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神心理健康护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精神心理健康护理
  • 李小妹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6462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720页
  • 文件大小:188MB
  • 文件页数:738页
  • 主题词:精神障碍-护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精神心理健康护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单元 精神心理护理的基本概念1

第一章 精神心理护理导论1

精神健康2

精神健康要素及影响因素2

精神健康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3

精神疾病3

精神健康-疾病连续带3

发病率与患病率4

病因学5

诊断5

预防与治疗7

精神心理护理11

护理程序及护理标准11

实践水平11

指导原则12

精神科护士作为团队成员的角色13

合理患者护理技能的发展13

第二章 神经科学:生物与行为15

神经解剖学与神经精神学16

神经元16

中枢神经系统19

遗传学的作用25

其他神经科学主题26

记忆、重复和学习26

昼夜节律27

神经影像技术27

心理神经免疫学27

第三章 概念框架与理论32

理论:谁来关注以及关注又如何?33

人类行为理论34

精神分析或精神动力理论34

行为理论36

认知理论38

人本主义理论40

人际关系理论40

生物生理理论40

社会文化理论40

对精神病理的全面、多学科理解42

精神疾病的产生43

护理应用:多系统评估43

意义与评判43

第四章 循证实践46

科学48

科学方法的原则48

科学证据的类型49

伪科学51

伪科学与科学51

谬论52

庸医骗术52

“垃圾科学”的危害53

伪科学的危害:依恋疗法54

对专业护士的影响54

精神健康与精神科护理展望55

第五章 相关法律与伦理58

精神心理护理中的法律问题59

护士实践行为与护理角色扩展59

医疗事故59

法律咨询60

接受精神护理患者的基本权利60

发展中的法律权利64

患者状态及具体法律问题65

法律问题与特殊患者群体66

精神心理护理中的伦理问题66

精神科护理实践的生物伦理原则67

社区精神卫生的护理伦理68

护理的伦理界限69

第二单元 患者护理之思考73

第六章 文化73

文化74

人口特征变化与文化意识74

文化能力健康护理75

差异性和易感性78

民族药物学78

传统医学78

可及性79

种族偏见79

宗教与精神影响79

精神心理护理应答中的社会文化差异80

西班牙裔和拉丁美洲裔患者80

美国黑人81

土著美国人82

亚裔与太平洋岛民83

中东患者84

东欧85

文化能力与一致性护理86

基本技能86

跨文化护理知识阶段87

跨文化评估87

建立文化意识87

文化自我意识88

循证实践88

第七章 精神科护理中的精神91

精神、宗教与精神健康92

定义92

精神与宗教在北美的重要性92

健康相关态度与哲学体系93

精神与宗教的积极影响93

宗教与精神的消极影响94

精神疾病94

精神心理护理中的宗教与精神干预95

明确价值观95

牧师在精神心理护理中的作用95

护士在精神心理护理中的作用96

伦理问题99

第三单元 护患关系103

第八章 护理价值观、态度与自我意识103

对精神疾病的恐惧:工作中的歧视104

谬论与精神疾病105

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心声105

伤害性语言106

临床环境中的情境与性格因素106

标签与社会认知107

现实与精神心理护理:护理挑战108

患者护理之建议108

压力与倦怠管理109

第九章 精神心理护理中的护理程序112

护理程序的步骤113

评估114

护理诊断115

计划117

实施119

评价120

记录120

第十章 访谈与评估过程124

准备125

自我意识125

患者既往史回顾126

环境准备126

评估内容126

健康史128

体格检查131

精神状态检查133

安全评估137

个体化需求138

评定量表140

特殊挑战140

年龄组140

沟通挑战140

护士随访140

第十一章 治疗性关系与沟通143

治疗性关系144

基本要素144

治疗性关系的阻碍147

治疗性关系的阶段149

治疗性沟通151

理论框架与沟通模式153

倾听153

自信155

质疑和界限设定155

自我表露155

特殊情况下的治疗性沟通156

第十二章 与多学科团队合作160

心理学家161

教育背景和培训161

学校心理学家的作用161

心理学家、护士及多学科团队163

职业治疗师163

教育背景和培训163

职业治疗师的作用163

职业治疗师、护士及多学科团队165

专业社会工作者165

教育背景和培训166

社会工作者的作用166

社会工作者、护士及多学科团队167

精神科医生168

教育背景和培训168

精神科医生的作用168

精神科医生、护士及多学科团队168

注册营养师169

教育背景和培训169

注册营养师的作用169

注册营养师、护士及多学科团队170

艺术治疗师170

教育背景和培训170

艺术治疗师的作用170

艺术治疗师、护士及多学科团队171

专业认证的娱乐治疗专家171

教育背景和培训171

娱乐治疗师的作用172

娱乐治疗师、护士及多学科团队172

多学科方法的益处172

第四单元 治疗的概念基础175

第十三章 个体治疗及护理干预175

个体患者的治疗176

个体治疗的目标176

心理疗法从业者176

当前趋势176

常见模式176

心理治疗的综合方法184

心理疗法中的文化思考185

精神护理角色与个体患者策略185

初级水平的精神心理护理185

高级水平的治疗护理干预188

第十四章 群体及群体干预193

群体过程194

群体特征194

群体类型194

群体规范195

群体领导195

群体角色198

群体沟通199

群体发展阶段200

群体治疗202

优点与缺点202

群体治疗的治疗因素202

群体治疗的类型203

护士、群体过程与治疗205

护理教育中的群体过程与治疗205

护理实践中的群体过程与治疗206

第十五章 家庭及家庭干预209

家庭理论与模式210

家庭是一个系统210

家庭发展211

家庭角色212

家庭与压力212

家庭优势观213

家庭护理评估213

结构评估214

发展评估216

功能评估216

文化思考216

护理干预216

认知干预217

情感干预217

行为干预217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217

家庭负担217

医源性负担219

作为风险人群的家庭220

家庭咨询220

家庭赋权222

家庭教育222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222

第十六章 精神药理学226

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药物批准程序227

临床试验227

精神药物的特殊注意事项227

药效动力学227

神经元与神经传递227

受体-药理学谱229

不应性229

疗效与效价229

5s原则229

药物对神经元的影响230

药物对突触的影响231

药代动力学231

吸收231

分布232

代谢232

排泄233

精神药物的主要分类234

抗抑郁药234

心境稳定剂241

抗焦虑药243

抗精神病(精神抑制)药245

兴奋性和非兴奋性认知增强剂251

记忆和认知增强剂252

第十七章 综合疗法265

NCCAM的实践类型266

精神疾病与综合疗法270

焦虑障碍270

心境障碍272

精神分裂症与其他思维障碍274

成瘾障碍274

认知障碍275

综合护理:将CAM融入循证护理实践275

评估的重要性275

以伦理、法律和研究为导向的义务276

第十八章 躯体疗法278

电休克疗法279

治疗前评估279

治疗过程279

适应证279

作用机制280

副作用280

护士角色与护理280

磁癫痫疗法280

光疗法280

经颅磁刺激282

迷走神经刺激282

经颅直流电刺激282

深部脑刺激和其他精神外科283

第五单元 护理环境287

第十九章 住院护理环境287

住院护理标准及差异288

护理水平288

环境类型288

住院护理管理中的护理角色289

入院289

治疗策略290

记录和报告292

中转292

出院293

第二十章 社区与家庭精神病护理295

社区精神卫生296

演变296

预防水平296

社区支持系统297

社区支持系统的组成部分298

社区支持项目298

公共政策与趋势300

社区精神病护理302

精神病家庭护理302

服务302

原则303

目标303

资金与资格303

精神病家庭护士304

第二十一章 法医精神病护理307

法医环境308

促成监禁的原因308

监禁的替代选择308

法医人群的特征309

具有精神疾病的罪犯309

暴力罪犯310

特殊人群310

监禁对精神健康的影响311

法医精神科护士的特点312

态度313

技能313

第六单元 精神障碍323

第二十二章 睡眠障碍323

睡眠324

睡眠生理324

睡眠的目的326

睡眠的影响因素326

睡眠障碍328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328

精神合并症与睡眠332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334

第二十三章 焦虑障碍346

焦虑347

焦虑连续带347

正常与异常焦虑348

焦虑障碍348

发病率和患病率348

病因学348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350

合并症与双重诊断353

鉴别诊断354

影响和预后354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355

第二十四章 躯体形式、解离以及性障碍365

躯体形式障碍366

发病率与患病率366

病因学366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366

合并症与双重诊断368

影响和预后368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368

精神药理学和躯体疗法370

解离障碍376

发病率与患病率376

病因学376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377

合并症与双重诊断378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378

性障碍380

病因学381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381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382

护理评估384

护理干预387

第二十五章 人格障碍393

人格394

人格障碍概述394

发病率与患病率394

病因学394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394

合并症与双重诊断400

影响和预后400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401

护士的自我护理408

第二十六章 进食障碍412

进食障碍:定义和分类413

发病率与患病率413

病因学413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415

合并症与双重诊断418

影响和预后418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418

第二十七章 抑郁障碍435

抑郁性疾病概述436

发病率与患病率436

病因学436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437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440

第二十八章 双相障碍450

双相障碍概述451

发病率与患病率451

病因学451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453

影响和预后456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456

第二十九章 思维障碍470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思维障碍471

发病率与患病率471

病因学471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474

合并症与双重诊断478

鉴别诊断478

影响和预后479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479

第三十章 物质使用障碍495

物质滥用和依赖496

发生率和流行率496

病因学497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499

合并症与共发障碍506

影响和预后507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509

受害的护士523

第三十一章 认知障碍527

认知障碍的病因和诊断挑战528

谵妄528

发病率与患病率528

病因学529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530

影响和预后530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531

痴呆534

发病率与患病率534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534

痴呆的类型536

影响和预后541

跨学科目标与管理541

记忆障碍554

护士的自我护理554

第七单元 精神病突发事件559

第三十二章 愤怒与攻击559

定义560

愤怒、攻击或暴力行为的潜在危险因素560

精神疾病560

躯体疾病560

创伤性生活事件561

生物因素与性格562

社会环境因素562

医疗卫生环境与愤怒和攻击的患者行为563

住院环境的思考563

门诊因素563

与危险和意图相关的法律问题563

攻击与暴力的跨学科管理564

语言干预564

界限设定564

认知行为干预564

行为疗法:代币经济565

群体和家庭治疗565

郁结和崩溃预防566

药物干预566

约束与隔离568

门诊患者管理569

其他环境的注意事项570

第三十三章 暴力与虐待577

暴力的生态学模式578

社会影响因素与宏观系统578

微观系统578

个体因素579

暴力预防的公共卫生方法579

青少年暴力579

青少年暴力的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579

青少年暴力的公共健康预防方式580

护士在青少年暴力干预中的角色580

家庭暴力581

亲密伴侣暴力581

儿童虐待584

老年人虐待586

强奸与性暴力588

强奸的类型589

强奸创伤综合征589

强奸衍生的其他问题590

强奸或性侵犯幸存者的治疗590

第三十四章 自杀与自杀行为596

自杀597

发生率和流行率597

自杀的预防措施597

病因学597

物理因素598

保护性因素598

自杀是一项公共卫生问题602

自杀幸存者603

第三十五章 危机干预606

危机607

危机的阶段607

危机的类型608

危机预防612

危机干预及稳定612

危机干预和传统疗法613

跨环境危机干预613

危机干预者的特征和技能613

群体治疗方法613

危机团队614

电话咨询615

第八单元 特殊人群621

第三十六章 儿科患者621

儿童发展理论622

气质论622

道德发展理论622

认知发展理论623

依恋理论624

当代儿童发展观624

精神健康:适应力的保护性影响625

儿童精神疾病概述625

儿童护理的基础设施及其可用性626

儿童精神心理护理的文化障碍626

危险因素和病因627

循证干预628

儿科精神障碍患者的常规护理634

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精神障碍636

破坏性行为障碍63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637

病因学637

症状与体征/诊断标准637

合并症637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638

对立违抗性障碍644

品行障碍644

适应性障碍645

焦虑障碍646

强迫症646

分离性焦虑障碍646

恐惧症646

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646

广泛性焦虑障碍647

创伤后应激障碍647

心境障碍647

抑郁症647

症状和体征647

合并症648

预防648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648

双相障碍649

体征与症状649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649

孤独症谱系障碍650

体征与症状/诊断标准650

孤独症650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651

进食障碍651

物质滥用651

药物与酒精滥用预防652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652

抽搐症652

拔毛癖653

自杀653

征兆653

预防653

跨学科目标与治疗653

患有躯体疾病或残障的儿童654

精神发育迟滞654

护士的自我护理655

第三十七章 老年患者660

老龄化人口统计学资料和未来趋势661

老龄化生物-心理-社会的组成部分662

生物学变化662

影响健康和功能状态的危险因素663

衰老的心理社会问题及影响因素664

社会政治问题和影响665

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年人666

睡眠障碍666

焦虑障碍668

躯体形式障碍668

心境障碍668

思维障碍669

物质使用障碍669

认知障碍670

有效地与老年人沟通670

老年人护理672

老年精神健康的全面评估672

干预和治疗672

护士的角色674

促进老年人精神健康674

营养和水分674

精神和生理活动675

支持体系675

第三十八章 无家可归者678

人口学特征679

无家可归与精神疾病679

影响因素680

影响患有精神疾病的无家可归人群的关键问题682

第三十九章 躯体疾病患者690

一般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691

一般特征692

实例:发作性疾病(癫痫)693

治疗693

护理措施693

适应性障碍694

一般特征694

对躯体疾病的反应694

治疗694

护理措施694

一般躯体疾病导致的未明确规定的精神障碍695

心血管疾病695

肺疾病697

生殖挑战698

肿瘤性疾病(癌症)699

针对躯体疾病心理社会护理的策略699

附录A 整体功能评估量表703

附录B DSM-Ⅳ-TR(《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分类:轴Ⅰ和轴Ⅱ型分类及代码704

词汇表7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