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术鉴赏及其教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美术鉴赏及其教学
  • 钱初熹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710203805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美术-鉴赏-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术鉴赏及其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一、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10

(一)来自广告的影响11

(二)来自“网游”的影响11

二、学校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12

(一)学校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可能性12

(二)学校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依据14

三、美术鉴赏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16

(一)美术鉴赏教育目标的再认识16

(二)美术鉴赏教育内容的再讨论17

(三)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的再探讨21

四、本书的结构与特色22

上编 美术鉴赏基础26

第一章 美术作品鉴赏26

一、美术26

(一)“美术”的多种解释26

(二)“视觉艺术”概念的出现27

(三)“视觉文化”概念的兴起27

(四)何谓“美术”28

二、美术作品29

(一)何谓“美术作品”29

(二)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30

(三)美术作品的功能33

(四)美术作品的价值34

(五)美术作品的复制品35

三、美术作品鉴赏37

(一)欣赏与鉴赏37

(二)鉴赏美术作品的目的38

(三)本书所涉及的美术鉴赏对象39

本章小结41

第二章 西方美术史研究方法44

一、美术作品研究44

(一)风格学研究44

(二)图像学研究52

(三)符号学研究57

二、画家研究58

(一)传记研究58

(二)心理学研究61

(三)女性主义美术史研究65

三、外部环境研究68

(一)马克思主义分析法69

(二)赞助者研究73

(三)文化史研究74

本章小结78

第三章 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80

一、中国传统美术史研究80

(一)古代美术史研究的发展80

(二)中国传统美术史研究的特征83

二、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研究84

(一)画家出身的美术史学者84

(二)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的开端85

(三)有关中国画发展问题的研究86

(四)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新发展87

三、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89

(一)风格研究89

(二)内容研究93

(三)相关情境及赞助研究96

四、美术史研究与美术作品鉴赏的关系98

(一)美术史研究的意义98

(二)美术史研究与美术作品鉴赏的关系99

本章小结100

第四章 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102

一、美术鉴赏的特征102

(一)艺术与视知觉102

(二)艺术接受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环节102

(三)美术鉴赏的特征103

二、美术鉴赏的过程104

(一)审美期待105

(二)美术鉴赏流程108

(三)审美效应111

三、绘画作品的鉴赏方法114

(一)侧重于社会学研究的鉴赏方法115

(二)侧重于艺术家生平研究的鉴赏方法116

(三)侧重于心理学研究的鉴赏方法117

(四)侧重于图像学研究的鉴赏方法119

(五)侧重于比较学研究的鉴赏方法121

(六)综合角度的鉴赏方法124

四、中国传统绘画的鉴赏方法125

(一)中国画家的艺术观念125

(二)中国画的特点126

(三)中国画的品评方法128

(四)探究作品诞生背景的鉴赏方法130

五、从美感经验到艺术体验134

(一)鉴赏的关键词134

(二)从美感经验到艺术体验134

(三)成为一名合格的鉴赏者135

本章小结……?138

第五章 美术作品与生活138

一、绘画作品的选择138

(一)绘画作品的主要形式138

(二)绘画作品的类别139

(三)绘画作品的选择142

二、绘画作品的购买145

(一)艺术市场145

(二)绘画作品的价值与价格147

(三)绘画作品的真伪鉴别150

三、装饰绘画作品的方法155

(一)绘画作品的装饰方法155

(二)室内装饰绘画作品的方法156

四、绘画作品的保养与修复162

(一)绘画作品的日常保养162

(二)绘画作品的专业修复165

本章小结167

下编 美术鉴赏教学170

第六章 美术鉴赏教育的发展历程170

一、西方美术鉴赏教育的发展历程170

(一)西方美术鉴赏教育发展的前奏(古希腊、罗马时期——18世纪)170

(二)西方美术鉴赏教育的初步发展(19世纪)172

(三)西方美术鉴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173

二、中国美术鉴赏教育的发展历程175

(一)20世纪之前的情况175

(二)20世纪至今的情况175

三、中国美术鉴赏教育研究179

(一)艺术鉴赏理论的研究成果179

(二)美术鉴赏教学的研究成果180

(三)今后的发展方向182

本章小结183

第七章 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与策略187

一、儿童与青少年审美心理及能力研究187

(一)审美心理与能力发展研究187

(二)中国当代儿童与青少年审美心理及能力的发展188

(三)问题及其原因191

二、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与内容193

(一)美术鉴赏教学的意义193

(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193

(三)《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197

(四)美术鉴赏学习的评价标准198

三、美术鉴赏教学的原则与策略199

(一)设定美术鉴赏教学目标的原则199

(二)选择美术鉴赏教学内容的策略200

(三)组织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201

(四)开展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202

(五)进行美术鉴赏教学评价的策略206

本章小结207

第八章 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及案例210

一、美术鉴赏教学的类型与方法210

(一)美术鉴赏教学的类型210

(二)国外美术鉴赏教学方法211

二、中国美术鉴赏教学案例218

(一)美术鉴赏基础220

(二)中国绘画鉴赏223

(三)外国绘画鉴赏226

(四)中西绘画比较230

(五)创作过程体验233

(六)动漫鉴赏235

(七)美术与生活236

(八)美术馆教育241

本章小结247

第九章 美术馆教育249

一、美术馆教育的定义与特征249

(一)何谓“美术馆教育”249

(二)美术馆教育兴起的原因250

(三)美术馆教育的目的及其优势250

二、美术馆教育的开端与发展251

(一)外国美术馆教育的发展历程251

(二)正在起步中的中国美术馆教育255

(三)美术馆的艺术体验取向258

三、美术馆教育的类型及案例259

(一)美术馆教育的类型259

(二)美术馆与中小学的合作模式260

(三)“参观美术馆”教育活动的目标与指导261

(四)作为学校美术课程延伸的美术馆教育案例262

四、中国美术馆教育的问题及对策266

(一)中国美术馆教育的主要问题266

(二)两地美术馆教育的比较267

(三)对策与案例268

五、中国美术馆教育的展望271

(一)从单向转换为双向或多向271

(二)充分运用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272

本章小结272

第十章 学会鉴赏身边的美术275

一、当代美术作品鉴赏275

(一)何谓“当代美术”275

(二)当代美术的类别276

(三)当代美术的主要特征285

(四)如何鉴赏当代美术作品285

二、日常生活中的美术作品鉴赏292

(一)日常生活中的美术作品292

(二)如何鉴赏日常生活中的美术作品293

三、身边美术的鉴赏教学296

(一)青少年对身边美术的认知程度296

(二)身边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内容与方法297

(三)身边美术鉴赏教学案例303

本章小结311

结章 眺望2020年314

一、眺望2020年314

(一)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并存314

(二)以优秀文艺作品引领大众精神315

(三)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315

(四)视觉认知研究的突破性进展316

(五)网络教育技术的充分开发316

(六)学校与社区的密切结合317

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美术鉴赏教育发展前景317

附录319

附录一 美术鉴赏与鉴赏教学文献索引319

附录二 国内外美术馆索引322

附录三 美术鉴赏与鉴赏教学网站索引330

附录四 美术鉴赏课件目录(教案及课件)333

后记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