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组织间知识转移研究 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肖小勇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0119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知识经济-应用-企业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组织间知识转移研究 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2
1.1.2 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4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7
1.2.1 问题的提出8
1.2.2 研究意义9
1.3 国内外知识转移研究现状综述14
1.3.1 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转移14
1.3.2 组织内知识转移15
1.3.3 组织间知识转移16
1.3.4 国内学者的研究及中国企业知识转移现状19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24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24
1.4.2 结构安排与逻辑26
第二章 企业知识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29
2.1 企业知识理论的主要观点29
2.1.1 知识理论的产生30
2.1.2 知识理论对企业理论核心问题的解释31
2.2 知识理论对企业合作的解释33
2.2.1 知识运用效率的维度33
2.2.2 市场、企业与合作运用知识的效率比较35
2.2.3 企业合作对开发运用前景不确定知识的优势分析40
2.3 企业网络的界定与研究进展41
2.3.1 企业网络的含义与特征41
2.3.2 企业网络的概念辨析43
2.3.3 企业网络的研究进展45
2.4 企业网络与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关系分析47
2.4.1 企业网络与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关系模型47
2.4.2 企业网络形成的组织间知识转移原因49
2.4.3 企业网络的知识转移功能52
2.5 本章小结54
第三章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机理与机制55
3.1 企业知识的分类与特性55
3.1.1 企业知识的分类55
3.1.2 企业知识的资产特性61
3.2 企业知识的形态转化62
3.2.1 认识论维度的知识形态转化63
3.2.2 存在论维度的知识形态转化65
3.3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过程与阶段68
3.3.1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过程68
3.3.2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阶段71
3.3.3 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层次72
3.4 组织间知识转移机制75
3.4.1 团队间知识转移机制75
3.4.2 基于知识特征与转移动机的转移机制77
3.4.3 基于抽象水平与驱力类型的转移机制83
3.4.4 两个典型案例88
3.5 本章小结91
第四章 网络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与假设92
4.1 网络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92
4.2 网络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93
4.2.1 知识源组织发送知识的能力93
4.2.2 知识接受组织吸收知识的能力95
4.2.3 被转移知识的复杂性97
4.2.4 知识转移背景的相似性99
4.3 网络知识转移的调节因素101
4.3.1 网络结构维度102
4.3.2 关系聚合程度105
4.3.3 组织合作范围107
4.4 网络知识转移的变量的度量109
4.4.1 被解释变量110
4.4.2 解释变量111
4.4.3 调节变量113
4.5 本章小结115
第五章 网络知识转移模型的实证分析117
5.1 数据收集117
5.1.1 问卷立足点117
5.1.2 问卷设计方法118
5.1.3 数据收集过程120
5.1.4 数据收集可靠性与有效性122
5.2 数据检验124
5.2.1 基本的信度与效度检验125
5.2.2 信度测试与因子分析125
5.2.3 多重共线性、序列相关和异方差检验131
5.3 数据分析132
5.3.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132
5.3.2 回归模型与回归分析134
5.4 结果讨论138
5.4.1 组织间知识转移及其影响因素138
5.4.2 网络结构的调节作用143
5.5 本章小结146
第六章 运用企业网络促进知识转移的研究148
6.1 声誉网络与提高知识源开放水平148
6.1.1 竞合环境中知识源开放知识的动力分析149
6.1.2 声誉网络对知识源组织开放水平的调节作用153
6.1.3 知识接受组织增进知识源开放水平的措施157
6.2 企业网络与提升企业吸收力163
6.2.1 企业吸收能力的结构模型163
6.2.2 企业网络是组织吸收外界知识的有利平台166
6.2.3 “变现”企业网络中企业潜在吸收能力的措施168
6.3 关系资本与改善知识转移背景172
6.3.1 关系资本的内涵与构成173
6.3.2 关系资本在知识转移中的作用174
6.3.3 关系资本的决策、形成与维护177
6.4 企业网络定位战略184
6.4.1 企业网络定位战略的理论框架184
6.4.2 合作范围设计186
6.4.3 合作伙伴选择187
6.4.4 合作方式安排187
6.4.5 管理启示192
6.5 本章小结194
第七章 从知识转移到网络创新195
7.1 创新的两难困境195
7.1.1 技术领先的两难困境195
7.1.2 创新在组织上的两难困境197
7.2 创新网络的构架与运行198
7.2.1 创新网络的组织构架199
7.2.2 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201
7.3 网络创新对克服两重困境的解释206
7.3.1 使企业既能保持技术领先,又可以灵敏地对市场做出反应206
7.3.2 使企业既能产生创造性发明,又可以做到快速创新207
7.4 本章小结与启示208
第八章 研究总结、局限与未来研究211
8.1 本书主要研究结果或结论211
8.2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215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219
参考文献222
后记238
热门推荐
- 722750.html
- 2315878.html
- 2933049.html
- 381084.html
- 504392.html
- 3696059.html
- 2933214.html
- 3098058.html
- 3345963.html
- 20939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7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3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0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7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0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6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3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99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1972.html