
五、阴离子聚合机理63
六、活的高分子67
第三节 离子聚合与自由基聚合的比较70
第四节 配位聚合和立体规整聚烯烃71
一、烯类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及立体异构体72
二、Ziegler—Natta型催化剂75
三、配位聚合机理77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反应83
第一节 共聚合反应的特征83
一、研究共聚合反应的意义83
二、共聚物的类型84
第二节 原料组成与共聚物组成的关系85
一、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86
二、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的讨论89
三、三元共聚90
第三节 共聚物组成曲线92
一、竞聚率的意义92
二、共聚物组成曲线的类型93
第四节 竞聚率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96
一、单体竞聚率的测定法96
二、影响竞聚率的因素97
三、转化率对共聚物组成的影响99
四、控制共聚物组成的方法100
第五节 影响共聚物组成的因素101
一、单体的相对活性101
二、自由基的活性102
三、共轭效应103
四、极性效应105
五、空间效应106
六、Q—e概念107
第五章 缩聚反应及其他逐步聚合反应110
第一节 概述111
第二节 缩聚反应单体114
一、反应基团的数目与官能度114
二、双官能度单体的成环反应115
第三节 平衡缩聚反应116
一、功能基的等反应性理论116
二、反应程度与聚合度118
三、平衡常数与聚合度120
一、温度的影响122
第四节 影响缩聚平衡的因素122
二、反应程度的影响123
三、压力的影响123
四、缩聚反应的副反应123
第五节 分子量的控制及分子量分布126
一、缩聚反应产物分子量的控制126
二、缩聚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分布128
一、特点131
第六节 体型缩聚反应131
二、凝胶点的预测132
第七节 缩聚反应实施方法133
一、熔融缩聚134
二、溶液缩聚135
三、界面缩聚137
第八节 其他逐步聚合反应139
一、开环聚合反应139
二、重键加成反应144
三、亲核取代反应146
四、环化缩聚反应148
第六章 高分子化学反应153
第一节 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特征及分类153
第二节 聚合物功能基反应155
一、影响聚合物功能基反应能力的因素155
二、聚合物功能基反应的应用159
一、交联164
第三节 聚合物的交联和接枝164
二、接枝166
第四节 聚合物的扩链反应169
一、端基聚合物169
二、嵌段共聚物170
第五节 聚合物的降解反应171
一、热降解172
二、氧化降解174
三、机械降解176
四、化学降解176
五、热分解反应177
六、聚合物中的“弱键”178
第六节 聚合物的老化和防老化178
一、光氧老化及稳定179
二、热氧老化及稳定181
第一节 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184
一、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184
第七章 高分子的链结构184
二、均聚物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186
三、共聚物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187
四、支化与交联188
五、互穿聚合物网络190
六、结构单元的立体构型191
第二节 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193
一、高分子链的内旋转构象193
二、高分子链柔顺性的表征196
第三节 影响高分子链柔顺性的结构因素198
一、主链结构的影响198
二、侧基的影响199
第四节 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200
第一节 高分子链的聚集态206
一、高分子间的作用力206
第八章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206
二、高分子聚集态的类型207
第二节 高聚物的非晶态结构208
第三节 高聚物的晶态结构208
一、晶体的基本结构208
二、高聚物的结晶形态211
三、晶态高聚物结构模型214
四、高聚物的结晶度215
一、高聚物的结构与结晶能力的关系216
第四节 高聚物的结晶过程216
二、高聚物结晶过程与动力学217
三、结晶高聚物的熔点与结构的关系220
第五节 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223
一、取向单元223
二、取向方式224
三、取向度及其测定方法225
四、取向研究的应用226
一、液晶的化学结构与类型230
第六节 高分子液晶态及结构230
二、高分子液晶的结构231
三、高分子液晶的应用233
第七节 共混高聚物的织态结构235
一、高分子混合物的概念235
二、高分子的相容性236
三、共混高聚物聚集态的主要特点237
四、非均相共混高聚物的织态结构238
五、共混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对性能的影响239
第九章 高聚物的分子运动241
第一节 高聚物分子运动的特点241
一、运动的多重性241
二、运动的时间依赖性241
三、运动的温度依赖性242
第二节 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242
一、非晶态高聚物的两种转变及三种力学状态242
二、玻璃化转变机理244
三、影响玻璃化温度的因素246
四、玻璃态高聚物的分子运动——次级松弛249
第三节 晶态高聚物力学状态及转变252
第四节 高聚物的高弹性253
一、高弹性253
二、高弹形变的热力学分析253
三、平衡态高弹形变的统计理论255
四、橡胶的使用温度259
五、高弹性的特点263
第五节 高聚物的粘弹性264
一、应力松弛现象264
二、蠕变267
三、影响高聚物蠕变的因素270
四、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及其应用271
五、波兹曼叠加原理273
六、动态变形下的滞后损耗274
一、溶解过程及溶胀279
第一节 高聚物的溶解及溶剂的选择279
第十章 高分子溶液279
二、溶剂的选择280
第二节 柔性链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284
一、混合熵285
二、混合热和混合自由能286
三、稀释自由能287
四、高分子溶液的θ状态288
第三节 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290
一、分子量的测定方法290
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302
第四节 交联高聚物的溶胀308
第五节 高分子电解质溶液309
一、大分子酸类与碱类溶液及其电离现象309
二、影响聚电解质线团密度和粘度的因素311
第六节 高分子浓溶液312
一、聚合物的增塑312
二、纺丝溶液313
三、凝胶与冻胶314
四、高聚物的共混315
五、共混聚合物相容性的热力学判别316
第十一章 高聚物熔体的流变性318
第一节 高聚物的粘性流动318
一、高聚物分子流动机理318
二、高聚物熔体的流动曲线319
三、高聚物熔体的普适流变曲线321
第二节 高聚物的流动性表征323
一、熔融指数的测定323
二、表观粘度的测定及影响粘度的因素324
三、影响高聚物熔体表观粘度的因素326
第三节 高聚物熔体流动中的弹性效应330
一、包轴现象330
二、膨胀现象331
三、不稳定流动332
第四节 拉伸粘度概念333
第五节 共混聚合物的流变行为334
第十二章 高聚物材料的力学强度337
第一节 高聚物的应力应变特性338
一、应力—应变曲线的类型338
二、高聚物的冷拉伸340
三、温度和形变速率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342
第二节 高聚物的断裂和强度344
一、理论强度和实际强度344
二、断裂方式和断裂表面形态344
三、高聚物的破坏理论345
四、影响断裂强度的因素347
第三节 高聚物的增强350
一、粉状填料增强350
二、纤维增强塑料352
三、橡胶增强塑料356
一、冲击强度试验359
第四节 高聚物材料的冲击强度359
二、影响冲击强度的因素361
三、银纹化现象和高聚物的增韧362
第十三章 高聚物的电学性质365
第一节 高聚物的介电性能366
一、分子的极化366
二、介电系数368
三、介电损耗369
四、影响高聚物介电性的因素370
第二节 高聚物的导电性374
一、导电性的表示374
二、高聚物绝缘体导电机理375
三、导电高分子376
第三节 高聚物的电击穿378
第四节 高聚物的静电作用380
一、静电的产生380
二、静电的消除381
参考文献383
热门推荐
- 3839180.html
- 3789272.html
- 3891878.html
- 1978536.html
- 2936222.html
- 2817832.html
- 2619278.html
- 1371323.html
- 1527101.html
- 203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78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3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5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9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4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3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0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98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1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8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