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 郭小燕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11461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城镇化模式的理论构架及实践意义1

一、城镇化的基本理论1

(一)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2

(二)影响城镇化的相关因素3

(三)城镇化的类型5

(四)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6

(五)影响城镇化的经济规律8

二、城镇化模式选择的逻辑框架12

(一)国内外城镇化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12

(二)影响城镇化模式的因素15

(三)城镇化模式的逻辑框架16

三、城镇化模式的构成及现实内容17

(一)动力机制模式17

(二)空间发展模式19

(三)制度创新模式21

(四)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内容21

四、创新城镇化模式是中部地区的战略选择27

(一)提升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内在要求27

(二)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28

(三)增强内需动力的迫切需要29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30

(五)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大举措31

第二章 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总体评价33

一、研究区域概况33

(一)研究对象范围界定33

(二)中部六省综合概况34

(三)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概况36

(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37

二、中部地区城镇化速度、质量比较38

(一)中部六省城镇化速度比较38

(二)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比较43

(三)中部六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匹配度分析48

三、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比较49

(一)城镇化协调度的相关研究49

(二)中部地区城镇化协调度测度49

四、中部地区城镇化特征分析53

(一)城镇化发展模式轻质量重速度53

(二)城镇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56

(三)人口过度外迁61

第三章 中部地区分省域城镇化发展评价64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分析64

(一)山西省城镇化发展历程64

(二)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历程65

(三)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历程70

(四)湖北省城镇化发展历程71

(五)湖南省城镇化发展历程73

(六)江西省城镇化发展历程74

二、中部地区六省份城镇化发展现状76

(一)山西省城镇化现状76

(二)河南省城镇化现状77

(三)湖北省城镇化现状79

(四)安徽省城镇化现状81

(五)湖南省城镇化现状83

(六)江西省城镇化现状85

三、中部地区城镇化的SWOT分析87

(一)山西省城镇化的SWOT分析87

(二)河南省城镇化的SWOT分析91

(三)安徽省城镇化的SWOT分析95

(四)湖北省城镇化的SWOT分析99

(五)湖南省城镇化的SWOT分析103

(六)江西省城镇化的SWOT分析107

四、基于SWOT分析的中部六省城镇化建议113

(一)山西省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113

(二)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115

(三)安徽省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116

(四)湖北省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118

(五)湖南省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119

(六)江西省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121

第四章 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123

一、中部地区城镇化战略123

(一)中部地区城镇化战略部署123

(二)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目标125

(三)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定位126

二、中部地区城乡空间战略128

(一)城镇空间布局128

(二)城市群空间结构134

(三)城镇体系结构141

三、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特征解析142

(一)城镇化发展战略共同点142

(二)城镇化发展战略不同点144

第五章 中部地区城镇化制度创新模式147

一、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比较147

(一)户籍制度147

(二)就业制度149

(三)住房保障制度150

(四)社会保障制度比较152

二、中部地区城市增长管理制度比较153

(一)行政区划制度153

(二)城市用地制度154

(三)城市规划制度155

三、中部地区城镇化制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157

(一)中部地区城镇化制度的共同点157

(二)中部地区城镇化制度的不同点160

四、中部地区城镇化制度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161

(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妨碍城乡融合,阻滞了城镇化进程162

(二)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虚置,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利益受损162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到位,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162

(四)投融资格局存在风险,财税体制不合理163

五、中部地区城镇化制度的创新165

(一)户籍制度创新165

(二)土地制度创新169

(三)投融资体制创新173

(四)公共服务体制创新179

第六章 创新城镇化空间结构模式181

一、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整体思路181

(一)中部地区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面临的突出问题181

(二)中部地区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路径选择183

二、加快重点城市群发展186

(一)建设重点城市群面临的突出问题186

(二)加快中部地区重点城市群建设的基本取向190

(三)加快中部地区重点城市群建设的对策建议193

三、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197

(一)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内涵与机理197

(二)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理论依据及必然性200

(三)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制约因素203

(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路径选择206

四、着力提升中小城市综合承载力210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211

(二)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必要性213

(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现状特征216

(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提升的路径规划217

(五)中小城市功能提升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221

第七章 创新产业提升发展模式225

一、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25

(一)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225

(二)中部六省产业结构分析228

(三)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233

二、发达国家推进现代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238

(一)发达国家现代产业发展的特点238

(二)发达国家现代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240

(三)发达国家发展现代产业的启示242

三、中部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244

(一)加快技术创新步伐244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245

(三)推进各类产业载体建设247

(四)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248

(五)大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249

(六)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50

第八章 创新农村人口转移模式252

一、中部地区农村人口转移存在的问题252

(一)城乡土地制度差异强化了农村人口对土地的依赖252

(二)中小城镇第二、三产业支撑能力较弱不利于农村人口的均衡转移254

(三)传统农区公共财力不足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缓慢255

(四)农村人口职业培训滞后影响了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256

(五)传统体制机制的惯性作用使得农民工生存条件没有根本改变258

(六)传统乡土观念和意识浓重直接影响了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259

二、创新农村人口转移模式的条件分析260

(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260

(二)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的产业体系262

(三)均等化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系263

(四)高素质多技能的人口比重265

(五)与时俱进的社会观念和意识266

(六)科学健全的制度和政策体系268

三、中部地区农村人口转移的模式创新269

(一)按照城镇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引导人口有序转移270

(二)给予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工完全的市民化待遇271

(三)有重点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小城市转移273

(四)依托产业集聚区鼓励农村居民就近就地非农化就业274

四、推进中部地区农村人口转移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275

(一)以区域人口承载功能为前提形成有序转移人口导向276

(二)以住房、教育、社保为着力点给予农民工完全的市民化待遇277

(三)以打造城市“两区”为平台全面提高城镇吸纳转移人口能力279

(四)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促进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280

(五)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282

(六)以推行居住证制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283

第九章 创新城镇化生态建设模式286

一、创新城镇化生态建设模式的战略意义286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287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287

(三)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288

(四)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288

二、中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289

(一)中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要做法289

(二)中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290

三、国内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经验借鉴和教训启示292

(一)国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典型案例292

(二)国内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295

(三)国内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践对中部地区的启示298

四、创新城镇化生态建设模式的对策建议300

(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发展格局300

(二)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301

(三)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建设303

(四)加强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促进资源永续利用306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宜居”人居环境308

(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培育生态文化309

(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创新城镇化生态建设模式提供制度保障311

参考文献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