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药剂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工业药剂学
  • 潘卫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8926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制药工业-药剂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业药剂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基本概念1

1.1.1 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1

第一章 绪论1

1.1.2 剂型的分类及其重要性2

1.2 药剂学的任务与发展4

1.2.1 药剂学的任务4

1.2.2 药剂学的发展5

1.3 药典与国家药品标准简介7

1.3.1 药典7

1.3.3 处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8

1.3.2 国家药品标准8

1.4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9

1.4.1 生物药剂学9

1.4.2 药物动力学与临床药学10

1.4.3 物理药剂学10

1.4.4 工业药剂学10

第二章 生物药剂学基础11

2.1 概述11

2.1.1 生物药剂学的概念11

2.1.3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理12

2.1.2 生物膜的结构12

2.2 药物的胃肠道吸收及其影响因素14

2.2.1 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14

2.2.2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14

2.2.3 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16

2.3 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20

2.3.1 药物的分布20

2.3.2 药物的代谢23

2.3.3 药物的排泄23

3.1.1 片剂的概念、特点和质量要求25

3.1.2 片剂的种类25

3.1 概述25

第三章 片剂25

3.2 片剂的常用辅料27

3.2.1 填充剂或稀释剂27

3.2.2 黏合剂和湿润剂28

3.2.3 崩解剂29

3.2.4 润滑剂30

3.3 粉碎、过筛与混合31

3.3.1 粉碎31

3.3.2 筛分34

3.3.3 混合36

3.4 制粒、干燥与压片38

3.4.1 湿法制粒压片38

3.4.2 干法压片48

3.4.3 中药片剂的制备49

3.4.4 片剂的成型及其影响因素49

3.4.5 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50

3.5 包衣55

3.5.1 包衣的目的和种类55

3.5.2 包衣的方法与设备56

3.5.3 包衣的材料与工序58

3.6 片剂的质量检查、包装、处方设计及举例62

3.6.1 片剂的质量检查62

3.6.2 片剂的包装与贮存64

3.6.3 片剂的处方设计与举例65

第四章 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68

4.1 粉体学简介68

4.1.1 概述68

4.1.2 粉体的性质68

4.2 散剂75

4.2.1 概述75

4.2.2 散剂的制备76

4.2.3 散剂的质量检查77

4.2.4 散剂举例78

4.3 颗粒剂78

4.3.1 概述78

4.3.2 颗粒剂的制备79

4.3.3 颗粒剂的质量检查79

4.3.4 颗粒剂的包装与贮存80

4.3.5 颗粒剂举例80

4.4.1 概述81

4.4 胶囊剂81

4.4.2 胶囊剂的制备82

4.4.3 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与贮藏86

4.4.4 举例87

第五章 微丸、滴丸和中药丸剂88

5.1 微丸88

5.1.1 概述88

5.1.2 骨架型微丸的制备技术及影响因素89

5.1.3 膜控型微丸的制备技术及影响因素99

5.1.4 微丸质量的评价指标103

5.2.1 概念与特点104

5.2 滴丸104

5.2.2 基质和冷凝液的选择原则105

5.2.3 滴丸的制备105

5.2.4 影响滴丸丸重与圆整度的因素107

5.2.5 质量评价107

5.2.6 应用实例108

5.3 中药丸剂108

5.3.1 概述108

5.3.2 常用的辅料109

5.3.3 中药丸剂的制备及实例110

5.3.4 质量评价112

5.3.5 包装与贮存113

第六章 栓剂114

6.1 概述114

6.1.1 栓剂的种类及一般质量要求114

6.1.2 栓剂的作用特点114

6.2 栓剂基质与附加剂115

6.2.1 栓剂基质115

6.2.2 附加剂116

6.3.1 栓剂的处方设计117

6.3 栓剂的制备117

6.3.2 置换价118

6.3.3 栓剂的制备及实例119

6.4 栓剂的质量评价与包装贮存121

6.4.1 栓剂的质量评价121

6.4.2 栓剂的包装与贮存122

6.4.3 栓剂举例122

第七章 液体制剂124

7.1 概述124

7.1.1 分类124

7.2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125

7.1.2 特点125

7.1.3 质量要求125

7.2.1 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126

7.2.2 液体制剂的防腐127

7.2.3 液体制剂的矫味与着色130

7.3 溶解度与溶解速度132

7.3.1 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132

7.3.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33

7.3.3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34

7.4.1 定义及结构特征136

7.4 表面活性剂136

7.3.4 溶解速度及其影响因素136

7.4.2 分类及常用表面活性剂137

7.4.3 基本特性140

7.4.4 生物学性质144

7.4.5 应用144

7.5 溶液剂、糖浆剂和其他溶液剂147

7.5.1 概述147

7.5.2 制备溶液型液体药剂的一般原则148

7.5.3 溶液剂149

7.5.4 糖浆剂150

7.5.5 芳香水剂153

7.5.6 酊剂155

7.5.7 醑剂156

7.6 溶胶剂157

7.6.1 概述157

7.6.2 溶胶的构造和性质157

7.7.1 概述159

7.7.2 高分子溶液的性质159

7.7 高分子溶液159

7.6.3 制法159

7.7.3 高分子溶液的制法与举例160

7.8 混悬剂161

7.8.1 概述161

7.8.2 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162

7.8.3 混悬剂的稳定剂165

7.8.4 混悬剂的制法与举例166

7.8.5 混悬剂的质量评价167

7.9.1 概述168

7.9 乳剂168

7.9.2 乳剂形成机理169

7.9.3 决定乳剂类型的因素171

7.9.4 乳化剂171

7.9.5 乳剂的制法及举例173

7.9.6 乳剂的稳定性175

7.9.7 乳剂的质量评定176

7.10 液体制剂的包装177

第八章 注射剂和眼用液体制剂178

8.1 注射剂概述178

8.1.1 注射剂的概念及特点178

8.1.2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178

8.1.3 注射剂的分类179

8.2 注射剂的溶剂和附加剂180

8.2.1 注射用水180

8.1.4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180

8.2.2 注射用油185

8.2.3 其他注射用溶剂186

8.2.4 注射剂的附加剂186

8.3 热原187

8.3.1 热原的含义及组成187

8.3.4 热原的除去方法188

8.3.5 热原的检查方法188

8.3.3 污染热原的途径188

8.3.2 热原的性质188

8.4 滤过189

8.4.1 概述189

8.4.2 滤过机理及影响因素189

8.4.3 滤器的种类和特点190

8.5 注射剂车间的设计要求及生产管理193

8.5.1 注射剂生产车间的设计193

8.5.2 注射剂的生产管理193

8.6.1 空气净化标准与测定方法194

8.6 空气净化技术194

8.6.2 空气净化方法195

8.6.3 洁净室(区)的设计要求196

8.6.4 洁净室的空气净化系统201

8.7 小体积注射剂的制备202

8.7.1 概述202

8.7.2 小体积注射剂的制备202

8.8 注射剂的灭菌及无菌技术207

8.8.1 概述207

8.8.2 物理灭菌法207

8.8.3 F值与F0值210

8.8.4 化学灭菌法212

8.8.5 无菌操作法和无菌检查法213

8.9 大体积注射液(输液)214

8.9.1 概述214

8.9.2 输液的制备218

8.9.3 输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20

8.9.4 输液举例221

8.10 特殊类型的注射剂225

8.10.1 混悬型注射剂225

8.10.2 乳剂型注射剂226

8.10.3 注射用无菌粉末228

8.11.1 注射剂新的包装形式232

8.11.2 近年国外研究热点232

8.11 注射剂新的包装形式及近年国外研究的热点232

8.12 眼用液体制剂235

8.12.1 概念与质量要求235

8.12.2 眼用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236

8.12.3 滴眼剂的处方设计和常用附加剂237

8.12.4 滴眼剂制备工艺及实例238

9.1.1 概述239

9.1.2 软膏剂的基质239

9.1 软膏剂239

第九章 软膏剂和凝胶剂239

9.1.3 软膏剂的制备及举例246

9.1.4 软膏剂的质量评价249

9.1.5 软膏剂的包装与贮存251

9.2 凝胶剂251

9.2.1 凝胶剂的概念和分类251

9.2.2 常用基质251

9.2.3 水凝胶剂的制备252

10.1.1 概述254

10.1 气雾剂254

第十章 气雾剂、膜剂和涂膜剂254

10.1.2 吸入用气雾剂中药物的吸收256

10.1.3 气雾剂的组成256

10.1.4 气雾剂的制备259

10.1.5 气雾剂的质量评价260

10.1.6 喷雾剂261

10.1.7 吸入粉雾剂261

10.2 膜剂与涂膜剂261

10.2.1 膜剂261

10.2.2 涂膜剂263

第十一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265

11.1 概述265

11.1.1 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目的和意义265

11.1.2 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265

11.1.3 药物化学降解动力学266

11.2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和稳定化方法267

11.2.1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处方因素和稳定化方法268

11.2.2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环境因素和稳定化方法270

11.2.3 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他方法274

11.3.1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一般特点275

11.3 固体药物制剂的稳定性275

11.3.3 固体药物制剂的吸湿276

11.3.2 固体药物制剂的晶型变化与稳定性的关系276

11.3.4 固体药物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277

11.4 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277

11.4.1 影响因素试验279

11.4.2 加速试验279

11.4.3 长期试验282

11.4.4 药品的有效期以及贮存条件283

12.1.1 概述284

12.1.2 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284

12.1 固体分散体284

第十二章 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和微型胶囊284

12.1.3 常用的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286

12.1.4 固体分散体的类型288

12.1.5 固体分散体的验证289

12.1.6 固体分散体的速效与缓释原理290

12.2 包合物291

12.2.1 概述291

12.2.2 包合材料和包合方法292

12.2.3 包合物的验证294

12.3.1 概述295

12.3 微型胶囊295

12.3.2 常用囊材、微囊化方法及质量评价方法296

第十三章 缓(控)释制剂305

13.1 概述305

13.1.1 缓(控)释制剂的概念305

13.1.2 缓(控)释制剂的临床意义305

13.1.3 缓(控)释制剂的分类306

13.1.4 缓(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306

13.2.1 膜控型缓(控)释制剂307

13.2 缓(控)释制剂的设计原理及释药机制307

13.2.2 骨架型缓(控)释制剂311

13.2.3 渗透泵型控释制剂318

13.3 缓(控)释制剂的体内外评价方法322

13.3.1 体外释药行为评价322

13.3.2 体内过程评价324

13.3.3 体内外相关性评价325

第十四章 经皮吸收制剂329

14.1 概述329

14.1.1 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和特点329

14.1.2 经皮吸收制剂的基本组成330

14.2.1 膜控释型331

14.2 经皮吸收制剂的类型和剂型331

14.2.2 复合膜型332

14.2.3 黏胶分散型332

14.2.4 聚合物骨架型333

14.2.5 微贮库型334

14.3 药物的经皮吸收334

14.3.1 皮肤的构造334

14.3.2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336

14.4.1 经皮吸收促进剂337

14.4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337

14.4.2 离子导入339

14.5 药物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340

14.5.1 药物经皮吸收的体外研究340

14.5.2 药物经皮吸收体内研究342

14.6 经皮吸收制剂的常用材料342

14.6.1 控释膜材料342

14.6.2 骨架材料343

14.6.3 压敏胶343

14.7 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实例345

14.6.4 其他材料345

14.8 质量评价347

第十五章 靶向制剂349

15.1 概述349

15.1.1 靶向制剂的分类349

15.1.2 靶向性评价350

15.2 被动靶向制剂351

15.2.1 脂质体351

15.2.2 靶向乳剂355

15.2.3 微球356

15.2.4 纳米粒358

15.3 主动靶向制剂359

15.3.1 修饰的药物载体360

15.3.2 前体靶向药物制剂361

15.4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361

15.4.1 磁性靶向制剂361

15.4.2 栓塞靶向制剂362

15.4.3 热敏感靶向制剂362

15.4.4 pH敏感靶向制剂363

参考文献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