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地质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鹏大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303058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地质教育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发展简述1
一、1909~1949年,艰难的历程1
二、1949~1966年,迅速发展的十七年3
三、1966~1976年,遭受破坏的十年5
四、1977年至今,恢复前进的发展阶段5
第二节 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发展现状7
一、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取得巨大成就7
二、高等地质教育现状中的几个问题10
第三节 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发展特点12
一、高等地质教育现代化13
二、高等地质教育开放化13
三、高等地质教育国际化14
四、高等地质教育综合化15
五、高等地质教育社会化16
六、高等地质教育改革探入化17
第四节 高等地质教育的社会职能和任务18
一、高等地质教育的社会职能18
二、高等地质教育的任务20
第五节 高等地质教育发展战略25
一、重点地质院校发展问题25
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高等地质教育新机制26
三、重视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29
四、改造单科性地质学院30
第六节 国外高等地质教育概况34
一、独联体国家高等地质教育特点35
二、美国高等地质教育概况37
三、英国高等地质教育概况41
四、加拿大高等地质教育概况43
五、澳大利亚高等地质教育概况47
第二章 高等地质教育与社会52
第一节 高等地质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52
一、高等地质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52
二、高等地质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55
第二节 高等地质教育与新技术革命56
一、高等地质教育结构与社会技术结构57
二、新技术革命与地质人才智力结构58
三、新技术革命与高等地质教育改革59
四、教育预测60
第三节 地矿工作对高等地质教育的新要求61
第四节 普及地质教育与社会发展65
第三章 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70
第一节 高级地质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70
第二节 高等地质教育中的德育72
一、德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72
二、德育的原则和方法77
三、德育的组织形式82
第三节 地质专业特色的智育85
一、智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85
二、地质院校智育的特点和要求87
三、地质人才合理的智能结构89
第四节 地质大体育94
一、体育的意义94
二、地质大体育观的提出95
三、地质大体育的特点95
四、地质大体育的实践96
第五节 地质研究生培养99
一、地质研究生培养应立足于高质量99
二、地质研究生培养应立足于国内102
第四章 高等地质教育教学改革105
第一节 高等地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105
一、教学改革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根本途径105
二、教学改革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106
三、教学改革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107
第二节 高等地质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和原则108
一、高等地质教育教学工作特点103
二、高等地质教育的教学原则111
第三节 教学内容改革114
一、专业设置与改革114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119
三、教材建设及改革126
第四节 教学方法改革129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129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途径131
三、几种重要的教学法介绍134
第五节 我国高等地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137
第五章 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146
第一节 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146
第二节 高等地质院校与地质基础理论研究148
一、从事地质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149
二、在地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实践151
三、关于地质基础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153
第三节 高等地质院校与高新技术160
一、高新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内容160
二、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高新技术162
三、高等地质院校——高新技术的生长点163
第四节 高等地质院校的社会科技服务166
一、成功的实践167
二、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168
第五节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169
一、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169
二、抢占世界地质科学发展前沿,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170
第六章 重点学科建设173
第一节 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173
第二节 重点学科的特点和发展方向176
一、重点学科的特点176
二、地质类重点学科发展方向179
第三节 重点学科建设的战略对策185
一、精心选择,整体规划185
二、优化环境,加强重点学科基础建设188
三、面向经济建设,加强横向联系192
四、面向人才市场,建设重点学科195
第四节 重点学科建设的领导和管理196
第七章 高等地质院校师资队伍建设199
第一节 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199
第二节 教师应有的素质201
一、高等地质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202
二、高等地质院校教师的智能结构205
三、适应职业需要的体能215
第三节 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则216
一、从学校实际出发的原则216
二、“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217
三、整体建设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原则218
四、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218
五、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原则219
第四节 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220
一、革除“近亲繁殖”,全方位组建教师队伍220
二、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效能224
三、创造有利环境,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228
第五节 干部职工队伍建设230
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230)二、职工队伍建设234
第八章 高等地质教育管理及其改革236
第一节 高等地质教育管理概述236
一、高等地质教育管理的地位和作用236
二、高等地质教育管理的特点和原则238
第二节 高等地质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244
一、行业性高等地质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244
二、高等地质院校管理的基本内容246
第三节 高等地质教育评估250
一、评估目的250
二、评估对象251
三、评估指标体系251
四、评估方法与实施252
第四节 高等地质教育管理改革253
一、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人事制度改革254
二、建立分配与贡献挂钩的新机制——分配制度改革258
三、建立校内社会化的后勤工作体制259
附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于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节选)261
热门推荐
- 3587052.html
- 2659404.html
- 763797.html
- 1151091.html
- 3146911.html
- 2493266.html
- 3535490.html
- 2571164.html
- 3253507.html
- 226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2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7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2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9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9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0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44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7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